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0-09 19:21: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案
【新课标考纲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学情:学生通过必修Ⅰ、必修Ⅱ学习,对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有所了解,已经初步具备了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背景知识。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的学习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及地位、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已经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教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七单元第19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的内容,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及作用。本课在内容上承接了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又连接着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科技成果及运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识记新中国在核技术、导弹、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计算机领域的重大成就;通过列表归纳新中国重大科技成就,培养归纳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成就在生产领域中的运用,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探究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列表归纳新中国在科技领域内取得的重大成就,明确各项成就在中国与世界科技发展领域中的地位、意义;
借助多媒体,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再现历史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表格分析、影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片等再现的历史情景,学生认识我国科技成就在许多领域内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而有些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培养危机意识,增强使命感、激发为振兴祖国发愤读书的志向。
【重点难点】
1、重点: 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关注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方法】
列表分析归纳法法、情景再现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导入一: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东方红》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入新中国初步取得科技成就的喜悦中。
新课开始首先播放影视资料:10月24日卫星“常娥一号”发射片段,然后和学生一起回忆“常娥一号”动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导入二:2003年10月16日6时23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中缓缓降落的、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的“神舟5号”飞船。39年前的同一天,一朵从西北大漠深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同样震惊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年后一曲响彻寰宇的“东方红”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掌握了发射人造卫星的技术。从此,一个孕育了“飞天”传说的浪漫国度,一个诞生了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一个曾饱经沧桑的东方大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国际舞台。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飞船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印下了中国尖端科技事业所经历的坎坷与辉煌,载录着一个民族在历史大跨越中的自强、自信与自豪。
问题探究:新中国建立后,科技领域面临怎样的现实,在党的领导下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规划科技发展远景,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振兴的伟大历程,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
问题探究:新中国科技发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党和政府先后对科技发展提出了哪些战略决策?结果如何?
(1)新中国成立到“文革”以前是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阶段,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计划用几十年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虽然十年动乱导致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但还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如“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等。
(3)第三阶段是“文革”以后,特别是1978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新时期。1983年3月,中共中央制定并实施了“863计划”“星火计划”等,目前在原子能、航天工程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提出“载人航天工程”战略决策。
清单一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3)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2.决策: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①__________”。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②___________的垄断。
4.重大成就:
(1)“两弹一星”
a.原子弹:1964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第一颗③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此后,我国又在和平利用核能源方面作了很大努力,相继建成了④ 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b.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⑤___ ___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⑥_____试验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197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⑦__ _ ___”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⑧___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问题探究:1.“两弹一星”研制的重要影响
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当代社会激烈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补充材料:教师补充介绍“863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星火计划”,学生了解更多国家科技方面的政策和成就,增强学生的关注科学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进一步巩固解决两大难点。
“863”计划:
1986年3月3日,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珩、 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科技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组织的专家论证批准了《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称为“863计划”。 “863计划”从国情出发,从长远考虑我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充分分析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坚持“有 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领域(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863计划” 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水平,增强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开发实力,使我国在当今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主要技术领域有了自己的阵地。同时,通过及时推动阶段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技术辐射, “863计划”为我国的生物工程、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农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星火计划”:
1985年5月2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在请示中,国家科委把这一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开发计划, 简称为“短、平、快”项目,并拟名为“星火计划”。“星火计划”的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引导亿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1995年底,全国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66736项,覆盖全国85%以上县;已经完成的星火项目为35254项,占立项总数的52.9%;星火计划总投入为937.6亿元。1995年全国星火计划实现产值2682.7亿元,实现利税473。9亿元,创汇88。9亿美元。提高了乡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星火计划实施还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2)载人航天技术
a.决策: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
b.成就: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⑨__ ____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c.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⑩___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清单二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许多科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①______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2.成就:
(1)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②________。它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2)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意义:
(1)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③_______。
(2)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 http: / / www.21cnjy.com )④_______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补充材料:
(1)袁隆平是我国研究杂交水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著名科学家,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另外还获得多次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现代生物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大成就,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1964年,发现一株优势非常强的天然杂交水稻;经过多年努力后,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单产一般比常规水稻增产20%左右。
(3)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能很好地回击美国人对中国的污蔑,而且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清单三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1)背景:①____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成就:
a.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b.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②_________”。
(3)意义:越来越先进的银河系列计算机在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年间先后问世,表明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③______发展。
2.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65年,人工合成④____ __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⑤ ( http: / / www.21cnjy.com ) _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问题探究:归纳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课堂小结』
提出希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是第一生产力”,希望同学们能以老一辈科学家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中国将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巩固练习』
1、“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引起“第二次绿色革命”
D.2003年10月“神舟”5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我国虽然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擦肩而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的科技革命,除去同步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外,我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有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3.下列有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B.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C.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D.两弹一星的研制、“神舟”5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的培育都是我国落实这一论述的结果。
『课后作业』本课习题:
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蓬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在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成果主要有:①“两弹一星”的开发研制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巨大成功。②在“两弹一星”以后,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取得进一步的发展。③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④袁隆平研究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