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27 23:1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1919年,中国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积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次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B. 华盛领会议
C. 慕尼黑会议D. 雅尔塔会议
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的美国思想家杜威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 )
A. 取消了“二十一条”
B. 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国共合作实现
3.五四运动期间,学生们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游行时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 扶清灭洋
C.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
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B. 五四爱国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D. 土地改革运动
5.右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7.“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评价的应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漫画的名称为《救火器的误用》,用它来表达对下列哪一事件的看法最为恰当(   )
A.清政府镇压武昌起义
B.北洋政府镇压五四运动
C.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
D.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
9.某学者认为:“五四爱国运动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是中国现代外交的起点。”其依据是
(   )
A.它弘扬了爱国精神,改变了中国的弱国地位
B.它促进了民族觉醒,推动了思想解放
C.它昭示了反帝决心,拒绝了列强的无理要求
D.它显示了人民力量,重组了革命阵营
10.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
A.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11.毛泽东说:“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
A.革命的复杂性  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抗战的持久性
12.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对下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A.这场运动在上海爆发
B.运动是由学生最先发起的
C.运动后期的主力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
D.这场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13.“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发生的
B.是全体民众参加的反清爱国运动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使北洋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
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
15.“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反映历史事件爆发在( )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16. 以下四位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其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请你判断他是谁(  )
17. 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标志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展开        B.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C.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8.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任何政党不同,主要表现在(  )
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②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 ③能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④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20.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因为 (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非选择题
21.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反映了1919年要打倒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及章宗祥,你认为这三只拳头分别代表哪三个阶层的人物?
(2)漫画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运动的内容?它的导火线是什么?
(3)这次运动的主力是谁?说明了什么?
(4)这次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说说“新”体现在哪里?
(5)这次运动的精神是什么?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22、有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就有青春之家,青春之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是指什么事件 “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材料二 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 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对当时局势的认识。
材料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宣言”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哪句话 从中体现了青年学生怎样的精神品质
材料四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 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后的革命者开始关注什么力量
材料五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代青年应该怎样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23.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假如你是当时就读于北京大学的云南籍学生刘燕华,积极参加了最初几天的反帝爱国斗争。请你以刘燕华的身份在5月7日给远在云南的父母写一封信。(要求:①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起因、简要经过。②格式正确,语句通顺。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答案
1-5ABBBC 6-10DDBCD 11-15CACDB 16-20ADABD
21、(1)学生、工人、商人。
(2)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工人。说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4)性质: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5)爱国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2、(1)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外国列强外交政策的本质是奉行实力政策,弱国无外交;北洋政府腐朽无能,对外实行卖国政策;必须充分发动群众起来斗争;等等。
(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爱国、科学、民主、进步(爱国主义精神,敢担当,贵行动;勇于反对帝国主义,坚决捍卫国家民族权益;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4)人民群众的力量。
(5)爱国和科学精神:学科学,掌握技能,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转化为造福于祖国、造福于人民的实际行动,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爱国和民主精神: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增强家国情怀,学管理,学理论,发扬民主,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智慧和方案;爱国和进步精神: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升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家事国事,事事关心,与时俱进,努力追求进步。
23、原因: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中国外交失败。简单经过:天安门集会演讲,游行示威;正义要求(口号);火烧赵家楼;学生被捕;北京学生总罢课,营救被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