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练习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练习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6 17: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标点符号 修辞手法练习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的引号,表示讽刺的一项是( )
A.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
B.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C.大兴安岭的“岭”跟秦岭的“岭”不打一样。
D.只要看到教室里的那些可爱的“花儿”,老师就一点都不觉得累了。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B.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怎样立意……
C.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旅游。
D.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
B.到了江南,我才理解“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C.“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4.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直接引用 C.表示讽刺或否定
5.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 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 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
“ 。 , 。 , 。” B.:,,。 , 。
C., 。 , ; , 。 D., , , ; , 。
6.下列句中的省略号有不同的作用,请找出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呀?……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B.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吞吐
7.对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讲的就是“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C.表示引用。 D.表示讽刺和否定。
8.选择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插说内容 D.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9.你知道下面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吗?
芝麻开花——节节高。( )
解释说明。
表示声音的延长。
C.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C.“鸟的天堂”指的是那棵美丽的南国的树。
D.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B.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C.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D.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
12.下面一段话横线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为什么瓜秧开了不结瓜 是水浇的不够 是肥施的不足 还是土壤根本不行 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 他找到了答案 西瓜开了花要授粉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13.下面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瓢虫)折好她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B.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C.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
14.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表示解释说明)
B.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表示意思的递进)
C.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表示声音的延长)
D.小人鱼向东方凝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她知道,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自己就会死去。(表示意思的转折)
1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B.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C.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青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D.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斩增加,出现了双凤朝日、龙凤是祥彩画,还有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1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B.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C.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7.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B.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C.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18.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反问)
B.麦子长势差,稀稀拉拉,又细又黄,像狗尾巴草一样短小干瘪。(比喻)
C.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夸张)
D.秋以蹁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拟人)
19.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靠什么呼风呼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反问)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比喻)
C.巴掌大的操场,让人如何踢球呀!(夸张)
D.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
20.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21.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主人下马客任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A.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D.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23.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体型恭敬,不苟言笑,装束平整”的字体
B.“横笔不波,内外皆收,神采沉密”的字体
C.“上下牵引,偏旁互借,流转多姿”的字体
D.“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的字体
2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中所用修辞手法为( )
A.比喻 B.互文 C.夸张 D.谐音
25.与“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向前奔跑。”这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
A.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大海上飞翔。
C.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
D.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二、填空题
26.写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1)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2)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
(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
(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27.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风来了,榆树先呼叫,雨来了,榆树先冒烟。( )
(2)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
(3)这样的坏人难道不该治一治吗?( )
(4)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
(5)张飞的胆子晒干了有倭瓜大。( )
28.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
(2)那个人在病痛的折磨下如今已只有一口气了。( )
(3)小树在风雨中摇摆着枝叶,却依然倔强地挺立着。( )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29.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在海边_____他写浪花_____礁石_____在山顶_____他写青松_____老藤_____在田野_____他写春花秋月_____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_____
30.加标点。
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人 ________他愤怒地说________ ________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________ ________
31.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________边飞边鸣________更羸仔细看了看________指着大雁对魏王说________大王________我不用箭________只要拉一下弓________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了解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特定称谓②表示讽刺和否定 ③引用说的话 ④强调说明。 ⑤表明引用。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A、表明引用 B、表示讽刺 C、表明强调 D 表示特定称谓
2.D
【详解】略
3.A
【详解】略
4.A
【详解】略
5.C
【详解】略
6.B
【详解】略
7.C
【详解】考查引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故答案为C
8.A
【详解】略
9.A
【详解】略
10.D
【解析】略
11.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C项中,“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并不是并列分句,中间不能用分号,可以改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12.D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读句子,第一句“为什么瓜秧开了不结瓜”提出问题,后面使用问号;“是水浇的不够”“是肥施的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提出瓜秧开了不结瓜的三种可能性原因,属于选择问句,只在最后一个问句后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一位雷达兵懂一些农业知识”,话没有说完,后面使用逗号;“他找到了答案”后承接了“答案”的具体内容,用冒号解释说明;“西瓜开了花要授粉”一句结束选文,用句号。
故选D。
13.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理解。
A.正确。
B.正确。
C.有误,结合“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可知,句子中举例的瓢虫类没有一一列举出来,表示列举的省略。
14.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标点符号的作用。
破折号用途广泛,一般有解释说明、表示意思递进、表示声音延长、表示话语中断等作用。
选项C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奶奶又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宝葫芦的故事。因此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说明。
15.D
【详解】A.东西面的两个门是并列的可以用顿号,之前的南面、北面的不是并列的,用逗号隔开。
B.“三大殿”前都是引述这个词语的话,所以要用破折号。
C.“东六宫西六宫”中间用顿号。
16.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
顿号(、):是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省略号常见的作用:①表示说话的断续。②表示列举的省略。③表示说话的中断。④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⑤表示引文的省略。
句号(。):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B.“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里的“等”字已经表示列举未尽,不需要在“等”字的后面加上省略号(……)。原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句子里的省略号(……)应改为逗号(,)。
选项B的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故选B。
17.B
【详解】本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本题的判断要抓住文中是否有本体、喻体,而用他们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这个重点进行。
A中是想象如同升天一般美。
B中把“形象”比作“山”。
C中“好像”是猜测、猜想,不是比喻词。
18.A
【详解】A选项原句中的问句有问有答,所以是设问。
19.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判断,仔细分析每句话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在本题中判断错误的是A项。原句中的问句有问有答,所以是设问。
20.B
【详解】选B项错,是因为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说一群蚂蚁就可能翻江倒海,有点言过其辞,不符合实际。
C句是排比,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此句符合这一条件,充分说明叶片给房屋带来的好处。例如: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如果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小麦。
A句是比喻,把图书馆比作宝库,形象生动。比喻:为了更形象地描写说明事物,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一个完整的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组成。常见的比喻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借喻中可以不出现喻词。例如: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D句是拟人,用欢笑、推、挤、热闹等词把“藤萝”拟人化了,生动形象。
21.C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选项ABD用的修辞手法是“互文”的手法。
C项一共有了三种修辞手法:
(1)比拟修辞。“相对出”是描写人的动作。拟两岸青山为两队欢迎的人群,夹道欢迎我的行船。
(2)借代修辞。孤帆的“帆”,借代指“船"。是用个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方式度。
(3)衬托修辞。其特点是“烘云回托月”。孤帆一片日边来,是用日边的宏大烘托“孤帆“其“孤”。
22.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例句中“探出头来”把笋拟人化,所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 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是比喻句。把草比作茵,把柳叶比作眉毛。
B.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是比喻句。把桃花水比作竖琴。
C.“舞动着”是人的动作,这里把桃花水拟人化。
D. 你会从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是排比句。
故选C。
23.D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前三个选项,都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恭敬”、“神采”、“多姿”等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人的。而最后一个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字体比喻成“清泉穿石,流云出岙,竹摇藤飘”。
24.B
【详解】略
25.D
【详解】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题干把“小溪”当做人来描写,是拟人
A:连用三个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B:把“海燕”比作“黑色的闪电”是比喻。
C:“沉淀”这里用的是比喻义。
D:“嫩生生的荠菜”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是拟人。
26. 设问 夸张 拟人 对偶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1)本句有问有答,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
(2)“没有端酒杯,就醉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3)“顽皮”“跳舞”是对人的描写,句子把“雨滴”人格化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4)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语意相近,“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翠柳”,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27. 拟人 排比 反问 比喻 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注意根据不同修辞的特点进行理解。
(1)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句子的“呼叫”是人的行为,这里把“榆树”拟人化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2)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句子“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构成排比。
(3)反问是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句子“难道不……吗”构成反问语气,表达“这样的坏人该治一治”的意思。
(4)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句子把“它”比作“蓬松的球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5)句子把“张飞的胆子”比作“晒干的倭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28. 比喻 夸张 拟人 比喻、排比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在本题中仔细分析每句话可以得出相应的修辞手法。
(1)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把银杏树叶子比做小扇子。
(2)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夸张的写处那个人被病痛折磨的非常难受。
(3)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把小树当成人来写。写处小树摇摆着枝叶。
(4)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和排比,把漓江的水比做一块翡翠、比做江底的沙石。同时使用了三句极其以上的相同句式,所以是排比句。
29. , 、 ; , 、 ; , , 。
【详解】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浪花”“礁石”和“青松”“老藤”是并列的词组,中间加顿号。“远山近水皆有情”表示引用加引号。“在海边,他写浪花、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秋月”中间是并列的分句,加分号。
30. , : “ ! ”
【详解】略
31. , 。 , :“ , , , 。”
【详解】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