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物质甲可作催化剂和阻燃剂,其结构如图所示,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的s电子比p电子多3,Z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W与Y可以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物质甲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第一电离能:
D.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2.我国“人造太阳”创世界新纪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深海一号”母船助力深潜科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人造太阳”中发生核聚变的H、H是H的同位素
B.“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球壳所使用的钛合金能承受深海高压
C.“深海一号”母船海水浸泡区的铝基牺牲阳极可保障船体不易腐蚀
D.“北斗卫星”的授时系统“星载铷钟”中铷元素的单质遇水能缓慢反应放出H2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N能层的能级数最多为4个
B.Z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d区
C.F元素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大
D.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
A.12C和14C B.氧气和臭氧 C.甲烷和乙烷 D.正丁烷和异丁烷
5.下列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书写正确的是
A.O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B.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
C.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44s2
D.Br-的电子排布式:[Ar]3d44s24p6
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位素
B.的电子式为
C.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D.通过核衰变得到的的中子数为19
7.下列有关Mg的基态原子说法正确的有
①位于周期表s区 ②电子占据7个原子轨道 ③有12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④占据4个能级 ⑤电子占据的能量最高能级符号是3s ⑥价电子排布式为 [Ar]3s2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8.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是二氧化碳的填充模型
B.的名称为2-羟基丁烷
C.表示羟基的电子式
D.表示碳原子的一种激发态
9.某种化合物结构如图,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Z同主族且p能级都有2个未成对电子,简单离子X、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与Y或Z形成的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相同
B.简单离子半径:Z>W>X>Y
C.W、Y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D.常温下,W、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pH可能大于7
10.居里夫妇用α粒子(He)轰击某金属原子X得到Y,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Y具有放射性,很快衰变为Q:He+X→Y+n,Y→Q+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Y>Q>X
B.自然界不存在Y4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
C.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3:14
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Q>Y
11.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如下:①;②;③;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②>①>④>③
B.原子半径:③>④>①>②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①>②>③>④
D.第一电离能:①>②>④>③
12.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F B.
C.K D.
13.在一个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填充一定要遵循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B.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C.基态原子中M层上电子的能量不一定比L层上电子的能量高
D.如果某一基态原子2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那么它们的自旋方向必然相反
14.常用氨基乙酸钠(NH2CH2COONa)合成工业洗涤剂的中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大小:r(O2-)<r(Na+) B.电负性大小:χ(N)<χ(C)
C.电离能大小:I1(O)<I1(N) D.稳定性大小:H2O<NH3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排满了M层后才排N层
C.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D.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内活动
二、填空题
1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在低压合成甲醇反应()中,Co氧化物负载的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Co是第_______号元素。元素Mn与O中,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
(2)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
①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②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氮元素的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
(3)已知As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推测As能形成多种氧化物
B.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As的一种核素表示为,中子数为40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As、Cl、Si
17.Goodenough等人因在锂离子电池及钴酸锂、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2+与Fe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如表所示。I1(Li)> I1(Na),原因是___________。I1(Be)> I1(B)> I1(Li),原因是___________。
18.按要求填空:
(1)基态Fe2+与Fe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
(2)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3)Fe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
(4)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
19.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Co3+核外电子未成对电子数为__。
(2)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
(3)Zn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基态Cr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轨道处于半充满时体系总能量低,核外电子排布应为
B.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C.电负性比钾高,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比钾大
(2)①在的四种组成元素各自所能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对于基态的磷原子,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________。
21.(1)下列3种不同粒子H、H、H,表示______种元素,_______种核素,H、H、H互称为_________。
(2)写出第2周期VA族元素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
(3)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①基态原子的N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M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
③Cu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N原子核外有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_____。
(3)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_____区。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代表一种短周期元素。
请写下列空白:
(1)A与B形成的电子式为_______;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2)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弱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元素C、D、E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E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_______族;和F相邻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分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的s电子比p电子多3,则X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1,X为硼元素;Z是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Z为氟元素;W与Y可以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W为氢元素、Y为氮元素。从而得出W、X、Y、Z分别为H、B、N、F元素。
解析:A.X、Y分别为B、N,二者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B弱于N,则电负性:B<N,A不正确;
B.物质甲为NH4BF4,由和构成,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但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不正确;
C.X、Y、Z分别为B、N、F,非金属性B<N<F,则第一电离能:F>N>B,C正确;
D.Y、Z分别为N、F,非金属性N<F,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NH3<HF,D不正确;
故选C。
2.D
解析:A.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H、H是H的同位素,A正确;
B.钛合金硬度大性能优良,能承受深海高压,B正确;
C.铝比铁活泼,可失去电子牺牲阳极保障船体不易腐蚀,C正确;
D.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变弱;铷元素的单质比钠活泼,故遇水能迅速放出H2,D错误;
故选D
3.B
解析:A.N能层为第4层,N能层所含能级数为4s、4p、4d、4f,最多为4个,故A正确;
B.元素Z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s区,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第二周期元素中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F元素在同周期中电负性最大,故C正确;
D.沿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的两主族元素性质相似,铍和铝的位置关系符合对角线规则,两者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
答案选B。
4.A
【分析】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解析:A.12C和14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
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甲烷和乙烷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C错误;
D.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5.D
解析:A.2p能层有4个电子,应在3个不同的轨道,所以O原子的轨道表示式违背洪特规则,A错误;
B.Ca为20号元素,其原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应为,B错误;
C.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C错误;
D.Br为35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5,Br得到1个电子形成Br-,所以Br-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6,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都是分子,不可能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过氧化钙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B错误;
C.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C错误;
D.的质量数为45、质子数为26,则中子数为45—26=19,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Mg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由核外电子排布可知,镁位于周期表中s区,①正确;镁核外电子占据3个s轨道和3个p轨道,共6个轨道,②错误;核外有12个电子,运动状态各不相同,③正确;电子占据3个能层,4种能级轨道,分别为1s、2s、2p和3s,④正确;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s,⑤正确;镁的最外层电子为其价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s2,⑥错误;正确的为①③④⑤。
故选:C。
8.C
解析:A.CO2分子是直线型分子,A错误;
B.属于醇类,以含-OH的碳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离-OH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正确的名称应为2-丁醇,B错误;
C.官能团显电中性,-OH上的氧原子为中性原子,最外层为7个电子,所以-OH电子式为,C正确;
D.激发态是指原子或分子吸收一定的能量后,电子被激发到较高能级但尚未电离的状态,而2px、2py、2pz属于同一个能级,并未发生电子能级的跃迁,不是激发态,仍为基态,D错误;
答案选C。
9.A
【分析】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乙同主族且p能级都有2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中Z形成6个共价键,可知W为O元素、Z为S元素;简单离子X、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Y为Na元素,X只形成1个共价键,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F元素;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O元素、X为F元素、Y为Na元素、Z为S元素;
解析:A.W与Y形成的化合物若为氧化钠,熔化破坏离子键,W与Z形成的化合物若为三氧化硫,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破坏的作用力不同,选项A错误;
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 Z > W> X> Y,选项B正确;
C.W、Y形成的化合物若为过氧化钠,含有O- O非极性键,选项C正确;
D.常温下,W、Y、Z形成的化合物若为亚硫酸钠,其水溶液pH大于7,与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有关,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0.A
【分析】基态Y原子3p能级半充满,所以Y原子为P;由衰变可知,A+4=30+1,A=27,X和Y质子数相差2,所以X为Al;Q和Y质子数相差1,Q为Si,据此分析解题。
解析:A.X为Al,Q为Si,Y为P,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所以第一电离能:Al<Si<P,故A正确;
B.由题意可知30P易衰变,故自然界中不存在,与化学键稳定性无关,故B错误;
C.X为Al,质子数为13,中子数为14,所以中子数与质子数之比为14:13,故C错误;
D.P的非金属性大于Si,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Q,故D错误;
故选:A。
11.C
【分析】根据电子排布式,推出元素①-④分别为N、O、Si、P;
解析:A.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稀有气体除外),因此电负性大小顺序是②>①>④>③,故A正确;
B.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③>④>①>②,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O>N>P>Si,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②>①>④>③,故C错误;
D.同一主族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P的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①>②>④>③,故D正确;
故选C。
12.B
解析:A.F核外有9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A正确;
B.Cl-核外有18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B错误;
C.K核外有19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C正确;
D.Mg2+核外有10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D正确;
故答案选B。
13.A
解析:A.电子的填充一定要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A正确;
B.相同能层的同一能级电子能量相同,B错误;
C.基态原子中M层上电子的能量一定比L层上电子的能量高,C错误;
D.如果某一基态原子2p能级上仅有2个电子,那么它们应该自旋相同占据不同的p轨道,D错误;
故选A。
14.C
解析:A.比较粒子半径,当核外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粒子半径越小,所以r(Na+)<r(O2-),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强,所以χ(N)>χ(C),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增强,但VA大于VIA,I1(O)<I1(N),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H2O>NH3,D错误;
故答案为:C。
15.D
解析: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不一定互为同位素原子,如S2-与Ar,硫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Ar化学性质稳定,故A错误;
B.原子核外电子通常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但并不完全遵循先排满内电子层,再排外电子层的规律,如钾原子的N层上有1个电子,若该电子排在M层上,则M层变为最外层,且有9个电子,不符合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的规律,故B错误;
C.氦原子的最外层2电子也是稳定结构,故C错误;
D.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内活动,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6.(1) 27 Mn
(2) 2s22p3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得电子能力增强,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基态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3)BD
解析:(1)Co是2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O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2,而Mn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5,故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Mn。
(2)①N为7号元素,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
②由题意可知,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越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所放出的能量越大,即第一电子亲和能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的电负性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增强,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的能量逐渐增大;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得电子;
(3)A.N和As是第ⅤA族元素,As性质与N有相似之处,N能形成等多种氧化物,据此推测As也能形成、等多种氧化物,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错误;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则的中子数为,C正确;
D.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错误;
故答案选BD。
17. 4:5 Na与Li同主族,Na的电子层数更多,原子半径更大,故第一电离能更小 Li,Be和B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由于基态Be原子的s能级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能量更低更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大于B的
解析:(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失去外层电子转化为Fe2+和Fe3+,这两种基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和3d5,根据Hund规则可知,基态Fe2+有4个未成对电子,基态Fe3+有5个未成对电子,所以未成对电子个数比为4:5;
(2)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大,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由于ⅡA元素基态原子s能级轨道处于全充满的状态,能量更低更稳定,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的ⅢA元素,因此。
18.(1)4:5
(2)1s22s22p63s23p63d24s2
(3)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4)
解析:(1)基态的层价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未成对电子数为4;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未成对电子数为5,故基态与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4:5,故答案为:4:5;
(2)Ti是22号元素,所以基态T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3)Fe是第26号元素,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4)氮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
19. 1s22s22p63s23d74s2 4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解析:(1)是27号元素,核外有27个电子,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核外电子排布式是,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是,核外电子未成对电子数为4。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d74s2;4;
(2)是32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故答案为:;
(3)是30号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是,的价电子排布式是,的价电子机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20.(1)AC
(2) K+、 或
解析:(1)A.基态Cr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体系总能量低,故A正确;
B.电子层是距离原子核由近到远排列的,则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4s>3s,离原子核越远,层数越大,能量越高,4s电子在4s区域出现的几率多,但不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区域运动,故B错误;
C.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小,对键合原子吸引力小,与铬相比钾的金属性较强,即铬的电负性比钾强且对键合原子吸引力较大,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2)①在的四种组成元素各自所能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K+和P3-,均是18电子微粒。
②原子中运动的电子有两种相反的自旋状态,若一种自旋状态用表示,与之相反的用表示,称为电子的自旋磁量子数。基态的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sp3,因此其价电子自旋磁量子数的代数和为或。
21.3 同位素 nCH2 =CH2 加聚反应
【分析】根据核素、元素、同位素的概念回答;第2周期VA族元素是氮,写出氮气得电子式;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据此分析。
解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在所给的微粒中含有1种元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原子称为核素,所以共有3种原子,共有3种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所以H、H、H互称为同位素;
(2)第2周期VA族元素是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是氮气,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
(3)乙烯为原料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化学方程式为:nCH2 =CH2 。
【点睛】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原子称为核素,描述对象是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描述对象是核素,为易错点。
22.(1) 3d54s1
(2) 7 哑铃状
(3)属于d区
解析:(1)基态原子的N层有1个未成对电子,M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应该为5个,则该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为8个电子的O,该元素轨道表示式为;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2)N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每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同,所以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N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为2p能级,形状为哑铃形;
(3)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则该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为Cr,在d区。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1)
(2) HNO3 Mg(OH)2 Na>Mg>O
(3) ⅡA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知元素A~F分别为H、N、O、Na、Mg、Si。
解析:(1)A与B形成的化合物NH3的电子式为;C为O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硝酸,化学式为HNO3;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弱的是Mg(OH)2;由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故O、Na、Mg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O,故答案为:HNO3;Mg(OH)2;Na>Mg>O;
(3)E为Mg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ⅡA族;和Si相邻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的氧化物为Al2O3,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