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6 13:4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第三单元
7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预 习 梳 理 与 积 累
研 习 讨 论 与 鉴 赏
预 习 梳 理 与 积 累
预习助读
【认识作者】
屠呦呦,著名药学家。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1955年毕业后长期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疗法,先后获得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18年和2019年先后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和“共和国勋章”。
加来道雄,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时空》《量子场论现代导引》《爱因斯坦的宇宙》。
【了解背景】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20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对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屠呦呦受中国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成功提取出的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隆重举行。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主要是对青蒿素发现历程的回顾,以及对中国医学的评价。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本文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是一个大而深的话题,但作者没有叙述那些高深、艰涩的物理知识,而是写了引导他成为理论物理学家的“童年的两件趣事”,从小处着手,说明好奇心、遐想、向往是怎样促使自己去学习、研究的。
【相关链接】
平行宇宙: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发现。在20世纪50年代,有的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的时候,发现每次观察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而由于宇宙空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量子组成,所以这些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有可能并不只是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组成。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熔点:晶体物质开始熔化为液体时的温度。
(2)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3)福祉:福气;幸福。
(4)振奋人心:某件事使人振作奋发。
(5)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6)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
(7)冷嘲热讽:尖刻地嘲笑和讥讽。
(8)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9)在所不辞:形容无论在什么时候或情况下都不推辞。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
(1)神志 神智
辨析:“神志”和“神智”两个词语都表示人的精神状态,都是名词,但在词义上有细微的区别。“神志”指知觉和理智,“神智”指精神智慧。
例句:①热射病表现为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甚至导致人出现昏迷现象。
②其家人介绍,该男子神智不清,二十年前离家之后,家人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2)沧海一粟 屈指可数
辨析:“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前者强调微不足道,后者强调的是数量少。
例句:①从事卫星发射和相关制造的多家民营公司集体亮相“前沿产业展论坛”,其中一家公司已实现1箭7星的成功发射和入轨运营,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卫星商业发射公司之一。
②每当有人赞誉陆先生笛艺超群时,他总是那句话:“全世界都有我的笛声,但这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沧海一粟。”
(3)自鸣得意 自命不凡
辨析:这两个词语都有“认为自己很不一般”的意思,都属于贬义词,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不平凡。
例句:①平凡或许可怕,但自命不凡更可怕。因为一旦如此,就意味着他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的认知能力。
②别人都觉得他做事的手段过于死板,而他却自鸣得意。
(4)高深莫测 深不可测
辨析:两个词语都有“无法测度、难以捉摸”的意思。“高深莫测”用于学问或神情等,有时用以讽刺故弄玄虚者,含贬义;“深不可测”比喻情况捉摸不透或道理深奥难懂。
例句:①由于某些原因,股票分析这一行业被搞得非常神秘,看起来深不可测,让业余投资者敬而远之。
②有些人看上去满脸深刻、老成持重,高深莫测,实际上很浅薄。
研 习 讨 论 与 鉴 赏
问题研讨
【任务一】 把握文本内容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由引言和五个小标题统领的内容组成,可分为四部分,请梳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并将其填入下表中。
参考答案:
部分 构成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引言 讲述获奖事由,阐述现代科学和技术以及中国传统医药学在发现和提取青蒿素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 叙述屠呦呦团队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历程。
部分 构成 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 阐述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研究上的成果。
第四部分 “中医药学的贡献” 总结全文,概述近年来中医药学的新贡献,表达“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的观点。
2.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们是如何克服的
参考答案:①在项目的第一阶段,屠呦呦团队从200个药方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用于在小白鼠身上测试其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尽管在青蒿上的研究出现转折点,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为寻求答案,团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改变提取方式为低温提取,抗疟效果得到大幅提升。②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3.文章中列举了中医药学的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①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②砒霜对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③石杉碱甲对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有效。④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
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作者记叙了自己童年和高中时期的哪些事情 意在说明什么 请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
时期 具体事情 意 义
童年时期 观察水池中鲤鱼,想象水池中鲤鱼 “科学家”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研究的兴趣。 对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充满了兴趣,促使自己对它进行研究、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这些故事,意在说明想象力、兴趣和实践能力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教育”也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求学,更多的是自主观察、阅读和探索的经历。
高中时期 看了许多书后,自己动手建设实验室,建造电子感应加速器。
5.水池中的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①鲤鱼“科学家”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②鲤鱼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鲤鱼“科学家”们以“神秘力”来掩饰自己的无知。③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被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④鲤鱼“科学家”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大多数鲤鱼却认为是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了它们的“自然规律”。
6.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来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想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有相似之处。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我们就拒绝承认,我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些科学家鄙视“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7.“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这一秘密”具体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这一秘密”是关于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具体包括三个问题: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可能会如此难以解决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费在这种研究之中。
【任务二】赏析表达技巧,体会科学品格
1.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参考答案: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作者这样说,是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
2.《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引言部分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从引言部分,你能看到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格
参考答案: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青蒿素的价值、发现经过以及作者从传统中医文献中所获得的灵感和启示。这一部分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也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急于去了解、探求后面的具体内容。
②从这部分内容可以看到屠呦呦具有如下品格:对科学研究有好奇心,并且热爱科学研究;善于灵活转换研究思路;有团队合作精神;谦逊有礼,心怀感恩;胸怀世界,情系苍生。
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语言质朴无华,用语准确,请举例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而是以质朴的语言阐述科学的问题。如文章一开篇,作者如话家常,从自己对中医的接触讲起,寥寥数语就阐明了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言简意赅。
本文语言准确。如“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一句中“很大程度上”一词的运用体现了作者作为科学家的严谨。
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其成长经历,在材料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本文在材料的处理上重点突出,详略得当。①从整体上看,作者并没有按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的体验。②从局部上看,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有关统一场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这就使得文章叙述不蔓不枝,重点突出,也便于读者了解。
课堂活动
1.屠呦呦与加来道雄能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并不是偶然的,请简要分析促成他们成长为优秀科学家的相关因素。
参考答案:①好奇心、想象力。科学是需要好奇心与想象力的,这二者能带来创造力。屠呦呦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加来道雄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象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②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
③实验精神。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就不可能到达真理的彼岸。
2.以屠呦呦为代表的医药科技工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被概括为“青蒿素精神”。“青蒿素精神”后来被总结为32个字:“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如果你是屠呦呦事迹宣讲团中的一员,需要你面对听众对青蒿素精神做阐释,你会怎么说
提示:题目中给出了“青蒿素精神”的内容要点,宣讲时围绕这些要素,结合具体事例阐释即可。
参考答案:
内容要点 阐释
胸怀祖国,敢于担当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只要事业需要,明知前面的路并不平坦,也毅然挺身而出;只要祖国召唤,哪怕需要以身试药,也绝不说一个
“不”字。只有秉承热爱祖国、科学报国的家国情怀,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以舍我其谁的魄力,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才能切实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内容要点 阐释
团结协作,传承创新 从屠呦呦的科研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发扬集智攻关、跨界合作的协同精神,强化集体观念、厚植团队意识,继承挖掘中医药宝库精髓,将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为推动医学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内容要点 阐释
情系苍生,淡泊名利 屠呦呦用她的个人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弘扬大医精诚、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以“习医之人,以彼之苦,若己受之”的感同身受之心,不求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潜心研究,才能攻克中医药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
内容要点 阐释
增强自信,勇攀高峰 只有坚定中医药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不断探索求真,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不畏挫折、敢于试错,才能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整合建构
【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以小标题结构全篇
文章除引言外,其余内容均使用了小标题。使用小标题,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同时,也能让听众很快地了解作者要讲述的内容,吸引听众。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中医药学的贡献”这些标题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按照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循序渐进,纵向排列。单看标题就能大体了解青蒿素发现的过程。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包括童年的“趣事”和高中阶段的做法。“童年的两件趣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采用了并列的结构方式,体现出想象力和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在记叙高中阶段的经历时,作者又按照事理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先写自己是怎样大量阅读理论著作的,然后写自己着手“原子对撞机”的实验,是先理论后实践。这样的结构安排,使文章既脉络清晰,又重点突出。
课文两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作者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的。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想象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象中,认识到人类在空间认识上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世界”的存在。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应是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科学家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验证。
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耐力和恒心等。对于这些能力,作者没有板起面孔,以“大家”自居,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感受。
【素材挖掘】
●不畏困难,乐于奉献:屠呦呦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收集了2 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又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进行筛查,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研究青蒿素的过程是异常艰辛的,其中的酸甜苦辣绝非常人能够想象和忍受。如果没有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热爱,没有勤于钻研、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无法攻克世界难题的。
●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从屠呦呦临危受命到青蒿素成功提取,历时长达数十载。面对一次次失败和打击,屠呦呦没有妥协,没有气馁,反而屡败屡战,愈战愈勇。她和同事们翻阅大量的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在实验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更好的方法,终于大功告成。正是由于屠呦呦他们这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才使得青蒿素问世,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兴趣成就人生: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痴迷让加来道雄从一个普通学生变成理论物理科学家。他回忆说,八岁时曾听过一个故事,此后这个故事就一直留在脑海里。“我的老师在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加来道雄回忆说,
“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加来道雄为了能够理解爱因斯坦的“思想”,在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他能够找到爱因斯坦著作的地方奔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立志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学贵有疑:作者假设鲤鱼也能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由此设想到鲤鱼也会对世界有粗浅的探究,但是,它们终究只能接受它们直觉感受到的世界。作者又想到,一些科学家也否定他们在实验室里不能便利地验证的世界。没有感受到并不等于不存在,作者这种怀疑精神,激发他不断攀越科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