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海洋化学资源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海洋化学资源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6 12: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海洋化学资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水分子可以透过膜(海水中其他粒子不能透过)进入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这种膜可用滤纸代替
B.左侧池中的淡水属于混合物
C.右侧池中溶剂的质量减少
D.右侧池中海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下面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海水获取淡水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C.工匠熔化玻璃吹制各种容器
D.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3.据报道,我国南海海底存在巨大的“可燃冰”分布带。“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 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能燃烧,说明冰具有可燃性
B.“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 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C.“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D.“可燃冰”由CH4和H2O组成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C.蒸馏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D.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5.热带风情旅游胜地塞班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见图)。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玻璃般透彻的海水应该是( )
A.海水属于一种混合物
B.海水的上层部分与下层部分一样咸
C.海水无色透明
D.当水分、温度不变时,食盐与水不分离
6.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烧酒”的方法是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D.煮沸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也能燃烧
B.蒸馏能净化水,也能将水软化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
D.氧化钙能吸收空气中的水,也能与水反应
8.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A.蒸馏 B.吸附 C.加肥皂水 D.过滤
9.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等盐类,因此必须经过淡化才能饮用。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D.使用膜分离技术将海水进行淡化
10.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Na B.Cl C.H D.O
11.下列实验或事实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是
A.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 B.自来水制蒸馏水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氯气 D.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
12.实验安全重中之重,下列做法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是
A.加热足量的液体 B.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蒸馏时加几粒碎瓷片 D.凑到瓶口闻气味
13.下列有关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用于石油加工、运输等领域
B.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C.地球上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大约29%
D.海水可以淡化,且淡化成本不高,目前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14.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置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过进行时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C.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D.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向试管内滴加盐酸溶液时,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口上方
B.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C.凑近浓盐酸的瓶口闻气味
D.蒸馏法淡化海水时,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加长冷凝导管的长度
二、填空题
16.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1)地下水是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实验结束,可加入___________此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3)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能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水,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吸附罐中固体颗粒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固体颗粒可选用___________,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7.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膜分离技术可用于淡化海水(如下图所示),通过膜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__。
18.如下图所示是有关水的两个重要实验。请填空:
(1)实验I中水发生了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实验Ⅱ中水发生了_______变化。
(2)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下同)发生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发生变化。
(3)实验Ⅱ中所发生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反应,试管_______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a中气体的体积为20毫升,b中气体体积是_______毫升。
(4)在实验Ⅱ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是_______。
19.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室内用木炭烧烤,如果通风不畅会引起______中毒。
(2)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扇风时提供了充足的______。
(3)实验室利用矿泉水制取少量纯净水可采用______的方法。
(4)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结束后,为了将二氧化锰回收利用,可以将混合物先溶于水,然后采用______方法分离出二氧化锰。
20.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能源”。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化学的视角看:
(1)金属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状态下氯化钠的方法可得到金属钠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
(2)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吸附法 B 蒸馏法 C 过滤法 D 电解法
该过程是______(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实验题
21.在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制取蒸馏水,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图中下列仪器的名称:b._____;c_____。
(2)①仪器c的作用是_____:②冷水_____(选填“A”或“B”)进入c仪器;③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3)在b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
(4)最先收集到的2mL~3mL液体要弃去的原因是:_____。
(5)小红为了证明图d瓶中收集到的水是软水而不是硬水,她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参考答案:
1.C2.D3.B4.B5.B6.A7.A8.C9.A10.D11.D12.C13.A14.B15.C
16.(1)混合物
(2)防止暴沸 肥皂水
(3)活性炭 杀菌消毒
17.水分子
18.(1)物理 化学
(2)没有 有
(3) 分解 b 10
(4)增强导电性
19.(1)—氧化碳/CO
(2)氧气(或空气)
(3)蒸馏
(4)过滤
20.Na 2NaCl(熔融)2Na+Cl2↑ 分解反应 B 物理变化 CH4+2O2CO2+2H2O
21.蒸馏烧瓶 直形冷凝管 将蒸气冷凝成液态 B 冷凝效果更好 防止液体暴沸 防止仪器不干净,收集到的蒸馏水不纯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出现较多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