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诗二首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6 11:5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 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单元要素。《现代诗二首》是一篇略读课文,由《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两首新诗组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读写要素呈现一体化。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繁星》三篇课文。
文本解析。《秋晚的江上》作者是刘大白,诗歌描写了诗人在秋天黄昏所看到的美景;《花牛歌》作者是徐志麾,诗歌动形象地展现了花牛在草地中的不同姿态以及所处的美景。这两首诗歌语言优美,描写生动,诗中音象丰富,充满了想象,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不同的画面。
学情研判。面对这样的一篇文章,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生长点在哪里?
纵向承接来看,在前一课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基础上,本课进一步运用这个方法,要学生换一种语境想象画面,积累想象经验感受自然之美;从学段特点来看,四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初读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理解,本课继续继续深化阅读理解,让语文素养真实落地。
【教学目标】
1.结合朗读,认识“巢”“苇”“罗”“眠”“霸”“占”6个生字,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场景理解词语“驮”“翻”“红颜”“霸占”“偷渡”。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边读边想象,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
3.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流程】
板块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欣赏优美的江景图片,营造意境。
2.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板块二:了解诗意,感知景物
1.出示阅读任务一,开展学习活动。
阅读任务一
读《秋晚的江上》,圈一圈诗中描绘的景物,结合诗文,说说景物的样子。
教师指名读诗歌,注意“巢”“苇”的读音。
(2)交流圈画出来的景物:归鸟、斜阳、江水、芦苇。
(3)指名交流诗歌中描述的景物。
2.回顾过程,提炼方法。
小结:同学们,我们读着诗句,捕捉到了诗人描述的景物,还加人了自己的理解,让这幅江景图渐渐清晰起来。
3.齐读诗歌。
板块三:品词读句,想象画面
1.出示阅读任务二,开展学习活动。
阅读任务二
细读诗歌,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得特别精妙?画出相关的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2.小组交流,体会用词的精妙。
3.集体交流分享,随机点拨。
(1)预设一:“倦”“驮”。①理解“倦”的意思,想象鸟儿倦飞的样子。②理解“驮”的意思,想象倦鸟背驮夕阳的画面。
③提问。归鸟已经“倦”了,为什么还要“驮”着夕阳回去呢?点拨:儿内心充满了归家的喜悦,在这虽“倦”犹“驮”的强烈映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根据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2)预设二:“翻”“掉”。
①理解“翻”的意思,想象鸟儿双翅翻飞,斜掠江面的画面。
2联系生活,想象夕阳掉落江面,铺洒余晖的画面。
3讨论。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掉”,并说说理由。
点拨:“掉”的理解既与上句“双翅一翻”的“翻”产生动态的呼应,也与下句“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中的“一瞬”相对应,表现夕阳落下之快。
(3)预设三:“妆”。
①理解“妆”的意思,想象夕阳余晖洒在芦苇上的画面。②细读诗歌最后一句,体会“头白”与“红颜”在“一瞬”间的奇妙变换。点拨:诗人的笔下,芦苇也有了生命,在晚风中摇曳生姿,一抹红妆分外妖娆。
3根据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第二节。
4.学法小结。同学们,我们抓住了诗人写得精妙的词语,就更亲近诗人描述的
景物,更亲近诗歌铺展开来的画面。
板块四:描绘画面,体会情感
1.根据阅读任务三,开展学习活动。
阅读任务三
再读诗歌,说说你看到了秋晚江上一幅怎样的画面。
(1)简介刘大白。(出示简介)
刘大白是中国新诗最早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他的新诗虽用白话创作,但受旧诗词的影响比较大,仍十分讲究诗的意境和表达手法。《秋晚的江上》便是这样。
听配乐朗读,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3)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把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4)交流画面并说说诗人表达的情感。
2.小结。面对秋晚迷人的江景,诗人陶醉其中,表达着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迷人的江景,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板块五:初识“花牛”,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注意“罗”“眠”“霸”“占”等字的读音。
2.朗读《花牛歌》,完成阅读任务四。
阅读任务四
用自已的话说说诗歌描绘的有关花牛的几幅画面,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全班交流。
3.学生交流,随机点拨。
(1)预设一:第一节。
化午自由自在地在草地上走着,走着,悠悠地在草地上坐了下来,压扁了身于
下那绽放着的剪秋罗。
(2)预设二:第二节。
干更加放松了,情不自禁地打起了盹儿。天上白云悠悠,似乎也是轻松极
了,整片天空都是白云飘荡的乐园。
(3)预设三:第三节。
化午醒了。刚刚自在的酣眠,带走了原先的倦乏,于是,它在草地上漫步。看
它的小尾巴,正甩得起劲呢!
(4)预设四:第四节。
花香夹杂着草的味道,让花牛在这片草地上幽幽地做起了美梦……它梦得香甜,全然不知此时的太阳也渐渐落下了山头,慢慢地隐入西山的青峰,消失不
见……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六)品味“花牛”,感受悠闲
1.出示阅读任务五,开展学习活动。阅读任务五
细读诗歌,说说在这几幅画面中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花牛,你是从哪
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2.集体交流,随机点拨。
(1)预设一:这是一头可爱的花牛。花牛一边走,一边甩着自己的小尾巴。“滴溜溜”这个词,把花牛可爱的样子写出来了。(2)预设二:这是一头悠闲的花牛。花牛在草地上酣眠、做梦,连太阳落山了都不知道。
(3)预设三:这是一头自在惬意的花牛。花牛只管自在地坐着,丝毫没有在意身下的剪秋罗。3.朗读指导。这是一头自在的花牛,在草地上随意地走动、坐眠,惬意地做着梦。(板书:悠闲的花牛,惬然之意)让我们读出花牛的那份悠闲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七)发挥想象,仿创诗歌
1.自由朗读《花牛歌》,挑战阅读任务六。
阅读任务六
再读《花牛歌》,关注诗歌的押韵特点,想想诗人为什么这么写。
2.交流诗歌用韵的特点。
简介徐志摩,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押韵并非作者疏漏,而是有意为之,表现了作者创作时如同花牛一般自在无拘的惬意心情。(出示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基础理论,又加入了个人的实践和创新,既有传统的神韵,又有创新的格律。他的诗感情细腻,清新自然。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对后来的现代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仿创诗歌。
(1)独立完成《作业本》第二题。花牛还会在草地里做什么呢?仿照诗句写一写。花牛在草地里
(2)学生交流仿写的诗句。
(3)引导品读诗句。在画面创设上契合花牛悠闲可爱的形象,在意境营造上与原有的诗歌风格相接近,在语言表达上尝试押韵。
4.朗读指导。花牛的悠闲自在、可爱惬意,就在我们的吟诵中呼之欲出。(
5.小结。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现代诗,抓住了景物以及描摹景物的
关键词语,边读边想象。在平常的阅读中,也可运用这样的方法。
板书设计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一迷人的江景 热爱之情
《花牛歌》-﹣悠闲的花牛 惬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