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加几 P89例1 课时 第1 备课人
课时目标 1.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亮点 理解9和1凑出一个10, 9加几就是把另外一个数分成1和几再相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电子课本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二、新授展开 1、教学内容:9加几 导学单: (1) 关于饮料,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 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3) 你能列个算式来解决吗? (4) 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 预设: 生1:1、2、3……12、13依次数。 生2:从9数到13。 生3:9和4合起来是13。 生4:13可以分成9和4。 生5: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2、优化算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可以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 (演示凑+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3、归纳算法特点 师:像这样的算式,第一个加数都是9,我们把它叫做9加几。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先把9+1凑成10,然后计算10加几就是十几。 4、巩固 练习 数学书第89页做一做 问题:1. 前面这几道计算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 你们都是怎样算的? 小结:我们采用了“凑十法”,就是把9加几的题目转化成了 10加几的题目来计算。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三、巩固性练习 1、《作业本》第52页第3题。 让学生感受“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之变大”,初步渗透函数思想。提醒学生把先算出来的得数写在边上,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2、作业本第5题 左边是一个算式,右边算出来的结果要和左边相等,所以这类题要提醒学生把左边算式的得数写在下面。可以让学生用“凑十法”来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 (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非常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经常用到。 教学意图: 教学目标达成: 教材以实物图、语言叙述、在算式下面注出凑十的过程相对照的方式,呈现了“凑十”和口算的过程。这样就把具体的操作过程、用语言叙述的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便于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凑十法”,也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基础。 学力培养: 让学生分析情境图,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路之后,合作学习时一种必要的过程,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突破: 通过自己列出9加几的算式,再在一起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动画操作,启发学生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凑十法”计算。这样就抓住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个性化修改:
板书设计: 9加几
句式训练: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 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和1凑成10,10+2=12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