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说课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说课稿+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6 11:5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致入微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爬山虎的脚》。
一、读文本:细致观察,描写有序生动
这是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有序、拟人化、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通过读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二、思学情:乐于观察,方法有待指导
1.乐于观察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好奇。非常喜欢观察一些小动物、植物。
方法欠缺
他们虽然喜欢观察,但不知道如何有序地观察,也不知道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并根椐方法开展观察活动。这都需要教师的指导。
不善表达
因为观察方法的受限,不能有效有序地开展观察,所以也不知如何把观察所得有序、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
三、找交集:学习表达,领悟观察方法
1.体会准确的用词,细致的描写
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教学中通过对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及脚是怎样向上爬的学习,通过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描写,体会作者描写语言的准确生动、有序简洁。
领悟细致的观察,具体的方法
通过对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及脚是怎样向上爬的学习,体会作者描写语言的准确生动、有序简洁的同时,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具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匀、茎、柄、蛟”等生字,正确书写“虎、茎、柄”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引导关注“写的内容”,引导梳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运用句子比较、画图表演、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了解爬山虎脚、叶子、怎么爬及变化的特点,体会他们之间的联系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具体生动描写及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
四、设路径:观察与表达比翼双飞
板快一、欣赏图片,认识爬山虎。
首先通过欣赏图片,认识爬山虎。认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阅读课的兴趣。并实现图文对照,渗透观察的作用和方法。
其次,实现读写结合的渗透。在读课文之前,通过“如果让你写……你会写些什么?”引发学生对“写的内容”的思考,如果学生无从下手,则可以达到“知困,然后能学”的效果;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则可与课文对比,在对比中学习。通过关注读写结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板快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读前引导关注“写的内容”,读后引导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在读前、读后的比较中,学生对于观察状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写”一定有莫大的增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建构。同时,为后边抓住“脚”这一重点展开教学,做好了铺垫,使“脚”的学习基于“整体”的语境之上。
板块三、感悟语言,学习观察
通过朗读想象、动手画图、比较体验等方法,体会作者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抓住特点进行具体生动描写及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
一用图画,认写“茎、柄”;二用图画,感受对爬山虎脚的位置、数量、形状、色彩的准确描写;利用语段换词对比,情境体验等体会描写爬山虎脚爬动作用词的丰富生动、准确。并在朗读想象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并感悟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以习得观察的方法。
板块四、文题照应,理解联系
叶圣陶爷爷用三个自然段具体生动地描写出了爬山虎的样子、脚怎么爬墙的以及脚的变化过程,可是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没有写爬山虎的脚,看似和课题无关,到底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叶子与脚之间的联系,体现作者观察的细致与观察时间之长,也间接回答了爬山虎爬得那么高、那么美的秘密。
板块五、导向生活,指向写作
本文写得这么细致生动,最大的原因是作者细致地观察,多角度观察,连续观察,比较观察
学习本文观察方法,观察一种常见植物,如自己养的水仙花,菜园里的丝瓜,学校里的桂花树,写写观察日记,并试着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整理成一篇作文。紧扣本单元的专题“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练习观察,学习表达。
五、径之理:关注表达,引导观察
1.关注表达
整堂课紧扣语言形式,关注作者的表达。开课关注内容选择的“写”;课中关注细节的“写”,学习“脚的样子”,着重引导关注描写的准确,学习“怎么爬”,主要关注用词的丰富准确;课尾关注谋篇布局“写”,“一二段写叶子,看似和课题无关,到底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置疑问,引发表达技巧的思考。
2.引导观察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获取习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观察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大有好处。 本文写得这么细致生动,最大的原因是作者细致地观察,多角度观察,连续观察,比较观察,教学就紧扣本单元的专题“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学习表达,学会观察,并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匀、茎、柄、蛟”等生字,正确书写“虎、茎、柄”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运用句子比较、画图表演、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抓住特点进行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认识爬山虎。
1.配乐欣赏“爬山虎”的图片(2-3张)
(1)今天老师先带大家欣赏一处优美的风景。(播放图片)。认识他们吗?
(据答板书:爬山虎)提示“虎”结构、笔顺。
(2)如果让你写一篇有关爬山虎的脚(板:的脚)的观察日记,你会写些什么?
2.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爷爷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读题)他会写些什么呢?
【第一,读写结合的渗透。在读课文之前,通过“如果让你写……你会写些什么?”引发学生对“写的内容”的思考,如果学生无从下手,则可以达到“知困,然后能学”的效果;如果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则可与课文对比,在对比中学习。第二,导入没有冗长繁琐的环节,简洁明了,但是,通过关注读写结合,照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过渡:叶圣陶爷爷写了些什么呢?快速地默读课文,知道的马上举手。
交流: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脚的变化
3.课文题目是“爬山虎的脚”,哪几段文字是介绍爬山虎的脚(3-5)
【读前引导关注“写的内容”,读后引导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在读前、读后的比较中,学生对于观察状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写”一定有莫大的增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建构。同时,为后边抓住“脚”这一重点展开教学,做好了铺垫,使“脚”的学习基于“整体”的语境之上。】
三、学习重点段,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语言的准确具体
(一)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过渡:在这几段中,这几个句子直接描写了脚的样子:
语段一:“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一用图画,认写“茎、柄”。
(1)这里有两个生字:茎、柄。出示图,问:你们来认一认,哪个部分是茎,哪个部分是柄?看图认识:茎、柄。
(2)茎、柄是今天要写的生字。老师范写“茎”字注意中间部分的“点”,“柄”字边写边讲解左窄右宽,做到左右互相避让。学生练写。
【识字教学关注到了字义,利用图画直观地理解生字,也巧妙地为后边理解句子中的难点(“脚”的方位)突破做了铺垫;并且,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就在图边学习写字,便于学生直观地识记。】
2.二用图画,感受准确描写。
(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叶圣陶爷爷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呢?(位置、数量、形状、色彩)
(2)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爬山虎脚的样子,在作业纸上画一画。谁愿意上台来试试。
(3)反馈。
预设一:(画正确)有意见吗?听了同学的意见,你能改一改吗?
预设一:(画错误)你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不画这一边呢?
(4)(对照板书)引读:你们看,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反面——,细丝是——。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第一,关注作者的写法,通过对“几个方面”的解读,学习作者是如何选择内容,并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句子;第二,通过“文图转换”这个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读懂的同时,在依据文本判断对错的过程中,关注作者用词的准确,比如:茎上,发面,枝状等。】
(二)学习“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部分
1.语段对比,体会用词丰富。
(1)同学们真会观察,真会思考,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小魔术,让爬山虎的脚动起来。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观察到它是怎么爬上墙的。(播放动画)
(2)有趣吗?有个同学就把这个有趣的过程写进了观察日记,他是这样写的:爬山虎的脚靠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靠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靠一把,使它紧靠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靠。
①自已读一读这段话。
②你为什么笑啊?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原文语段。
③边读边圈,圈出爬山虎动作的词。想想这些词妙在哪里?(丰富、生动……)
【教师先用动画模拟,还原真实的情景,既活跃气氛,更使得后边两段话的对比建立在学生形象感知的基础上,从而增强切身的真实体验。然后,出示教师改编后的一段话,与原文进行对比,形成一种鲜明的落差。在比较中既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用词的丰富;又在有趣诙谐中完成了无形的“写”的指导。】
2.三用图画,体悟用词精妙。
过渡:对,作者就是用了丰富的富有变化的动词描写了这个过程,而且用词还非常准确呢!你们注意到这个字了吗?(“巴”变红,并在图上板书)
(1)表演体验形象构建“巴”的理解。
①你来帮教师一个忙。请前排一个孩子上台,背朝学生:指着学生的背说:“这就是一堵墙,老师的手就是爬山虎的脚,你看,爬山虎的脚巴住了墙。”老师在学生的背上做一个“巴”的动作,有力道些。
②采访:巴住墙时,你有什么感觉?
③一个“巴”字写出了脚牢牢地粘住了墙面的力道。(完整板画,画上“脚”的圆片。)
(2)联系上下文丰厚“巴”的理解。
①联系第四、五自然段,从哪些语句发现了“巴”的力道,请用横线画出来。
②反馈交流。预设如下:
●句子一:“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指名读(正因为紧紧地巴着,爬山虎的茎才能紧贴在墙上。狂风吹不落他们,暴雨打不散他们。)
●句子二: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A蛟龙是力量的象征,它的爪子很有力。多么生动的想像啊!
B顺势利用“巴”与“爪”,形象解释“爬山虎”的“爬”。
(3)感情朗读润泽“巴”的理解。
①谁能通过朗读把它巴在墙上的力道表现出来。指名2生
②叶圣陶爷爷不愧是一位大作家,不仅会观察,更会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我们把刚才的观察日记修改成这样的文字,那该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本训练点的预设精致而大气。第一,层次分明,首先是纯字面字义的认知,然后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拓展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再次是通过朗读进一步内化为语感。第二,充分利用资源,在本课中教师同一张图用了三次,一是形象识字,二是图文转换,理解“脚”的方位,三是画出变化,理解“巴”,可谓一举多得。第三,一点遗憾,语段中用得精妙的动词不止“巴”一个,教师可由扶到放,让学生抓住其他动词,尝试用同样的方法,体会体会用词的精妙。】
四、总结存疑
叶圣陶爷爷用三个自然段具体生动地描写出了爬山虎的样子、脚怎么爬墙的以及脚的变化过程,可是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并没有写爬山虎的脚,看似和课题无关,到底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们下节课再来深入探讨。
【总评】
第一,目标集中。
一篇文章,可以非常丰富的解读,可是,一堂课的时空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做到“解读无涯,教学有度”的睿智。本堂课中,教师的目标集中,将目标定位在感受状物文章用词的生动准确上,既符合中段课标的要求,也符合文本的特点,而且做到一课一得,易于学生学习。
第二,环节简约。
没有繁琐的环节转换,一幅图贯穿始终,两个板块清晰明朗。重点以学为本,围绕两段话,展开图文转换,句子比较、表演体验、联系上下文、感情朗读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第三,关注“写”。
整堂课紧扣语言形式,关注作者的表达。开课关注内容选择的“写”;课中关注细节的“写”,学习“脚的样子”,着重引导关注描写的准确,学习“怎么爬”,主要关注用词的丰富准确;课尾关注谋篇布局“写”,“一二段写叶子,看似和课题无关,到底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设置疑问,引发表达技巧的思考。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评析
A案
□徐 国 良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上)第二单元第6课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理解词语;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互文对照、简笔画、表演等手段品味语言运用的传神、准确与妥贴,感受叶圣陶观察之细致。
3.树立观察的意识,学习观察的方法,并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叶圣陶观察的方法,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运用准确、妥贴的语言“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聚焦“毫不走样”的风格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在《过去随谈》一文提到的一句话:
“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并将其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
——叶圣陶《过去随谈》
师: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那么叶老是怎样观察的?又是怎样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的呢?这堂课我们就走进叶老的文章《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由叶老论述入手,通过师生交流、对话,不仅了解叶老语言表达的风格,并以叶老的口吻告诉学生观察的重要性,学生会更信服;在这过程中,又交待了学习任务——学习“怎样观察”、学习怎样“毫不走样”地表达。】
二.走进课文,寻找“毫不走样”的描写
1.初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词。重点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jīng)上。茎上长叶柄(bǐng)的地方,……”“茎、柄”后鼻音,并在生字抄本上写一写。
3.分自然段读课文。
思考:课题是爬山虎的脚,那么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呢?(3—5)1—2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呢?(爬山虎的叶子)
4.师:我们就先去看看 “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并划出你认为叶老观察细致入微、描写毫不走样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儿,我安排两次初读课文,每一遍都有不同的任务,第一遍是学习生字词,并依据学情进行有重点的指导;第二遍分自然段读课文,意在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1—2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两个问题,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与脉络。”】
三.细读课文,品味其“毫不走样”的描写
师:同学们,你们找到这样的句子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呈现相关语段。)
A.第3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爬山虎脚的特点)
2.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呢?(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3.互文对照,感受“精准妥贴”。
原文:(略)
改文: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出六七根细丝。细丝是红色的。
师:我想请两位同学上来画一画,一位同学按照叶老的描写画爬山虎的脚,一位同学按照老师的描写画爬山虎的脚,看看哪位同学画得“毫不走样”。
师:(课件出示爬山虎脚的图片)同学们,对照大屏幕,你认为哪位同学画得“毫不走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4.师:看来,不是这位同学画技水平不高,而是老师的改文出现了问题。叶老的描写比我的描写更准确,从位置、形状、颜色等多个角度清清楚楚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特点。(板书:多角度观察)
5.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尝试背诵。
B.第4自然段
1.谁来说一说叶老观察的重点是什么呢?(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
2. 那么爬山虎又是怎样向上爬的呢?请你边读边圈出爬山虎动作的词。(触、巴、拉、贴)
3.爬山虎的脚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变成小圆片;直的变成弯曲的。)这些变化对爬山虎爬墙有什么帮助呢?(变成小圆片,更能够巴住墙;变成弯曲的,能够让它紧贴在墙上。)
4.演一演:同学们,我们用身子当茎,用手臂当脚,来演一演爬山虎是怎么爬上墙的。
师:请一位同学上到台上来,听老师读课文,请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结合学生的演示及时评价、点拨、纠正。)
师:想上来表演的同学都请上来吧。
5.师:老师看着刚刚同学们向上爬的过程,突然想到了壁虎,那么壁虎向上爬和爬山虎向上一样吗?(不一样)壁虎是怎样爬的呢?(一步一步地爬)那么爬山虎一脚一脚地向上爬能否换成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呢?为什么?
6.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就会想起——生接读……
师:是呀,你看,叶老不但注意观察,而且观察得很——仔细,难怪他能写得这么生动,这么形象。(板书:仔细观察)
C.第5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爬山虎的脚有没触着墙发生的不一样的变化。)
师:没有触着墙的,不几天就——萎了。触着墙的——生接读后面的部分。
2.这就是爬山虎的脚所发生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不几天、后来、逐渐)
3.从这些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了叶老观察的时间——很长(板书:连续观察)
过渡:师:现在,我们对爬山虎的脚已经有了完整的认识,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儿?有问题吗?(还有第二自然段没学。)
师:题为“爬山虎的脚”,那作者为什么要写爬山虎的叶子呢?(引导学生认识写爬山虎的叶子是为了引出爬山虎的脚。)
D.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叶老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叶子特点的?
2.老师范读,学生想象:你的眼睛仿佛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3.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叶子,仿佛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画。这样生动形象的画面得益于什么?(板书:连续观察)
4.再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领会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①连续观察——不几天; ②既要观察静态的,也要观察动态的——无风状态下和有风状态下的叶子。)
(板书:连续观察,观察静态、观察动态)
5.小结:是的,要尽可能地写出一样事物的特点,观察一次不行,观察两次不行,我们要连续观察;既要观察处于静态时的样子,还要观察处于动态时的样子。)
6. 齐读,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对第一环节交待的学习任务的贯彻与落实。主要通过朗读、背诵、互文对照、简笔画和表演等手段感知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并领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准、妥贴和“毫不走样”。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爬山虎的脚”一文与其说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文章,还不如说成是教学生学会观察的文章,因此,我把领会作者是如何观察的重锤敲击。】
四.练笔运用,实践其“毫不走样”的描写
1.师: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要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如实地表达出来,就是好作文。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同学们带来了我们在二年级时种植的红叶石楠的树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可以从它的颜色、形状和叶子等进行描述,如果能展开适当的想象那就更好了。
2.小组观察,并练笔。
3.反馈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本文作为“例子”,便是观察的例子,“毫不走样”表达的例子,如此典型的“例子”,是迁移运用的绝佳机会。再者,描写对象——红叶石楠是学生在二年级植树节时栽下的,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对学生来说不是问题。】
B案
□吴 荣 华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等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构思,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察作者怎样观察爬山虎,并如何将观察所得付诸文字的。
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通过上网等手段查找资料,全面了解爬山虎,有条件的实地观察爬山虎。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3)名字是虎不是虎,浑身碧绿纤细足。小小爪子有力量,攀登高处本领强。
2.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丝瓜、葡萄、爬山虎,提问:这三种植物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小结:它们都是藤蔓类植物,但丝瓜和葡萄都要搭架子,而爬山虎却不用搭架子就能爬到高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
3.学生跟老师书写课题,教师着重提醒 “虎”字的写法。可将横钩想象成为弯曲的锋利的爪子,不能错写成横。
【设计意图:用谜语导入,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性思维,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阅读期待。而“虎”字是易错字,教师用形象的方法教学生巧妙记忆,学生印象会更深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抽读词语。
(1)均匀 茎 叶柄 蛟龙
(2)空隙 触着 爪子
2.听写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蛟龙
3.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爬山虎的脚”?此外还写了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抽读生字和多音字,力求做到读准每一个字。通过听写,能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问题,并及时指导。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三、抓住重点,研读探究
1.文章的哪一部分是重点段?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疑问?(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2.学习第3自然段。
⑴用画图法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根茎,在茎上画上一张叶尖朝下的叶子。提问:你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在恰当的位置画出爬山虎的脚吗?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关句子加以对照。
⑵体会作者连续观察与多角度观察。
如果你在一墙爬山虎的面前,你能像作者一样发现隐藏在绿叶丛中的爬山虎的脚吗?
填空:
从“以前”和“今年”这两个词,我发现叶圣陶先生采用了( )观察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抓住( )、( )、( )这些不同方面进行观察的,这样的观察方法叫( )。
⒊ 学习第4和第5自然段。
⑴用模拟演示法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先指导学生找出相关动词,板书:触、巴、拉、贴。再引导学生试着演一演,体会动词的精妙。教师提示:在演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两只手伸出来,把胳膊当作爬山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
⑵引导学生发现课文语言表达之准确。“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一脚一脚”可以换成“一步一步”吗?为什么?
⑶默读第5自然段后填空,体会作者连续观察与比较观察。
爬山虎的脚原是嫩红色的,触着墙后就变成( )。触着墙的脚看似缺乏生机,但其实( )。而没接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 )。从中我读懂了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进行了( )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仔细的( )。
【设计意图:采用变序式教学,凸显重点。品词析句的过程中,采用“画图法”和“模拟演示法”,与语言文字相互印证,来帮助理解爬山虎的脚之模样及爬行动态,从而激发兴趣,活跃气氛,调动思维,突破难点,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不仅关注这一段内容,还思考藏在背后的观察方法,紧扣单元专题“观察与发现”。】
四、品味“叶子”,读懂构思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概括叶子特点:绿、密、美。
2.体会作者连续观察与多角度观察。
从“刚长出来的叶子”“不几天”“长大了的叶子”等词语可见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进行了( )的观察,关注了爬山虎叶子生长过程中细微的变化,文中写了静止不动的叶子和风拂过的叶子,可见叶老先生的观察还是( )的。
3.爬山虎除了脚让人很感兴趣,其实它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引起我们的关注(指名学生补充课前预习中获得的关于根、茎、花、果等方面的知识)。但文中为什么单单写叶子?
4.教师小结:叶圣陶先生写到爬山虎的叶子时,特意指出“叶尖儿一顺儿朝下”,让我们联系到下文描写,脚的方向是在叶的反面即向上的。而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恰是爬山虎脚的功劳。可见写叶子是为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的作用。
5.指导朗读并背诵。
【设计意图:在关注观察方法的同时,本环节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整体构思之匠心所在,教给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知识。叶老曾说:“要把材料组成一个圆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圆球这东西最美满,浑凝调和,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立的有生命的文字的象征。圆球有一个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环拱着。而各部分密合无间,不容更动,方得成为圆球。”这段话是关于材料与中心关系的绝好比喻,《爬山虎的脚》又是最好的例证。】
五、导向生活,指向写作
1.本文写得这么细致生动,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多角度观察,连续观察,比较观察)
2.学习本文观察方法,观察一种常见植物,如自己养的水仙花,菜园里的丝瓜,学校里的桂花树,写写观察日记,并试着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整理成一篇作文。
【设计意图:紧扣本单元的专题“观察与发现”,引导学生练习观察,学习表达。】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游县启明小学)
A、B案对比评析
□赖 春 梅
《爬山虎的脚》出自叶圣陶先生之手,无论是观察方法的选择,布局谋篇的运思、遣词造句的精确,都堪称典范。细读之,你更会被其观察时的态度所感动。
纵观A、B两案,都力求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读出文本秘妙,凸显“语用”意识,进行富有实效的语言实践。具体来说,有如下的相同点:
1.体现“表达本位”,凸显“文本秘妙”。两位老师都将学习叶老的观察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依据何在?首先,从文本的特点来看,《爬山虎的脚》是叶老专门为学生写的观察类范文,其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明确观察的重要性。其次,从编者的意图上来考量,编者在单元导读中明确指出:我们来读读课文,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由此可见,将学习观察的方法作为首当其冲的教学内容,是符合文本特点及编者意图的。
2.体现年段特点,注重语段教学。第二学段(3—4年级)的教学要特别关注语段教学,这一点在A、B两案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体现。两份教学设计都将重点放在了3—5自然段的学习上,通过朗读、互文对照、简笔画、模拟演示等孩子们喜欢的手段,引导学生对整个语段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并渗透观察方法的学习。
3.采用变序教学,体会独具匠心的构思。两份教学设计都从课题入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直奔重点学习3至5自然段。除了写爬山虎的脚,还写了什么?自然地引出1、2自然段的内容。课题是爬山虎的脚,那为什么要写爬山虎的叶子呢?从而体会作者构思之匠心所在。
仔细审视两个设计的相同之处,我们不难发现,两位老师都摆脱了围绕课文内容过度讲析的弊病,在关注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怎么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个设计同中有异,具体表现在:
1.从教学导入看,两份教学设计采取了迥然不同的方式。A案出示叶圣陶先生的写作名言,交代了本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指向性非常明确。B案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着手,调动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孰优孰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从练笔设计看,A案的练笔,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红叶石楠树枝,从它的颜色、形状和叶子等方面进行描述。其实质是对第3自然段的模仿与借鉴,关注语段的运用,操作性强,一课一得。B案更看重长远,结尾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并模仿本文整理成一篇文章。这样的作文练习是着眼于整个单元的要求,关照的是学生观察、思维、表达诸种能力的提高。
3.从教学目标看,两份教学设计都从三维角度做了明确的阐述,但相对而言,A案的目标更为集中。在导入时,就出示叶圣陶先生的写作名言“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并将其毫不走样地表达出来。”告诉学生,这节课的任务便是学习“怎样观察”,学习“怎样毫不走样地表达”,而整个教学便是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展开的。目标集中,板块推进。
自然段是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教学的重点,“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就如同它的两条腿。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这“两条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拐脚”:教师们往往热衷于“言之有物”的设计,而忽略了“言之有序”的教学。仅仅“有物”,纵然丰富,那也只是一盘散沙。“言之有序”,是孩子们特别缺乏的思维训练。这两份设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师特别强化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但相对忽略了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尤其是作者是怎样言之有序地表达的。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