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单元素养综合提升 词类活用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单元素养综合提升 词类活用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6 13: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单元
单元素养综合提升 词类活用
语 文
知识阐释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出某一类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如“园日涉以成趣”中“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少长咸集”中“少长”是形容词作名词,年少的人,年长的人。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1.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使动句与一般的主谓宾句式不一致。一般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使动句中宾语却是动作的发出者;一般句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使动句中谓语却是陈述宾语的。使动句翻译为主使宾动。使动用法,它用的是述宾短语的形式,表达的是兼语式的内容。但它又与兼语式不一样,兼语式中要出现使令性动词:使、令、命等。使动句中无。
使动用法中,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动词、数词活用而来。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 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之归。“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均之二策,宁许以 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秦负曲。“负”,动词的使动用法。“秦”是间接宾语,“曲”是直接宾语。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也。(《石钟山记》)
——使(之)鸣。“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求木之长者,必 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固”是“使……稳固”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③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偶尔也有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
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 之。(《鸿门宴》)
——“王”是“使……为王”的意思。
以 斯民。(《答司马谏议书》)
——“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谓语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译为“认为……”。
例如: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把宾语看成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译为“以……为”。
例如:
——“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3.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名词带宾语
例如:
——“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②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
——“王”前带能愿动词“欲”。“王”译为称王,读wàng。
③名词带补语
例如:
——“军”带补语“霸上”,用作动词,驻军。
④所+名词
例如: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罾”粘附在“所”的后面,用作动词,作“用渔网捕捞,捕捉”讲。
⑤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如:
——名词“效”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作“奏效,有效果”讲。
⑥名词作句中的谓语
例如:
——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作“从师”讲。
⑦名词+者
例如:
——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名”粘附在“者”的前面,作“指名,识其本名,说明白”的意思讲。
⑧名词+之
例如:
——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⑨名词+名词
例如:
——两个名词“事”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事”(第一个)作“做,从事”讲。
⑩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状语分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
——“权”,在此句中作动词“称量”讲。
4.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中,名词经常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有以下作用:
①表示比喻
例如:
——“狐鸣”,像狐狸那样叫,“狐”名词作状语。
②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如:
——“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如:
——“东南”,向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
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例如:
——“手巾”,用手巾,作“掩”的状语。
⑤表明时间、动作的连续性
例如:
——“日”,一天天地,充当“胜贵”的状语。
⑥表示动作为使用的方式
例如:
——“躬”,亲身,作“耕”的状语。
——“面”,当面,是“刺”的方式,作“刺”的状语。
⑦表示处所
例如:
——“内立法度”,在国内制定法律制度,名词“内”作“立法度”的状语。
⑧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例如:
——“斗”“蛇”,“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名词“斗”“蛇”分别作“折”“行”的状语。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或宾语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例如:
——“贤”本是形容词,意思为“德才优秀”,这里指“贤士、贤人”,作名词。
——“良实”本是形容词,意思为“忠良诚实”,这里指“忠良诚实的人”,作名词。
6.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带宾语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例如:
——“善”原本是形容词,意思为“好”,在这里是“友善,交好”的意思。
——“短”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诋毁,说别人的短处、坏话”的意思。
技法攻略
1.明确词类活用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语义语法具有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却未必。
2.通过阅读文言文,梳理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
3.因为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我们需要“以今律古”,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这样才更便于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词类活用现象。
4.结合课内文言文中涉及的各类活用现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类活用基本规律,提高识别的敏感度和翻译的准确度。
5.对于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实词释义题和翻译题中。
例题展示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
参考答案 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
解析 “承”,招认;“已而”,不久、继而、随后;“为酷刑所毙”,被动句,被严刑拷打而死;“下”,名词作动词,被送往;“图”,名词作动词,做谋划。
参考译文奸邪小人还不解恨,又陷害汪文言入狱,将左光斗的名字加进去,派差役前往捉拿。父老子弟围着马头号哭,声震原野,锦衣卫校尉也为之流泪。到京后,左光斗被关入钦犯监狱,受到严刑拷问。许显纯诬蔑他们收受杨镐和熊廷弼的贿赂,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严刑拷打而死,希望被送往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于是他们一起承认了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左光斗被定罪收受贿银二万两。魏忠贤于是假借圣旨,仍命许显纯每过五天就追赃拷打一次,不交给司法官,杨涟等人这才后悔自己失算了。
模拟训练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天祥吞脑子,不死。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厓山破,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参考答案 文天祥悲痛落泪,说:“国家灭亡不能够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难道还敢逃避自己的死罪而让自己怀有二心吗 ”张弘范觉得他很仁义,派使者护送文天祥到京都。
解析 “涕”,眼泪;“亡”,灭亡;“二”,使动用法,让……有二心;“义”,认为……仁义。
参考译文文天祥慌忙要跑,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他。文天祥吞下龙脑香,却没死。文天祥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令他下拜,不拜,张弘范便用客礼见他,同他一道进入厓山。厓山攻陷,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的忠孝已经尽到,若能改变心意以事奉宋的态度事奉我们皇上,将可能仍是宰相。”文天祥悲痛落泪,说:“国家灭亡不能够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难道还敢逃避自己的死罪而让自己怀有二心吗 ”张弘范觉得他很仁义,派使者护送文天祥到首都。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