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阶段性综合练习 (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二章阶段性综合练习 (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6 11: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二章阶段性综合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机物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将12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所得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4.4 g,碱石灰增重26.4 g,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A.C4H10 B.C3H8O C.C2H6O D.C2H4O2
2.下列有机物分类正确的是
A.芳香族化合物 B.羧酸
C. 醛 D.酚
3.已知某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A的分子式为C3H6O2,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OOCH3
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之比为1:2:3
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D.若A的化学式为C3H6O2,则其能与NaOH(aq)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
4.分子式为,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的名称为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二甲基己烷
C.2,2,3-三甲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戊烷
5.乙酸、水和乙醇的分子结构如表所示,三者结构中的相同点是都含有羟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乙酸:水:乙醇:CH3-CH2-OH
A.羟基的极性:乙酸>水>乙醇
B.羟基极性不同的原因是羟基中的共价键类型不同
C.羟基连接不同的基团可影响羟基的活性
D.与金属钠反应的强烈程度:水>乙醇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作为重结晶实验的溶剂,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液-液萃取是分离、提纯有机物常用的方法
C.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只测定该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
D.质谱法通常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在下列各反应的类型中:
①取代,②加成,③酯化,④水解,⑤加聚,⑥中和,⑦氧化,它能发生的反应有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⑥⑦ C.①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
8.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A. 酚 羟基 B.CH3COCH3醚 醚键
C.醛 醛基 D. 酮 酮羰基
9.下列关于烷烃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系物有同一个通式
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
C.同系物有相同的结构简式
D.两个相邻的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4
10.2022年3月,中科院首创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技术在山东正式投产。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b的二氯代物和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反应②既存在的形成又存在的形成
C.有机物a是新戊烷,除a之外,还有2种同分异构体
D.反应①既存在的断裂又存在的断裂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CH2=CH2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C.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
D.同分异构体的化学性质可能相似
12.某烃的结构式用键线式可表示为 ,则该烃与Br2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得产物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3.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与水混合浮在上层
B.②为氧化反应,燃烧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
D.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1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空间构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数至少为8个
B.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
C.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15.下列五种烃:①甲基丁烷;②2,二甲基丙烷;③正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③>⑤>④>① D.④>⑤>②>①>③
二、实验题
16.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 H2O+H2SO4 +NH4HSO4
+Cu(OH)2→( )2Cu+H2O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
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入冷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分液漏斗 B.漏斗 C.烧杯 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
(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________。
(4)用CuCl2 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苯乙酸加入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
(1)请写出C装置中生成CH3Cl的化学方程式:____。
(2)B装置有三种功能:①混匀混合气体;②____;③____。
(3)设=x,当CH4的体积一定时,若想理论上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____。
(4)将1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mol,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
(5)已知某丁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之一为C4H9Cl,则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增重14.4 g,即有机物A完全燃烧产生水的质量为14.4 g,即n(H2O)=,n(H)=2n(H2O)=1.6 mol,m(H)=1.6 mol×1 g/mol=1.6 g,碱石灰吸收CO2气体,碱石灰增重26.4 g,即有机物A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为26.4 g,n(CO2)=,则n(C)=0.6 mol,m(C)=0.6 mol×12 g/mol=7.2 g。根据反应过程中各种元素守恒,可知有机物中m(C)+m(H)=7.2 g+1.6 g=8.8 g<12 g,说明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12 g有机物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m(O)=12 g-8.8 g=3.2 g,n(O)==0.2 mol,n(C):n(H):n(O)=0.6 mol:1.6 mol:0.2 mol=3:8:1,即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3H8O,由于C3H8O中碳原子已经饱和,所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8O,故合理选项是B。
2.B
【详解】A.中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故A项错误;
B.中含有羧基,属于羧酸,故B项正确;
C. 中含有羧基,不含醛基,故C项错误;
D.中羟基为醇羟基,不是酚羟基,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B项。
3.A
【详解】A.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之比为1:2:3,CH3COOCH3中含2种H,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之比为1:2:3,故B正确;
C.分子式已知时可由图确定氢原子总数,但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故C正确;
D.若A的化学式为C3H6O2,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个数之比为1:2:3,若能与NaOH(aq)反应则其中含有羧基或酯基,可能的结构有CH3CH2COOH、HCOOCH2CH3、CH3COOCH3,故D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2,2,3,3-四甲基丁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A正确;
B.2,3-二甲基己烷的一氯代物有7种,B错误;
C.2,2,3-三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C错误;
D.2-甲基-3-乙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D错误;
故答案选A。
5.B
【详解】A.酸性大小顺序为:乙酸>水>乙醇,物质的酸性越强,说明物质分子中羟基活动性就越强,则羟基的极性:乙酸>水>乙醇,A正确;
B.羟基极性不同的原因是羟基连接的其它基团中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小不同,基团相互影响的结果,而羟基中的共价键类型是相同的,B错误;
C.基团之间相互影响使物质的性质不同,则羟基连接不同的基团可影响羟基的活性,C正确;
D.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与金属钠反应的强烈程度:水>乙醇,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6.C
【详解】A.重结晶时,为了便于被提纯的物质从热饱和溶液中降温结晶析出,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应该很大,故A正确;
B.根据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利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纯有机物,故B正确;
C.除了测定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还需要测定该有机物的质量,故C错误;
D.质谱仪其实是把有机物打成很多碎片,会有很多不同的分子量出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量,所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C。
7.B
【详解】由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含有苯环、-OH、-COOH,含-OH可发生取代、酯化、氧化反应;含-COOH可发生取代、酯化、中和反应;含苯环可发生取代、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加聚、水解反应;故答案选B。
8.C
【详解】A.是苯甲醇,分子中含有醇羟基,属于芳香醇,而不属于酚,A错误;
B.CH3COCH3分子中含有酮羰基,由于分子中含有3个C原子,因此是丙酮,属于酮,B错误;
C.分子中含有醛基,该物质是丙醛,属于醛,C正确;
D.分子中含有酯基,该物质是乙酸苯酯,属于酯,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C
【详解】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必属同一类物质,因此有同一通式;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相差14n,两个相邻的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4;互为同系物,属于不同物质,结构简式不同;
答案选C。
10.A
【详解】A.和为同一种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
B.反应②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CH2)n,故反应中既存在的形成又存在的形成,B正确;
C.戊烷存在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种同分异构体,由结构可知有机物a是新戊烷,除a之外,还有2种同分异构体,C正确
D.二氧化碳结构为O=C=O,反应①为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一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会生成水,故既存在的断裂又存在的断裂,D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A.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
B.CH2=CH2和CH2=CH—CH=CH2所含碳碳双键的个数不同,不是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和的分子式不同,结构不同,不是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化学性质可能相似,如正丙烷和异
烷;也可能不同,如乙酸与甲酸甲酯性质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给双键碳原子进行编号 ,与溴1∶1发生加成反应时,可以是1、2加成,3、4加成,5、6加成,还可以是1、4加成,4、6加成,共5种,故C正确;
故选C。
13.B
【详解】A.①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溴苯密度比水大,与水混合沉在下层,A不正确;
B.②为氧化反应,由于苯的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所以燃烧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B正确;
C.③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为硝基苯,是一种烃的衍生物,C不正确;
D.④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但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而是含有大π键,D不正确;
故选B。
14.B
【详解】A.苯环和双键是平面结构,三键是直线结构,单键可旋转,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数至少8个,A正确;
B.三键是直线结构,单键可旋转,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B错误;
C.苯环和双键是平面结构,单键可旋转,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正确;
D.苯环是平面结构,苯环对角线上的原子共线,单键可旋转,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正确;
答案选B。
15.B
【详解】根据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相同碳原子数,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的规律分析,四种有机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③>①>②>⑤>④,故B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6. 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滴加苯乙腈 球形冷凝管 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 便于苯乙酸析出 BCE 重结晶 95% 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03溶液、无白色浑浊出现 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详解】⑴蒸馏水与浓硫酸混合应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防止暴沸。
⑵仪器b为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向三口瓶a中滴加苯乙腈;仪器c为球形冷凝管,能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便于苯乙酸(微溶于冷水)结晶析出,通过过滤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苯乙酸粗品,过滤所用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玻璃棒、烧杯等。
⑶将粗苯乙酸晶体重新在热水中溶解,然后再降温结晶过滤(重结晶)可得较纯净的苯乙酸晶体;根据“1~1 ”关系式,可计算苯乙酸的产率=。
⑷在制备Cu(OH)2沉淀的同时还有可溶性NaCl生成,故判断沉淀洗干净的方法就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还含有Cl-。
⑸根据“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故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乙醇能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
17.(1)CH4+Cl2CH3Cl+HCl
(2) 控制气体流速 干燥气体
(3)4
(4)3mol
(5)4
【分析】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得氯气,氯气与甲烷通入浓硫酸中干燥后的混合气,在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内受漫射光照射,产物通过石棉,在装置E内被水吸收,得到盐酸。
【详解】(1)C装置中甲烷与氯气受光照生成CH3Cl,化学方程式:CH4+Cl2CH3Cl+HCl。
(2)B装置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有三种功能:①混匀混合气体;②通过观察气泡速度,控制气体流速;③干燥气体。
(3)CH4中的H原子理论上都可被取代,1molCH4最多可与4molCl2反应生成4molHCl,故若想理论上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x≥4。
(4)依题意,设CH3Cl物质的量为xmol,CH3Cl、CH2Cl2、CHCl3、CCl4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依次增大0.1mol,则有x+x+0.1+x+0.2+x+0.3=1,解得x=0.1,则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为0.1+0.2×2+0.3×3+0.4×4=3(mol)。
(5)C4H9Cl是一氯丁烷,碳链有两种,则一氯取代的同分异构体有:、,共4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