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 复习课件(6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1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 复习课件(6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27 09:4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七年级生物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你们知道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什么呢?
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下面各小组讨论一组关于类人猿的问题: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2--5
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
共同祖先是 。
2、现代类人猿主要颁布在 、
等地的热带森林。它们都是
依靠从大自然中获取 来生存,
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
力, 语言文字的交流。
达尔文
森林古猿
亚洲
非洲
食物
没有
没有
3、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有以下几点(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 ,人是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一般
制造工具,人类可以 并使用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程度不同,类人猿脑质量为1500g,无语言文学能力,人脑质量达到4500g, 能力强。
臂行
直立行走
制造
语言文字
不会
4、由于人类具有 各种现代化工具的本领,使得其 自然环境、
自然的能力空前加强,人类种植、养殖技术的 ,加强 保健,建设生活空间等做法,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类人猿至今仍然处于
的境地,人类开发类人猿生活的森林,获得木材耕地。类人猿因缺少 而数量日益减少。因此,让类人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是人类的义务,这就需要全人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制造和使用
适应
改造
提高
医药卫生
听天由命
生存空间
5、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使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原有森林一部分消失了,形成草原。这些环境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生活在森林树上的部分古猿不得不从树上下到 ,为了获得 ,他们要用下肢支撑身体,用前肢去抓取、捕捉食物,逐渐以 方式适应平地上的生活。
地面
食物
直立行走
6、少女露西的髋骨较宽阔,上下肢骨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下肢骨更粗壮,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 的运动方式。
7、图中石器说明了古人类能够 工具的能力,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 能力都大大增强。
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
捕猎和御敌
300万年前的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
8、古人类一代代地向 的方向发展, 则解放出来,能够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 、防御 ,臂和手逐渐变得灵活;随着古人类 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 ,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使相互之间能便好地交流与合作。
直立行走
前肢
食物
敌害
制造

语言
森林 古猿
环境变化 森林减少
下地面生活
现代 人类
继续留在森林
现代 类人猿
小 结:
一、人类的起源:
二、人类的发展:
1、环境变化
2、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
3、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东非大裂谷
化石
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产生语言。
直立
行走
使用工具制造工具
能够
用火
大脑
发达
产生了语言
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
体形:
制造和使用工具:
着衣:
半直立→直立
不会→会;简单→复杂
裸体→御寒、遮羞
1、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请问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练习:
类人猿 现代人
运动方式
制造工具能力
脑发育的程度
2.类人猿与现代人的区别:
臂行
直立行走
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
制造、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容量小 没有语言能力
脑容量大 很强的思维 语言文字能力
3、下列不是人类直立行走的特征是A、产生语言  B、脊柱呈S形( )
C、后肢增长  D、骨盆变短变宽
4、下列不属于“东非人”的特征是A、能制造各种石器 ( )
B、人工取火  C、上下肢明显分工D、直立姿态接近现代人
B
A
5、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约有110个氨基酸。用氨基酸序列测定法分析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的氨基酸与人的差别个数如下表:

12
响尾蛇
14
猕猴
1
酵母菌
44
黑猩猩
0
小麦
35

13
金枪鱼
2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各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最远的是 。
黑猩猩
酵母菌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
(2)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
(3)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


×
7、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狒狒
8、用你所知道的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知识,简要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改变环境。
A
一千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东非大裂谷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来到地面生活,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这说明环境影响生物。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在群体的交流合作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人类的饮食结构,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人类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又进一步提高了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及语言能力;随着人类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不断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着环境,成为生物圈中的最强者,生物圈的面貌已由于人类活动而大大改变,这说明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9、请你查阅资料,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除了化石证据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科学家形成了哪些新的观点?
实验研究法:对人与黑猩猩、猕猴、酵母菌、小麦等生物的细胞中所含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对比,发现构成该物体的氨基酸数量及种类,古人与黑猩猩之间的差别为零,而在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而上述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最无的是酵母菌。
10、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类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近几年来,人类活动对猿类生活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猿类成为珍稀濒危的物种,因此,人类应理智地运用自己改造生物的能力,保护自然环境,建立现代类人猿保护区,使类人猿能够在生物圈中生存发展下去。
第二节 人的生殖
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
3、确立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男性的生殖系统
1
2
3
4
5
6
7
8
9
--贮存尿液
--分泌黏液
--输送精子
--排出精液和尿液
--分泌黏液
--贮存和输送精子
--保护睾丸和附睾
--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睾丸.输精管.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
主要器官:
正面图
侧面图
二、女性的生殖系统
--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胚胎发育的场所
--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1
2
3
4
5
6
7
主要器官: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子宫是 和 发育的场所,可以说它是孩子的宫殿,因此称为子宫
胚胎
胎儿
三、人的生殖过程:
男性睾丸每天产生数亿个精子,人体内最小的细胞
女性每个月产生成熟一个卵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都是 ,分别含有男性和女性的 。
生殖细胞
遗传物质
受精过程
含有 的精液进入 后,精子游动进入 ,进而进入 内与卵细胞 。众多的精子中,只有 能够进入 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 。
精子
阴道
子宫
输卵管
相遇
一个
卵细胞
受精卵
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 ,缓慢地 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 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 ,发育成 ,在 左右时发育成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 中,通过 、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 ,胎儿产生的 等废物,通过 经母体排出。
胚泡
移动
子宫
分化
胚胎
8周
胎儿
羊水
胎盘
脐带
营养物质和氧
二氧化碳
胎盘
胎盘呈 形,是胎儿和母体 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 进行物质交换。
扁圆
交换物质
胎盘上的绒毛
1什么叫受精?
2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3受精卵要发生什么变化?
4胚泡要植入什么部位
5描述受精的过程。
6描述发育的过程
7胚胎与母体通过什么进行物质交换?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输卵管。
--分裂,形成胚泡.
胚泡要植入子宫内膜
精子通过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这里遇到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通过胎盘、脐带。
小结:
睾丸
精子
卵巢
卵细胞





胚胎--胎儿
婴儿
分裂
细胞分裂
和分化
子宫
分娩
从形成受精卵到婴儿大约要经过266天左右。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代谢废物都要通过胎盘和脐带由母亲供给或排出。
男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器官: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器官:
输卵管.受精
睾丸.输精管.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
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练习
1.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睾丸 B.阴茎 C.输精管 D.阴囊
2.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阴道
3.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腹腔
4.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子宫内膜 B.输卵管 ( )
C.羊水 D.胎盘
A
B
C
D
5.新的生命是从何时开始的? ( )
A卵细胞和精子 B.受精卵
C.胚胎 D.婴儿出生时
6、下列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
①精子②卵细胞③精液
④卵巢⑤睾丸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B
C
7、胎儿是指( )
A受精卵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B.受精卵分裂开始到婴儿出生以前的胚胎
C.胚胎发育的第一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
D.胚胎发育的第二个月末,到出生以前的胚胎.
D
8、判断题:
(1)受精卵的形成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
(2)人们常说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就是说胎儿必须在母体内怀孕十个月。( )
(3)子宫是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
(4)双胞胎就是由两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产生的。 ( )
(5)胎儿的血型与母体可以不相同,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血液凝集是因为母体与胎儿的血液不直接相通。 ( )


×
×
×
9、一位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这位孕妇身体的各部分增重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分析这个表中的数据,说说你对母亲怀孕有什么新的认识。
各组成
部分 胎
儿 胎
盘 羊
水 子
宫 乳
房 增多的
血液 母体贮
藏的营
养物质 其他
物质
质量
(千克) 4 1 1 1 1 2 2.5 1.5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孕妇怀孕期间增加的14千克体重中,孕妇自身贮藏的营养物质只增加2.5千克,胎儿为4千,而胎盘、羊水、子宫、乳腺及增多的血液都是为胎儿发育而提供的物质支持。因此说母亲在怀孕期间为更好地为胎儿提供生长发育的物质,身体和生命活动的负担都增加了许多。从表中数据还可以了解到,胎儿生长发育所需求的营养物质都是通过母体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说明我们还是胎儿时就与生物圈密切联系在一起了。
第三节 青春期
教学目标
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2. 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P14)
1、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有没有差别?
有差别,一般来说,女孩是8.5--9岁,男孩是10.5--11岁,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发育。
2、你和本组同学的身高变化与图中数据完全一致吗?如果有出入,请分析原因。
可能不完全一致。图中的数据只是某地男女生身高平均值。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状况和不同体质的同龄、同性别同学,身高的变化情况总会有些差异。
3、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睾丸和卵巢的发育有关吗?你是怎样得结论的?
有关。通过比较两幅曲线图可以发现,随着睾丸和卵巢的发育,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依次明显增加,由此推测,身高、体重的明显增加,会伴随着体形发生变化。
4、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还有哪些?
青春期期间,男孩还会出现喉结突出、声音变粗、长出胡须、长出阴毛和腋毛等身体变化;女孩还会出现声音变细、脂肪积累增加、臀部变圆、乳房增大、出现阴毛和腋毛等身体变化。(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是指进入青春期后,男、女之间出现的除生殖器官以外,在性别上的外在差异。
5、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
以及 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加强。
6、 是青春期的的一个重要特征,青春期是一生中 和 的黄金时代。
身高突增
神经系统
心脏和肺
性器官的发育
身体发育
智力发展
7、青春期卫生: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出现 ,女孩会来 ,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8、遗精是指男子进入 后,有时在睡梦中 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9、月经是指女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 连同血液一起由 排出体外的现象。月经期约为 天左右。月经来潮与 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遗精
月经
青春期
精液
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
阴道
5
卵巢和子宫膜
10、在月经期你妈妈时常叮嘱你应注意什么?
①每天要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使用的毛巾和盆要清洁。②要使用清洁卫生巾 。③避免着凉。④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⑤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11、不按妈妈的叮嘱做可不可以呀?为什么?
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自然脱落, 子宫口张开,如不注意卫生,就会造成子宫感染。
12、青春期的心理: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 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 ,到逐渐愿意与异性 ,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 ,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但应当注意集中精力,努力 ,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之间 ,跟师长密切 ,健康地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
性意识
学习
交流
相互帮助
疏远
接近
依恋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你有过类似的情况吗?
应当怎样正确处理呢?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13、青春期发育的心理特点及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方法?
特点:1、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怀。2、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和家长交流。
方法: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相互帮助,和师长密切交流,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
14.为什么说青春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答: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人的脑容量在七八岁时便以接近成年人的水平,所以青春期脑容量的变化不大,但是这一时期脑的结构变化最大,表现在沟回的增多和加深,大脑皮增表面积增大,神经联系大大增强,兴奋的传递能力增强;因此,人在青春期时反应、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善于思考问题和记忆,正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
青春期
2.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等器管的功能增强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性发育
生理现象
女孩:月经
性器管的发育
男孩:遗精
青春期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青春期这个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和变化时期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用科学的态度正视这个过渡阶段,在父母、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过好青春以育期。
2、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把自己旺盛的精力,多样趣兴都投入到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上,投入到培养自己
多方面才能上。
3、在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要肯于向家长,向教师敝开自己心扉,主动征得师长的帮助和指导,以便使自己成长更快、成熟更快。
4、正确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作到团结互助,自尊自爱。男同学要树立尊重女性的道德观念,要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女同学;女同学要做到自尊自爱自卫,即不封建也不轻佻,对于侵犯自己的人,要敢于斗争,善于保护自己。
5、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使自己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悲观,在胜利后不娇做,不居功,以勤为本,以谦为荣。
1.正确对待自身的身心变化,求得心理平衡。
2.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
3.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也可以简单概括为:
练习
1.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发育最迅速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肺 C.大脑 D.性器官
2.男孩性成熟的标志是( )
A.睾丸长大 B.出现遗精
C.形成精子 D.变声
D
B
3.从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来说( )
A.男生与女生一起开始
B.男生比女生早两年
C.男生比女生晚两年
D.没有明显的规律
4、下列各项中,与月经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阴道 B.卵巢与子宫内膜
C.输卵管 D.都有关系
C
B
5.芳芳正处于月经期期间,她应该注意避免下面的哪一项活动( )
A.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部
B.每天进行一百米快速跑训练
C.保持心情舒畅 D.避免着凉
6.下面不属于青春期的心理特征的是( )
A.独立意识增强 B.自尊心变强
C.渴望体育锻炼 D.易冲动.富幻想
B
C
7.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
①初期与异性交往。 ( )
②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
③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④对异性感到恐惧。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C
8.月经和遗精的发生规律是( )
A.都有周期性 B.都没有周期性
C.前者有周期性,后者没有
D.前者没有周期性,后者有
9.一正常妇女摘除子宫后 ( )
A.没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B.没有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C.有正常的月经,第二性征不消退
D.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
C
B
10.⑴分析图中的曲线,可知男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大约在 岁,女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大约在 岁,其中男孩比女孩进入青春期 1-2年. ⑵男孩和女孩体形的变化与 和
的发育有关.
9
11

睾丸
卵巢
11、通过查阅报纸、刊物、书籍和互联网等,了解除了课文已经讲述的之外,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还应当注意的事项。
青春期卫生保健还包括性心理健康,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一些男孩子有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现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一些女孩子的痛经的现象,以及正确对待性自慰等问题。
12、如果你是男生,当你发现有女生因为月经而发生情绪变化,甚至还影响体育锻炼或劳动时,你应当怎样对待她们?
作为一名男生,应该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对待女生来月经这一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应嘲笑因月经来潮而不能参加体育锻炼或重体力劳动的女生,应当关心她们,热心帮助她们。
我的建议:多与父母、师长和朋友交流、沟通,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积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