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张PPT)
第一单元
1 氓 离骚(节选)
语 文
内容索引
晨读篇 闻鸡起舞
课前篇 一起预习
课内篇 一起思考
课外篇 一起阅读
单元人文主题
诗意的探寻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汉乐府继承《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词是古典诗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品诗歌之美,赏人间风光,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现实的重重迷雾之中,仍有诗意存在,而且就在你我的身旁。
单元任务目标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1.借助诵读,探寻诗意,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
2.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对作品内容、风格和表达做出恰当的评价,认识古典诗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
4.撰写鉴赏文章,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水平和议论性文章的表达能力。
主题阅读
用诗词感发人心
很多喜爱古诗词的人都听过叶嘉莹的名字。这位“诗词的女儿”,一生读诗、释诗、写诗、讲诗,与诗歌结下不解情缘。最近,一部关于叶嘉莹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通过银幕光影,我们得以走近这位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去感受她跌宕起伏却充满诗意的一生。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古诗词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意味着什么 从叶嘉莹身上,或许能找到最好的答案。叶嘉莹诗心早慧,却一世多艰,遍尝生死不能相见、故土不能相还的寥心荼苦。是诗歌如日月光华,照亮了她生命中的灰暗时刻;又如一叶轻舟,渡她涉过生命的长河。在故土沦陷之时,她写下“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的哀婉之声;在女儿遭遇意外的时刻,她用“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书写椎心之痛;漂泊海外时,她注解杜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以浇胸中思乡块垒……那些与生命相融合的感发,那些以诗词为舟楫的依托,让她免于“在苦难中被磨碎”,也塑造了她一生的温润沉静、坚韧持守。所以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当然,对叶嘉莹而言,诗词并不只是爱好、慰藉,更是理想、信仰。所以她用尽一生研究古典诗词,更希望在自己亲身体会到古典诗词美好、高洁的世界后,能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并将其视为自己“生命的目的”。所以她屡次说如果自己不尽到传承的责任,就是“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所以她90多岁高龄仍登台授课而又著述不辍,只为“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她告诉初学诗歌的小男孩,“‘诗’就是心在走路”;她坚守讲台七十载,“阐说精妙,启发无穷”,留下“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佳话;她启发普通人品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告诉他们判断诗词好坏的标准,引领读者体味“兴发感动”的力量……正是不遗余力地做古典诗词的“摆渡人”,叶嘉莹成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
为什么让更多人走进诗歌如此重要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精神的栖息地,而诗歌里正有慰藉人生的精神养分。当你通过诗歌,与作者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那些古典诗歌中蕴含的审美趣味,那些涌动着的生生不已的精神力量,那些穿越千年的诗心诗意,就能给予我们美好和希望,就能让我们在人生风雨袭来时获取勇气和力量。闻一多曾指出,“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当我们看到挥汗如雨的劳动者“劳者歌其事”,写下动人的诗篇;看到走南闯北、日晒雨淋的快递小哥,时刻把《唐诗三百首》放在行囊中;看到农民大姐以诗词为精神良药,走过与病魔抗争的日日夜夜,我们就更能体味叶嘉莹“用诗词感发人心”的苦心,也更能明白诗词之于人生的意义。
今天我们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因为在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里,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襟怀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和神韵。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从一首诗、一阕词、一篇文章中汲取文化养分、人生智慧、美好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成为更多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灯,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学习目标
1.理解《诗经》和《离骚》的内容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
2.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分析《离骚》诗歌中的比喻、象征手法。
3.了解诗歌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把握诗歌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4.深入理解《离骚》中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和坚持高尚人格的操守。
晨读篇 闻鸡起舞
文化典故
[典故]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出处]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
[解读]
屈原被放逐后和渔父的对话,显示出屈原忠君爱国的崇高品质。大家都污浊,只有“我”一个人清廉;大家都沉醉,只有“我”一个人清醒。这就是被放逐的原因。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离奇,但仔细一想,这真是亘古不易的道理。试想,大家都污浊,大家都沉醉,又怎能容得一个清廉、清醒的人呢 被排挤、被放逐了,还要落下罪名。无论你多想出淤泥而不染,但在人云亦云时,你心里都情不自禁地想跟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克制内心欲望的,都是难能可贵的人。
诵读鉴赏
[原文]
蒹 葭
《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鉴赏]
赋中见兴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抒写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境。
朦胧意境 这首诗以蒹葭、露、霜、水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一会儿出现在水边,一会儿又出现在水之洲。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墨画。
课前篇 一起预习
作品背景
《氓》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概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主要内容: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充满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等给劳动人民带来不幸的诗。
艺术特点: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普遍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在结构上常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等手法来加强抒情效果。
文学地位:《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常识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雅、颂”,是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而划分的。“风”即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风”包括15国风,即15个地方的民间歌谣,共160篇。“雅”是指周王朝的宫廷乐歌,多数为公卿贵族所作,一般看作“正声”,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赋、比、兴”,是按表现手法划分的。“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即陈述铺叙。如《国风·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对鸡回巢栖、夕阳西沉、羊牛下山的描写就是平铺直叙,是“赋”的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国风·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可憎的大老鼠,就用了“比”的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如《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和鸣的鸟起兴,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通假字
(1)于嗟鸠兮, 食桑葚(“无”同“毋”,不要)
(2)士之耽兮,犹可 也(“说”同“脱”,摆脱、脱身)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主谓倒装,应为“其德二三”)
作者简介
《离骚》(节选)
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开创了“楚辞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作品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他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联齐抗秦。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被他人谗言诋毁,受到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盟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流放期间,写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洋溢着诗人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爱民报国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离骚》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关常识
《楚辞》
西汉刘向辑,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骚 体
骚体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骚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通假字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古今异义
古义:荒唐。
今义: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而壮大。
古义:善于取巧。
今义:(工艺品、诗文、书画)细致,精巧。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古义:随流水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园或祖国。
古义:本来的样子。
今义:①连词,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②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6.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宾语前置)
(2)謇朝谇而夕替(无标识被动句)
(3)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介词结构后置)
(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介词结构后置)
(5)步余马于兰皋兮(介词结构后置)
(6)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无标识被动句)
课内篇 一起思考
文脉图解
文章主旨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遭受的欺骗与摧残,承受的煎熬与痛苦。
《离骚》(节选)中,诗人自叙其身世、遭遇,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文本研读
研读任务一 全面深刻细思量——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古人云“诗言志”,这个“志”就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即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思想内容如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等。要鉴赏诗歌,首先要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1.《氓》这首诗尽管短小,但却以曲折生动的情节写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提示 《氓》这首诗以女子自述的口吻叙写了自己从答应求婚,到出嫁,再到最终被抛弃的过程。
第一章,男子借“贸丝”之名来求婚,是故事的序幕;第二章,写女子出嫁,是故事的开端;第三章,写女子由婚后生活得出的教训,是故事的发展;第四章和第五章写两人的婚后生活和男子变心、女子被弃,是故事的高潮;第六章,写女子毅然与男子决裂,是故事的结局。整个故事曲折有致,带有浓厚的故事性色彩。
2.《离骚(节选)》中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 诗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 《离骚》(节选)第1段,自述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作用:①表面上看,好像是屈原的自我夸耀。其实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同时源于他“美政”的政治理想。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自己是圣君的后裔,有做贤相的才能,是实现“美政”的人才。
综上所述,身份高贵、先天禀赋加之后文“重之以修能”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
研读任务二 千面人物深挖掘——品读鲜明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借助对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其形象特征,进而领会诗人的情感。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登高》中的诗人形象。
3.《氓》中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 女主人公先言“子无良媒”,后又言“秋以为期”,表现了她是一个温柔而有主见的女子,对爱情勇敢追求。
4.结合《氓》全诗看,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诗歌塑造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故事 恋爱时 结婚后 被弃后
性格 ① ② ③
形象 ④
提示 ①情深意切 ②委曲求全 ③清醒坚强
④单纯、勤劳、善良、温柔、贤惠、坚强的女主人公形象
5.你认为诗歌《氓》中男主人公“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男人。
6.《离骚》(节选)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提示 《离骚》(节选)一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①他身份高贵,身世美好。“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②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③他有着高尚的追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自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品行,并在感叹时光易逝中劝谏楚怀王“抚壮”“弃秽”“改此度”,而“乘骐骥以驰骋”。
研读任务三 委婉直白皆关情——赏析诗歌的情感
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
7.《氓》这首诗歌中,女子的情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请结合文本分析。
提示 ①热情,幸福。一、二章写的是女子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过。如“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描写的是处于热恋中的女子的情状。
②怨恨,沉痛。三、四两章文字,写的是女子以追悔的口吻发出悲伤的感叹。“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女子的言行并无什么过错,而男子却朝三暮四,纵其心欲,无所顾忌。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女子有对丈夫的怨恨、斥责,更有沉痛的人生感悟:“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③清醒,刚烈。第五章,女主人公回顾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就是她当时心理的写照,她主动喊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果断地从感情的旋涡中退出,冷静而觉醒,坚强而果断。
8.《氓》中女主人公对于男主人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提示 ①“氓”,意为“民”“外来的百姓”,这里用来指外地男子。女主人公一开始时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的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②“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当面称对方为“子”,表示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意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愿望。③“复关”借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用地名代人名,流露出热恋中的女子对男子的热烈思念。④“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的婚姻关系已定,感情的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⑤“士”是指未婚男子,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的不幸后,深刻反思,用“士”来称呼丈夫,合身份,讲究礼节,却也包含着嘲讽的意味。
9.《离骚》(节选)中诗人虽然遭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沉重打击,但他心志弥坚,毫无退缩的念头。诗中有多处这种心志的表白。请找出这类句子,并加以赏析。
提示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两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他下决心不和他们同流,自比为不合群的鸷,孤傲、矫健。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而“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的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通过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做出了选择。
比较鉴赏
鉴赏活动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1.《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 使用比兴的好处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提示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内容上: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确信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有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2.香草与美人,在屈原的《离骚》中形成了一系列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延伸和拓展。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提示 ①诗中描写花草香木的诗句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这些香草、香花、香木,大都象征了诗人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洁的情操,不肯同流合污的品质。
②“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自己被疏远废弃的原因及被废弃后的行为。诗人用自己爱好奇伟瑰丽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理想的崇高美好;在被废弃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让自己的马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菱叶、荷叶、荷花为衣裳,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未悔。诗人用这些意象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德,这就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动人形象。
课外篇 一起阅读
群文呈现
“独立不迁”话屈原
材料一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是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歠其酾 ”他答曰:“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清白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 《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材料二
中吕·普天乐
[元]张养浩
楚《离骚》,谁能解 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 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材料三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纪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阅读思考
1.有人认为:屈原是中华民族的一根铁骨,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第一个真正具有忠肝义胆、满腹才情,敢于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这三则材料是否对此有所体现
参考答案 材料一认为屈原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体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
材料二中张养浩认为《离骚》表达的是屈原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屈原的忠心日月可鉴。
材料三中辛弃疾借屈原的《离骚》来表达忧国忧民、有志难伸、怀才不遇的忧愤之情。其实就是赞美《离骚》的爱国精神,表现了屈原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中吕·普天乐》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概括。
参考答案 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而且还杂用了诸如“快活”“胡来”等口语词汇,很适合民间传唱。
3.《生查子·独游西岩》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本词刻画了孤独失意、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忧愁苦闷)、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表现出如屈原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高耸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