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离子反应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饱和氯水中:、、 B.在氯化钠溶液中:、、
C.在酸性溶液中:、、 D.在碱性溶液中:、、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酸性溶液中:、、
B.强碱性溶液中:、、
C.含有的溶液中:OH-、、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a+、、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2++OH-+HCO=CaCO3↓+H2O
B.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
C.C6H5ONa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
D.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2K++Fe2++[Fe(CN)6]4-=K2Fe[Fe(CN)6]↓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A.KOH B.H2SO4 C.SO3 D.CH3CH2OH
5.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Zn B.NaOH固体 C.NH3 D.饱和SO2水溶液
6.某溶液中可能存在以下离子中的几种:H+、CO、SO、Al3+、HCO、Cl-、NH、Ba2+,现向该溶液中加入1.0mol/LBa(OH)2溶液并加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对应的沉淀为BaSO4和Al(OH)3 B.原溶液中含有0.02molH+
C.原溶液中一定不含CO、HCO、Ba2+ D.无法确定Cl-是否存在
7.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产生有毒气体:
B.实验室用氨水与氯化铝溶液反应制取:
C.用浓氯化铁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
D.用盐酸溶液去除水垢:
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Fe3+,Mg2+,NO,Cl-
B.弱酸性溶液中:Na+,NH,SO,HSO
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NH,AlO,HCO
D.0.1mol L-1KI溶液中:Na+,Ca2+,ClO-,Cl-
9.无水三氯化铬()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通常是用不含水的三氧化二铬与卤化剂(如)在高温下反应,并使生成的三氯化铬在惰性气氛(如氮气气氛)升华来制取:,生成的(俗称光气)有毒,遇水发生水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关于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A中试剂为热水,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观察实验是否堵塞
B.实验过程中若D处出现堵塞,可微热D处导管
C.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无水的作用是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装置使潮解变质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银溶液跟铜反应:Cu+Ag+═Cu2++Ag
B.铁粉跟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2↑+H2O
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H+++Ba2++OH-═H2O+BaSO4↓
11.离子反应能够反映出溶液中反应的实质,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AlO+H2↑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CO2+OH-=HCO
C.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Cu2++2OH-=Cu(OH)2↓
D.向漂白液中滴加醋酸提高其漂白效果:ClO-+H+=HClO
12.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
B.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C.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
D.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1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水滴石穿 B.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金属钠放入水中 D.燃料的燃烧
14.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1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
B.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D.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二、填空题
16.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I.现有物质:①H2O ②Cu ③BaCO3 ④Fe(OH)3胶体 ⑤酒精 ⑥CO2 ⑦稀硫酸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
(2)向④中逐滴滴加⑦,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II.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现进行以下实验:
i.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ii.向i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iii.取少量ii的溶液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写两个即可)
17.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的电离方程式:①硫酸:_________,②氢氧化钠:_________,③硝酸铁:_________,④醋酸:_________, ⑤碳酸氢钠: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
①氧化钠:_________。
②硫酸氢钠: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_________。
②钠与水反应_________。
③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
④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__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已知A、B、C、D、 E五种物质里含有相同的一种金属元素。并且A、B、C、D都可与物质M反应生成E;N是气体,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都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实验室通常用碱B检验 CO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 B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
(2)选择用“酸、碱、盐、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填空,M属于_______ ,N属于_______
(3)向碱B的澄清溶液中逐渐通入N,最终转化为酸式盐D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四、实验题
19.I.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NO3、K2SO4、KCl、Cu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依次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i.混合物加水得到无色溶液;
ii.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此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
iii.向ii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
(1)据此,可判断出混合物中肯定会有_____,肯定没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
(2)写出步骤ii中涉及的相关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
II.
(3)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等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将三种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
①滴加过量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加Ba(NO3)2溶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A.氯水中含有H+,能与反应,同时含有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该组离子均不与氢离子发生反应,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共存,故C正确;
D.碱性溶液中含大量氢氧根离子,能与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A.强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强碱性溶液中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故B不选;
C.含有的溶液中,OH-会和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a+、、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选;
故选D。
3.B
解析: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Ca2++2OH-+2HCO=CaCO3↓+H2O+CO,A错误;
B.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CH3COOCH2CH3+OH-CH3COO-+CH3CH2OH,B正确;
C.C6H5ONa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CO2+H2O→C6H5OH+HCO,C错误;
D.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K++Fe2++[Fe(CN)6]3-=KFe[Fe(CN)6]↓,D错误;
故选B。
4.B
【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解析:A.KOH是强碱,由阴、阳离子构成,在熔融状态下会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H2SO4是由分子构成的,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在水溶液中会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电解质,B符合题意;
C.SO3是非金属氧化物,由分子构成,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CH3CH2OH由分子构成,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因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分析】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解析:A.为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A项错误;
B.是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属于电解质,B项正确;
C.氨气为非电解质,C项错误;
D.饱和SO2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D项错误;
答案选B。
6.D
【分析】根据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为30mL和35mL时,沉淀部分溶解,溶解的沉淀为Al(OH)3,,则原溶液中存在Al3+,CO、HCO与Al3+不共存,在原溶液一定不含CO、HCO,则原溶液中存在SO,不存在Ba2+,剩余的沉淀为硫酸钡,最终沉淀的质量为6.990g,物质的量为0.03mol,则原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为25mL时产生氨气,且,则原溶液中含有NH,物质的量为0.01mol,原溶液中不含HCO,则有0.05molOH-先与原溶液中的H+、Al3+反应,则原溶液中。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a点的沉淀为BaSO4和Al(OH)3,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存在Al3+,CO、HCO与Al3+不共存,则原溶液一定不含CO、HCO,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不存在Cl-,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7.A
解析:A.84消毒液含次氯酸钠、洁厕灵含盐酸,二者混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气:,A正确;
B.氨水为弱碱应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 H2O=Al(OH)3↓+3NH,故B错误;
C.该反应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Cu=2Fe2++Cu2+,故C错误;
D. CaCO3难溶于水应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8.B
解析: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Fe3+,Mg2+无法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弱酸性溶液中:Na+,NH,SO,HSO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
C.AlO和HCO会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CO,故C错误;
D.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9.A
【分析】氮气经浓硫酸干燥后通入后续装置除去反应装置内的空气,与装置B挥发出的CCl4一起进入管式炉,Cr2O3与CCl4在管式炉内高温反应得到光气和无水三氯化铬气体,经过装置E时,无水三氯化铬冷却凝华,光气则通过球形干燥管进入NaOH溶液被吸收。
解析:A.由题干可知三氯化铬()易潮解,所以整个装置应保持无水的状态,所以A中装的应是浓硫酸,除中的水蒸气,故A错误;
B.实验过程中若D处出现堵塞,因易升华,应对D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故B正确;
C.遇水发生水解,二氧化碳和HCl均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故G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Cl2+4OH-=CO+2Cl-+2H2O,故C正确;
D.由题干可知三氯化铬()易潮解,所以整个装置应保持无水的状态,F中的无水应是为了防止G中的水进入装置中,故D正确;
故选A。
10.C
解析:A.硝酸银溶液跟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故A错误;
B.铁粉跟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错误;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离子方程式为:+H+═CO2↑+H2O,故C正确;
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2H2O+BaSO4↓,故D错误;
故选:C。
11.B
解析:A. 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H2O+2Al+2OH-=2AlO+3H2↑,故A错误;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O2+OH-=HCO,故B正确;
C. 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Cu(OH)2和BaSO4两种沉淀:Ba2++Cu2++2OH-+SO=Cu(OH)2↓+BaSO4↓,故C错误;
D. 醋酸是弱酸,向漂白液中滴加醋酸提高其漂白效果:ClO-+CH3COOH=HClO+CH3COO-,故D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A.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Ba2+与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离子之间可以大量共存,且无颜色,C符合题意;
D.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呈碱性,Fe3+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C
解析:A.水滴石穿,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在溶液中进行,有离子生成,属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酸碱中和反应,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没有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金属钠放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在溶液中反应,有离子生成,属于离子反应,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燃料的燃烧,反应过程中没有离子参与,不是离子反应,有氧气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C。
14.C
解析:A.、会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会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会反应产生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C。
15.D
解析:A.硫化钠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离子方程式应为:,故B正确;
C.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碳酸钠处理水垢原理是将微溶的硫酸钙转化为难溶的碳酸钙,离子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6.(1) ④⑦ ①③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3) CaCl2 、K2CO3 Ba(NO3)2 Ca2++=CaCO3↓、2H++CaCO3=Ca2++CO2↑+H2O、Ag++Cl-=AgCl↓、Ba2++=BaCO3↓ 、BaCO3+2H+=Ba2++CO2↑+H2O
解析:(1)胶体和溶液属于混合物,即④⑦是混合物;①H2O和③BaCO3属于电解质,故答案为:④⑦;①③;
(2)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首先发生胶体聚沉出现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硫酸,氢氧化铁沉淀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沉淀溶解,故答案为: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3)i可说明一定存在,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Ca2++=CaCO3↓、Ba2++=BaCO3↓,ii.向i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CO2↑+H2O或BaCO3+2H+=Ba2++CO2↑+H2O;iii中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可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则一定含有,硝酸钡为可能存在的物质, 故答案为:CaCl2 、K2CO3;Ba(NO3)2;Ca2++=CaCO3↓、2H++CaCO3=Ca2++CO2↑+H2O、Ag++Cl-=AgCl↓、Ba2++=BaCO3↓ 、BaCO3+2H+=Ba2++CO2↑+H2O;
17.(1)
(2)
(3)
解析:(1)①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②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③硝酸铁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④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⑤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2)①氧化钠熔融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氧离子,;
②硫酸氢钠熔融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
(3)①硫酸钠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③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
④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1) CaO Ca(OH)2 CaCO3 Ca(HCO3)2
(2) 酸 酸性氧化物
(3)CO2+2OH-+Ca2+=CaCO3↓+H2O,CaCO3+ CO2 +H2O=Ca2++2 HCO
解析:实验室通常用碱B检验CO2,即B为氢氧化钙,则A、B、C、D、E都为含钙元素的化合物,B为氢氧化钙,N是气体,则N为二氧化碳,D为酸式盐,则D为碳酸氢钙,A为氧化钙,C为碳酸钙,据此分析。
(1)由分析可知,A为CaO;B为Ca(OH)2;C为CaCO3;D为Ca(HCO3)2;
(2)并且A、B、C、D都可与物质M反应生成E,则M应该为酸;由分析可知N为二氧化碳,即为酸性氧化物;
(3)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首先生成碳酸钙,之后,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a2+=CaCO3↓+H2O,CaCO3+ CO2 +H2O=Ca2++2 HCO。
四、实验题
19.(1) Na2CO3 CuCl2、K2SO4 KNO3、KCl
(2)Na2CO3+BaCl2=2NaCl+ BaCO3↓
(3)④②③②①②
【分析】i.混合物加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不含氯化铜;
ii.向上述溶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该沉淀滤出,此沉淀可完全溶于稀HNO3,则沉淀为碳酸钡沉淀,不是硫酸钡,样品含有碳酸钠,不含硫酸钾;
iii. ii中加入氯化钡引入氯离子,向ii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会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氯化银沉淀;不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硝酸钾;
解析:(1)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肯定会有Na2CO3,肯定没有CuCl2、K2SO4,可能含有KNO3、KCl;
(2)步骤ii中反应为碳酸钠和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Cl2=2NaCl+ BaCO3↓;
(3)银离子和Cl-、OH-、均会生成沉淀,镁离子和OH-、均会生成沉淀,钡离子只和会生成沉淀;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将三种离子依次检验出来,则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为④加Ba(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②过滤、①滴加过量Mg(NO3)2溶液②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