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五个字,理解“多子折枝、竞走、诸”等词语的意思。(全部生)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全部生)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体会王戎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推断的优秀品质。(前百分之七十生)
学习重难点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体会王戎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推断的优秀品质。
课前预习 预习单: 我把课文读了( )遍,做到了读通顺,读准确;我能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折( )( )。 这篇课文讲述了王戎七岁时,与同伴在路边玩耍,不吃( )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观察( ),善于动( ),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 )。 搜集王戎的资料。
课中学习 导入环节 一、谈话导入 1、看图猜故事。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3、板书课题:戎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注意笔顺。一长横,一短横,最后两笔是撇、点。 4、借助图片理解“戎”字。 5、学生课堂作业本书写“戎”字。 6、反馈、评价。 7、生读课题。 8、理解题意。“道旁李”就是指道路边的李子。“不取”就是不摘。 9、再读课题。 作业练习一 作业本练习“戎”三遍
新授环节 二、读好课文 1、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读准停顿。 师重点指导重点断句: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2)“树/在道边/而多子” 小结:(1)人物后需要停顿(2)根据意思停顿。 3、读给同桌听,指名读。 指导:学习古人读书,读古文要声断气连,有韵味。 4、齐读全文。 三、读懂意思 过渡:诶,那这篇小古文又讲了些什么呢? 1.回顾读懂文言文的方法。(1)借助注释。(2)联系生活经验。(3)猜读。 2.学习活动,自由读课文,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把意思读懂。 3.交流、指导。 (1)根据注释,读懂红色词语的意思。 “竞走”争着跑过去。 (2)引导读懂“尝”就是曾经的意思。 (3)根据词语和图片明白“诸小儿”就是许多小孩的意思。小结:读了课文的第一句话,我们就知道这篇小古文里有王戎还有诸小儿。(板书:戎 诸小儿) (4)重点读懂三个“之”的意思。 第一、三个“之”指李子。 第二个“之”指代王戎不摘李子这件事。 (5)学习补充解释法。 谁答曰?(王戎)谁取之?(诸小儿)板书:补充法 4、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 四、讲故事 1、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 2、看图,跟同桌说一说这故事,要求:声音响亮,把故事说清楚,说生动。 3、讲故事展示。 五、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 1、面对多子折枝,王戎和众小儿的态度有何不同?找出文中描述。 2、你能说说王戎的思考过程吗? 3、你想对王戎说些什么? 小结: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品质影响着一代代人,如今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4、读出情感 六、熟读成诵 1、看图背诵。 (1)指名背诵(2)全班齐背。 作业练习二 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第二、三题) 完成作业本第2题
小结环节 结合板书,小结本课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王戎这位聪明的小朋友,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思考,遇事要进行推理判断。 作业练习三 回忆自己的往事有没有遇到过和王戎类似的事情。
拓展作业 完成《作业本》3.4.5三题。(全部生完成3.4题,前百分之七十生完成第5题) 背诵课文。(全部生)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前百分之七十生脱稿讲,后百分之三十依靠书本讲)
板书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善于思考 善于观察
反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全文仅49个字,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应该没有难处。但在本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对各环节的把控不准,导致后续时间不足,有些拖堂。在以读为主,应熟读成诵的文言文上,我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解释课文意思上,未能让孩子们多读,且以多种形式读。但在较难且易混淆的句子解释上,我联系生活实际引导生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以生为本。希望在往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能把控好时间,并且多花时间,多组织学生朗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