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类突破:课内现代文阅读-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 、 、 跟时光进行对比,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意思递进
3.“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最后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选文: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 的说过:“人 固有一死,或 ,或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5.将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6.用横线画出文段的中心句。作者引用名句来论证,把两种不同的“死”的意义进行横线;还通过列举横线的事例,再次论证了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人物的死比泰山还重,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8.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作者原名是 。
9.文段已用“//”分为两层,其根据是什么?恰当的一项是 。
A.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在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写过除夕,再写过正月初一。
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
10.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 、 、 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 。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①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②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③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2.文中句子①是 描写;②是描写;③ 描写。
13.为什么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表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是一个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①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②“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着—— 伟大——
仍旧—— 慈祥——
17.短文中画线句子①是对父亲的 和 的描写,说明了 ;画线句子②是对法官的 和 描写,说明了 。
18.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A.话题转换 B.解释说明 C.语意转折 D.说话中断
19.这段话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也许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白鹅》(节选)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kān kàn)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qì xiāo);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háng kēng)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丛容,大模大样的,颇(pō bō)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竞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2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2.文中有许多表现鹅高傲的词语,每项找出两个写下来。
叫声: 、
步态: 、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本文作者对这只高傲的白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
A.讥笑、嘲讽 B.喜爱、赞美 C.讨厌、反感
课内阅读。
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或到海边去捕鱼,并且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25.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
①
②
③
④
26.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 问题。
27.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 人。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那个星期天(节选)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他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28.本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9.这段话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写了 , , , ,几件事,表达了“ 我 ”的 心情。
30.画横线的的句子是 描写,体现出我 的心情。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排比;燕子;杨柳;桃花
2.A
3.与文章的结尾相照应,点明中心。
4.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感情。
【答案】5.司马迁;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6.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7.白衣天使叶欣,在非典期间,身先士卒,最终感染疾病不幸离世。
【答案】8.北京的春节;老舍;舒庆春
9.A;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10.香味;颜色;声音;红火热闹
【答案】11.不但……还……
12.语言;;②动作;③神态
13.因为“我"对父亲的表十分好奇。
14.“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好奇心、求知欲极强的孩子。
15.因为“我”的好奇心、求知欲打动了父亲。
【答案】16.慌乱(惊慌、慌忙等);平凡(普通、平庸等);改变(不再等);凶恶(严厉等)
17.外貌;神态;他在经受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坚强和对亲人的爱;语言;动作;法官的残暴和凶狠。
18.B
19.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在法庭上见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之情。
20.孩子对不起了,大爱无情,为了革命的胜利这也是我应该做的,不久的将来胜利一定会来的,我相信虽然我不在了,我的同志一定会照顾你们的,相信你们一定会过得很好。
【答案】21.kān;xiāo;háng;pō
22.厉声叫嚣;引吭大叫;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23.用鸭的步调急速衬托出鹅的步调从容,通过对比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鹅的“高傲”。
24.B
【答案】25.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26.吃喝(生活)
27.有坚强意志,聪明能干
【答案】28.那个星期天;史铁生
29.这段时光不好挨;跳房子;看云彩走;找蚁穴;看画报;焦急
30.环境;孤独和无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