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5 20: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学科试题(学考)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图),该线东南部占国土的36%,却聚集了全国96%的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我国“东多四少”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民族分布 C.国家政策 D.宗教信仰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地区的人口分布格局未有大的改变,是因为该地区的人口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沙漠分布 D.铁路分布
3.影响和制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不包括(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国家的人口政策
C.人均消费水平 D.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读“木桶效应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水资源
5.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6.村落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 B.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分布
C.平原面积平坦开阔,便于农耕 D.为逃避野兽袭击
7.如果甲聚落及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
A.地形、气候 B.气候 C.河流、地形 D.矿产资源
2020年11月1日,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始,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户分离”现象仍然为人口普查带来困难(“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和常住居住地二者不一致)。“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人们为了务工、经商、求学等离开户籍所在地的现象)和“有人无户(籍)”(人们为了务工、经商、求学等来到现居住地,但并未进行户籍迁移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济收入,常常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工作,造成了广大务工人员的“人户分离”,其主要原因是( )
A.旧城的危房改选 B.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
C.宽松的户籍管理 D.自然灾害的频发
9.下列地区中,“有户(籍)无人”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
A.广东省 B.北京市 C.上海市 D.吉林省
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通常情况下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是( )
A.城市 B.乡村 C.工业区 D.居民区
11.下列关于城市与区域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为区域发展提供服务 B.城市能够带动区域的发展
C.区域为城市提供农产品等资源 D.区域为城市提供各种工业产品
读图“平原地区某城市地和立体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Ⅰ、Ⅱ、Ⅲ、Ⅳ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13.图中地租次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密度较小 B.距市中心远 C.交通通达度高 D.地形较平坦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15.该城市拟在丁处建高级住宅区,其理由是( )
A.地势低平 B.距离市中心近 C.临近交通枢纽 D.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梧州曾是广西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梧州能成为广西最大城市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土壤肥沃 C.河运便利 D.人口稠密
17.梧州后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D.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已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18.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益加快,我国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人口( )
A.从国内到国外 B.从乡村到城市 C.从城市到乡村 D.从大城市到小城市
“共享村落”是一种新的农村资源利用方式。农民通过“共享村落”平台,将闲置的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出租,获得收益,增加财产性收入。它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项创新举措。下图为“共享村落”主要服务功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共享村落可以( )
A.进行房地产开发 B.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C.形成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 D.有效盘活农村闲置房屋
20.“共享村落”建设的意义是( )
①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②满足部分城市人田园梦想
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 ④加快城镇化速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侨乡地区(也称“岭南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建设骑楼的日的是( )
A.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B.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降雨强度大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23.下列不属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是( )
A.贫困加剧 B.交通拥挤 C.住房紧张 D.环境污染
由于水、土、光、热资源的优势,新疆棉花连续20多年产量全国第一,奠定了新疆在国内棉花生产中无可撼动的地位,形成了“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其他地区棉花成熟后需马上采摘,但新疆棉花成熟后可集中采摘,其主要原因是新疆( )
A.棉花质量好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短缺 D.气候干旱
25.近年来,前往新疆采摘棉花的外省农民工有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
①新疆机械化水平提高 ②交通费用的增加
③农民工就业机会增多 ④国家政策的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①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决定该地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D.气候、地形、上壤的特殊性
27.上海城郊农民在自家地上搭起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市场条件 B.水分条件 C.土壤条件 D.热量条件
28.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利于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自然区位因素是( )
①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③劳动力丰富 ④交通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9.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的“东耕西牧”,粮食作物分布的“北麦南稻”以及糖料作物的“南蔗北甜”的分布特点,反映出农业生产活动具有( )
A.季节性 B.周期性 C.地域性 D.计划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
30.“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31.促使我国北方城郊“温室大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气候 B.市场 C.国家政策 D.水源
芒果为热带水果。近年,华坪县成为云南省纬度最高的优质芒果生产基地。
32.影响华坪县芒果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纬度 D.水源
33.与广西、海南相比,华坪县发展芒果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
A.生长周期长,利于占领晚熟市场 B.水运便利,利于外销
C.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生产规模大,成本低
冀南地区,某葡萄种植园以大棚种植葡萄。秋季果实收获后,在晴好的白天,在棚顶上盖上被子(见图),晚上打开棚顶,操作到葡萄进入休眠阶段;次年二月份开始进所反向操作(白天打开棚顶,晚上盖上被子),直到果实成熟。由此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4.该葡萄种植园在秋季果实收获后,每天操作棚顶被子的主要的日的是( )
A.减少病虫侵害 B.防止太阳暴晒 C.多受露水滋润 D.引导葡萄早眠
35.该葡萄种植园在不同季节进行反向操作,是为了( )
A.葡萄延后成熟 B.葡萄提前成熟 C.改变葡萄品种 D.提高葡萄甜度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36.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3分,共15分)
(1)A、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水平______。
(3)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______现象。
(4)通过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基本上可以体现其______的发展水平。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3分,共15分)
我国江西省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当地的农民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坊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下图为“立体农业布局示意图”。
(1)形成江西立体农业布局模式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______。
(2)江西立体农业中鱼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降水______(填“丰富”或“稀少”),并且沟谷处地势______(填“低洼”或“崎岖”),易积水。
(3)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______(填“种植业”或“畜牧业”);山地、丘陵地区地表起伏大,耕作不便,适宜发展畜牧业或______(填“种植业”或“林业”)。
黑龙江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学科答案(学考)
1—35ABBAA BCBDA DACCD CCBCA DCADC BDACA BAADB
36.【答案】(1)A(3分)
(2)晚(3分)低(3分)
(3)逆城市化(3分)
(4)社会经济(3分)
37.【答案】(1)地形(3分)
(2)①丰富(3分) ②低洼(3分)
(3)①种植业(3分) ②林业(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