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我们家的男子汉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提到“男子汉”,你们的头脑中就会马上联想到哪些词语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忆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看一看和我们印象中的男子汉有何不同。
顶天立地、敢说敢为、正直无私、胸怀宽广……
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不断侵扰我国的边境。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不断强盛,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西汉的士兵们都非常勇敢,所以汉朝的士兵被匈奴称作“汉儿”或“好汉”。把“男子”和“好汉”联系起来,组成“男子汉”一词,作为对男性的一种称呼,具有褒义色彩。
小资料
学习目标
1.认识“徽、谜”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强、济”。
2. 能结合课文中的小标题,理解称这个孩子是个“男子汉”的原因以及作者对他的情感。
3. 尝试给每个部分换个小标题。
王安忆 当代著名女作家。1978年任上海《儿童时代》编辑,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小城之恋》等。长篇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说说课文讲了我们家的男子汉的哪几件事?
滋味:
耐心:
恐怕:
劫难:
①味道;②比喻某种感受。
词语解释
①心里不急躁,不厌烦;②耐性。
①害怕;担心;②表示估计兼担心;③表示估计、推测。
灾难;灾祸。
滋味---
味道
耐心---
耐性
恐怕---
唯恐
近义词
胆怯---
勇敢
倔强---
和顺
熟悉---
陌生
反义词
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拘束---
奔放
题目中的”我”是指谁?“男子汉”又是指谁?
“我”指的是作者。
“男子汉”指的是作者姐姐的孩子。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小男子汉对食物有极大的兴趣?怎样写的?
吃的量多、范围广、有滋味。
嘴唇翘、眼神恍惚、小心问。
男孩子的爽快、不挑肥拣瘦、虎虎生气。
2.本文安排材料的顺序和特点是怎样的?
按人物性格特征来安排的。把材料分为三个部分,加小标题,条理清楚。
开头语:交待本文的写作对象,叙述中抒发对“男子汉”的关爱之情。
结束语:抒发从“我们家男子汉”身上引发的感受。
主体部分按性格特点用小标题分类。
文章写了“他”很多事,作者是怎样来安排众多材料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一个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组织材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本文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按人物性格特征来组织、安排材料。
仿写一个写男孩的比喻句。
下课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儿,像一阵旋风似的从桌旁急走而过。他胖乎乎的身体,又圆又大的脑袋,短而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对像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总让人感到是那样的机灵、俏皮、活泼。
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儿后悔起来。
体会:这句话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潦草”这一动作和“沮丧”这一神情准确地表现了他对没能实现独立做事的目的的失望和遗憾的心情。
看着孩子逐渐长大,我有什么感受
看着他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还有他的性别,那样神秘地一点儿一点儿鲜明,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
概括主题
课文是一篇成年人写________的文章。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一个___________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孩子趣事
男孩子成长
对食物的兴趣
我们家的男子汉
思维导图
逐步成长
对独立的要求
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熟读课文,会认课文中的生字,体会作者对我们家的“男子汉”的喜爱之情。并用一小段话描写你身边的一个人。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