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自贡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自贡)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时使用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捂住右眼后用左眼进行观察 B.目镜有污点时用纱布擦拭
C.收镜时用手转动物镜至一旁 D.用凹面反光镜将视野调亮
2.(2023·自贡)“九洪西瓜”以皮薄、汁多、味甜而远近闻名,深受市民喜爱。“九洪西瓜”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膜
3.(2023·自贡)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第一步都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B.动物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两部分
C.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
D.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4.(2023·自贡)粮食储存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少,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运输作用
5.(2023·自贡)绿萝有“绿色净化器”的美名,所以在室内常常能见到它的身影。下列关于绿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绿箩的呼吸作用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内进行
C.栽培时要及时松土以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D.因其可以净化空气,所以晚上应放在卧室内
6.(2023·自贡)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来中和抵消。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7.(2023·自贡)在观察猪心脏的结构时,可以看到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
8.(2023·自贡)有人将循环系统比作体内繁忙的“交通运输网”,其中的瓣膜在控制“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以下瓣膜的状态正确的是( )
A.动脉瓣打开,房室瓣打开 B.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
C.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 D.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关闭
9.(2023·自贡)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途径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 )
A.呼吸 B.排尿 C.排便 D.排汗
10.(2023·自贡)某人去医院尿检,发现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他出问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膀胱
11.(2023·自贡)“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是中国传统健身法,可强身健体。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2.(2023·自贡)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能接受信息的树突 B.②表示神经元的细胞核
C.③能与鞘组成神经纤维 D.④可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13.(2023·自贡)人体健康与激素息息相关。下列与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B.糖尿病患者需要口服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C.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上呆小症
D.肾上腺素可用于抢救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
14.(2023·自贡)教育部发布“睡眠令”,要求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若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发育延迟,身材矮小。分泌这种激素的腺体是( )
A.胰岛 B.垂体 C.胸腺 D.肾上腺
15.(2023·自贡)小涵在学做灯笼时,被铁丝扎到了手,手迅速缩回。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细胞
B.被铁丝扎到后,先感觉痛然后再缩手
C.若结构③受损,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D.本反射中手指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16.(2023·自贡)2022年9月,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相关部门随即展开了鉴定无名烈土身份的工作。用于烈士身份鉴定的物质是( )
A.DNA B.脂肪 C.糖类 D.蛋白质
17.(2023·自贡)《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古典名著,书中人物众多,如图展示了部分人物与贾宝玉的关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人物中可以与宝玉结婚的是( )
A.林黛玉 B.花袭人 C.薛宝钗 D.王熙凤
18.(2023·自贡)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劳动实践课中种下了番茄幼苗,三个月后获得了大丰收,其中最大的番茄单果重达300g。番茄果实长大所需的原料是(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以上都是
19.(2023·自贡)小明的妈妈怀孕了,他和哥哥都希望妈妈生一个妹妹,你觉得他们愿望实现的可能性是( )
A.0 B.25% C.50% D.100%
20.(2023·自贡)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下列对菠菜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的装置中,既能达成实验目的,又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
A. B.
C. D.
21.(2023·自贡)琉璃草的果实上长着密密的锚状小刺,郊游时人一旦碰到就很容易粘在身上带走。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可以帮助琉璃草传播花粉 B.帮助琉璃草顺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2023·自贡)现在的你正在进行生物学业考试,下列反射与“进行考试”都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强光照射闭上眼睛 B.摸到烫馒头缩回手
C.跟着导航到达景区 D.吃到柠檬分泌唾液
23.(2023·自贡)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的指导下,某村兴起了大棚草莓的种植热潮。想要种出的草莓香甜饱满,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向棚内充入更多氧气 B.合理控制种植密度
C.延长草莓的光照时间 D.夜间降低棚内温度
24.(2023·自贡)《诗经》中有“折柳樊圃”的诗句,这句诗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把柳枝折断,插在菜园周围长成篱笆的情景。柳枝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
A.播种 B.嫁接 C.组织培养 D.扦插
25.(2023·自贡)国宝大熊猫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因其完成有性生殖非常困难,全世界仅中国现存2000多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大熊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 B.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
C.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 D.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
26.(2023·自贡)某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这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若有毒物质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7.(2023·自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关于诗中描写的桃花和鳜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桃花细胞和鳜鱼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B.桃花细胞和鳜鱼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C.制作桃花叶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材料越大越利于观察
D.想要观察鳜鱼的血液细胞,可以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28.(2023·自贡)端午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处挂上一把艾草,有着避毒驱虫、祈福健康的美好寓意。如图为艾草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起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 B.②能控制葡萄糖进出细胞
C.③控制艾草的发育和遗传 D.④存在于艾草的每个细胞
29.(2023·自贡)豌豆的红花(基因E)对白花(基因e)为显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一株红花豌豆与一株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子代有一半开红花,一半开白花。则亲代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
A.EE B.Ee C.ee D.无法确定
30.(2023·自贡)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极易感染学龄儿童及成人,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勤洗手可阻止病毒的传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23·自贡)釜溪河自西向东蜿蜒在自贡的大地上,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进入21世纪,我市实施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让母亲河筑起了生态屏障,成为南国灯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徜徉釜溪河畔,只见水草繁盛,白鹭翩跹,鱼虾嬉戏,母亲河成为了市民们健身、休闲、游乐的好去处。请回答:
(1)釜溪河里生活的 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河流生态系统。
(2)釜溪河中的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同时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又是小鱼的饵料,白鹭则喜欢猎食水中的小鱼。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浮游动物和小鱼属于 ;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一条包含白鹭的食物链 。
(3)上世纪80年代,因沿岸化工企业的污水排放,釜溪河曾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发臭、鱼虾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任。作为自贡小市民,请你为保护母亲河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32.(2023·自贡) 2023年5月,奥运冠军全红婵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6岁的她在世界杯跳水比赛中(图一),一举夺得女子10米台双人和单人项目金牌,加冕双冠王。图二为全红婵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⑩代表相关结构。请回答:
(1)全红婵在完成第二轮比赛时,以完美的动作获得了满分。比赛中,她的骨骼肌消耗大量能量,血流速度加快。当血液流经骨骼肌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后,变为 血,由体循环最先回到心脏的 (填序号)。
(2)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肾脏也在持续工作产生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由图二中 (填序号)组成,当原尿流经⑩后,其成分的变化有 (答出1点即可)。
(3)双人跳台比赛中,在位于 的最高级神经中枢调控下,全红婵和队友动作精准,配合默契,夺得全场最高分。颁奖礼上,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在场的中国同胞情不自禁地大声跟唱,这种现象属于 反射。此时,全红婵激动万分,心跳加速,血流加快,这是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33.(2023·自贡)“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是我们熟悉的童谣。其实兔子的毛色不仅有白色,也有灰色等其他颜色。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两只白兔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子代兔毛的灰色和白色是兔子毛色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一对 ;两只白兔交配的子代中出现了灰兔,这种现象称为 。
(2)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代雄兔的基因组成为 ,子代兔子基因组成是Aa的可能性为 ;若子代的雌雄灰免相互交配,下一代中出现白兔的可能性为 。
(3)家兔的体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雌兔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____。
A.21+XX B.21+X C.22+XX D.22+X
34.(2023·自贡)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我国每年有近35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疾病。请回答:
(1)乙肝病毒是引发乙肝感染的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样都不能独立生活,因为病毒没有 结构。
(2)中国曾是乙肝大国,感染人数高达13亿。200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对新生儿免费接种,据最新统计国内乙肝人数已降至约700万。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分析,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属于 ;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 。
(3)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乙型肝炎 (填“能”或“不能”)通过戴口罩进行预防,原因是 。
35.(2023·自贡)回答下列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1)为探究动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图一中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用图二所示显微镜对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当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图三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经染色后细胞中着色最深的结构是 (填序号)。实验中,若某同学做图一步骤d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了一滴清水,则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他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其他同学看到的细胞相比会 (填“更大”、“更小”或“一样大”),原因是 。
(2)某同学想为家里的鱼缸安装一盏照明灯。为了寻找最适光源,他利用金鱼藻进行了实验探究:
将长势相同的金鱼藻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放入盛有500mL碳酸氢钠溶液(能为金鱼藻提供二氧化碳)的大烧杯中,标为甲、乙、丙、丁;在暗室中分别用不同功率的节能灯作为唯一光源,并将其置于距离烧杯20cm处(如图四),观察并记录每分钟各组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甲 乙 丙 丁
节能灯功率(W) 9 14 18 25
每分钟产生气泡数(个) 22 30 40 40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 。
②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 ,除了该气体外,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还会产生 。
③根据实验结果,该同学决定为家里的鱼缸安装18W的节能灯。据表分析,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至少答出2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双眼均是睁开的,此时左眼观察物象,右眼根据观察到的物象画图,A错误;
B、 当镜片有污点的时候,应用擦镜纸擦拭,玻片有污点的时候,用纱布进行擦拭,B错误;
C、收镜的时候,用手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接触物镜,C错误;
D、 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当视野较暗时,应该使用凹面镜,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可以简单归纳为:找→移→转→调。
①找:使用低倍镜、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
②移:将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往哪里偏就往哪里移);
③转:转动转换器,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会变大、变暗;
④调:①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光;②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2)在使用显微镜后,用擦镜纸擦拭目镜、物镜,用纱布擦拭玻片。
2.【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场所,A不符合题意;
B、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会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B不符合题意;
C、 液泡中含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物质,如色素、甜味、酸味等,因此西瓜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C符合题意;
D、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用来控制物质进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3.【答案】D
【知识点】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A、动植物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先细胞核复制,一分为二;再细胞质一分为二,A正确;
B、 动物细胞在分裂时,会通过细胞膜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且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B正确;
C、 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细胞不会进行缢裂,而是通过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C正确;
D、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先进行复制,然后再平分到各个子细胞中,因此每个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均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①细胞核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一个分成两个。
(2)分裂前后的两个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和组成不变。
(3)动物细胞分裂和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如果是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如果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如下图所示。
4.【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粮食储存的时候,已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植物一直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因此会导致粮食重量减少。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3)吸收作用: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过程。
(4)运输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导管和筛管运输物质的过程,导管会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会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5.【答案】C
【知识点】家居环境与健康;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在白天的时候会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夜晚因为缺少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绿箩的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进行,B错误;
C、 栽培时松土可以给土壤带去更多空气,让根细胞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
D、 夜晚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房间内的氧气,会导致人夜晚的氧气不足,因此大型植物不建议放在卧室,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3)呼吸作用的运用:
①低温可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期。
②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避免根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
③晾晒可以降低植物种子内的水分,减少呼吸作用,有利于种子的保存。
④降温可以降低夜间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增大产量。
6.【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②通过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促进水循环;②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7.【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由心壁分隔成4个空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左心室心壁最厚,收缩舒张的能力最强,会将血液运输得更远。
故答案为:A。
【分析】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形成,通过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有四腔,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8.【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血液要从心室运输到动脉,因此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会打开;而为了避免血液从心室倒流到心房,因此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会关闭。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的血管中有三种瓣膜,用来防止血液倒流。①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②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③位于静脉血管中的静脉瓣。
(2)当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当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9.【答案】C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排泄和排遗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两种方式,其中排泄用来排出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排泄方式有呼吸、排汗、排尿等;而排遗是身体用来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也称排便,因此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排便。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需要通过排泄排出体外。
10.【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正常情况下,血液在通过肾小球时,会将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排给肾小囊,而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会继续留在血液中,因此当尿液中出现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肾小球可能出现了病变,无法阻拦血细胞和蛋白质。 故答案为:A。
【分析】(1)肾小球中的是血液,血液成分有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肾小囊中的是原尿,原尿成分有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经过肾小管后,原尿转变成尿液,尿液成分有水、无机盐、尿素。
(2)若尿液中有糖,可能是肾小管病变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尿液中有血细胞或者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病变。
11.【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大脑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作用是维持平衡,脑干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中枢,控制心跳、呼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含脑神经和脊神经。
12.【答案】D
【知识点】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A、图中①为树突,能接受上一个神经传来的信息并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B、 图中②为细胞体内的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
C、 图中③可与髓鞘组合形成神经纤维,多条神经纤维可以组成神经,C正确;
D、 图中④为神经末梢,神经末梢无法集结成束构成神经,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
(2)多条神经纤维可以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13.【答案】D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A错误;
B、 胰岛素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错误;
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年分泌不足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也称大脖子病,C错误;
D、 肾上腺素可以提高人的呼吸速率、加速心跳与血液流动,故可用于抢救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激素是能调节生命活动的有机物,其特点是微量而高效,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所示:
激素 产生部位 作用 缺乏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的生长发育 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①促进新陈代谢
②促进生长发育
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分泌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
胰岛素 胰腺内的胰岛 降低血糖 分泌不足→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14.【答案】B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受到限制,因此会导致发育延迟,身材矮小等问题,因此青少年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故答案为:B。
【分析】激素是能调节生命活动的有机物,其特点是微量而高效,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
(1)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引发呆小症,成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引发大脖子病,也称:地方性甲状腺肿。
(2)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合成不足,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发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
(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因此常用来治疗血糖过高引起的糖尿病。
15.【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图中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③为传入神经,④为传出神经,⑤为神经中枢;
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要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
B、 被铁丝扎到时缩手属于简单反射,中枢在脊髓,感觉到疼痛属于复杂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一般来说,简单反射的路径比复杂反射更短,因此会先缩手再有感觉,B错误;
C、 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若结构③受损,则反射弧不完整,无法完成反射,但刺激结构⑤,效应器仍有反应,C正确;
D、 手指的位置能感受到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属于感受器,而缩手反射的效应器在肱二头肌,此时肌肉收缩,会牵引骨绕关节运动,完成缩手,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2)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也可称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而来,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16.【答案】A
【知识点】细胞中物质的分类
【解析】【解答】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每个人的基因组成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是一个人的独特“编码”,因此用来鉴定烈士身份的是DNA上的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包含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DNA和RN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7.【答案】B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我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其中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三人和贾宝玉都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不能结婚;而丫鬟花袭人与贾宝玉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只有主仆关系,两人可以结婚。 故答案为:B。
【分析】(1)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避免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2)为了优生优育,我国提出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18.【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番茄果实长大需要累积有机物,而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故答案为:D。
【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植物可以通过吸收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3)植物要生长、提高产量的本质: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
19.【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小明的父亲会产生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两种精子的比例为一比一,而母亲只会产生含X的卵细胞,当父亲含X的精子和母亲含X的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XX的妹妹,当父亲含Y的精子和母亲含X的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XY的弟弟,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且各为50%。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精子有两种类型且比例为一比一,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20.【答案】B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该实验是“探究绿色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酒精隔水加热主要有两个原因:①酒精直接与明火接触会导致爆炸,存在危险;②酒精与叶片直接接触,可以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实现现象更明显,因此该实验中需要叶片与酒精直接接触,酒精与火不直接接触。故答案为:B。
【分析】(1)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会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酒精)。
(2)酒精直接加热,会导致爆炸,有实验危险。
21.【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琉璃草的果实内含有种子,粘在人和动物的身上,是为了让人和动物帮助它传播种子。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维持生态平衡。
22.【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强光照射闭上眼睛是简单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A不符合题意;
B、 摸到烫馒头缩回手是简单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B不符合题意;
C、 跟着导航到达景区是复杂反射,反射过程中需要识别语言和文字,经过了大脑皮层中的语言中枢,C符合题意;
D、 吃到柠檬分泌唾液是简单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类特有的是语言中枢。
(2)简单反射是一种较为低级的反射,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脑干、小脑等位置,不经过大脑皮层;复杂反射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反射,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23.【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想要种出香甜饱满的草莓,需要增加草莓有机物的积累量,即光合作用要大于呼吸作用,“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延长草莓的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夜间降低棚内温度”则可以抑制呼吸作用,三者都可以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而“向棚内充入更多氧气”提高了草莓的呼吸作用,会抑制有机物的积累.
故答案为:A。
【分析】当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可以累积有机物,植物产量增加;当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植物消耗有机物,植物产量下降,严重时植物会死亡。
24.【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将植物的枝条插在土中,由枝条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是扦插,扦插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可以保存母本的优良性状。
故答案为:D。
【分析】(1)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征,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2)扦插是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之一,一般方法是通过截取一段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常见用扦插来繁殖的植物有:月季、葡萄、菊花、柳等。
25.【答案】D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并没有繁殖出新个体,不属于生殖方式,A不符合题意;
B、 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属于块茎繁殖,是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之一,而大熊猫是有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 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属于嫁接繁殖,是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之一,而大熊猫是有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 杂交培育水稻,亲本水稻之间有传粉受精过程,属于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大熊猫的生殖方式一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征,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块茎繁殖等。
26.【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一般来说,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由多到少,分析图表可知,丙的数量最多,应为生产者,甲的数量第二多,应为初级消费者,同理可推,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四者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为:丙→甲→乙→丁;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是逐级递增的,因此可知:丁的有害物质最多。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该污染物无法从生物体内排出,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往往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越高。
27.【答案】A
【知识点】玻片标本的类型;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桃花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鳜鱼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两种共有的是线粒体,A正确;
B、 桃花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鳜鱼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有细胞膜,B错误;
C、 由于光学显微镜是利用透光原理进行观察,因此制作桃花叶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薄、越均匀,观察到的现象越明显,C错误;
D、 玻片主要有三类:切片、涂片、装片,观察血液细胞时,常制作临时涂片,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3)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
(4)常用的玻片标本包括三种:切片、涂片、装片,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
28.【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图中①为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A正确;
B、 图中②为细胞膜,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
C、 图中③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C正确;
D、 图中④是叶绿体,叶绿体只在绿色结构存在,因此不存在与植物的每个细胞,如根尖细胞、叶片的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3)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果肉细胞、表皮细胞等;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
29.【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已知红花基因E,为显性;白花基因e,为隐性;若红花的基因是EE,则与白花ee杂交,后代只有Ee(红花);若红花的基因是Ee,与白花ee杂交,后代有Ee(红花)和ee(白花),具体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0.【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A、诺如病毒主要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从宿主细胞角度考虑,属于动物病毒,A正确;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 病毒个体很小,比细菌还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错误;
D、 勤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病毒,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病毒个体非常小,比细菌小很多,用纳米表示大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病毒形态,形态多样。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生存方式:寄生生活,离开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3)病毒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4)病毒按照宿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31.【答案】(1)生物
(2)消费者;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白鹭(或浮游植物→小鱼→白鹭)
(3)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用含磷洗涤剂;不乱扔垃圾)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故填:生物;
(2)浮游动物和小鱼不能制造有机物,是浮游植物中获取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食物链是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起始是生产者,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或者小鱼取食,浮游动物被小鱼取食,小鱼被白鹭取食,因此食物链可以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白鹭;也可以是:浮游植物→小鱼→白鹭;
故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白鹭(或浮游植物→小鱼→白鹭);
(3)工业排放污水没有经过净化处理,会污染河水中的鱼虾,因此建议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故填: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①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②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③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该污染物无法从生物体内排出,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往往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越高,最终有害物质会汇总到人类身上。
32.【答案】(1)静脉;①
(2)⑥⑨⑩;水减少(或不含有葡萄糖或无机盐减少或尿素浓度升高)
(3)大脑皮层;条件(复杂);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图中①为右心房,②为右心室,③为左心房,④为左心室;⑤为入球小动脉,⑥为肾小囊,⑦为集合管,⑧为出球小动脉,⑨为肾小球,⑩为肾小管;
(1)当血液流经骨骼肌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后,血液会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给组织细胞,再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走,因此血液变成了含氧量少的静脉血;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骨骼肌细胞的位置在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因此会流向上、下腔静脉,而后流入①右心房;
故填:静脉;①;
(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⑥肾小囊,⑨肾小球,⑩肾小管组成,当原尿经过肾小管之后,肾小管会吸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因此水会减少、葡萄糖为0、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会升高;
故填:⑥⑨⑩;水减少;
(3)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中国同胞大声跟唱国歌,这种反射需要经过后天学习,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复杂反射;全红婵激动万分,心跳加速,一方面有神经系统调节,一方面还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参与,因此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填:大脑皮层;条件(复杂);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
【分析】(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含脑神经和脊神经。
(2)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也可称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而来,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3)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5)尿液的形成通过: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6)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
33.【答案】(1)相对性状;变异
(2)Aa; (或50%);0
(3)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灰色和白色是兔子毛色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子代或者子代间的差异性,两只白兔交配的子代中出现了灰兔,亲子代之间存在差异性,属于变异现象;
故填:相对性状;变异;
(2)分析图像可知,两只白兔生出灰兔,灰兔属于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一个a来自父本,一个a来自母本,而父本母本都是白兔,所以父本母本的基因组成为Aa;亲代Aa和Aa杂交,后代有AA、Aa、Aa、aa,子代兔子基因组成是Aa的可能性为1/2(具体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灰兔aa杂交,后代只会生出aa,不会生出白兔,因此生出白兔的可能性为0;
故填:Aa;1/2;0;
(3)家兔的体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为22对染色体,雌性染色体组成为21对+XX;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要减半,因此卵细胞的染色体减半,为21条+X。
故答案为:B。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体主要有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成单存在。
34.【答案】(1)病原体;细胞
(2)保护易感人群;抗体
(3)不能;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只能阻挡一些飞沫,不能阻断乙型肝炎传播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乙肝病毒引起乙肝传染病,因此乙肝病毒是乙肝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产生有机物,需要寄生在其他活细胞体内;
故填:病原体;细胞;
(2)接种疫苗是为了让易感人群体内产生抗体,当遇到真正的病毒时,人体能更迅速地反应,因此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故填:保护易感人群;抗体;
(3)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主要预防的是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无法切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无法进行预防。
故填:不能;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只能阻挡一些飞沫,不能阻断乙型肝炎传播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分析】(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易感人群。
(2)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
(4)病毒个体十分微小,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5.【答案】(1)d→b→c→a;64;②;更大;细胞吸水膨大
(2)不同功率的节能灯;氧气;淀粉;节省电、利于光合作用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光合作用的实质;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科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图一中a为染色,b为刮和涂口腔上皮细胞,c为盖盖玻片,d为滴生理盐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的顺序是: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因此正确顺序为:d→b→c→a;观察更多细胞时,使用的显微镜倍数越小,图中最小的倍数是16×和4×的组成,整个显微镜的倍数是64倍;图三细胞中①为细胞质,②为细胞核,③为细胞膜,②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②细胞核着色最深;实验中若把生理盐水换成清水,细胞内浓度比细胞外浓度更大,细胞吸水膨大;
故填:d→b→c→a;64;②;更大;细胞吸水膨大;
(2)由实验的表格可知,该实验除了不同功率的节能灯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等,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功率的节能灯;实验中金鱼藻会产生氧气,氧气在水中形成气泡,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除了氧气,金鱼藻光合作用还会产生有机物淀粉,累积在金鱼藻体内;据表分析,18W的节能灯比9W和14W产生更多的气泡,说明该光照下,金鱼藻光合作用较强,而与产生同等气泡下的25W相比,18W的会更加省电,因此选择18W的性价比最高。
故填:不同功率的节能灯;氧气;淀粉;节省电、利于光合作用。
【分析】(1)制作动物细胞玻片(口腔上皮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牙签钝段轻刮口腔内壁,取口腔上皮细胞;
“涂”,把取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
(2)细胞吸水和失水可以简单用“水往浓度高的地方流”的口诀进行判断,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内浓度高,细胞吸水。
(3)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4)在实验设计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变量需要适宜且相等,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5)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自贡市2023年中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自贡)下列是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时使用显微镜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捂住右眼后用左眼进行观察 B.目镜有污点时用纱布擦拭
C.收镜时用手转动物镜至一旁 D.用凹面反光镜将视野调亮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A、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双眼均是睁开的,此时左眼观察物象,右眼根据观察到的物象画图,A错误;
B、 当镜片有污点的时候,应用擦镜纸擦拭,玻片有污点的时候,用纱布进行擦拭,B错误;
C、收镜的时候,用手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接触物镜,C错误;
D、 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当视野较暗时,应该使用凹面镜,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可以简单归纳为:找→移→转→调。
①找:使用低倍镜、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
②移:将物象移动到视野中央(往哪里偏就往哪里移);
③转:转动转换器,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视野会变大、变暗;
④调:①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光;②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2)在使用显微镜后,用擦镜纸擦拭目镜、物镜,用纱布擦拭玻片。
2.(2023·自贡)“九洪西瓜”以皮薄、汁多、味甜而远近闻名,深受市民喜爱。“九洪西瓜”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液泡 D.细胞膜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场所,A不符合题意;
B、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会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B不符合题意;
C、 液泡中含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物质,如色素、甜味、酸味等,因此西瓜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C符合题意;
D、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用来控制物质进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3.(2023·自贡)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第一步都是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B.动物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两部分
C.植物细胞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
D.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同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A、动植物细胞在分裂的时候先细胞核复制,一分为二;再细胞质一分为二,A正确;
B、 动物细胞在分裂时,会通过细胞膜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且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B正确;
C、 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细胞不会进行缢裂,而是通过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C正确;
D、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先进行复制,然后再平分到各个子细胞中,因此每个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均相同,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细胞分裂的过程:①细胞核一个分成两个;②细胞质一个分成两个。
(2)分裂前后的两个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和组成不变。
(3)动物细胞分裂和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如果是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如果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如下图所示。
4.(2023·自贡)粮食储存一段时间后重量会减少,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运输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粮食储存的时候,已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植物一直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消耗有机物,因此会导致粮食重量减少。
故答案为:A。
【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3)吸收作用: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过程。
(4)运输作用:指的是植物通过导管和筛管运输物质的过程,导管会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会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5.(2023·自贡)绿萝有“绿色净化器”的美名,所以在室内常常能见到它的身影。下列关于绿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
B.绿箩的呼吸作用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内进行
C.栽培时要及时松土以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D.因其可以净化空气,所以晚上应放在卧室内
【答案】C
【知识点】家居环境与健康;呼吸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植物在白天的时候会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夜晚因为缺少光照,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绿箩的呼吸作用在线粒体内进行,B错误;
C、 栽培时松土可以给土壤带去更多空气,让根细胞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
D、 夜晚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房间内的氧气,会导致人夜晚的氧气不足,因此大型植物不建议放在卧室,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3)呼吸作用的运用:
①低温可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鲜期。
②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避免根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
③晾晒可以降低植物种子内的水分,减少呼吸作用,有利于种子的保存。
④降温可以降低夜间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增大产量。
6.(2023·自贡)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在应对气候问题上的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将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来中和抵消。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B
【知识点】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B。
【分析】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②通过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促进水循环;②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7.(2023·自贡)在观察猪心脏的结构时,可以看到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 )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
【答案】A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由心壁分隔成4个空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其中左心室心壁最厚,收缩舒张的能力最强,会将血液运输得更远。
故答案为:A。
【分析】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形成,通过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有四腔,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8.(2023·自贡)有人将循环系统比作体内繁忙的“交通运输网”,其中的瓣膜在控制“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以下瓣膜的状态正确的是( )
A.动脉瓣打开,房室瓣打开 B.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
C.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 D.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关闭
【答案】C
【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血液要从心室运输到动脉,因此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会打开;而为了避免血液从心室倒流到心房,因此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会关闭。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的血管中有三种瓣膜,用来防止血液倒流。①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②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③位于静脉血管中的静脉瓣。
(2)当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当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9.(2023·自贡)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途径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 )
A.呼吸 B.排尿 C.排便 D.排汗
【答案】C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解析】【解答】排泄和排遗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两种方式,其中排泄用来排出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排泄方式有呼吸、排汗、排尿等;而排遗是身体用来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也称排便,因此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排便。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需要通过排泄排出体外。
10.(2023·自贡)某人去医院尿检,发现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他出问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膀胱
【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解析】【解答】正常情况下,血液在通过肾小球时,会将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排给肾小囊,而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会继续留在血液中,因此当尿液中出现血细胞或大分子蛋白质,则说明肾小球可能出现了病变,无法阻拦血细胞和蛋白质。 故答案为:A。
【分析】(1)肾小球中的是血液,血液成分有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肾小囊中的是原尿,原尿成分有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经过肾小管后,原尿转变成尿液,尿液成分有水、无机盐、尿素。
(2)若尿液中有糖,可能是肾小管病变或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尿液中有血细胞或者蛋白质,则可能是肾小球病变。
11.(2023·自贡)“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是中国传统健身法,可强身健体。在练习八段锦的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大脑是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作用是维持平衡,脑干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中枢,控制心跳、呼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含脑神经和脊神经。
12.(2023·自贡)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能接受信息的树突 B.②表示神经元的细胞核
C.③能与鞘组成神经纤维 D.④可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答案】D
【知识点】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
【解析】【解答】A、图中①为树突,能接受上一个神经传来的信息并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B、 图中②为细胞体内的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
C、 图中③可与髓鞘组合形成神经纤维,多条神经纤维可以组成神经,C正确;
D、 图中④为神经末梢,神经末梢无法集结成束构成神经,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包括轴突和树突。
(2)多条神经纤维可以集结成束构成神经。
13.(2023·自贡)人体健康与激素息息相关。下列与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B.糖尿病患者需要口服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C.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上呆小症
D.肾上腺素可用于抢救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A错误;
B、 胰岛素是蛋白质,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错误;
C、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成年分泌不足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也称大脖子病,C错误;
D、 肾上腺素可以提高人的呼吸速率、加速心跳与血液流动,故可用于抢救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激素是能调节生命活动的有机物,其特点是微量而高效,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所示:
激素 产生部位 作用 缺乏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的生长发育 幼年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①促进新陈代谢
②促进生长发育
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分泌过少→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
胰岛素 胰腺内的胰岛 降低血糖 分泌不足→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14.(2023·自贡)教育部发布“睡眠令”,要求初中生的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若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某种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发育延迟,身材矮小。分泌这种激素的腺体是( )
A.胰岛 B.垂体 C.胸腺 D.肾上腺
【答案】B
【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解析】【解答】青少年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受到限制,因此会导致发育延迟,身材矮小等问题,因此青少年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故答案为:B。
【分析】激素是能调节生命活动的有机物,其特点是微量而高效,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
(1)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引发呆小症,成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引发大脖子病,也称:地方性甲状腺肿。
(2)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合成不足,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发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
(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因此常用来治疗血糖过高引起的糖尿病。
15.(2023·自贡)小涵在学做灯笼时,被铁丝扎到了手,手迅速缩回。如图是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细胞
B.被铁丝扎到后,先感觉痛然后再缩手
C.若结构③受损,则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D.本反射中手指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答案】C
【知识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图中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③为传入神经,④为传出神经,⑤为神经中枢;
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要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错误;
B、 被铁丝扎到时缩手属于简单反射,中枢在脊髓,感觉到疼痛属于复杂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一般来说,简单反射的路径比复杂反射更短,因此会先缩手再有感觉,B错误;
C、 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若结构③受损,则反射弧不完整,无法完成反射,但刺激结构⑤,效应器仍有反应,C正确;
D、 手指的位置能感受到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属于感受器,而缩手反射的效应器在肱二头肌,此时肌肉收缩,会牵引骨绕关节运动,完成缩手,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2)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也可称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而来,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16.(2023·自贡)2022年9月,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相关部门随即展开了鉴定无名烈土身份的工作。用于烈士身份鉴定的物质是( )
A.DNA B.脂肪 C.糖类 D.蛋白质
【答案】A
【知识点】细胞中物质的分类
【解析】【解答】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每个人的基因组成都是不完全相同的,是一个人的独特“编码”,因此用来鉴定烈士身份的是DNA上的基因。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内的有机物包含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DNA和RN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7.(2023·自贡)《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古典名著,书中人物众多,如图展示了部分人物与贾宝玉的关系。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人物中可以与宝玉结婚的是( )
A.林黛玉 B.花袭人 C.薛宝钗 D.王熙凤
【答案】B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我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其中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三人和贾宝玉都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不能结婚;而丫鬟花袭人与贾宝玉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只有主仆关系,两人可以结婚。 故答案为:B。
【分析】(1)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避免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2)为了优生优育,我国提出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18.(2023·自贡)八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劳动实践课中种下了番茄幼苗,三个月后获得了大丰收,其中最大的番茄单果重达300g。番茄果实长大所需的原料是( )
A.水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番茄果实长大需要累积有机物,而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故答案为:D。
【分析】(1)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植物可以通过吸收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3)植物要生长、提高产量的本质: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
19.(2023·自贡)小明的妈妈怀孕了,他和哥哥都希望妈妈生一个妹妹,你觉得他们愿望实现的可能性是( )
A.0 B.25% C.50% D.100%
【答案】C
【知识点】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小明的父亲会产生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两种精子的比例为一比一,而母亲只会产生含X的卵细胞,当父亲含X的精子和母亲含X的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XX的妹妹,当父亲含Y的精子和母亲含X的卵细胞结合,就会生出XY的弟弟,因此生男生女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且各为50%。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精子有两种类型且比例为一比一,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20.(2023·自贡)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下列对菠菜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的装置中,既能达成实验目的,又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该实验是“探究绿色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酒精隔水加热主要有两个原因:①酒精直接与明火接触会导致爆炸,存在危险;②酒精与叶片直接接触,可以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实现现象更明显,因此该实验中需要叶片与酒精直接接触,酒精与火不直接接触。故答案为:B。
【分析】(1)叶绿素等光合色素会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酒精)。
(2)酒精直接加热,会导致爆炸,有实验危险。
21.(2023·自贡)琉璃草的果实上长着密密的锚状小刺,郊游时人一旦碰到就很容易粘在身上带走。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
A.可以帮助琉璃草传播花粉 B.帮助琉璃草顺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琉璃草的果实内含有种子,粘在人和动物的身上,是为了让人和动物帮助它传播种子。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维持生态平衡。
22.(2023·自贡)现在的你正在进行生物学业考试,下列反射与“进行考试”都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强光照射闭上眼睛 B.摸到烫馒头缩回手
C.跟着导航到达景区 D.吃到柠檬分泌唾液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解析】【解答】A、强光照射闭上眼睛是简单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A不符合题意;
B、 摸到烫馒头缩回手是简单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B不符合题意;
C、 跟着导航到达景区是复杂反射,反射过程中需要识别语言和文字,经过了大脑皮层中的语言中枢,C符合题意;
D、 吃到柠檬分泌唾液是简单反射,没有经过大脑皮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人类特有的是语言中枢。
(2)简单反射是一种较为低级的反射,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脑干、小脑等位置,不经过大脑皮层;复杂反射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反射,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
23.(2023·自贡)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的指导下,某村兴起了大棚草莓的种植热潮。想要种出的草莓香甜饱满,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向棚内充入更多氧气 B.合理控制种植密度
C.延长草莓的光照时间 D.夜间降低棚内温度
【答案】A
【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想要种出香甜饱满的草莓,需要增加草莓有机物的积累量,即光合作用要大于呼吸作用,“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延长草莓的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夜间降低棚内温度”则可以抑制呼吸作用,三者都可以提高有机物的积累量,而“向棚内充入更多氧气”提高了草莓的呼吸作用,会抑制有机物的积累.
故答案为:A。
【分析】当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可以累积有机物,植物产量增加;当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植物消耗有机物,植物产量下降,严重时植物会死亡。
24.(2023·自贡)《诗经》中有“折柳樊圃”的诗句,这句诗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把柳枝折断,插在菜园周围长成篱笆的情景。柳枝的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
A.播种 B.嫁接 C.组织培养 D.扦插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将植物的枝条插在土中,由枝条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是扦插,扦插属于植物的无性生殖,可以保存母本的优良性状。
故答案为:D。
【分析】(1)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征,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
(2)扦插是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之一,一般方法是通过截取一段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常见用扦插来繁殖的植物有:月季、葡萄、菊花、柳等。
25.(2023·自贡)国宝大熊猫是举世公认的珍稀动物,因其完成有性生殖非常困难,全世界仅中国现存2000多只。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与大熊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 B.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
C.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 D.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水稻
【答案】D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解答】A、水培的富贵竹长出新枝条并没有繁殖出新个体,不属于生殖方式,A不符合题意;
B、 马铃薯的块茎长成幼苗属于块茎繁殖,是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之一,而大熊猫是有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 将苹果树的芽接到梨树上属于嫁接繁殖,是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之一,而大熊猫是有性生殖,C不符合题意;
D、 杂交培育水稻,亲本水稻之间有传粉受精过程,属于植物的有性生殖,与大熊猫的生殖方式一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征,保留了亲代的优良性状。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块茎繁殖等。
26.(2023·自贡)某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这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若有毒物质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富集
【解析】【解答】一般来说,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由多到少,分析图表可知,丙的数量最多,应为生产者,甲的数量第二多,应为初级消费者,同理可推,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最高级消费者,四者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为:丙→甲→乙→丁;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是逐级递增的,因此可知:丁的有害物质最多。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该污染物无法从生物体内排出,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往往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越高。
27.(2023·自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关于诗中描写的桃花和鳜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是桃花细胞和鳜鱼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B.桃花细胞和鳜鱼细胞结构中都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C.制作桃花叶肉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材料越大越利于观察
D.想要观察鳜鱼的血液细胞,可以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答案】A
【知识点】玻片标本的类型;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观察植物细胞
【解析】【解答】A、桃花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鳜鱼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两种共有的是线粒体,A正确;
B、 桃花细胞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鳜鱼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有细胞膜,B错误;
C、 由于光学显微镜是利用透光原理进行观察,因此制作桃花叶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薄、越均匀,观察到的现象越明显,C错误;
D、 玻片主要有三类:切片、涂片、装片,观察血液细胞时,常制作临时涂片,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3)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站。
(4)常用的玻片标本包括三种:切片、涂片、装片,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
28.(2023·自贡)端午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窗处挂上一把艾草,有着避毒驱虫、祈福健康的美好寓意。如图为艾草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起支持和保护细胞作用 B.②能控制葡萄糖进出细胞
C.③控制艾草的发育和遗传 D.④存在于艾草的每个细胞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解答】A、图中①为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是植物细胞特有的,A正确;
B、 图中②为细胞膜,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
C、 图中③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C正确;
D、 图中④是叶绿体,叶绿体只在绿色结构存在,因此不存在与植物的每个细胞,如根尖细胞、叶片的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的结构及作用如下:
①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具有保护作用和选择性);
③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
④液泡:内含各种物质(色素、糖等);
⑤线粒体: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⑥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3)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果肉细胞、表皮细胞等;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
29.(2023·自贡)豌豆的红花(基因E)对白花(基因e)为显性。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一株红花豌豆与一株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子代有一半开红花,一半开白花。则亲代红花豌豆的基因组成为( )
A.EE B.Ee C.ee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已知红花基因E,为显性;白花基因e,为隐性;若红花的基因是EE,则与白花ee杂交,后代只有Ee(红花);若红花的基因是Ee,与白花ee杂交,后代有Ee(红花)和ee(白花),具体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0.(2023·自贡)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诺如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极易感染学龄儿童及成人,从而引发急性胃肠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B.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C.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勤洗手可阻止病毒的传播
【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A、诺如病毒主要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从宿主细胞角度考虑,属于动物病毒,A正确;
B、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正确;
C、 病毒个体很小,比细菌还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错误;
D、 勤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病毒,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病毒个体非常小,比细菌小很多,用纳米表示大小;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病毒形态,形态多样。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生存方式:寄生生活,离开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3)病毒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4)病毒按照宿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23·自贡)釜溪河自西向东蜿蜒在自贡的大地上,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进入21世纪,我市实施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让母亲河筑起了生态屏障,成为南国灯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徜徉釜溪河畔,只见水草繁盛,白鹭翩跹,鱼虾嬉戏,母亲河成为了市民们健身、休闲、游乐的好去处。请回答:
(1)釜溪河里生活的 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河流生态系统。
(2)釜溪河中的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同时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又是小鱼的饵料,白鹭则喜欢猎食水中的小鱼。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浮游动物和小鱼属于 ;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一条包含白鹭的食物链 。
(3)上世纪80年代,因沿岸化工企业的污水排放,釜溪河曾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发臭、鱼虾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任。作为自贡小市民,请你为保护母亲河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1)生物
(2)消费者;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白鹭(或浮游植物→小鱼→白鹭)
(3)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不用含磷洗涤剂;不乱扔垃圾)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故填:生物;
(2)浮游动物和小鱼不能制造有机物,是浮游植物中获取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食物链是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起始是生产者,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或者小鱼取食,浮游动物被小鱼取食,小鱼被白鹭取食,因此食物链可以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白鹭;也可以是:浮游植物→小鱼→白鹭;
故填: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白鹭(或浮游植物→小鱼→白鹭);
(3)工业排放污水没有经过净化处理,会污染河水中的鱼虾,因此建议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故填: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①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②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③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3)生物富集作用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该污染物无法从生物体内排出,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往往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越高,最终有害物质会汇总到人类身上。
32.(2023·自贡) 2023年5月,奥运冠军全红婵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6岁的她在世界杯跳水比赛中(图一),一举夺得女子10米台双人和单人项目金牌,加冕双冠王。图二为全红婵在比赛过程中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⑩代表相关结构。请回答:
(1)全红婵在完成第二轮比赛时,以完美的动作获得了满分。比赛中,她的骨骼肌消耗大量能量,血流速度加快。当血液流经骨骼肌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后,变为 血,由体循环最先回到心脏的 (填序号)。
(2)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肾脏也在持续工作产生尿液。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由图二中 (填序号)组成,当原尿流经⑩后,其成分的变化有 (答出1点即可)。
(3)双人跳台比赛中,在位于 的最高级神经中枢调控下,全红婵和队友动作精准,配合默契,夺得全场最高分。颁奖礼上,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在场的中国同胞情不自禁地大声跟唱,这种现象属于 反射。此时,全红婵激动万分,心跳加速,血流加快,这是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静脉;①
(2)⑥⑨⑩;水减少(或不含有葡萄糖或无机盐减少或尿素浓度升高)
(3)大脑皮层;条件(复杂);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肾的结构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解析】【解答】图中①为右心房,②为右心室,③为左心房,④为左心室;⑤为入球小动脉,⑥为肾小囊,⑦为集合管,⑧为出球小动脉,⑨为肾小球,⑩为肾小管;
(1)当血液流经骨骼肌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后,血液会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输给组织细胞,再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走,因此血液变成了含氧量少的静脉血;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骨骼肌细胞的位置在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因此会流向上、下腔静脉,而后流入①右心房;
故填:静脉;①;
(2)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⑥肾小囊,⑨肾小球,⑩肾小管组成,当原尿经过肾小管之后,肾小管会吸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因此水会减少、葡萄糖为0、无机盐和尿素的浓度会升高;
故填:⑥⑨⑩;水减少;
(3)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中国同胞大声跟唱国歌,这种反射需要经过后天学习,中枢在大脑皮层,属于复杂反射;全红婵激动万分,心跳加速,一方面有神经系统调节,一方面还有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参与,因此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填:大脑皮层;条件(复杂);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
【分析】(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含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含脑神经和脊神经。
(2)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也可称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而来,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
(3)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
(5)尿液的形成通过: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6)肾小管重吸收了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
33.(2023·自贡)“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是我们熟悉的童谣。其实兔子的毛色不仅有白色,也有灰色等其他颜色。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两只白兔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子代兔毛的灰色和白色是兔子毛色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一对 ;两只白兔交配的子代中出现了灰兔,这种现象称为 。
(2)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代雄兔的基因组成为 ,子代兔子基因组成是Aa的可能性为 ;若子代的雌雄灰免相互交配,下一代中出现白兔的可能性为 。
(3)家兔的体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则雌兔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____。
A.21+XX B.21+X C.22+XX D.22+X
【答案】(1)相对性状;变异
(2)Aa; (或50%);0
(3)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灰色和白色是兔子毛色的两种表现形式,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变异指的是亲代与子代或者子代间的差异性,两只白兔交配的子代中出现了灰兔,亲子代之间存在差异性,属于变异现象;
故填:相对性状;变异;
(2)分析图像可知,两只白兔生出灰兔,灰兔属于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一个a来自父本,一个a来自母本,而父本母本都是白兔,所以父本母本的基因组成为Aa;亲代Aa和Aa杂交,后代有AA、Aa、Aa、aa,子代兔子基因组成是Aa的可能性为1/2(具体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灰兔aa杂交,后代只会生出aa,不会生出白兔,因此生出白兔的可能性为0;
故填:Aa;1/2;0;
(3)家兔的体细胞中有44条染色体,为22对染色体,雌性染色体组成为21对+XX;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要减半,因此卵细胞的染色体减半,为21条+X。
故答案为:B。
【分析】(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的表现。
(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生物体主要有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减半,成单存在。
34.(2023·自贡)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类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我国每年有近35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疾病。请回答:
(1)乙肝病毒是引发乙肝感染的 (填“病原体”或“传染源”)。乙肝病毒和新冠病毒一样都不能独立生活,因为病毒没有 结构。
(2)中国曾是乙肝大国,感染人数高达13亿。2002年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对新生儿免费接种,据最新统计国内乙肝人数已降至约700万。从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分析,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属于 ;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 。
(3)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乙型肝炎 (填“能”或“不能”)通过戴口罩进行预防,原因是 。
【答案】(1)病原体;细胞
(2)保护易感人群;抗体
(3)不能;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只能阻挡一些飞沫,不能阻断乙型肝炎传播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乙肝病毒引起乙肝传染病,因此乙肝病毒是乙肝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法产生有机物,需要寄生在其他活细胞体内;
故填:病原体;细胞;
(2)接种疫苗是为了让易感人群体内产生抗体,当遇到真正的病毒时,人体能更迅速地反应,因此接种疫苗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故填:保护易感人群;抗体;
(3)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主要预防的是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无法切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无法进行预防。
故填:不能;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戴口罩只能阻挡一些飞沫,不能阻断乙型肝炎传播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分析】(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的三个环节:①传染源;②传播途径;③易感人群。
(2)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①控制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
(4)病毒个体十分微小,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5.(2023·自贡)回答下列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1)为探究动物细胞的结构,同学们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图一中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用图二所示显微镜对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当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图三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经染色后细胞中着色最深的结构是 (填序号)。实验中,若某同学做图一步骤d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了一滴清水,则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他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与其他同学看到的细胞相比会 (填“更大”、“更小”或“一样大”),原因是 。
(2)某同学想为家里的鱼缸安装一盏照明灯。为了寻找最适光源,他利用金鱼藻进行了实验探究:
将长势相同的金鱼藻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放入盛有500mL碳酸氢钠溶液(能为金鱼藻提供二氧化碳)的大烧杯中,标为甲、乙、丙、丁;在暗室中分别用不同功率的节能灯作为唯一光源,并将其置于距离烧杯20cm处(如图四),观察并记录每分钟各组烧杯中产生的气泡数,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组别 甲 乙 丙 丁
节能灯功率(W) 9 14 18 25
每分钟产生气泡数(个) 22 30 40 40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 。
②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 ,除了该气体外,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还会产生 。
③根据实验结果,该同学决定为家里的鱼缸安装18W的节能灯。据表分析,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至少答出2点)。
【答案】(1)d→b→c→a;64;②;更大;细胞吸水膨大
(2)不同功率的节能灯;氧气;淀粉;节省电、利于光合作用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光合作用的实质;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科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1)图一中a为染色,b为刮和涂口腔上皮细胞,c为盖盖玻片,d为滴生理盐水;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的顺序是: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因此正确顺序为:d→b→c→a;观察更多细胞时,使用的显微镜倍数越小,图中最小的倍数是16×和4×的组成,整个显微镜的倍数是64倍;图三细胞中①为细胞质,②为细胞核,③为细胞膜,②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②细胞核着色最深;实验中若把生理盐水换成清水,细胞内浓度比细胞外浓度更大,细胞吸水膨大;
故填:d→b→c→a;64;②;更大;细胞吸水膨大;
(2)由实验的表格可知,该实验除了不同功率的节能灯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等,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功率的节能灯;实验中金鱼藻会产生氧气,氧气在水中形成气泡,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除了氧气,金鱼藻光合作用还会产生有机物淀粉,累积在金鱼藻体内;据表分析,18W的节能灯比9W和14W产生更多的气泡,说明该光照下,金鱼藻光合作用较强,而与产生同等气泡下的25W相比,18W的会更加省电,因此选择18W的性价比最高。
故填:不同功率的节能灯;氧气;淀粉;节省电、利于光合作用。
【分析】(1)制作动物细胞玻片(口腔上皮细胞):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染(稀碘液)。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牙签钝段轻刮口腔内壁,取口腔上皮细胞;
“涂”,把取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均匀地涂抹在载玻片上;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
(2)细胞吸水和失水可以简单用“水往浓度高的地方流”的口诀进行判断,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内浓度高,细胞吸水。
(3)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4)在实验设计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其他变量需要适宜且相等,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5)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