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简析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 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 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 丰富自己 的情感体验。学习本单元, 要继续重视朗读, 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注重语气、节奏的 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_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
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设计目的
1、通过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激发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 连、语气与节奏。
2 、利用对细节的分析,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谛言。
3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 、在第一单元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
5 、通过对作品构思技巧的学习,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
6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析,学会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7 、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单元信息
分类 内容 课时
阅读 5.秋天的怀念 2
6.散步 2
7.散文诗二首 2
8. 《世说新语》二则 2
写作 学会记事 2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2
基础作业( 15 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
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A .lǘ néng gǔ pāo
B .lǚ long gù pāo
C .lǜ nóng gū pào
D .lù long gú pāo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家长会上,班主任刘老师对家长们说:“刚才王校长的视频讲话全面、深刻,抛砖引 玉,请大家畅所欲言,共话家校合作。 ”
B .老张的儿子中考成绩优异,他欣喜若狂,逢人就说:“令郎还算争气,这次考了全校 第三,是他最好的发挥了。 ”
C.李华与二十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张梅偶遇, 他激动地说:“久违了, 老同学!真没想到, 在这里遇见你;更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年轻。 ”
D .李勇对前来邀请他吃饭的老王说: “老王,恭喜乔迁!我一定会赏光赴宴的。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憔悴(jiāo) 仿膳(shàn) 瘫痪(huàn)
B.暴怒(bào) 沉寂(jì) 侍弄(sì)
C.捶打(chuí) 央求(yāng) 絮叨(dao)
D.绝别(jué) 烂漫(màn) 淡雅(y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音夺得 2017 年《中国诗词 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 远。
C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 也应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D.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其中“百 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 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 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 12 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 .①⑦⑤②④③⑥ B .①⑦②⑤④③⑥
C .③①⑦⑤④②⑥ D .③①⑦④⑤⑥②
二、基础知识综合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 nì。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节选自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安逸( ) 藏 nì( ) 不屑(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 “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 项( )
A.使积水流出去 B.舒散 C.泄露
(4)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 的修辞手法。
提升作业(20 分钟)
三、综合性学习
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 bào nù 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悄然 突然 随手)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
的东西 (扔 摔 甩) 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 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 chén jì,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儿红红的, 看着我。 “听 说北海的花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 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瘫痪( )侍弄( )
(2)根据拼音写词语。
bào nù ( ) chén jì ( )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到横线上。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
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11 .“公大笑乐”意味深长,你是怎样理解的?
12.因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 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后世称女子的文采为 “咏絮才”。请你对这一咏雪名句做简要赏析。
五、课外阅读
昭明太子统, 武帝长子也。 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 赋 诗至十数韵, 或做剧韵① ,皆属思②便成,无所点易③ 。年十二,于内省见狱官将谳④ 事, 问左右曰: “是皂衣何为者? ”曰: “廷尉官属。 ”召视其书曰: “是皆可念,我得判否? ” 有司以统幼,绐⑤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 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太子自加元服⑥ ,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 填塞于前。 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 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 平断法狱⑦ ,多所全宥 ⑧ ,天下皆称仁。
(唐 ·李延寿《南史 · 列传四十三 ·萧统传》)
【注】①剧韵:险韵、生僻难押的诗韵。②属思:构思。③点易:涂改、修改、改动。 ④谳(yàn):议罪。 ⑤绐(dài):欺骗。 ⑥元服:冠。 ⑦法狱:刑事案件。 ⑧全宥 (yòu):宽恕赦免。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做剧韵 或: _______ ②具言于帝 于: _______
14.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B.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C.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D.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1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皆可念,我得判否?
16.阅读全文可以看出萧统是一个怎样的人?
17.上文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样, 都写了聪慧的小孩, 从成才的角度来看, 正确的 成长道路是什么?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
评价量表
书写(5 分) 完成时间(5 分) 基础能力(50 分) 提升能力(30 分) 综合实践能力(10 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简析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 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 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 丰富自己 的情感体验。学习本单元, 要继续重视朗读, 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注重语气、节奏的 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_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
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设计目的
1、通过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激发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 连、语气与节奏。
2 、利用对细节的分析,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谛言。
3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 、在第一单元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
5 、通过对作品构思技巧的学习,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
6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析,学会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7 、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单元信息
分类 内容 课时
阅读 5.秋天的怀念 2
6.散步 2
7.散文诗二首 2
8. 《世说新语》二则 2
写作 学会记事 2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2
基础作业( 15 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答案】 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 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第④ 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承接总说句,下面应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 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所以顺序是:
④②⑤③①。故选 D。
2.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
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A .lǘ néng gǔ pāo
B .lǚ long gù pāo
C .lǜ nóng gū pào
D .lù long gú pāo 【答案】 C
【详解】 “绿”的音节中韵母是“ǜ”,两点不能去掉; “浓”的音节中声母是“n”,不要拼成 “l”;“咕”是拟声词,读“gū”;“泡”应读作“pào”。故选 C。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家长会上,班主任刘老师对家长们说:“刚才王校长的视频讲话全面、深刻,抛砖引 玉,请大家畅所欲言,共话家校合作。 ”
B .老张的儿子中考成绩优异,他欣喜若狂,逢人就说:“令郎还算争气,这次考了全校 第三,是他最好的发挥了。 ”
C.李华与二十年未见的大学同学张梅偶遇, 他激动地说:“久违了, 老同学!真没想到, 在这里遇见你;更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你还是这么年轻。 ”
D .李勇对前来邀请他吃饭的老王说: “老王,恭喜乔迁!我一定会赏光赴宴的。 ”
【答案】 C
【详解】 C 项表达得体。 A 项, “抛砖引玉”是个谦辞, 只能用于自己说话, 引出别人的 高见。 B 项, “令郎”是敬辞,只能说别人的儿子。 D 项, “赏光”是个敬辞,只能用在别 人身上。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憔悴(jiāo) 仿膳(shàn) 瘫痪(huàn)
B.暴怒(bào) 沉寂(jì) 侍弄(sì)
C.捶打(chuí) 央求(yāng) 絮叨(dao)
D.绝别(jué) 烂漫(màn) 淡雅(yǎ)
【答案】 C
【详解】 A.憔悴(jiāo) ——qiáo;
B.侍弄(sì) ——shì;
D.绝别(jué) ——诀别;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凭借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稳定的竞技状态,快递小哥雷海音夺得 2017 年《中国诗词 大会》年度总决赛的冠军,令人叹为观止。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 远。
C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 也应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D.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写的《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其中“百 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句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答案】 A
【详解】A 项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赞美的对象不应该是人。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 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 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 12 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 .①⑦⑤②④③⑥ B .①⑦②⑤④③⑥
C .③①⑦⑤④②⑥ D .③①⑦④⑤⑥②
【答案】 C
【详解】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 一般通过抓关键词, 抓中心句, 句与句 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 具备较强的逻辑分 析能力, 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逻辑推理顺序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 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是文段的总领句,然后指出父亲对他的成长所起到的巨大影响, “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 发我们”是总结性的句子。
二、基础知识综合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晨我漫步在山坡谷地,
晨光宣泄着永恒的秘密,
山涧里流倘出一条小溪,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
生活并非安逸,
它是思念和希冀。
死亡并非哀歌,
它是失望与憔悴。
智者不在言词,
其秘密在言词背后藏 nì。
伟人不在高位,
不屑权位者才配享荣誉。
(节选自纪伯伦《小溪,你说什么》)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安逸( ) 藏 nì( ) 不屑(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 “宣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请根据诗歌语境,选择恰当的一 项( )
A.使积水流出去 B.舒散 C.泄露
(4)诗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 的修辞手法。
【答案】 yì 匿 xiè 流倘 流淌 C 拟人 排比
【分析】【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
力。
安逸:安闲舒服。注意“逸”的读音是“yì”。
藏匿: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发现。 “匿”要注意偏旁。
不屑:认为不值得;形容轻蔑、轻视。注意“屑”的读音是“xiè”。
【小题 2】本题考查字形。 “流淌”意思是液体在流动,所以应该是三点水旁。
【小题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分析。诗中说“宣泄着永恒的 秘密”,分析语境可知,此处“宣泄”是“泄露”的意思。只有 C 项的解释最为合适,故选
(
C
)、
【小题 4】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辨识能力。 “她在歌、在唤、在吐露心曲”,三个“在” 连用表明这是排比的修辞方法, “歌曲”“唤”“吐露心曲”则赋予小溪人的特征,是拟人化
的写法。
提升作业(20 分钟)
三、综合性学习
8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 bào nù 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悄然 突然 随手)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 的东西 (扔 摔 甩) 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 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 chén jì,她又悄悄地进来, 眼边儿红红的, 看着我。 “听 说北海的花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 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瘫痪( )侍弄( )
(2)根据拼音写词语。
bào nù ( ) chén jì ( )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到横线上。
【答案】 (1)tān huàn Shì nòng (2)暴怒 沉寂 (3)突然 摔
【详解】(1)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在具 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 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 再根据音 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如“侍弄”中的 “侍”:伺候,在旁边陪着。不能念成“sì” 。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 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沉寂”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字形, 不 能写成“趁机”或“沉积”。
(3) 悄然:形容安静而无声、忧愁的样子悄然落泪。 或十分寂静,没有声音悄悄地。 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随手:顺手;顺便。这里形容偶发与猝然,所以用“突然”。 而“摔”更能形容“我”的愤怒。 “扔”“甩”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
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11 .“公大笑乐”意味深长,你是怎样理解的?
12.因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 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后世称女子的文采为 “咏絮才”。请你对这一咏雪名句做简要赏析。
【答案】 9.(1)急 (2)相比 10.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或: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或:不如比作柳絮凭着风满天飞舞)。 11.示例:谢太傅听了侄儿侄女关于下雪的 比喻后非常高兴, 他更赞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文学才华)。(意思对即可) 12.示例: 把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飞舞的柳絮, 既写出了雪花轻盈的姿态、飞舞的神韵, 还给人暖 意融融、春天将至的感觉,有着丰富的意蕴和优美的意象。(意思对即可)
【解析】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不久,雪下 得大了。骤:急。(2)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1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 句式等情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重点词有: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
11 .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公大笑乐”表达的是谢太傅高兴的情感。可以作多种理解,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文本内容可知, 孩子们积极踊跃发言, 谢太傅的大笑说明他对 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内心欣慰无比: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笑乐”也是对谢 道媪这种比喻的认可和对她才情的欣赏;同时他为家庭聚会的欢迎气氛而乐,为谢家后 辈爱学上进而“大笑乐”,等。
1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赏析。谢道媪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 以柳絮喻雪, 这个比喻十分传神, 因为柳絮呈团状, 与雪花相似, 漫天飞舞给人 以想象和美感,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五、课外阅读
昭明太子统, 武帝长子也。 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 赋 诗至十数韵, 或做剧韵① ,皆属思②便成,无所点易③ 。年十二,于内省见狱官将谳④ 事, 问左右曰: “是皂衣何为者? ”曰: “廷尉官属。 ”召视其书曰: “是皆可念,我得判否? ” 有司以统幼,绐⑤之曰:“得。”其狱皆刑罪上,统皆署杖五十。有司抱具狱,不知所为, 具言于帝,帝笑而从之。太子自加元服⑥ ,帝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 填塞于前。 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 皆即辨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 平断法狱⑦ ,多所全宥 ⑧ ,天下皆称仁。
(唐 ·李延寿《南史 · 列传四十三 ·萧统传》)
【注】①剧韵:险韵、生僻难押的诗韵。②属思:构思。③点易:涂改、修改、改动。 ④谳(yàn):议罪。 ⑤绐(dài):欺骗。 ⑥元服:冠。 ⑦法狱:刑事案件。 ⑧全宥 (yòu):宽恕赦免。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或做剧韵 或: _______ ②具言于帝 于: _______
14.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B.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C.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D.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
1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皆可念,我得判否?
16.阅读全文可以看出萧统是一个怎样的人?
17.上文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样, 都写了聪慧的小孩, 从成才的角度来看, 正确的 成长道路是什么?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
【答案】 13 . 有时 给 14 .B 15.这些我都能念下来,我能判决吗? 16.天
资聪慧, 通晓政务, 赏罚分明, 宽以待人。 17.示例:学习如逆水行舟, 天资再聪慧, 必须勤学好问,保持一颗进取心,学会礼貌待人,方可成就大事。
【分析】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有时用险韵。或:有时。
②句意:报告给武帝。于:给。
14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结合句意分析。 句意为:太子身姿容貌漂亮,举止得体,读书能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故断为:太子美 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故选 B。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 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 句式等情况, 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 充完整。
本句重点字词:是,这;皆,都;得,能。句意为:这些我都能念下来,我能判决吗? 16.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读书数行并下, 过目皆忆”可知, 萧统天资 聪慧;从“太子明于庶事,每所奏,谬误巧妄,皆即辨析”可知,他通晓政务。从“示其 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可知,他赏罚分 明,宽以待人。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两文都写了聪慧的小孩, 所以在谈启示时应 为围绕如何对待天资问题去谈。
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天资再聪慧的人也要勤奋好学,时刻做一个
谦虚进取之人,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评价量表
书写(5 分) 完成时间(5 分) 基础能力(50 分) 提升能力(30 分) 综合实践能力(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