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6 13: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预 习 梳 理 与 积 累
研 习 讨 论 与 鉴 赏
预 习 梳 理 与 积 累
预习助读
【了解背景】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司寇,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及世界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孔子被尊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本文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
【相关链接】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等。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4)重要虚词
3.特殊句式
(1)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
(2)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
(3)异乎三子者之撰( 介词结构后置 )
(4)浴乎沂,风乎舞雩( 介词结构后置 )
(5)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
4.文化常识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研 习 讨 论 与 鉴 赏
问题研讨
【任务一】 把握文本内容
1.怎样理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这句话的意思和孔子的态度
参考答案:这一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的,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孔子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反映出孔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
2.孔子既然鼓励学生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谈了他的志向后,孔子为什么“哂之”
参考答案:孔子见子路不谦逊,所以微微地一笑,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3.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言志的内容,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三人都愿意在仕途上成就一番事业。
【任务二】 分析人物性格
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表现了子路怎样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不够谦逊,直接坦率;②有志于治理大国,有大志向;③敢于在危难之间显身手,不避困难,知难而上;④充满自信,有目标有决心。
2.曾晳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子路等三人虽然说法不同,但都讲为政;而曾皙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
3.从孔子对弟子述志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师长形象
参考答案: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的态度不够谦虚。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他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孔子是一个既热情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对弟子批评含蓄,耐心诱导,热情鼓励,因材施教。
课堂活动
1.孔子为何独独赞许曾皙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1)曾皙的话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民德归厚,天下归仁,这才是曾皙的社会理想,只不过他是用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了。这与孔子仁政、礼乐治国思想完全契合,加之曾皙把话说得雍容委婉,所以才会得到孔子的赞赏。
(2)由于曾皙的主张有不求仕进之意,这与孔子当时的处境心境相契。一般认为,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自卫返鲁之后的四年里。此时孔子已年近七十,刚刚结束周游列国,除了短暂服务于卫、陈二国,没能得到任何统治者的垂青,回到鲁国,主政者也只是想用他的学生而不想用他。他的救世之心始终得不到实现,因此他也产生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念头。
(3)曾皙的话既切中孔子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暗合他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和感伤。
2.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表述自己志向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理想或志向。从这些理想或志向来看,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 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略
整合建构
【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
巧绘形象言语间
本文是一篇用对话叙事的散文,是《论语》中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章。它以孔子启发大家言志开始,以弟子们各言己志展开,最后又以孔子的评价结束。四个弟子的言志,话语虽少,个性却极鲜明。子路的“率尔而对”,反映了其坦率直爽的性格;“其言不让”,又反映了其自信有余而谦虚不足的个性。公西华的“非曰能之,愿学焉”,谦虚中包含自信,委婉中却显示着权欲。只有曾皙表现得最为出色,他的话,既没有子路的自我炫耀,也没有冉有和公西华刻意掩盖的谦虚,而是形象地勾画了一幅春日畅游的欢愉图景,得到了一向主张为国以礼的孔子的赞同。全文结构完整,对话简洁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素材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