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讨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2)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哪些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2.教学难点:分析有关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的资料,收集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资料。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和世界人口总数的视频资料,学生提供的人类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从在地球上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成为生物圈中的一分子,随后不断进化发展,逐渐变成了强者,而现在人类已经强大到能够影响生物圈的面貌。有人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文明,使得整个生物圈欣欣向荣;也有人说,人类的出现给生物圈带来了危害,人类的活动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那么,到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是有正面影响,还是有负面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型的辩论会。全班同学分成正反两方,分别为自己所在的一方持有的观点进行陈述。
(二)互动授课
1.播放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和世界人口总数的视频资料。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3页的“资料分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新中国是1949年10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2)20世纪中期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为什么?
学生: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是因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些措施使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并能稳定于较低水平。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请学生代表回答,答案可能会出现多种)
师生共同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当地人口变化的资料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资料。
3.介绍我国从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再到“三孩”政策的必要性及效果(对比数据)。
4.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04~105页的七幅图片。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学生:会使当地土地变稀松,一下雨会出现泥石流,没有树木的遮挡会导致沙尘暴,久而久之会使水库水位上升,进而引发洪涝灾害。还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导致鸟类等其他野生动物减少,动物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
(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学生:工业生产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②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如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增加大气降水量、下酸雨、增高大气温度、全球气候变暖等。
(3)有些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学生:造成湖水污染的原因:①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③滥用农药、化肥。④湖边过量围水养殖等。应采取的措施:鼓励沿湖农民少用化肥,多用农家肥,工业污水净化达标后再排放等。
(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不法分子还会利用食物诱惑陷阱、捕鸟网、枪支等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会造成生态失衡,一些虫子会大量繁殖,相应的植物会日益减少,甚至导致物种灭绝;捕食鸟类的生物会因食物不足而降低生存质量,导致数量减少。
(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学生:不赞同。森林在自然界中有许多极其重要的作用:①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②吸收有毒气体和监测大气污染物。③驱菌和杀菌。④阻滞粉尘。⑤消减噪声。⑥产生微风驱散大气污染物。⑦美化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⑧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的重要成果有“三北”防护林等。“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
(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学生:这样做对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鸟是人类的朋友,可以消灭虫害,传播种子,维持生态平衡等,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林)、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西藏)、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青海)、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湖北)、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川)、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贵州)、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浙江)、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广东)、盐城自然保护区(江苏)、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云南)、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四川)、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河南)等。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展示一些数据和图片资料。如森林的生态作用和森林被破坏的后果;大气污染的现状和原因;水污染的现状与危害;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及保护鸟类的意义。也可以介绍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努力,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107页的“科学·技术·社会”,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加大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力度,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是无能为力的。
6.进一步展示学生提供的人类活动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视频资料,如被大量砍伐的森林、漂浮在长江三峡水面的垃圾、荒芜的草原、西北挖掘甘草后遍地是坑的土地、沙尘暴、其他被污染的河流、野生动物遭捕杀买卖、海鸟被石油包裹等,引起学生的震撼和共鸣。
引导学生达成共识:这些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只贪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这样下去会毁灭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
7.提问: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们应该有所作为,要敢于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为改善环境献计献策。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肩负起保护生物圈的责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8.介绍学生不注意环保的事例和学生力所能及的有益于环保的做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的习惯可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保护环境应从身边做起。
五、板书设计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快速增长——影响生态环境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破坏环境与改善环境
三、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