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课题 认识米 用米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2 (1)探索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这是一根1米长的绳子,请同学们量一量它是多少厘米。小组活动。学生的刻度尺有10厘米、20厘米、30厘米的,通过自己亲自量,体会1米=100厘米。3、用米作单位量。 (1)认识卷尺、皮尺 (2)用卷尺或皮尺实际测量分组活动,测量教室的长、宽,黑板的长。分组活动,测量每个学生的身高,课桌的长、宽、高。分组活动,测量每个学生立定跳远的长度。三、课堂检测四、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米,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 教具学具 尺子、图钉、纸条等
通 案 个 案
一、复习导入1、用刻度尺量出文具盒的长、宽约是几厘米,桌子的长,宽约是几厘米。2、量一量黑板的长是多少。(找两名同学测量) 刚才两名同学测量了黑板的长度,说一说有什么感觉。(这样量太麻烦了)对!我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米做单位,如测量黑板的长,教室的长、宽,桌子的高等。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米的知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米(1)1米有多长?请同学们猜一猜(2)出示米尺或米尺图(3)同桌互相测量。测量身高,看1米到哪儿;两臂伸平,看1米到什么地方。(4)闭上眼睛,用两臂表示出1米的长度,睁开眼看一看,手势是否正确。(5)做一做小组同学互相测量1米、2米、3米……互相检测。一位同学说长度,其他同学量长度。2、学习1米=100厘米
课堂检测 A 级填空1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3米=( )厘米15厘米+8厘米=( )厘米 28厘米—6厘米=( )厘米62米+5米=( )米 35米—3米=( )米B 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