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6-26 06: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成云致雨的两个必要物质条件是?
降水形成除了两个物质条件,还需要?
2、地球大气分层的依据?最基础的是?
3、对流层的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大气运动状况—天气状况?对流层层顶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4、平流层的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大气运动状况——天气状况?平流层顶可到达的高度?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原因?
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5、高层大气的气温变化特点,这一层与人类相关的特殊层?其作用?哪些地理现象可以导致该电离层出现扰动?从而影响?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N2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微量成分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O3 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很少,因时因地而异)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固体杂质(很少,因时因地而异)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小结
温差越大,对流越旺盛
3、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逆温的影响
下冷上热→不利于空气垂直对流一→大气稳定:
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形成雾霾;
②不利于水汽的扩散一→有利于雾的形成;
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④减少大气颠簸,利于飞机飞行;
⑤山坡上温度高,种植作物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1、相对来说,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谁是长波辐射、短波辐射?(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波长越短)
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如何表现?
3、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为什么? (重点理解)
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地面辐射的能量才集中在红外线。
4、大气辐射中,指向地面的叫做?大气逆辐射的作用是?
5、多云和晴朗的日子,哪个昼夜温差小?为什么?(必须熟背)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归纳
6、热力环流的成因是地面冷热不均,理清形成过程
7、热力环流中四个点的相关气压高低、相对气温高低
( 知道气温、气压随着海拔上升的变化规律,这是分析基础)
等压面的画法(运用好“高高低低”)
理解三组短语:热上升、冷下沉
热低压、冷高压(对于近地面来说)
上阴雨、下晴天(气流上升易带来云雨)
8、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海(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各自的成因、不同时间的风向变化务必牢记(除城市风)
9、高空风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要能够在图中画出风向(首先注意半球)
极其重要






冷B
冷C
热A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风)
近地面冷热不均
导 致
引 起
引 起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
【小结】
风的类型 受力情况 风向 图示(北半球为例)
理想风
高空风
近地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与等压线垂直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风向
P30,P31,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