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为例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初步认识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学科网 一、湿地的概念和分布
湿地( Wetland )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1.湿地的概念 我国湿地总的分布状况是东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2.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沼泽地广布,是许多候鸟、珍禽的栖息之地。 海南岛红树林湿地:分布在沿海地区,原生的红树林低矮茂密,是生长在热带浅海中的耐海水腐蚀的特有树种,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的海防林。 长江下游人工湿地(稻田):是人类长期进行生产活动形成的人工湿地,稻田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产出粮食的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耕地类型之一。二、“地球之肾”
教材P43活动练习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失去栖息地,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因失去食物,生存面临威胁。
Z.x.x. K 三、湿地资源问题阅读P43:“萎缩的洞庭湖”思考:1.洞庭湖萎缩的原因?
2.洞庭湖萎缩产生了什么危害?
思考: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探究:读图 2 一 10 、 2 一 11 ,说出其含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四、保护湿地—刻不容缓退田还湖这种生产方式改变的很好。
发展水产养殖,以湖养人。
退田还湖,退田还塘,既可以蓄水分洪,又可以发展养殖,农民变渔民,既保护湿地的生态的环境效益,又使原来的居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Zx.xk44.(10分)环境保护(2011全国新课标卷)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