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与呼吸道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概括呼吸道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注意保持空气清新。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呼吸道的作用。
2.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41~42页的“资料分析”。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体育课上,当我们进行长跑训练时,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能长时间用嘴吸气和呼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患重感冒时,通常鼻子呼吸不通畅,就会用嘴呼吸,早上醒来时会有什么感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互动授课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1页的图4-26,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42页的“资料分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自行解决问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学生: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此外,鼻腔前部的鼻毛、鼻腔表面的黏液和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和黏液,也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有一定的功能。
(2)呼吸道除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学生:呼吸道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学生:呼吸道温暖、湿润和清洁进入肺内空气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环境中空气过于污浊,经过呼吸道处理后进入肺内的空气仍可能有一些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学生: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学生: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子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3.提问: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学生:用鼻子吸气,可以使外界寒冷、干燥、不洁的空气在经过鼻腔的处理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张大嘴巴吸气,外界气体就没有经过鼻腔的处理,直接通过咽、喉、气管下行到肺,容易对肺部造成伤害。
4.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有了呼吸道的处理,一些特殊职业者,如纺织女工和环卫工人等还会患呼吸系统疾病?
教师讲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提问:既然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那么空气中哪些物质是呼吸道处理不了的呢?
向学生介绍关于PM2.5的知识以及一些常见的有效防护措施,如防尘口罩的选择。通过这些介绍,使学生认识一些保护自身健康的方法,同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5.指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3页的图4-28。提问:你们有吃饭时大声说笑被呛着的经历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章所学过的消化系统的结构,结合这节课学到的呼吸系统的组成,看看这两个系统有没有共同的结构?
教师讲解:咽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它是食物和气体共同的通道。我们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说笑。
6.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4页的内容,了解喉的作用。
五、板书设计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六、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