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游曲》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嬉游曲》,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入手来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接下来,我将着重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音乐《嬉游曲》位于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快乐的少年,从单元编排可以看出,《嬉游曲》体现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风格特点,围绕快乐的少年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价值观。
2、教材特点:
从作品来看,本课聆听的《嬉游曲》是《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嬉游曲》(作品137)的第三乐章,创作于1772年。这是一首速度很快的乐曲,3/8拍紧凑的节奏,富于动力性,犹如春天的溪水欢跃地奔流。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城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新的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但对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对于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4、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弦乐四重奏的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从愿意听—学会听—听得懂。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了解音乐家莫扎特的生平。
2、欣赏了解弦乐四重奏《嬉游曲》,熟悉音乐主旋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聆听,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欣赏乐曲《嬉游曲》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教学重点:
1、认识了解音乐家莫扎特
2、 欣赏了解音乐《嬉游曲》,熟悉音乐主旋律。
二,说教法
根据自主高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教学 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迅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上课兴趣。
(2)讨论法:(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发表个人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灵感。
(3)多媒体演示法,辅以多媒体演示法,展示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配乐朗读,以渲染气氛。
(4)启发法;可以由一问一答的方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音乐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是非常抽象的东西,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都不同,在课堂上运用启发法,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独立性,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5)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感受音乐的情绪。课堂应该尊重个性,鼓励创造。因此,在课堂中中我努力搭建一个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和谐的关系中、轻松的学习中个性得到发展。并且,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取长补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与其他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模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合作探究法,编创法。
(1)模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 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依赖于老师的模唱,自己自主的视谱歌唱,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法。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3)创编法;启发学生根据歌词大意,音乐的情绪力度,为歌曲创编简易的舞蹈动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
(4)合作探究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难点,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1、新课导入:
我将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部分管弦乐器的图片,播放相应乐器的声音,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以此引出新课主题《嬉游曲》。,本课导入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展开,既让学生初步感受了管弦乐器的音色,又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初步感知:
本环节共分为三块,1、初听音乐,提问同学们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2、复听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思考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3、再次聆听音乐,请同学们跟随旋律轻轻哼唱,在唱的过程中熟悉音乐旋律,感受音乐变化。初步感知,是指在深入了解音乐作品之前,通过多次有效的聆听,学生能够获取基本的音乐信息,为探究音乐打好基础。
3、 探究音乐:
分段聆听音乐,并感受音乐要素与情绪情感。
(1)欣赏a乐段,师进行范唱,引导学生发现该乐段既跳跃又连贯的主题特色,请同学们用手指画正彩虹型的旋律线跟随钢琴一起哼唱。
(2)欣赏b乐段,请同学们思考:b乐段与a乐段相比有什么不同
(更舒展、优美,音符时值 变长,犹如提着舞裙的翩翩少女徐徐步入舞场)
(3)完整聆听音乐,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整个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旨。并请代表发言。
探究音乐环节通过分段聆听,带领学生从速度,情绪等方面在乐段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结构,请同学小组合作讨论,则重视了音乐实践,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4、 巩固延伸
运用课前分发的沙锤,三角铁,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为a乐段编配伴奏或为b乐段创编简易的舞蹈律动,限时5分钟,并轮流上台进行综合艺术表演,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本环节利用课堂乐器,让学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既面向了全体学生,又注重了个性发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评价环节采取自评 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既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进步,又能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业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请同学课后利用网络搜索我们本民族优秀的管弦乐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本环节利用中西方相同的音乐体裁来进行对比,既了解了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又了弘扬民族音乐,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
以上就是我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谢谢各位老师的聆听,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