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8、7、6加几 课时 第2 备课人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 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亮点 8、7、6、分别与9、8、7、6、相加,体会算法多样化,说说学生喜欢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起兴趣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谁能说说计算9加几时,我们用什么方法 生:把另一个数分成1和几,先把9加1凑成10,再用10加几,得十几。 师:现在咱们用这种方法,比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9+5= 9+6= 9+3= 9+2= 9+7= 9+4= 2.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数 8+( )=10 7+( )=10 6+( )=10 8+2+6=( ) 7+3+2=( ) 6+4+4=( ) 生口答。 二、自主研究,学会算理 1.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出示主题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到前面边指边说吗?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什么问题? (3)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呀? 学生汇报并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①数的 ②接数法 ③8+5 ④7+6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多种方法,学习8加几 ①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己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摆,并和同桌说说,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 学生交流后汇报:指名生上台演示。并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并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你们看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反馈:点子图的方法 摆小棒的方法 图上圈一圈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③ 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以后同学们在口算时,可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来算。看着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装到脑子里吧! 8 + 5 =13 2 3 谁来再说说你们刚才是怎么算的? 看到8,想到2,把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3=13 ④ 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算算这几题,行吗? 练习:8+3 8+4 8+5 8+6 8+7 8+8 8+9 ⑤ 小结:这些题都是几加几?(8加几)8加几,怎么算?(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 ①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还可以怎样列式? (男生7人,女生6人) 7+6= ②你能用凑十法计算这道题吗? 看见7想到3,把6分成3和3,7和3凑成10,10+3=13 7+6=13 3 3 ③如果换成6加几,你会吗? (由学生说算法) (3)小结8、7、6加几的方法。 计算8、7、6加几时,都可以运用“凑十法”,都是将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 做一做:我会圈,也会算!请大家翻开书91页,自己在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来,再计算! 2.算一算,找规律。 7+3+3= 6+4+2= 8+2+2= 7+6= 6+6= 8+4= 3.填一填。 4.找找看。 可以提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表现得棒极了,那你们都学会了些什么呢? 五、作业: 1、书第93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第5题。 2、课堂作业本第54页,独立完成 教学意图 教学目标达成: 课始,首先回顾9加几的口算过程和为什么用凑十法,接着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上节课的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能够想到“凑十法”予以表扬,而对于点子数,接数法的出现,也不能否定,应该出现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优化解题思路。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利用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8加几的凑十法,再运用知识的迁移,启发学生思考7、6加几的“凑十法”,使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更进一层。 , 学法指导: 点子图的方法 摆小棒的方法 图上圈一圈 个性化修改
板书设计: 8、7、6加几 8 + 5 =13 2 3 10
句式训练: 看到8,想到2,把5分成2和3,8和2凑成10,10+3=13 看见7想到3,把6分成3和3,7和3凑成10,10+3=13 看见6想到4,把5分成4和1,6和4凑成10,10+1=11
拓展: 9+8=7+□ 9+5=4+□ 9-3=10-□ 9+9=10+□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