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6 16: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因果关系论述中,错误的是
A.因为键能O H>S H,所以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
B.因为H2O的孤电子对数多于SO3,所以H2O的键角小于SO3
C.因为HClO4的非羟基氧数目多于HClO,所以HClO4酸性强于HClO
D.因为Cs+半径大于Na+,所以CsCl中阳离子的配位数比NaCl中的大
2.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在中的溶解度: B.溶液酸性:
C.分子的极性: D.沸点:
3.比较SO2、SO、SO3和SO的键角大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SO>SO2=SO>SO3 B.SO2>SO3>SO>SO
C.SO>SO3=SO>SO2 D.SO3>SO2>SO>SO
4.反应可应用于工业合成尿素。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干冰分子空间构型为V型
B.1 mol尿素分子中含有7 mol 键
C.水分子的电子式:
D.氨气是非极性分子
5.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乙炔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制备过程中常使用过量的CuSO4溶液除去乙炔气体中的PH3等有害物质,反应原理为4CuSO4+PH3+4H2O=4Cu↓+H3PO4+4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3的电子式为 B.H2O的球梐模型为
C.基态S原子的L电子层有8个电子 D.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g (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2
B.30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2
C.1.2g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4
D.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l的和0.5mol ,充分反应后可得到的分子数目为
7.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BF3的电子式: B.丙炔的键线式:
C.乙烯分子中键的形成: D.醛基的碳氧双键有极性:
8.《科学快报》报道了科学家观测到化学键产生过程的消息。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含化学键的物质不能稳定存在
B.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不含共价键
C.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D.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9.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
A. B. C. D.
10.下列物质:①MgCl2、②H2S、③白磷、④BF3、⑤NH3、⑥四氯化碳,其中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①②③④⑥ B.①④⑤⑥ C.③④⑥ D.④⑥
11.下列对示意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 B C D
示意图
解释 分子的比例模型 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图 的立体构型 金属原子平面密置层排列
A.A B.B C.C D.D
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0gCH3COOH中sp3杂化的碳原子数为0.5NA
B.0.5mol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A
C.冰中1molH2O含有氢键的数目为4NA
D.标况下,11.2LCH2=CH2中σ健的数目为2.5NA
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中,分子的数目为
B.与足量的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C.中,键的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和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
14.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乙烯分子中σ键、π键的电子云的对称性不同
B.物质中有σ键不一定有π键,有π键一定有σ键
C.已知丙炔的结构简式为,则丙炔分子中存在5个σ键和3个π键
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即和均为σ键
15.膦又称磷化氢,化学式为PH3,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磷原子采取sp杂化
C.PH3分子中有三个σ键和一对孤电子对
D.PH3分子的VSEPR构型和立体构型相同
二、填空题
16.乙炔分子的碳原子采取什么杂化方式?______;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什么化学键?______;怎样理解它存在碳碳三键?______;
17.我国载人登月计划所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全球最大。其固体燃料主要含NH4C1O4、Al粉和Fe2O3。完成下列填空:
(1)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其核外共有___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高温条件下Al粉和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NH4Cl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2O2↑+4H2O↑。NH4ClO4属于___________(选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其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
(3)制备NH4ClO4时,需先制备高纯度NaClO4。为测定NaClO4纯度,可用KI溶液检测:_____ClO+___I-+_____H+→_____Cl-+_____I2+____H2O
①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若生成127gI2,则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
(4)实验室可利用NaClO4与NH4Cl两种饱和溶液制取NH4ClO4:NaClO4+NH4Cl NH4C1O4+NaCl,实验时常通入过量的氨气并采取降温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
18.已知H与O可以形成和两种化合物。请完成下列空白:
(1)内的O—H、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可与形成,中O采用___________杂化。中键角比中的___________,原因为___________。
(2)是常用的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____。是含有_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_键的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能与水混溶,却不溶于。请予以解释:___________。
19.已知H和O可以形成和两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物质。用球棍模型表示的水分子结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已知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不是直线形的,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两个氧原子在书脊位置上,书页夹角为,而两个与的夹角均为。
①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
②分子是含有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下同)键和_______键_______的分子。
③难溶于,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
④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
20.三草酸合铁酸钾可用氯化铁与草酸钾混合直接合成:FeCl3+3K2C2O4=K3[Fe(C2O4)3]+3KCl
(1)FeCl3中铁离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上述反应涉及的主族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K3[Fe(C2O4)3]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
(4)草酸(H2C2O4)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1 mol草酸(H2C2O4)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
(5)与C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填化学式)。
21.对于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请利用分类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小题:
(1)现有下列9种微粒:。形成上述9种微粒的核素有___________种、元素有___________种。以上微粒所含某些元素构成的五核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由以上两种元素构成含的微粒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现有以下物质:①稀盐酸 ② ③固体 ④NaOH溶液 ⑤熔融 ⑥ ⑦铝条 ⑧蔗糖。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已知有下列物质:① ②NaCl ③ ④ ⑤ ⑥NaOH ⑦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的结构式___________
22.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氧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
(2)NH3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杂化,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VSEPR构型为_______。
(3)干冰(CO2)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是_______,1mol CO2分子中含有_______molσ键,含有_______mol π键。
(4)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___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是金属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和D也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A、B、C、D、E五种元素的电负性分别为2.1,3.5,1.5,2.5,0.8,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B是_______,C是_______,D是_______,E是_______(用化学符号填空,下同)。
(2)由电负性判断,以上五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
(3)当B与A、C、D分别形成化合物时,B显_______价(填“正”或“负”或“零”,下同),其他元素显_______价。
(4)当B与A、C、D、E(与E形成E2B)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化合物中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根据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键能O H>S H,则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故A正确;
B.根据价层电子对数理论,水中O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为,SO3分子中S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由于孤对电子之间排斥力大于孤对电子与成键电子对意见的排斥力,故H2O的键角小于SO3,故B正确;
C.因为HClO4的非羟基氧数目多于HClO,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越多,酸性越强,所以HClO4酸性强于HClO,故C正确;
D.离子晶体中离子的配位数主要与阴、阳离子的半径比值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离子的半径绝对值大小无关,NaCl和CsCl都属于AB型的离子晶体,但Cs+半径大于Na+,所以CsCl中阳离子的配位数比NaCl中的大,两者无因果关系,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D
解析:A.CS2是非极性溶剂,故在CS2中的溶解度:CCl4>H2O,A错误;
B.F原子电负性大于Cl,所以溶液酸性CF3COOH>CCl3COOH,故B错误;
C.BCl3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为非极性分子;NCl3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NCl3是极性分子,分子极性,故C错误;
D.形成分子间氢键,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沸点>,故D正确;
选D。
3.D
解析:SO2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为sp2杂化,存在1对孤电子对;SO3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为sp2杂化,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则键角SO3>SO2;
SO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为sp3杂化,存在1对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为sp3杂化,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则键角SO>SO;
故键角大小顺序为:SO3>SO2>SO>SO;
故选D。
4.B
解析:A.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式为O=C=O,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形,故A错误;
B.CO(NH2)2结构简式为: ,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故1 mol尿素分子中含有7 mol 键,故B正确;
C.水分子中O原子和每个H原子共有一对电子且O原子还有2个孤电子对,则水分子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氨气分子中氮形成3个共价键且含有1电子对,为不对称结构,是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A.PH3分子中磷与氢形成共价键均达到稳定结构,电子式为,A正确;
B.H2O的空间结构是“V”形,所以球棍模型为,B正确;
C.基态S原子的L电子层已排满有8个电子,C正确;
D.乙炔的结构简式为,D错误;
故选D。
6.B
解析:A.32g 物质的量为,由的分子结构:可知,1mol含有8mol共价键,所以32g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故A错误;
B.由于1mol二氧化硅中含4molσ键,30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0.5mol二氧化硅中含有的σ键为2NA,故B正确;
C.石墨与金刚石结构不同,相同物质的量碳碳碳键数目不同,只知道混合物总质量无法计算碳碳键数目,故C错误;
D.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1.5mol H2和0.5 mol N2,充分反应后得到NH3分子数小于NA,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7.A
解析:A.F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需要共用1对电子达饱和。而B最外层3个电子,所以BF3的电子式为,A项正确;
B.丙炔中三键的C为sp杂化形成的直线型分子,B项错误;
C.中σ键为头碰头重叠,图中为肩并肩形成的是π键,C项错误;
D.电负性O>C,所以呈负电性的为O,D项错误;
故选A。
8.D
解析:A.稀有气体不含化学键,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可稳定存在,故A错误;
B.熔融状态能够导电的物质可能为金属,如Fe、Cu,也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NaOH含离子键、共价键,故B错误;
C.离子键为静电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静电斥力,故C错误;
D.只含共价键的物质可能为单质、化合物,如氧气、HCl,则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9.D
解析:A.氮气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A错误;
B.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氨气分子中N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B错误;
C.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化氢中S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C错误;
D.C最外层有4个电子,CH4中碳原子有4对共用电子对,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①MgCl2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不合题意;②H2S只含H-S之间的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不合题意;③白磷只含P-P之间的非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不合题意,④BF3含有B-F之间的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符合题意;⑤NH3含有N-H之间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不合题意;⑥四氯化碳含有C-Cl之间的极性键,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④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11.C
解析:A.为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故A错误;
B.基态铍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电子云图应为球形,故B错误;
C.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采取sp3杂化,有一对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C正确;
D.该图示表示金属原子平面非密置层排列,配位数为4;金属原子的密置层排列的配位数为6,应为,故D错误;
古答案选C。
12.C
解析:A.30g CH3COOH的物质的量为0.5mol,1个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为杂化,0.5mol 中杂化的碳原子数为0.5NA,A正确;
B.XeF4中Xe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2=6,则0.5mol 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A,B正确;
C.在冰中1个H2O分子与周围4个水分子形成4个氢键,1mol H2O含有氢键的数目为2NA,C错误;
D.1个分子中含5个σ健,中σ健的数目为2.5NA,D正确;
故选C。
13.B
解析:A.由于未说明标准状况,故22.4 L不一定为1 mol,A错误;
B.无论Na2O2与H2O或CO2反应均为歧化反应,根据转移电子关系:2Na2O2~2e-知,0.1mol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正确;
C.N2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故1 mol N2中含σ键数目为NA,C错误;
D.由反应2NO+O2=2NO2,知NO完全反应,反应后为NO2和O2混合气体,反应生成NO2 0.1 mol,剩余O2 (0.1-0.05) mol,但由于存在反应:2NO2N2O4,故混合气体小于0.15 mol,D错误;
答案选B。
14.C
解析:A.乙烯分子中σ键的电子云呈轴对称,π键的电子云呈镜面对称,A项正确。
B.H原子、Cl原子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σ键,即有σ键不一定有π键;若形成π键一定是原子间已形成σ键,即有π键一定有σ键,B项正确。
C.共价双键中有一个为σ键,另一个为7键,共价三键中有一个为σ键,另外两个为π键,故丙炔()分子中有6个σ键、2个π键,C项错误。
D.共价单键为σ键,乙烷分子的结构式为,其所含的6个和1个均为σ键,D项正确。
故选:C。
15.C
解析:A.PH3分子结构是三角锥形,其中P显-3价,H显+1价,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A错误;
B.P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三个分别与H形成三个σ键,还有1个孤电子对,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故P原子采用sp3杂化,B错误;
C.P最外层有5个电子,其中三个分别与H形成三个σ键,还有1个孤电子对,C正确;
D.PH3分子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6. 乙炔分子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轨道 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 它存在C≡C键中是一个σ键和2个π键
解析:乙炔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三键,为直线型结构,其结构式为H-C≡C-H,乙炔中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则碳原子的杂化方式:sp,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两个p轨道形成两个π键,答:乙炔分子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轨道;它的杂化轨道用于形成σ键;它存在C≡C键中是一个σ键和2个π键。
17.(1) 3s23p1 13 2A1+Fe2O3Al2O3+2Fe
(2) 离子 离子键和共价键
(3) ClO+8I-+8H+→Cl-+4I2+4H2O NA或6.02×1023
(4)低温时NH4ClO4的溶解度降低程度大,降温有利于NH4ClO4结晶析出;通入氨气增大了溶液中浓度,有利于NH4ClO4结晶析出
解析:(1)Al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3s23p1;其核外共有13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高温条件下Al粉和Fe2O3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和铁,化学方程式为2A1+Fe2O3 Al2O3+2Fe;
(2)NH 与ClO 之前形成离子键,所以为离子化合物;N元素与H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所以其中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3)①根据原子守恒以及电荷守恒,ClO +8I-+8H+→Cl-+4I2+4H2O;
②生成127gI2,物质的量为0.5mol,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生成能4mol I2,转移8mol电子,所以生成0.5mol I2,转移1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NA或6.02×1023;
(4)根据图示可知,NH4C1O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通入氨气增大了溶液中NH 浓度,NH与ClO可行成NH4C1O4,故原因为低温时NH4ClO4的溶解度降低程度大,降温有利于NH4ClO4结晶析出;通入氨气增大了溶液中NH浓度,有利于NH4ClO4结晶析出。
18.(1) H2O内O-H>氢键>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 sp3 大 H3O+中只有1对孤对电子,而H2O中有=2,且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强弱为:孤电子对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
(2) 极性 非极性 H2O2和水均为极性分子,CCl4为非极性分子
解析:(1)氢键不是化学键,其强度不化学键要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要强得多,故内的O—H、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H2O内O-H>氢键>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可与形成,中中心原子O周为形成了3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1,故O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O采用sp3杂化,由于H3O+中只有1对孤对电子,而H2O中有=2,由于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强弱为:孤电子对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导致中键角比中的大,故答案为:H2O内O-H>氢键>水分子间的范德华力;sp3;大;H3O+中只有1对孤对电子,而H2O中有=2,且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强弱为:孤电子对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
(2)是常用的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的电子式是,其结构式是 ,是含有O-H之间的极性键和O-O之间的非极性键的分子,由图可知,H2O2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则H2O2为极性分子,由于H2O2和水均为极性分子,CCl4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能与水混溶,却不溶于,故答案为:;;极性;非极性;H2O2和水均为极性分子,CCl4为非极性分子。
19. B H—O—O—H 极性 非极性 极性 因为极性分子,而为非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难溶于 -1 为非极性键,而为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氧原子,故氧为-1价
解析:(1)水分子中中心元素氧是sp3杂化,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水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型,其球棍模型为B;
(2)①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原子间形成一个共价键,所以分子的电子式是,成键电子对用短线表示,其结构式是H—O—O—H;
②分子中,氢氧原子间形成极性键,氧氧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根据题给信息分析可知,过氧化氢分子为不对称结构,属于极性分子;
③由的空间结构可知,是极性分子,分子内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而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难溶于;
④中,氧氧键属于非极性键,而氧氢键属于极性键,氧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氧原子,故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20. [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K 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sp2 7NA N2O4
解析:(1)铁的原子序数为26,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或1s22s22p63s23p63d64s2,则Fe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故答案为:[Ar]3d5或1s22s22p63s23p63d5;
.(2)上述反应涉及的主族元素有Cl、K、C、O,第一电离能最小(金属性最强)的为K,故答案为:K;
(3)配合物K3[Fe(C2O4)3]中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4)先画出草酸(H2C2O4)的结构(),存在碳氧双键,草酸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1分子草酸中含有7个σ键,则1 mol草酸(H2C2O4)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7NA,故答案为sp2;7NA;
(5)根据“等价找邻”的方法确定C2O的等电子体分子有N2O4等,故答案为:N2O4。
21.(1) 7 5 正四面体 或 (合理即可)
(2) ①④⑤⑦ ③⑤ ⑥⑧
(3) ② ⑦ ③④
解析:(1)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是同种核素,是同种核素,故共有7种核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的总称,9种微粒共有H、O、C、N、Fe五种元素;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五核分子为CH4,其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由以上两种元素构成的含的微粒有H2O2或N2H4或C2H6等,H2O2的电子式为,N2H4的电子式为 。
(2)能导电的物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故能导电的有①④⑤⑦;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都是电解质,除水外的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的有机物以及氨都是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⑥⑧。
(3)①是两个氧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的,只含非极性键;②NaCl是Na+和Cl-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③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含极性共价键;④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含极性共价键;⑤是由和Cl-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由N和H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而成;⑥NaOH是由Na+和OH-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OH-由H和O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⑦是由Na+和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离子化合物,由2个氧原子通过非极性共价键结合。
综上所述,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②,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⑦,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③④。H2O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中每个氧原子都和碳原子通过共用2对电子,结构式为。
22.(1)2
(2) sp3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形
(3) 范德华力 2 2
(4)CO2、CS2等
解析:(1)O为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sp4,则未成对电子数为2;
(2)NH3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则中心N原子采用sp3杂化,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形,含有1个孤对电子,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3)干冰是分子晶体,气化时克服范德华力,CO2的结构式为O=C=O,1个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因此1mol CO2分子中含有2molσ键,含有2mol π键;
(4)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等、价电子数也相等的微粒,则与N2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可以是CO2、CS2等。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23.(1) H O Al S K
(2) K O
(3) 负 正
(4)Al2O3、K2O
解析: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B和D属同一族,它们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4,处于VIA族,D的原子序数较大,故B为O元素、D为S元素;A和E属同一族,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处于IA族,E是金属元素,则A为H元素,E原子序数大于S,故E为K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等于D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一半,最外层电子数为3,处于IIIA族,原子序数大于氧,小于硫,故C为Al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Al元素,D为S元素,E为K元素,故答案为:H;O;Al;S;K;
(2)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K的电负性最小,所以金属性最强,O的电负性最大,非金属性最强,故答案为:K;O;
(3)当O与H、Al、S分别形成化合物时,由于O的电负性大,所以O显负价,其他元素显正价,故答案为:负;正;
(4)当O与H、Al、S、K分别形成化合物时,化合物Al2O3、K2O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答案为:Al2O3、K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