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东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开始了农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畜牧业,从这个时期起,人类开始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在生产工具的创新方面,金属工具的使用也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加。此后才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这说明( )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B.社会分工和金属工具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C.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文明的产生和进步
D.农牧业的产生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出现
2、历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在这一时期,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巴比伦、埃及、色雷斯和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等地,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这反映了( )
A.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波斯帝国的征服
B.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C.战争深刻影响了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
D.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
3、伯里克利在一篇葬礼演说中谈到“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就会想起那些缔造这个帝国的人们。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就像为她的节日所能奉献的最美好的礼物。”这体现出古代雅典政治的特征是( )
A.直接民主 B.公民意识突出 C.主权在民 D.崇尚法治
4、12世纪时,法王腓力二世(1180-1223)给王室直属领内的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免除他们来自原有领主们的封建义务,让他们直接隶属于国王,并给予市民诸多自治特权,鼓励加强城市防御,发展工商业;不仅如此,他还宣称自己是王室直领以外的所有城市的保护者,他因此被称作是“城市人的好朋友”。这说明法国( )
A.封建庄园经济走向衰落 B.封建王权不断强化
C.巩固了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D.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5、14世纪的佛罗伦萨,大量的学生或在私立学校学习意大利语、或在专门学校学习商业应用数学、或在大学预科学习文法、修辞和逻辑等,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以神学经典或宗教信条为核心的教会教育。当时佛罗伦萨教育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
C.基督教会的权威和控制力下降 D.世俗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6、公元700年前后日本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从归国的遣唐使、留学生口中得知唐朝“法式备定”后,统治者决意改革政治制度,编纂法典,从而进行了(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幕府统治 D.建立“大越”政权
7、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他们在没有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创造出高度的文明。以下不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是( )
A.阿克苏姆文明 B.印加文明 C.玛雅文明 D.阿兹特克文明
8、成书于1574年的《印度群岛地理通论》是由西班牙地理学家洛佩斯·德·维拉斯科所写。书中表现出对信息、数字、规模、名字、疆域的难以抑制的欲望,令人感到世界在无限延伸。这反映出作者( )
A.主张构建环球交通网络 B.认为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C.已具有全球维度意识 D.鼓动政府对外殖民扩张
9、下图是16世纪马尼拉大帆船的版画。画中5艘马尼拉大帆船停泊在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港口,水手通过小船接上岸,岸上码头的工人准备卸货。对该版画表述正确的是( )
A.能够证明葡萄牙是当时航海贸易强国
B.卸载的货物主要是生丝、瓷器等
C.可用于研究近代大西洋海上贸易
D.属于文献史料,其主观性比较强
10、下表所示是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间物种的交换。这些物种的交流( )
从新大陆引进的物品 玉米、土豆、红薯、西红柿、烟草、花生、龙舌兰、奎宁、可可、火鸡等
从旧大陆引进的部分物品 绵羊、山羊、牛、马、猪、驴、狗、猫、鸡、鸽、鸭、小麦、大麦、大米、香蕉、橙子、芒果、甜瓜、洋葱、葡萄、甘蔗、萝卜等
A.引起了世界人口的流动 B.导致了世界传染病的传播
C.造成了美洲印第安人剧减 D.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11、下图为1500年至1799年间,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海域贸易前三名国家的船只数量变化图。根据该图,甲、乙、丙三国分别是( )
A.西班牙、英国、荷兰 B.葡萄牙、荷兰、英国
C.荷兰、西班牙、英国 D.英国、葡萄牙、荷兰
12、“君子不器”意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工具。孔子的观点与下面哪一主张相吻合( )
A.自由仅仅是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孟德斯鸠
B.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C.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卢梭
D.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康德
13、英国在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其“十三条”主要有两方面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实际统治权,如第1、2、4、6条: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如第8、9、13条。《权利法案》条文( )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B.为美国政体的确立提供借鉴
C.表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D.表明英国议会开始挑战王权
14、17世纪,英王封地给臣民的时候,在特许状里规定,殖民地的自由民应该对涉及他们的立法有发言权。于是,赐给马里兰的塞西尔·卡尔弗特、宾夕法尼亚的威廉·佩恩,和南北卡罗来纳以及新泽西的领主们的特许状都具体规定,所有立法都必须取得“自由民的同意”。这说明( )
A.美国的宪政有其历史渊源 B.英国的综合国力走向衰落
C.美洲殖民地反抗风起云涌 D.英国强化对封地的管理权
15、革命和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对各国革命和改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国家 革命和改革 影响
俄国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
美国 美国内战 维护了国家统一,消除了种族歧视
意大利 意大利统一 结束分裂割据,确立共和政体
德意志 德意志帝国成立 建立民族国家,实现君主立宪
A.俄国 B.美国 C.意大利 D.德意志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苏格拉底: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你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材料二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人们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它促使了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在欧洲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它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它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希腊先哲分别是如何看待“人”的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内核,其内涵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别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政治主张 结合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怎样践行孟德斯鸠和卢梭的主张的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咸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贵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西班牙、葡萄牙最早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经济上推行种植园奴隶制,并强迫土著居民开采金银矿产、掠夺贵金属。1521-1600年间从美洲运到西班牙的白银有18000吨,黄金200吨。
随后兴起的是荷兰、英国,由于此时资本主义比以前发达得多了,所以商业垄断公司是进行海外殖民的基本组织形式。英国从1553年到1680年间,组织了49个商业垄断公司,投资额由1558年的1万英镑增加到1695年的400万英镑以上。法国从1599年到1789年至少建立了75个商业垄断公司。荷兰最著名的垄断公司是1602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它在1606年拥有军舰41艘、商船约3000艘、雇员10万人,它不但垄断东印度的贸易,而且统治印度尼西亚和其他荷属殖民地。这些后起的殖民国家同样采取血腥的手段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如从事黑奴贸易、剿灭土著居民等。资本原始积累充满着腥风血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在其他地区人民被殖民和奴役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材料三 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
——摘自《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习近平“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特别致辞的核心内涵,并指出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是什么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单一文明和多元文明之间存在着区别。文明的观点是由18世纪法国思想家相对于“野蛮状态”提出的。文明社会不同于原始社会,因为它是定居的、城镇的和有文字的。文明化的是好的,非文明化的是坏的……然而同时,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多元文明。这意味着“放弃把一个文明解释为一种理想,或毋宁说是唯一的理想”,并意味着放弃一个假定;只存在一个单一的标准来判断什么是文明化的,这个标准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即是,“仅限于少数特权民族或集团,即人类的‘精英’”。相反,存在着许多文明,它们每一个都以自己的方式文明化了。简而言之,单一文明的论点“丧失了其某些威望”,而一个单一意义上的文明事实上可能在多元意义上是相当非文明化的。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文明”的相关内容,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可知,人类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再到金属工具的使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国家等,真正开始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文明的产生和进步,C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但“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A项;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阶级、国家、文字出现,排除B项;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波斯帝国相继征服了……在波斯人统治期间,希腊的、小亚细亚的和波斯的多种文化间实现了和平共处和相互适应,开始了希腊化的进程”可知,波斯人通过战争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希腊文明的产生源于希腊生产力的发展,波斯帝国的征服不利于文明发展,排除A项;材料强调波斯帝国统治期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无法体现“波斯帝国是东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战争对东西方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可知,伯利克里强调城邦至上,强调公民意识,B项正确;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强调城邦利益、公民意识,不能体现直接民主,排除A项;伯利克里的这段演讲强调城邦利益、公民意识,无法体现主权在民、崇尚法治,排除CD项。故选B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法国。据材料可知,法国国王给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使城市获得自治权,鼓励城市发展工商业,获得了城市对国王的支持,这有利于国王打败封建领主势力,加强封建王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庄园经济的信息,排除A项;法王腓力二世给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免除他们来自原有领主们的封建义务,打击了封建领主势力,削弱了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项;法国国王给许多城市颁发特许状,使城市获得自治权,不能说明法国形成了近代民族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实际的佛罗伦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4世纪的佛罗伦萨,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从而为教育的改变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是改变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壮大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14世纪的佛罗伦萨,基督教会的权威和控制力还没有下降,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世俗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是这种改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根据“从归国的遣唐使、留学生口中得知唐朝‘法式备定’后,统治者决意改革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可知,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646年,日本模仿中国唐朝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A项正确;1868年明治维新,排除B项;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幕府统治,排除C项;“大越”是越南古代国号,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结合所学可知,阿克苏明文明是古代非洲文明,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8、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的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新航路开辟)。根据题干可知,在1574年的西班牙地理学家所写的《印度群岛地理通论》中“对信息、数字、规模、名字、疆域的难以抑制的欲望,令人感到世界在无限延伸”可知,在新航路开辟后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在地理著作中已经具备了全球维度的意识,C项正确;题干中作者是在地理概念上全球维度意识,并非主张构建全球交通网络,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推动世界市场发展,尚未“已经形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作者对政府的建议信息,得不出鼓动政府对外殖民扩张,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该版画可用于研究近代太平洋海上贸易,B项正确,排除C项;马尼拉大帆船反映了西班牙在太平洋贸易圈的情况,不能证明葡萄牙是当时航海贸易强国,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主观性比较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内容可知,原产于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在新航路开辟后传播到亚欧大陆,提供了更多的食物,从而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项正确;这些物种是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传播的,A项因果颠倒,排除A项;导致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是人口的流动,排除B项;这些物种的交流不是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0—1799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率先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率先前往亚洲海域进行贸易,但随着西葡殖民霸权的衰落,他们前往亚洲海域的船只数量下降,所以甲国应该是西班牙或者是葡萄牙;西葡殖民霸权衰落后,荷兰兴起,所以荷兰前往亚洲的船只数量上升,但后来英国取代了荷兰的霸权地位,所以荷兰的船只数量下降,英国的船只数量上升。综上所述可知,甲、乙、丙三国应该是葡萄牙、荷兰、英国,B项正确;ACD项对应有误,排除。故选B项。
12、答案:D
解析:A项探讨自由的内涵,故A排除;B项强调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故B排除;C项强调自由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故C排除;康德的“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强调人的目的性,与孔子的观点相吻合,故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89年(英国)。据材料“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可知,英国的《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从而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A项正确;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联邦共和制,《权利法案》中限制王权、以议会作为权力中心的规定不完全适用于美国,排除B项;《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但国王仍然保留行政权等,并非“统而不治”,排除C项;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也即英国议会开始挑战王权的时间早于1689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A
解析:材料“17世纪,英王封地给臣民的时候,在特许状里规定,殖民地的自由民应该对涉及他们的立法有发言权”体现的是美国的宪政对英国的民主政治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说明的是宪政的历史渊源,A项正确;此时英国综合国力正在增强,排除B项;材料与美洲殖民地的反抗斗争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宪政的历史渊源,非英国强化对封地的管理权,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建立民族国家,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D项正确;1861年俄国通过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但没有实行君主立宪,排除A项;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但没有消除种族歧视,排除B项;1871年意大利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确立了君主立宪,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1)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放到了世界中心的位置。
(2)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欲望。
(3)孟德斯鸠:分权;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践行:美国实行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的三权分立,实行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订立宪法等,践行了社会契约论。
(4)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解析:
17、答案:(1)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以屠杀土著居民、贩卖黑奴、海外贸易为主要方式;主要在美洲、非洲等地区。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全球联系越来越紧密。
(3)内涵: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8、答案:示例: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大舞台上促进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和睦相处的天下大同。文明是民族文化的发展结果,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支撑和基本方向。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就是保护民族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利用,以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为支撑,持续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发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文明,从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