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看图时的错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看图时的错觉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6 22:3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看图时的错觉》导案
设计思路:新课导入-展示课题-展示目标-检查预习-揭示概念-讲解例题-3个自主探究-展示点评-总结归纳-课堂小练-作业布置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备注
一、新课导入、展示课题(4分钟) PPT展示图片?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引导班级学生回答. PPT展示图片,观看后提出问题,全班举手抢答.组内1号检查学案完成情况.全部完成小组加3分,一人未写扣1分.
二、目标展示、检查预习(2分钟) 1、通过观察图片、实例,认识生活中“错觉”的存在,会排除简单的错觉干扰,并能举出一两个“产生错觉”的例子.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学会运用测量法和数学证明去验证猜想,并初步认识数学模型.(重点) 教师多媒体展示目标,学生齐读,划出关键字.
三、揭示概念(5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什么是错觉?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概念.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身边关于“错觉”的例子. 学生举手抢答,答对者加2分,答错者给1分鼓励分.
四、讲解例题(5分钟) 图中哪个人的身高最高?看起来最上面的人最高,可测量后发现一样高.图中的线是直线吗?看起来是曲线,可经过测量之后发现是直线. 老师示范,讲解典型例题.
五、合作探究、展示点评(20分钟) 互动探究一:1、观察一下,图1三组线段中线段a与b的长度.猜想:通过观察,分别说出上面三组图形,哪一条比较长?验证:你通过什么方法验证三组图形中各自线段的长度?2、观察一下,图2中的圆A和圆B的大小.猜想:通过观察,说出圆A大还是圆B大?验证:你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圆A和圆B的大小?互动探究二:观察一下,图4中的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猜想:通过观察,回答图4中的直线a与b是否平行?验证:你通过什么方法验证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观察一下,图3中的四边形的形状.猜想:通过观察,回答图3中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验证:你通过什么方法验证图3中的四边形的形状?互动探究三:如图,已知:AC∥DE,∠1=∠2,观察一下,AB与CD平行吗?用数学证明的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各个小组讨论5分钟.分到任务的三个小组分别上讲台展示、板演.(小组得分:一般8分、良好10分、优秀12分)展示过程中,其他小组有疑问或者不同意见可立即举手点评,点评精彩3分,点评一般2分,点评较差得1分鼓励分.
六、小结升华(2分钟) 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包括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 在老师引导下,和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
七、课堂小练(2分钟) 如图,如果AB∥CD∥EF,那么∠BAC+∠ACE+∠CEF=( ).A.180° B.270° C.360° D.540° 学生举手抢答(要求回答出观察到的数学模型),答对者加2分,答错者给1分鼓励分.
八、作业布置 必做:欣赏一部应用错觉原理设计的电影和动画,可以找我拷贝.选做:发送至IPAD,晚自习完成,题目:《64=65?》、《吃不完的巧克力》.
A
D
B
E
1
2
C
A
D
B
E
1
2
C
A
D
B
E
1
2
C
A
D
B
E
1
2
C
A
D
B
E
1
2
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