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时间:90分钟 测试分值:10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54 分)
1.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分)
浣溪沙(huàn yàn) 鲈鱼(lú lǔ)
雨雪霏霏(yǔ yù) 卜算子(bǒ bǔ)
屐齿(jī jǐ) 花重锦官城(chóng zhòng)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6分)
载:①装载;②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③充满(道路);④又,且。
(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 )
(2)这辆车已经载满了客人。 ( )
(3)这条街上一到黄昏就拥堵不堪,人们怨声载道。 ( )
却:①后退;②推辞;拒绝;③去,掉;④表示转折。
(4)草色遥看近却无。 ( )
(5)面对困难,很多人望而却步。 ( )
(6)虽然我对绘画不感兴趣,面对他的盛情邀约,我却之不恭,只好去了。( )
3.按要求填空,补全诗句。 (7分)
(1)昔我往矣,( )( )依依。(填植物)
(2)江上往来人,但爱( )( )美。(填动物)
(3)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填颜色)
(4)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 )( )。(填花名)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6分)
(1)(雨)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2)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3)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5.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入括号里。(3分)
(1)下列古诗不是出自宋代诗人的一项是( )。
A.《泊船瓜洲》 B.《游园不值》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子规”指的是( )。
A.喜鹊 B.杜鹃 C.百灵
(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与《清平乐》中都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5分)
(1)“当春乃发生”中的“发生”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发生”的意思不一样。( )
(2)“天街小雨润如酥”中的“天街”指的是京城街道。( )
(3)“游园不值”的意思是游览了一个没有打扫的园子。( )
(4)“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题目。( )
(5)“钟山只隔数重山”中的“只隔”体现了诗人人在旅途心在家乡的情感。( )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20分)
(1)《春夜喜雨》中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的诗句是: , ;写雨后晓景的诗句是: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直接赞美了 。
(2)《采薇(节选)》主要描写了春冬两季的景色,其中描写春天的句子是: ;描写冬天的句子是: 。
(3)《游园不值》描写的季节是 ,从“ , ”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
(4)《送元二使安西》中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的诗句是: , 。 时间是 ,地点是 ,环境是 。
(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构思别致,词人把 和 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词人对 的深情和对 的留恋。
8.综合性学习。 (4分)
(1)为更加了解小令、中调、长调在字数上的要求,佳燕同学想到图书馆借《稼轩长短句》这本书来当参考。请问佳燕应该往哪一类书架上去找,才能找到这本书 (1分) ( )
A.近体诗 B.曲 C.词 D.新诗
(2)某校“星星火炬”电视台举办“走进家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拍摄家乡美景。请你照样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拍摄画面主景,并用诗句作解说词。(3分)
例:拍摄画面:露珠晶莹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①拍摄画面:春草初生
诗句:
②拍摄画面:
诗句:
二、阅读理解。(16分)
1.课内阅读。(5分)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 。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
(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3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细雨中不时传来布谷的鸣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布谷鸟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2.课外阅读。(11分)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他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了。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于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生活中,他竭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临前线去(视 检)察,亲身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在这几年里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屈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已十分(脆 虚)弱,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儿子来到眼前时,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元知万事空, 。 ,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励 发)着千万人的斗志。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3分)
(2)在第5自然段的横线上把《示儿》这首诗补充完整,并在下面写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4分)
(3)文章为表现陆游的爱国之情,写了他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分)
(4)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2分)
三、习作天地。(30分)
把《游园不值》一诗改写为一篇优美的短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