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有机合成及其应用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它属于
①芳香化合物 ②脂环化合物 ③有机羧酸 ④CH3COOH的同系物 ⑤芳香烃
A.③⑤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苯酚的同系物
B.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H2
C.1mol该物质能与溴水反应消耗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D.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NaOH反应
3.某链状有机物X(C7H10O4)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种酸Y和一种醇Z,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分子可能存在顺反异构体
B.Z的核磁共振氢谱可能存在两种吸收峰
C.X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存在芳香族化合物
D.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X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某有机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一定是
C.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一定是 D.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
5.某实验小组以苯为原料制取苯酚,进而合成某高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③的条件为浓硫酸、加热
B.物质 B 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 4 组峰
C.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④为加聚反应
D.E 中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6.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 A (结构简式如下)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 A说法错误的是( )
A.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
B.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5 mol Br2
C.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D.l mol该分子最多与9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7.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和Cl2在光照下的反应与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B.含有两个甲基,分子式为C6H13Cl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lmol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molNaOH
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NaOH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8.化合物M在有机过酸N( )的作用下反应生成Q,方程式如图,下列关于有机物M、N和Q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有机物N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4种
C.有机物Q的分子式为C7H10O D.M生成Q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C.CCl4的空间填充模型: D.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
10.治疗冠状病毒用药“阿比朵尔”的部分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溶解度比b大
B.b可发生加成、还原、水解反应
C.c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D.1molc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
11.有机物Y是一种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可通过如下转化合成得到。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不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B.Y中所有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C.Y与足量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 mol
D.X转化为Y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了加成、消去、取代反应
12.二苯乙醇酸甲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分子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5H14O3
B.该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共面
C.该物质只含有两种官能团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6 mol H2加成
13.医用外科口罩中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熔喷聚丙烯。下列有关聚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固定熔沸点,难溶于水
B.结构简式为
C.单体为 CH3—CH=CH2,可以通过石油裂解获取
D.丙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
14.下列物质一定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A.橡胶 B.-氨基酸 C.淀粉 D.芝麻油
15.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室内装修使用水性漆代替油性漆有利于健康
B.酸败的食用油高温消毒后仍可食用
C.可以吸湿,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D.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可以长期用肥皂洗涤
二、填空题
16.原子核磁共振谱(PMR)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化合物的分子中,每一结构中的等性氢原子,在PMR谱中都给出相应的峰(信号)。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H原子数成正比。例如,乙醇的结构式:其中PMR谱中有三个信号,其强度之比为3∶2∶1。分子式为C3H6O的某有机物,如果在PMR谱上观察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3∶3 ;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3∶2∶1;第三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2∶1∶2∶1。由此可推断该有机物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7.0.1mol某有机物与0.3molO2在密闭容器中混合点燃,待充分反应后,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和灼热CuO(所用试剂均足量),实验结果浓硫酸增重5.4g,碱石灰增重8.8g,灼热CuO减轻1.6g。求:
(1)有机物中所含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2)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_______。
三、实验题
18.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下图所示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若准确称取1.2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质量增加0.72g,E装置质量增加1.76g,则①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
由下列图和叙述中:
又从红外光谱图观察到:C—H、C=O、C-O、O—H四种振动吸收。
则:②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③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注:所需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19.某化学小组探究液体有机物样品A(C3H8O2)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Ⅰ、用右图实验装置,通过Na与A反应确定羟基个数。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从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入;检验装置甲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
(2)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球并冷却后再与有机物A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数据记录如下:ρ=l.038g·mL-1
实验编号 有机样品的体积 有机样品的质量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Ⅰ 3.65 mL 3.8 g 1120 mL
Ⅱ 7.30 mL 7.6 g 2240 mL
Ⅲ 14.60 mL 15.2 g 4000 mL
①不能选第_____组数据来计算A中羟基个数,这组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两条)。
②有机物A中羟基个数为_________。
实验Ⅱ、欲确定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位置,进行如下实验:①取7.30 mL A,Cu作催化剂,经氧化后完全转化成液态有机物B。②取一质量为m1 g的洁净试管,向其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滴入化合物B,并水浴加热,待充分反应后,静置,小心倒出上层清液,向试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倒出,再加入蒸馏水,再倒出,最后将试管烘干并称量。重复2次,试管质量均为m2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2)若m2-m1=43.2 g,则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3)步骤②中,不宜将银氨溶液换成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20.18 g某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后,增加的质量分别为10.8 g和26.4 g。求:
(1)A的最简式为
(2)若常温下A为气体,则A的结构简式为
(3)若A在低于16℃时为无色晶体,且A的水溶液具有弱酸性,则A的结构简式为
(4)若0.1 molA含有9.6 g氧元素,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21.某含氧有机物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64.86%,含氢的质量分数为13.5%,结合该有机物的质谱图,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①该有机物含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①正确;
②含苯环的有机物不属于脂环化合物,②错误;
③该有机物含-COOH,属于有机羧酸,③正确;
④该有机物含有苯环,和乙酸不是同系物,④错误;
⑤该有机物含O,不属于芳香烃,⑤错误;
所以,①③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
答案选B。
2.C
【详解】A.该有机物中含有2个羟基,它不是苯酚的同系物,A错误;
B.该有机物中含有2个羟基,1mol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1molH2,B错误;
C.酚羟基含有2个邻位氢原子,则1mol该有机物能与2mol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醇羟基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1mol该有机物能与1molNaOH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3.C
【分析】该链状有机物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种酸和一种醇,说明该有机物为酯类物质,水解生成的酸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X是由二元酸和一元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的,X的不饱和度=,酯基的不饱和度是1,则X中含有2个酯基和1个碳碳双键,根据碳原子个数知,酸为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5个碳原子的二元酸,醇为CH3OH。
【详解】A.如果Y为HOOCCH=CHCH2COOH,双键两端的碳原子连有两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则Y存在顺反异构,故A正确;
B.Z为CH3OH,则Z存在两种吸收峰,故B正确;
C.X的不饱和度是3,苯环的不饱和度是4,则X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存在芳香族化合物,故C错误;
D.Y为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5个碳原子的二元酸,Z为CH3OH,含有碳碳双键且含有5个碳原子的二元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OOH)2、CH3CH=C(COOH)2、HOOCCH=CHCH2COOH、HOOCC(CH3)=CHCOOH、CH2=C(COOH)CH2COOH,则X有5种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4.C
【分析】某有机化合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则可知:n(C)=n(CO2)==0.1mol,n(H)=2n(H2O)=2×=0.2mol,n(O)==0.1mol,故该有机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N(C):N(H):N(O)=0.1:0.2:0.1=1:2:1,最简式为CH2O,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氧元素,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一定是,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为CH2O,其分子式可能是,也可能是C2H4O2或者C3H6O3等,C错误;
D.由C项分析可知,该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D正确;
故答案为:C。
5.C
【分析】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溴苯,A和氢氧化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酚,苯酚和氢气还原生成B环己醇,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环己烯,C可以和溴加成引入溴原子后再消去生成E,E加聚生成产物;
【详解】A.反应③为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的消去反应生成烯烃,A错误;
B.B为环己醇,有5种情况的氢,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 5 组峰,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④为加聚反应,C正确;
D.E结构为 ,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故所有原子不会再同一平面上,D错误;
故选C。
6.B
【分析】
由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酚羟基、碳碳双键、酯基及醚键、羰基,结合酚、烯烃、酯等有机物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A. 该有机物结构不对称,苯环上分别含3种H,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故A正确;
B. 该有机物中能与溴水发生的官能团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所以1 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 mol Br2,故B错误;
C. 该有机物中含酯基,可在酸溶液中水解,且水解产物均含酚羟基,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C正确;
D. 苯环、碳碳双键、羰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该分子最多与9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
7.A
【详解】A.苯和Cl2在光照下的反应与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
B.含有两个甲基,分子式为C6H13Cl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
主链上6个碳时,一种是2号碳接一个氯,另一种是3号碳接一个氯;
主链上5个碳时,有两种情况:
当甲基在2号碳上时,一种是1号碳上接一个氯,另一种是5号碳上接一个氯,
当甲基在3号碳上时,一种是1号碳上接一个氯,另一种是支链碳上接一个氯。故B错误;
C.lmol中的羧基和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NaOH,故C错误;
D.淀粉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有机物M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具有烯烃的性质,能和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A正确;
B.有机物N苯环上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4种,故B正确;
C.根据有机物Q的结构简式,未标注原子的节点为碳原子,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不足键由氢原子补齐,则分子式为C7H10O,故C正确;
D.M生成Q的反应过程中氢原子数目不变,增加了一个氧原子,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9.D
【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故A错误;
B.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CH3)-,故B错误;
C.Cl的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故C错误;
D. 的名称为2-乙基-1,3-丁二烯,故D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b中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硝基可发生还原反应,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 c是酚与甲酸形成的酯。
【详解】A. a中有亲水基团羧基,a的溶解度比b大,故A正确;
B. b中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硝基可发生还原反应,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b可发生加成、还原、水解反应,故B正确;
C. 苯环以及与之相连的6个原子一定共面,c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故C正确;
D. c是酚与甲酸形成的酯,1molc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D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A.X苯环上中酚羟基的邻位有氢原子,故可以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A错误;
B.Y中存在饱和碳原子,故不可能所有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
C.Y中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都能和NaOH以1 : 1反应,Y水解生成1个酚羟基、2个羧基,所以1molY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能消耗3molNaOH,C错误;
D.X转化为Y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了X中醛基碳氧双键的加成、再发生新生成羟基的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最后发生原有羟基的取代反应,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根据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该物质分子式为C15H14O3,故A正确;
B.每个苯环上有6个碳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两苯环可以通过旋转,使两苯环和所连碳原子共面,因此共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3个,故B错误;
C.该物质含有酯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故C正确;
D.1 个苯环能与3个氢气分子发生加成,该有机物分子含有2个苯环,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6 mol H2加成,故D正确。
故选B。
13.B
【详解】A.聚丙烯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聚丙烯属于烃类,难溶于水,故A正确;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B错误;
C.聚丙烯的单体为 CH3—CH=CH2,可以通过石油裂解获取,故C正确;
D.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故褪色的原理不同,故D正确;
答案选B。
14.C
【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为高分子,且来源自然界、不经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为天然高分子,以此来解答。
【详解】A.橡胶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有天然橡胶和人工合成橡胶之分,天然橡胶的成分是聚异戊二烯,故A不符合题意;
B.-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且来源自然界,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符合题意;
D.芝麻油属于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15.A
【详解】A.水溶性漆是以水作稀释剂、不含有机溶剂的涂料,不含苯、甲苯等有机物,油性油漆是以有机物为稀释剂且含有苯、甲苯等物质,苯、甲苯等有机物有毒,所以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代替油性漆有利于健康,A正确;
B.酸败的食用油,再经高温反复加热,易产生致癌物,有害身体健康,不可食用,B错误;
C.CuSO4没有吸水性,不可以吸湿,且含重金属离子,有毒,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错误;
D.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聚酯纤维材料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忌长期用肥皂洗涤,D错误;
故选A。
16. CH3 COCH3
【详解】分子式为C3H6O的某有机物,如果在PMR谱上观察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3∶3 ;则该物质有对称轴,只有两种等效氢,个数均为3,可写出结构简式为:CH3 COCH3;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3∶2∶1;该物质有三种等效氢,个数比为3∶2∶1,可写出结构简式为:;第三种情况峰的强度之比为2∶1∶2∶1,该物质有四种等效氢,个数比为2∶1∶2∶1,可写出结构简式为:。
17. 0.6mol C3H6O2
【分析】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和灼热CuO,浓硫酸增重5.4g,即m(H2O)=5.4g,n(H2O)=0.3mol, 碱石灰增重8.8g,即m(CO2)=8.8g,n(CO2)=0.2mol, 灼热CuO减轻1.6g,得出n(CO)=0.1mol,依据原子守恒可以得出有机物n(C):n(H):n(O)=0.3:0.6:0.2=3:6:2
【详解】(1)有分析可知有机物中所含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6mol;
(2)有分析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C3H6O2。
【点睛】依据原子守恒进行计算。
18. CH2O C2H4O2 CH3COOH
【分析】本实验为通过有机物燃烧,测量产物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通过原子个数比,确定最简式,从而进一步确定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过程,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详解】①D管质量增加0.72g,则生成的水是0.72g,物质的量是0.04mol,其中氢元素的质量是0.08g,E管质量增 加1.76g,E管是吸收CO2的装置,则CO2 是1.76g,物质的量是0.04mol,其中碳元素的质量是0.48g,则原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1.20g - 0.08g - 0.48g = 0.64g,物质的量是0.04mol 所以原有机物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1 :2: 1 则最简式是CH2O;
②由题干可知,最大的质荷比为60,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为60,根据最简式CH2O,故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4O2;
③从红外光谱图观察到:C—H、C=O、C-O、O—H四种振动吸收,有两种不同情况的氢原子,所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
19. 分液漏斗 用止水夹夹住甲、乙间的橡皮管,再从分液漏斗里加水,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再滴入烧瓶,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增大钠与有机物A的接触面积,保证反应充分 Ⅲ 可能广口瓶中水不足或装置漏气或钠不足 2 洗涤附着在银上的可溶物,使测量结果准确 HOCH2CH2CH2OH 很难控制氢氧化铜的量,若有机物B不足,剩余的氢氧化铜会分解生成氧化铜,测出的氧化亚铜不准确,若有机物B过量,B没有反应完,测出的氧化亚铜也不准确
【分析】实验Ⅰ:(1)有机物样品A(C3H8O2)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便于在反应过程中控制用量;检查甲装置的气密性,用止水夹夹住甲乙之间的橡皮管,若气密性良好,则烧瓶内气压与大气压相平,水不再滴入烧瓶;(2)将固体Na融化成小球,有利于增大与有机物A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3)①第Ⅲ组有机样品的质量和体积是第Ⅱ组的两倍,但产生的气体体积却小于第Ⅱ组的2倍,则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损失,不能用于计算A中羟基的个数;导致氢气体积减少可能原因是:广口瓶中水不足或装置漏气或钠不足;②计算出有机物的物质的量和羟基的物质的量,就可以计算出有机物中含有的羟基数;
实验Ⅱ:(1)银上有可溶物;(2)质量差是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根据关系式计算出B中含有的醛基个数,可以确定A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从而得出A的结构简式;(3)根据氢氧化铜的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实验Ⅰ:(1)有机物样品A(C3H8O2)从分液漏斗加入,便于在反应过程中控制用量;检验装置甲的气密性的方法为:用止水夹夹住甲、乙间的橡皮管,再从分液漏斗里加水,一段时间后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再滴入烧瓶,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前预先将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球,可以增大钠与有机物A的接触面积,保证反应充分;
(3)①第Ⅲ组有机样品的质量和体积是第Ⅱ组的两倍,但产生的气体体积却小于第Ⅱ组的2倍,则说明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损失,不能用于计算A中羟基的个数;导致氢气体积减少可能原因是:广口瓶中水不足或装置漏气或钠不足;
②7.6 g有机物样品A(C3H8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关系式:2-OH~H2,羟基的物质的量n(-OH)=2n(H2)=2×=0.2 mol,n(C3H8O2)∶n(-OH)=0.1 mol∶0.2 mol=1∶2,所以有机物A中有2个羟基;
实验Ⅱ:(1)步骤②中小心滴加蒸馏水的目的是洗涤附着在银上的可溶物,减小误差,使测量结果准确;
(2)质量差m2-m1=43.2 g为生成的银的质量,7.30 mL A的物质的量是0.1 mol,根据银镜反应醛基与银的关系式为:-CHO~2Ag,醛基的物质的量为:n(-CHO)=0.5×n(Ag)=0.5×=0.2 mol,说明A被氧化生成的B中含有2个醛基,所以A分子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OH;
(3)如果将银氨溶液换成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很难控制氢氧化铜的量,若有机物B不足,剩余的氢氧化铜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影响氧化亚铜的质量的测定,若B过量,B没有反应完,测出的氧化亚铜也不准确。
20.(1)CH2O (2)HCHO (3)CH3COOH (4)CH2OH(CHOH)4CHO或CH2OH(CHOH)3COCH2OH
【详解】试题分析:(1)18g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的H2O和CO2的质量分别是10.8g和26.4g
则其物质的量分别是
n(H2O)=10.8g÷18g/mol=0.6mol
n(CO2)=26.4g÷44g/mol=0.6mol
其中含有C、H元素的质量分别是
m(H)=0.6mol×2×1g/mol=1.2g
m(C)=0.6mol×1×12g/mol=7.2g
则m(O)=18g—1.2g—7.2g=9.6g
因此n(O)=9.6g÷16g/mol=0.6mol
所以C、H、O的原子个数比为n(C):n(H):n(O)=0.6:1.2:0.6=1:2:1
则其最简式为CH2O
(2)常温下A为气体,因此A是甲醛,结构简式为HCHO。
(3)A在低于16℃时为无色晶体,且A的水溶液具有弱酸性,所以A是乙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
(4)9.6g氧元素的物质的量是9.6g÷16g/mol=0.6mol
由于0.1 molA含有9.6 g氧元素
所以A的分子式为C6H12O6
因此A的结构简式可能是CH2OH(CHOH)4CHO或CH2OH(CHOH)3COCH2OH
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以及结构简式的判断和计算
点评:本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提高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 74 C4H10O
【分析】根据质谱图判断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计算出氧元素质量分数,再据此计算判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详解】由质谱图可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13.5%,则氧元素质量分数是1-64.86%-13.5%=21.64%,则该物质中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4∶10∶1,所以其实验式为C4H10O,实验式的式量为12×4+1×10+16=74,故其分子式为C4H10O,故答案为:74;C4H10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