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哦,香雪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26 20:2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哦,香雪
语 文
内容索引
预习梳理与积累
研习讨论与鉴赏
预习梳理与积累
预习助读
【认识作者】
铁凝,1957年生于北京,原籍河北赵县,作家。铁凝从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而且常常能“发人所未发之蕴,道人所未道之言”。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哦,香雪》,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麦秸垛》《棉花垛》,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等。
【了解背景】
《哦,香雪》以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小小的台儿沟是一个闭塞、孤独、贫穷的角落,那里的人们过着几乎是封闭式的生活。他们隐藏在大山的皱褶里,无从知晓山外的世界。然而,前进的生活浪潮终究会冲击每一个角落。火车开进了深山,也就为深山中的人们带来了山外的新鲜事儿。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的火车打破了山村往昔的寂静,拨动了山村人平静的心,带来了山外陌生新鲜的气息,诱发了山村人的不安与渴望。
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2)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浩大。
(3)凛冽:刺骨地寒冷。
(4)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5)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6)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
(1)历来 从来 向来
辨析:三个词均为副词,都指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这样,但用法略有不同。“从来”,后面跟否定形式居多,也可跟肯定形式,多用于口语,也用于书面语。“历来”,后面跟肯定形式,很少跟否定形式,用于书面语。“向来”,后面既可跟肯定形式,又可跟否定形式,既可用于书面语,又可用于口语。“历来”“从来”都有形容词用法,做定语;“向来”一般不这么用。
例句:①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
②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
③她向来遇事镇定,很少有人见过她慌张的样子。
(2)不知所措 惊慌失措
辨析:两个成语都有“没有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而“惊慌失措”,侧重“惊慌”,因为外物的变化而使自己乱了阵脚。
例句:①“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②一旦受到火灾的威胁,不要惊慌失措,而要选好逃生路线,理智应对。
研习讨论与鉴赏
问题研讨
【任务一】 揣摩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1.火车开进台儿沟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参考答案: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封闭保守,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火车开来了,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3.凤娇和香雪对外部世界感兴趣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香雪为什么会有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
参考答案: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等。
因为香雪是全村唯一的初中生,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也正是因为她比别人的追求更高,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
4.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参考答案:“铅笔盒”不仅是一个实物,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任务二】 赏析小说的描写手法
1.品读姑娘们第一次与“北京话”的对话和回家路上的对话,分析她们的性格。
参考答案: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 ”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的非同一般的感情。香雪少言寡语,性格文静腼腆,但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文中的“那个姑娘”虽没名字,但通过她打趣凤娇的言谈,可看出其泼辣的性格不在凤娇之下。
2.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题目如果叫《香雪》也未尝不可,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哦”字 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哦,香雪》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同时这个标题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了赞叹、喜爱之情。
3.小说通过景物的变化体现香雪的心理变化,香雪从西山口站下车后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请根据提示填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香雪的 心理变化 这样写的作用
①陌生的西山口,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小树林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小说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夜山景图,也为香雪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虽然是在三十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而这种跨越正是小说要表现的主题。
②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那树的队伍。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③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群山沉默着,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
④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害怕
不再
害怕
犹豫
坚定
课堂活动
1.作家孙犁称赞“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你能从哪几个方面印证他的评价
提示:解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小说塑造的清纯的人物、描写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小说朴素自然的语言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人物 角度 小说中描写的台儿沟的少女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眼睛”“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的纯洁真诚的情感……这些都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
环境 角度 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如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具有原生态的诗情画意。尤其是香雪夜行三十里山路,其间香雪的心理活动与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仿佛诗一样,动人心弦。
语言 角度 语言清新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浑然一体,使人读起来毫无滞涩之感,充满清新之美。
2.《百合花》和《哦,香雪》两篇小说写作年代不同,创作背景也不同,但都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和环境衬托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都洋溢着青春气息,表现出感人的青春情怀。请从下列角度,再对两篇小说加以比较。
提示:两篇小说可以比较的角度很多,如人物形象、主题意蕴、标题内涵、叙事视角等。
参考答案:
比较 角度 《百合花》 《哦,香雪》
人物 形象 塑造了天真纯朴、热爱生活,却为掩护他人而牺牲的年轻通讯员的形象以及俊俏腼腆、善良纯朴、热爱拥护人民子弟兵的新媳妇形象。 塑造了美丽清纯、渴求进取、自尊纯朴、坚毅执着的香雪和大胆泼辣的凤娇等山村姑娘形象,表现了她们自尊自爱的纯美心灵。
主题 意蕴 通过描写和讴歌子弟兵为人民奉献和牺牲以及人民对子弟兵的支持与敬爱,表现出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时代主题。 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比较 角度 《百合花》 《哦,香雪》
标题 内涵 “百合花”是新媳妇嫁妆被子上的花,百合花象征了军民之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赞扬了纯洁的人性美。 “哦,香雪”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种种举动的理解与赞美,洋溢着对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姑娘纯洁善良品性的歌颂。
叙事 视角 以“我”为视点,叙述故事,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采用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居高临下俯瞰远观,又探幽入微细品细察,既表现出自由性,又表现出精致性。
整合建构
【思路整合】
【审美鉴赏】
单纯的叙事情节,丰富的心理描写
这篇小说没有着笔于轰轰烈烈的大场面,也未设置激烈的矛盾冲突,更无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只是撷取几个小小的生活场景,将艺术描写聚焦在人物身上,细致入微地描绘她们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由此折射出生活的新旧嬗替。
作家着意刻画香雪求知的渴望,便为这位姑娘增添了
一层清新脱俗、积极向上的光彩。特别是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铅笔盒的情节和她因为有了铅笔盒而感到充实、感到无畏的心理活动,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香雪的追求是如此具体、微小,却又是如此丰富、广大。在香雪的委屈与希望、胆怯与执着、羞涩与果敢的交替转换中,作品展示了山村少女美好的内心世界,反映了感情与理智、历史与现实的丰富内涵,暗示了一种古老陈旧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逐步解体,传达了新一代人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尊严的维护,对于现代文明的热切呼唤。
【素材挖掘】
●向往外部世界 当封闭的台儿沟通了火车后,香雪和她的同伴们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欢乐。她们在火车停留的一分钟内,透过火车的车窗,观察车内的人物,询问外部的世界,向往远方的生活。
●渴求文化知识 凤娇和其他姑娘们忙着看头饰、手表,与乘客做买卖,香雪和她们不同,她更注重的是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她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她用一篮子鸡蛋换回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铅笔盒,这不仅是自尊心使然,更是对文化知识的渴求。
●纯洁真挚的心灵 台儿沟的姑娘们有着山村姑娘共有的纯真、朴实和善良,以及对美的热爱和隐秘的梦想。她们从火车上捕捉自己的喜爱之物,试探着同陌生的外部世界交往。铁凝说:“我写她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她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