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6-26 12:4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儿童严重缺锌元素会得侏儒症
B.缺碘或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C.铜、钴、钙、硒等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缺钙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得佝偻病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金属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D.微量元素硒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硒元素的量摄入越多越好
3.下列不属于营养物质的是
A.牛奶 B.柠檬 C.花生油 D.乙醇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B.碘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C.缺碘会导致夜盲症 D.“加碘食盐”补充的是碘元素
5.下列元素中,儿童摄入不足会引起佝偻病的是
A.Ca B.Zn C.Fe D.K
6.人体中有5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儿童体内缺少锌元素,严重时易患的疾病是
A.侏儒症 B.佝偻病 C.贫血症 D.甲状腺疾病
7.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化学上所有的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③焊接金属时用氧气作保护气 ①焚烧植物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A B.B C.C D.D
8.医书中写有“山居多瘿”,《备急千金要方》也提到“海藻治瘿”,“瘿”的产生与一种元素缺乏有关。海藻能够治瘿,是因为提供了
A.碘分子 B.碘单质 C.碘元素 D.碘原子
9.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整理,不正确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 B.组成与性质
①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 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 ②聚乙烯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A.A B.B C.C D.D
10.右表是某饼干的营养成分表,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项目 每100g
能量 2249kJ
蛋白质 6.0g
脂肪 31.0g
碳水化合物 58.8g
钠 366mg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无机盐
11.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其可用来治疗缺铁性贫血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酸亚铁是由20种元素组成 B.防止缺铁性贫血症,可大量补充柠檬酸亚铁
C.柠檬酸亚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最大 D.柠檬酸亚铁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6:7
12.化学是一门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基础科学,与生活、生产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健康
①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②生活中可以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 ③用汽油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①烧烤食品美味可口,可以大量食用 ②缺少维生素A会导致坏血病 ③钙元素能防治大脖子病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境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②用甲醛浸泡食用海产品达到保鲜目的 ③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①废旧的电池应该投入特定的垃圾桶内进行回收 ②使用乙醇汽油可一定程度减少空气污染 ③提倡低碳生活,倡导坐公共汽车出行
A.A B.B C.C D.D
13.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碱:纯碱、烧碱、消石灰 B.人体中微量元素:钙、铁、锌
C.氧化物:水、二氧化碳、氧化镁 D.化石燃料:煤、石油、氢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得到100mL酒精溶液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人体长期缺乏铁元素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1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能用于净化水
B.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故能治疗胃酸过多
C.CO具有可燃性,故能用于冶炼金属
D.加钙牛奶中含钙元素,故可以预防佝偻病
二、填空题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钙、锌、铁、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元素,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
17.现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C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其中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青少年缺乏D元素会得佝偻病。A元素的单质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B、C、D三种元素的名称或符号是:B_____、C______、D________;B、D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水。
(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新一代消毒剂ClO2的名称为______。
(2)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的原理是:肥皂主要成分硬脂酸钠(C17H35COONa)能与Ca2+或Mg2+反应生成沉淀。硬脂酸钠与氯化钙或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②当关闭燃气阀门后,灶具的火焰也随之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
③为迎接中考并取得佳绩,小红的奶奶为她制定了以下食谱:米饭、烧鸡、蛋汤、糖醋鱼.为均衡营养,你觉得应该再给她补充的食物是______
a. 牛奶 b. 青菜 c. 河蟹 d. 牛肉
④厉害了,我的国!
(1)2017年平昌冬奥会中的“北京八分钟”宣传片,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演员身穿可自行加热的石墨烯材料的演出服表演,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新材料,它是一种透明的良好导体,它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写出其中一条)。
(2)先进的交通工具可加快出行步伐,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钢属于材料,人们在钢铁器件上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19.(1) 现有以下几种物质: A 干冰 B 氢氧化钠 C 石墨 D 氯化钠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填写:
①可用于制铅笔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农业选种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可用于制作肥皂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___________、石油和天然气。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人类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你知道的一种新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 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 楼道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D 纺织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4)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健康问题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缺钙会引起老年人骨质疏松
B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 缺铁会引起龋齿
D 缺锌会导致儿童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20.“厨房文化”和“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柴米油盐酱醋茶”、 “锅碗瓢盆”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各类食物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水果因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①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中的“维C之王”。研究显示,维C可提高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能力,
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_,人体缺维C会引起_________病。
②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_________。
(3)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根据下列标签回答问题:
每100 g含有 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钙 钠 锌
7.6 g 7.8 g 7.4 g 18 mg 201 mg 30.8 mg 8.1 mg
以上标签中列出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是_________。
(4)下列所示的各种炊具、餐具中,主要利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三、实验题
21.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海带富含碘成为常用食物之一。某学习小组利用实验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经查阅资料可知:
①碘化钠【NaI】与氯化钠化学性质相似,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碘化银则是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
②将氯气通入碘化钠溶液中能置换出单质碘,溶液变为棕黄色。
③水溶液中的单质碘【I2】遇到淀粉溶液呈现蓝色,而碘离子【I-】则不具备这一性质。
④灼烧海带后残留的灰烬中含有碘化钠、氯化钠等化合物。
(1)取样操作:将海带灰用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滤液;
A同学在滤液中通入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B 同学向滤液中直接加入淀粉溶液,观察到________
C学在滤液中通入氯气后加入淀粉溶液,观察到________;同学们讨论后认为_______(填字母)同学的实验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2)老师演示了另一种方法:取滤液后直接滴入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观察到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参考答案:
1.C2.C3.D4.D5.A6.A7.B8.C9.A10.C11.C12.D13.C14.D15.C
16.碳(C) 钙(Ca)
17.H2 分子 氧元素/O 碳元素/C 钙元素/Ca CaO
18.消毒 二氧化氯 清除可燃物 b 可燃性 水和氧气
19.C A D B 煤 太阳能(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ACD ABD
20.a 贫血 坏血病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锌/Zn b
21.2NaI+Cl2=2NaCl+I2 无明显变化 无色溶液变棕黄色再变成蓝色 B Ag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