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强化基础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强化基础练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6 16:2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强化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乙烯分子中化学键的分析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σ轨道形成的π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两倍和三倍
B.丙烯(CH3CH=CH2)分子中有8个σ键,1个π键
C.丙烯分子中的π键不如σ键稳定
D.π键电子云形状为镜面对称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σ键都是C-C键
B.H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键
C.SO2的VSEPR模型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
D.和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24g白磷中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
B.40g金刚砂中含有Si-C键的个数为2NA
C.28g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的个数为4NA
D.60gSiO2中含有Si-O键的个数为4NA
5.溶于硫酸生成和,溶液中加入强碱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加入强碱沉淀溶解生成蓝色。的晶体结构如图
关于铜的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发生盐析
B.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C.为两性氢氧化物
D.晶体中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6.一种抗病毒药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 B.该分子中C-F键的极性大于C-N键的极性
C.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都为杂化 D.该分子中键与键数目之比为11∶4
7.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π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
C.σ键较π键稳定
D.苯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3个π键
8.下列图示或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H2O的VSEPR模型:
C.Mn2+的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
D.中子数为5的铍原子: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丙烯的键线式: B.的电子式:
C.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D.的模型名称:正四面体
10.氯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可形成多种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Cl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9种
B.键角:
C.提供孤电子对与可形成
D.、、中Cl的杂化方式相同
11.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 爆弹”。中国科学家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是制备全氮类物质 N 10(其中含有和两种离子)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 B.每个中含有 5 个原子核
C.每个中含有 36 个质子 D.N10 结构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
12.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B.分子中的杂化轨道是由4个原子的轨道和原子的轨道重新组合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1个轨道和3个轨道重新组合形成的一组新轨道
D.凡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均采用杂化轨道成键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很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氢键
B.乳酸分子[CH3CH(OH)COOH]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二者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酸性:HClO3>HClO2
14.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该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注: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Y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一定比W、X组成化合物的沸点高
B.简单离子半径:ZC.Z与Y可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D.简单氢化物的键角:Y二、填空题
15.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δ+),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Hδ-),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_。与NH3BH3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NH3BH3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在NH3BH3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也称“双氢键”。
16.(1)在物质CO2、P2O5、CaO、SO2中,有一种物质在某些化学性质或分类上与其他几种物质不同,这种物质是__。
(2)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HF大于HCl的主要原因是__。
(3)常温下,一体积的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原因是_。
(4)根据现有元素周期律推算,Mc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周期第__族。
(5)已知2K2S+K2SO3+3H2SO4=3K2SO4+3S↓+3H2O,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8.0g,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
(6)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是铁的价类图,写出Y在潮湿的空气中转化为图中同类别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
(7)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将一小块铝制品废弃物放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17.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①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原因是_______;
②在水晶柱面上滴一滴熔化的石蜡,用一根红热的铁针刺中凝固的石蜡,结果石蜡在不同方向熔化的快慢不同,原因是_______。
(2)将О原子的轨道表示式补充完整_______。
(3)已知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4)已知超分子18-冠-6的空腔直径为260~320 pm,则下列碱金属离子可被18-冠-6识别的是_______
碱金属离子 离子直径/pm
A 152
B 204
C 276
D 334
18.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时: Ksp(AgCl)=1.8×10-10,Ksp(AgI)=8.5×10-12。取一定量含有I-、Cl-的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 和AgI同时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
(2)下列粒子:①CS2;②PCl3;③H2S ;④CH2O;⑤H3O+;⑥;⑦BF3;⑧SO2。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和粒子的立体构型一致的是_______,②③⑥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lmolN≡N 和lmol N-H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948kJ、391 kJ。则N2、H2合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已知N、P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A族元素,N在第2周期,P在第3周期。NH3分子呈三角锥形,氮原子位于锥顶,三个氢原子位于锥底,N—H键间的夹角是107°。
(1)PH3分子与NH3分子的构型关系是________(填“相同”或“相似”或“不相似”),P—H______极性(填“有”或“无”),PH3分子________极性(填“有”或“无”)。
(2)NH3与PH3相比,热稳定性________更强(填化学式)。
(3)NH3、PH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NH3比PH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键的极性N—H比P—H强
B.分子的极性NH3比PH3强
C.相对分子质量PH3比NH3大
D.NH3分子之间存在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4)笑气(N2O)是一种麻醉剂,有关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已知N2O分子中氮原子只与氧原子相连,N2O的电子式为____,其空间构型是____,由此可知它是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0.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简单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最大。C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C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D元素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轨道后,轨道为全充满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含有______个π键,属于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B的简单氢化物的空间结构为______,B原子采用______杂化。
(3)C元素的电负性______(填“>”“<”或“=”)D元素的电负性,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1.分子间作用力
(1)概念: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____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
如:要使水分解,需要先破坏水分子内部存在的____键;若使液态水汽化,需要加热克服水分子之间存在的____;二者相比较,难易程度是____。
(2)主要特征
①广泛存在于____之间;
②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____;
③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主要由_____的大小决定。
22.共价键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共用电子对数 ___________
电子云重叠方式 ___________
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___________
23.(1)下列气态分子BCl3、CCl4、H2O和BeCl2中,其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硫化氢(H2S)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二氧化碳(C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甲烷(CH4)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3)由于氨水和次氯酸盐溶液在弱碱性介质中反应可生成氯胺(H2NCl),分子结构类似于NH3,H2NCl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H2NCl中氯的化合价为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乙烯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杂化轨道形成3个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故A正确;
B.乙烯分子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故B错误;
C.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C之间有1个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有1个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故C错误;
D.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C之间有1个是sp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有1个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故D错误;
选A。
2.A
【详解】A.碳碳三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碳碳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由于碳原子之间σ键键能大于π键键能,故碳碳三键、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的3倍和2倍,A错误;
B.丙烯(CH3CH=CH2)分子除碳碳双键中含有1个π键外,其余8个都是σ键,B正确;
C.丙烯分子中的π键易断裂,不如σ键稳定,C正确;
D.两原子在成键时,原子轨道以 “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为π键,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它们互为镜像,D正确;
故选A。
3.B
【详解】A.单键都是σ键,双键或叁键则一个是σ键,其余的是π键,、、中σ键还有C-H键,A错误;
B.H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H原子的1s与Cl的3p“头碰头”形成的单键,是键,B正确;
C.SO2的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为3,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S含有一对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结构是V形,C错误;
D.是由N-H极性键构成的三角锥形极性分子,是由C-H极性键构成的正四面体形非极性分子,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每个白磷(P4)分子中含有6个P-P键,n(P4)==1mol,则124gP4含有P-P键的数为6NA,A错误;
B.金刚砂中每个C原子与4个Si原子成键,每个Si原子与4个C原子成键,平均每个C原子Si-C键数目为4个,40g金刚砂的物质的量为1mol,Si-C键数目为4NA,B错误;
C.晶体Si中每个Si都与另外4个Si相连,平均每个Si原子成键数目为4×=2个,28g晶体硅中含Si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有Si—Si键的个数为2NA,C错误;
D.SiO2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成键,60Si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Si-O键的个数为4 NA,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A.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A错误;
B.溶于硫酸的离子方程式:,B正确;
C.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依题意,其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故其是两性氢氧化物,C正确;
D.分析晶体结构图可知,其中的氧原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D正确;
故选A。
6.B
【详解】A.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结构不是高度对称结构,且还有氨基、酰胺键等极性基团,故该有机物属于极性分子,A错误;
B.由元素周期律可知,F的非金属性强于N的,故该分子中C-F键的极性大于C-N键的极性,B正确;
C.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周围都只形成了3个σ键,且无孤电子对,故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都为杂化,C错误;
D.已知单键都是σ键,双键为1个σ键,1个Π键,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含有14个σ键,4个Π键,故键与键数目之比为14∶4=7:2,D错误;
故答案为:B。
7.D
【详解】A.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π键,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σ键,故A正确;
B.共价键的形成是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且要使共价键稳定,必须重叠部分最大,因此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故B正确;
C. π键的重叠程度比σ键小,所以π键不如σ键稳定,故C正确;
D.苯分子中的6个碳原子都以σ键与氢原子结合,每个碳原子以两个σ键与其他碳原子形成环状结构,同时每个碳原子各有一个垂直于分子平面的p轨道,形成了一个以6个碳原子为中心的π键,故苯分子中含有12个σ键和3个π键,故D错误;
答案选D。
8.C
【详解】A.羟基含有1个单电子,电子式: ,A正确;
B.H2O分子中中心O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2+=4,O原子采用sp3杂化,O原子上含有2对孤电子对,VSEPR模型正确,B正确;
C.Mn为25号元素,失去2个电子形成Mn2+,基态Mn2+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C错误;
D.核素的表示方法为:元素符号左下角为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中子数为5的铍原子表示为,D正确;
故选C。
9.A
【详解】A.键线式中所有拐点和端点都有一个碳原子,丙烯有3个碳原子,丙烯的结构式为,故其键线式为,选项A正确;
B.氨分子中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生成物叫肼,分子中全部为单键,电子式为:,选项B错误;
C.Cu是29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选项C错误;
D.NH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5-3×1)=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VSEPR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不一致,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0.B
【详解】A.已知基态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故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1+1+3+1+3=9种,A正确;
B.已知中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3+=4、4+=4,孤电子对数分别为2、1、0,由于孤电子对对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故键角:,B错误;
C.Cl-中含有孤电子对,故提供孤电子对与可形成,C正确;
D.由B项分析可知,中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故三者的杂化方式相同,均为sp3杂化,D正确;
答案选B。
11.C
【详解】
A.全氮类物质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属于绿色能源,故A说法正确;
B.每个中含有5个氮原子核,故B说法正确;
C.每个中含有质子为7×5=35个,而电子为35+1=36个,故C说法错误;
D.N10由和构成,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内氮氮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所以N10结构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2.C
【详解】A.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 VSEPR模型是正四面体形,但其空间结构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形,如水和氨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杂化,但H2O是V形,是三角锥形,A错误;
B.分子中的杂化轨道是由碳原子的1个轨道和3个轨道重新组合形成的,B错误;
C.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1个轨道和3个轨道重新组合形成的一组新轨道,C正确;
D.型共价化合物,如中心原子没有孤电子对,则为杂化,例如,D错误。
故选:C。
13.A
【详解】A.水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内的共价键较强的缘故,与氢键无关,氢键只影响水的熔沸点,故A错误;
B.CH3CH(OH)COOH中间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一样的基团:氢原子、甲基、羧基和羟基,是手性碳原子,存在对映异构即手性异构体,故B正确;
C.碘、四氯化碳、甲烷均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故C正确;
D.HClO3中Cl的化合价高于HClO2,所以酸性:HClO3>HClO2,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4.A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W形成1个共价键,又是四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X形成4个共价键且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则W是H元素,X是C元素,Z是Na元素,Y形成2个共价键,原子序数比C大,比Na小,则Y是O元素;
【详解】A.H和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可能为气态、液态或固态,不一定比H和O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低,A项错误;
B.、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ZC.O、Na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C项正确;
D.两种简单氢化物均为杂化,但是水分子中有孤电子对导致键角偏小,D项正确;
答案选A。
15. N>H>B C2H6 低 Hδ+与Hδ 的静电引力
【详解】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说明N的电负性大于H;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说明H的电负性大于B,则3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H>B;
CH3CH3分子和NH3BH3分子中的原子个数都为8、价电子总数都为14,则两者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NH3BH3分子属于极性分子,而CH3CH3属于非极性分子,两者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但是极性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较大,故CH3CH3熔点比NH3BH3低;NH3BH3分子间存在“双氢键”,类比氢键的形成原理,说明其分子间存在Hδ+与Hδ-的静电引力,故答案为:N>H>B;CH3CH3;低;Hδ+与Hδ 的静电引力。
16. CaO F的非金属性比Cl强 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七 Ⅴ NA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2Al + 2H2O + 2OH- = 2 + 3H2↑
【详解】(1)在物质CO2、P2O5、CaO、SO2中,CaO是金属氧化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余非金属氧化物不同。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HF大于HCl的主要原因是F的非金属性比Cl强。
(3)常温下,氨气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大大增强溶解能力。
(4) Mc的质子数为115,根据现有元素周期律推算,118号元素属于第七周零族,那么115号元素就属于第七周期,ⅤA族。
(5) 在2K2S+K2SO3+3H2SO4=3K2SO4+3S↓+3H2O反应中,硫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物质的量比为2:1,质量比也为2:1,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8.0g,即生成硫24g,换算成物质的量为0.75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 mol,生成3 mol硫,那么生成0.75mol硫,则转移电子为1mol,则转移电子数量为NA。
(6)通过价类图可知,Y是氢氧化亚铁,Y在潮湿的空气中转化为图中同类别物质应该是氢氧化铁,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7)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其放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薄膜被腐蚀,其过程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内部的铝会和氢氧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其离子方程式为2Al + 2H2O + 2OH- = 2 + 3H2↑。
17.(1) O3是极性分子,O2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晶体存在各向异性
(2)
(3) 3:1 sp2
(4)C
【解析】(1)
①O2分子是直线型结构,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型,分子中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极性分子O3在极性分子水中的溶解度比非极性分子O2要大;
②晶体的外形和内部质点排列高度有序,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水晶属于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不同方向导热性能不同,而石蜡属于非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所以用红热的铁针刺中涂有石蜡的水晶柱面,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
(2)
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轨道表示式为;
(3)
COCl2分子中有1个C=O键和2个C Cl键,所以COCl2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3,π键的数目为1,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COCl2分子的中心原子C电子对数=3+×(4 1×2 2)=3,故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4)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K+的离子直径在18-冠-6空腔直径范围内,因此18-冠-6可以识别K+,故选C。
18.(1)4.710-2
(2) ①④⑥⑦ ⑥>②>③
(3)N2(g)+3H2(g) 2NH3(g) ΔH=-90kJ mol 1
【解析】(1)
当AgCl 和AgI同时沉淀时,说明氯离子和碘离子均已达到饱和状态,则溶液中 ;
(2)
根据价层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σ键个数=配原子个数,孤电子对个数= (a-xb),结合杂化轨道理论分析解答;①CS2中C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 =2,且不含孤电子对,为直线形分子;②PCl3中P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 =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分子;③H2S中S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 =4,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为V形分子;④CH2O中C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 =3,且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分子;⑤H3O+中O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 =4,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离子;⑥NH4+中N的价层电子对个数=4+ =4,且不含孤电子对,为正四面体形;⑦BF3中B的价层电子对个数=3+ =3,且不含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⑧SO2中S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 =3,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为V形;故价层电子对的立体构型和粒子的立体构型一致即不含孤电子对的是①④⑥⑦;②③⑥分别为三角锥、V形和正四面体,故②③⑥的键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⑥>②>③。
(3)
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948kJ/mol+3×436kJ/mol-6×391kJ/mol=-90kJ/mol;即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90kJ mol 1;
19.(1) 相似 有 有
(2)NH3
(3)D
(4) 直线 非极性
【详解】(1)N、P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结构相似,NH3分子是三角锥形,PH3分子也是三角锥形。P—H键是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PH3分子是三角锥形分子,由于各个化学键的排列不对称,因此该分子是极性分子,答案为:相似,有,有;
(2)NH3与PH3相比,由于共价键N—H>P—H,共价键越强,断裂就越难,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热稳定性NH3更强,答案为:NH3;
(3)NH3、PH3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但NH3比PH3易液化,其主要原因是氨分子之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更容易由气态变为液态,故选项是D;
(4)笑气(N2O)是一种麻醉剂,有关理论认为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包括电子式)。已知N2O分子中氮原子只与氧原子相连,N2O的电子式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CO2是直线型分子,N2O其空间构型也是直线型,由于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空间排列对称,所以它是非极性分子,答案为:,直线,非极性;
20. 2 非极性 三角锥形 +
【分析】由题意可知,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A为碳元素或氧元素。B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为第族元素,由B的简单氢化物的溶解度信息可知B为氮元素,则A为碳元素。C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其为第族元素,为硫元素。D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D为氯元素。
【详解】 (1)CS2的结构式为S=C=S,含有2个键,为直线形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
(2)NH3分子中N原子采用杂化,其中一个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有,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3)硫、氯同周期,一般来说,同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所以电负性:。Cl2能置换氢硫酸中的S:H2S +Cl2=2HCl+S↓,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从而说明Cl的电负性强于S。
21.(1) 聚集 共价 分子间作用力 使水分解大于使液态水汽化
(2) 分子 弱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略
22. 单键、双键、三键 σ键、 π键 极性键、非极性键
【解析】略
23. BeCl2>BCl3>CCl4>H2O V形 直线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1价
【详解】(1)BeCl2、BCl3、CCl4、H2O的空间构型分别是直线形(键角180°)、平面正三角形(键角120°)、正四面体型(键角109°28′)、V形(存在两对孤电子对,键角小于109°28′)。
(3)NH3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H2NCl分子结构与其类似,二者构型应当类似;分子中N与H以及Cl以共用电子对成键,N与Cl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写出分子的电子式;Cl比N吸引电子能力强,共用电子对偏向Cl,Cl的化合价是-1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