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课文背记与默写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1.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句。
(1)我爱生活,我爱四季。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高鼎《村居》中“______,_____”万物复苏、 草长柳绿的气氛;我爱夏天,夜行农村小道,享受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_______,______”的稻花清香、蛙鸣阵阵的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大漠,欣赏李贺《马诗》中“______,_____”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2)读诗,让我们的心灵更贴近自然,眼睛更有洞察力。读林升的“_____,______”感受诗人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读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领悟的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读《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体会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的道理。
(3)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表词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的词句是:______,_____。
2.根据情境默写诗句。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处处有诗意。当我荡舟西湖,不禁想起苏轼“_____,________”的诗句;当我手抚长城,联想到孟姜女的故事,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_______,_______”的诗句再次浮现脑海。
(2)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好友闲话农事,“_______,_______”,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_______,_______”,派遣内心寂寞;酒中有离情,道尽伤别,却不着“伤”字,只是“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内心深沉的惜别之情。
3.填空。
(1)《论语》是____家思想的经典,记录了_______的言行。
(2)_____朝是诗歌鼎盛时期。______和_______并称为“王孟”。_______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凄凉孤寂的心境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是张继夜宿姑苏城外中的“______,_______”;是叶绍翁在孤寂的寒夜里写就的“______,_______”;是张籍一封家书的“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
(2)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
(4)《两小儿辩日》一文选自《__________》,其中的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想想家和_________家。
5.填空。
(1)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春天里漫步,不觉吟诵“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夏日里赏荷,忍不住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我们会想起《竹石》中的“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当我们遇到老人哀叹自己老去时,我们会用苏轼《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
(2)人们常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3)小明的爸爸毛笔字写得特别好,小明经过爸爸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练习后,写得比爸爸还要好。小明的爸爸对此很满意,赞扬道:“这真是‘_____________’啊!”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中表达“虽只一水之隔,却不得相会”这个意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一水间,脉脉_________________”。
(2)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今夜月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谁家”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李明表示要牢记于谦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浑不怕,要留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间”这两句诗,用诗人的高尚情操来激励自己。
(4)《学弈》中的“使弈秋_______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表现了两个人学弈态度的截然不同。
7.积累与运用。
(1)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徜徉古诗王国,我们可以与赵师秀共享“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的闲适惬意,与杜甫欣赏“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春景;仰慕于谦“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洁情操;感受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鲁迅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______》,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回忆性散文集《______》,杂文集《______》。
8.古诗填空。
(1)《忆江南》是______代诗人_____所写的词,“忆江南”是_________。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风景旧曾谙”一句中,“谙”指______①熟悉;②黑、不亮。
(2)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___________,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时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垂钓时怕鱼儿被吓走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___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小娃撑小艇,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在池塘里偷偷采莲花的情景。
9.先把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①无情未必_____,怜子如何_____。
②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也便成了路。
③惟有民魂是_____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_____。
④我们自古以来,就有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
(1)体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第_____句。
(2)鲁迅鼓励国人要自信,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名言是第_____句。
(3)表现鲁迅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的名言是第_____句。
(4)鲁迅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名言是第_____句。
10.古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2)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3)黄师塔前江水东,________________。《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4)荷尽已无擎雨盖,________________。《赠刘景文》(苏轼)
(5)不解藏踪迹,________________。《池上》(白居易)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___,________。
(4)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________》
12.积累与应用。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是______;《天净沙·秋思》中的“天净沙”是______。
(2)“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出自鲁迅的《答客诮》。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的原名是_____,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
(3)一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旁观者清。”诗人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4)“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这副对联赞颂的是诗人____。请你写出这位诗人的一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积累与运用。
(1)在《三国演义》中,______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成了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人物。
(2)金陵十二钗之一的______,容貌美丽,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为“混账话”。
(3)猪八戒原为天宫中的______,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
(4)“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是指______,“豹子头”是指林冲。
(5)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人与人之间总躲不过一个“情”字。王维诗曰:“_________,_________”,清酒一杯别元二,是朋友情深;孟郊诗云:“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母爱的伟大,是母子情浓。
14.依据提示填空。
(1)“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出自宋代诗人_____的《_____》。
(2)“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出自《_____》。
(3)文学家司马迁说过:_____,或重于泰山,_____。
(4)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使卵石臻于完美的,_________,_________。
(5)“它们大多数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6)毕业在即,请为同学写一句毕业赠言,送上你的真情与祝福。_____
参考答案:
1.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理解及默写。
(1)《村居》清·高鼎
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全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马诗》唐·李贺
全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如同运用赋的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南宋林升的《题林安邸》
全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游山西村》宋·陆游
全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题西林壁》宋·苏轼
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3)《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全诗: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
2.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详解】此题考查古诗词的积累运用。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解释: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全诗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解释: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出自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解释: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全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解释: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共饮,月影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映照出三人。
全诗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解释:老朋友请你再饮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旧亲人。
全诗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儒 孔子及其弟子 唐 王维 孟浩然 王维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的积累。
(1)《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2)诗歌在我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是唐朝,“唐诗宋词元曲”,古人把诗歌归结于唐朝,足以彰显诗歌在唐朝的伟大造诣,唐朝可谓是诗歌的“天堂”。
王维和孟浩然被称为“王孟”,他们二人都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他们的诗对后世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力。同时,他们也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解释: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解释: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出自唐代张籍的《秋思》,解释: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4. 烈火焚烧若等闲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河汉清且浅 列子·汤问 教育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识记、名言警句的积累和文学常识。
(1)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全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3)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全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4)《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5.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千磨万击还坚劲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识记。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天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是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意思是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出自北宋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意思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儒客先师荀子《劝学》,是一个俗语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6. 盈盈 不得语 人尽望 不知秋思 粉身碎骨 要留清白 诲二人弈 专心致志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意思是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4)出自文言文《学弈》,全文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有人说:“不是这样的。”
7. 闲敲棋子落灯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狂人日记 彷呐 喊徨 野草 朝花夕拾 且介亭杂文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以及文学常识的填空。
(1)“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原文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诗句写出了原文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写黄四娘家的花,显示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蕴含春光难留之意。独步寻花,表现了杜甫对花的喜爱、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的希望。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原文是: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2)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有《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鲁迅的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结集为《朝花夕拾》和《野草》,其中散文诗集为《野草》,回忆性散文诗集为《朝花夕拾》。鲁迅创造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杂文形式,并将之发扬光大,著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据此整理作答。
8. 唐 白居易 词牌名 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① 意欲捕鸣蝉 怕得鱼惊不应人 忙趁东风放纸鸢 偷采白莲回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理解及默写。
(1)《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词,“忆江南”是词牌名,全词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意思是: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全诗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出自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为: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出自白居易的《池上》,全诗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意思是: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9. 真豪杰 不丈夫 走的人多了 值得宝贵 真进步 埋头苦干 为民请命 中国的脊梁 ② ④ ① ③
【详解】考查名言默写。
①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诗意: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呢。
②出自鲁迅的《故乡》:“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意思是说,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当时的中国正处国难,很多人都有一种悲观的情绪,认为找不到救国的道路,鲁迅这句话就是要激励人们,如果坚持的走,就算前方没有路,依然能开创出一条路。
③《华盖集续编》中的《学界三魂》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华民族精神的立业之基是勤劳勇敢。
意思是:中国与中华民族是一体的。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④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意思是:正是这些有气节的民族英雄,才推动了社会不断巨变,向前发展。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1)体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名言是“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表现鲁迅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的名言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4)鲁迅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应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名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0. 水光潋滟晴方好 儿童急走追黄蝶 春光懒困倚微风 菊残犹有傲霜枝 浮萍一道开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能力。
1、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刚刚长出还未形成树荫。小孩子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
3、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全文: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译文: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4、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全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5、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全文: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1.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1)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其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其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句子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句子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2. 词牌名 曲牌名 怜子如何不丈夫 周树人 狂人日记 当局者迷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识的识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其中,“西江月”是词牌名。《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曲。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2)本题考查名言及常识识记,要求学生注重积累。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应填写的诗句是“怜子如何不丈夫”,诗句出自近现代鲁迅的《答客诮》,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3)本题考查俗语及诗句填空,要求学生注重积累。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第一个横线处应提填写“当局者迷”,整句话的意思是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要填写的诗句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及诗句的积累。根据“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可知,这幅对联赞颂的是诗人是李白,李白一生留下许多著名的诗作,如《早发白帝城》,其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创作的一首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诗作内容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 鲁肃 薛宝钗 天蓬元帅 水浒传 鲁智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详解】本题考查积累与运用。
(1)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在诸葛亮和周瑜的斗智过程中,不断的被两人作为传话,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成了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人物。
(2)《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薛宝钗,容貌美丽,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为“混账话”。
(3)《西游记》中,猪八戒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
(4)《水浒传》中,“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花和尚”指的是鲁智深,“豹子头”是指林冲。
(5)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6)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文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表达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文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其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是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表达母爱的伟大,是母子情浓。
14.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元日 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并非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列数字#打比方 打比方#列数字 三年光阴,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很多。如今毕业了,希望未来的你,做一滴晶亮的水,投射到浩瀚的大海;做一朵美丽的花,组成百花满园。
【详解】(1)《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于《文心雕龙》,意思是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自写史记的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4)“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印度泰戈尔《飞鸟集》里的一句话,意思:使卵石变完美的,不是锤的打造,而是水的磨练。说明自然美比人造美更好。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信,便拥有了决心、意志、勤奋、耐心,这一切会使他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说明自然美比人造美更好。
(5)“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橘瓣状排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6)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给自己的老师或是同学送上一段临别赠言,作答时,先要选定赠言的对象,然后用个性化,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对老师或是同学的祝福与希望即可。语意要清晰连贯,不能有语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