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文学家,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一个秋天的傍晚,已经离开家乡、独自在外许久的叶绍翁
外出散步时看到了这样的情景,触景生情,
提笔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诗
夜书所见
夜晚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诗题意思
这首诗写的是夜晚诗人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呢?朗读诗歌在文中圈一圈。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 / 梧叶 / 送寒声,
江上 / 秋风 / 动客情。
知有 / 儿童 / 挑促织,
夜深 / 篱落 / 一灯明。
挑
tiǎo
挑
tiǎo (挑灯)
tiāo (挑选)
我会写
品读释疑
萧萧 / 梧叶 / 送寒声, 江上 / 秋风 / 动客情。
指风吹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
旅客思乡之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使客游在外乡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
秋夜的寂静
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里指诗人自己
品读释疑
天气冷了,秋风瑟瑟,如果你一个人又冷又饿地走在街道上,此时,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回家
知有 / 儿童 / 挑促织,夜深 / 篱落 / 一灯明。
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蟋蟀,也叫蛐蛐
篱笆
料想,料定
诗意:夜深了,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到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品读释疑
秋天是逗蟋蟀最好的季节,这时候蟋蟀长得又大又壮,叫声非常好听;但要捉住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顺着声音好不容易发现一只,赶紧用手去捂,当你觉得应该捂到手里了可是打开一看,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如果能捉到一只,那会多么快乐。
品读释疑
就在诗人被寒冷的秋风牵动思乡之情时,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斗蟋蟀,此时,诗人又会想到什么呢?
童年、家人、朋友
一语双关,不仅写出秋天的寒气逼人,更体现了作者的孤寂、不如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意的清冷,表达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诗歌主题
手法:《夜书所见》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桐树叶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儿童挑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诗歌主题
情感:通过对秋风落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斗蟋蟀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客居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远处
儿童挑促织
夜深一灯明
思乡怀亲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