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4 15:4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
A.血缘政治的完善 B.铸铜技术的进步 C.分封制度的成熟 D.中原文化的扩展
2、度牒是僧人出家的许可证,由官府颁发。北宋时,持有者须凭资获取,可免除赋役。至南宋中期.度牒逐渐成为官府用于海外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由此可以推知,该时期( )
A.纸币供应不足 B.佛教日益兴盛 C.财政问题严重 D.中外贸易受阻
3、明代地方上不赴京参加会试的居乡举人群体中,存在“虽得科贡者。亦不知重”的现象。明中期以后,地方官府划拨专用经费。为举人们提供稳定的赴试资助。这一举措旨在( )
A.加强社会控制 B.减少中央财政支出
C.完善科举制度 D.提高人才选拔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农村扫盲工作陆续展开,如山西省部分农民“春天下种分散学,夏天锄苗地头学,秋天放假自己学,冬天大搞基建工地学”。由此可见,扫盲工作的开展( )
A.改变了农业耕作方式 B.发展了农村义务教育
C.适应了农村生产特点 D.结合了农业技术推广
5、1952-1981年中国工业产值及其变动如图所示。该图表明这一时期中国( )
A.工业发展重心的倾斜 B.沿海地区工业基础的雄厚
C.工业区城格局的转变 D.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
6、在中央苏区,俱乐部是以政治动员为目标,进行政治文化学习与文娱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1933年的统计显示,苏区乡村共有俱乐部1917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近l0万人,城镇中俱乐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俱乐部活动( )
A.照搬了苏联的工作经验 B.回应了革命斗争的需求
C.扭转了苏区的发展态势 D.弘扬了竞技体育的精神
7、15世纪,意大利学者布鲁尼批评古罗马时代希腊人普鲁塔克的《西塞罗传》,认为它对罗马人充满偏见。布鲁尼对各类原始材料逐一鉴别考订,重新撰写了《西塞罗传》。这主要体现了( )
A.历史解释的个体差异 B.史学研究的实证方法
C.启蒙运动的时代需求 D.文艺复兴的地域特点
8、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道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9、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成立于19世纪末,是一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在拉丁美洲地区拥有广泛权势。l944年,该公司以拉美歌舞演员卡门·米兰达为原型,设计了会唱歌的香蕉人形象(图)。这体现了当时的美国( )
A.实施文化侵略 B.笼络拉美国家 C.操纵拉美政治 D.盛行种族歧视
10、1820年刊刻的《海录》,是中国人编写的涉及世界地理知识的书籍。林则徐曾参考其中的“英吉利”条目,以了解英国国情。据此可知,鸦片战争前后国人的“开眼看世界”( )
A.延续了清朝传统的对外认识 B.革新了士人群体的思想观念
C.借助了已有知识体系的积累 D.奠定了清朝对外政策的基础
11、l867年,政治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论及英国政治体制时,总结国王在国事中扮演的角色是“接受咨询,给予支持,提出警告”。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国王权力的加强 B.责任内阁制的出现
C.政党政治的发展 D.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二、论述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l2月13日,苏联外交官发表声明,表示关于反法西斯力量中哪一国应该把最大的精力集中于哪一战区的问题,已经取得了或即将取得基本的共识,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盟国将为共同事业的利益而努力。
请你推测当时关心抗战时局的延安军民获知上述声明后的可能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为实现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认知,研究者们常将历史予以分期,并对所划分期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如“公元前500-公元200年:欧亚文明区的联结”,“1000-1500年:跨文化交流的增速”等。
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史某一历史分期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并根据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分期与特征概括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得照抄材料中的分期与特征概括。)
三、材料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刻有文字的石碑,一般被称为碑刻。碑刻记事类似于器物铭文,“自三代以来,圣贤遗迹著于金石者多矣”,“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常见的碑刻有纪事碑、题名碑和诗文书画碑等。还有一种用于赞颂官员政绩的碑刻——德政碑,但碑文往往“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因此历代王朝经常下令严禁私立,惟特殊德勋者,经朝廷批准,方可立碑。大量碑刻记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世代相承,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碑刻记忆文化。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了众多的公共纪念碑,包括历史事件纪念碑、历史人物纪念碑等,其设立方式和具体形制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国文化影响。历史事件纪念碑着眼于纪念重要历史事件,维护和保存了公共记忆,如“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碑”,碑文详尽记述了黄花岗起义的筹划、准备及战斗的经过,也列举了参加起义死难烈士中可考姓名者86人的生平和就义情况。历史人物纪念碑多为纪念重要历史人物而立,如“中山纪念碑”“华侨五烈士碑”等,后者详细记述了谢八尧等5位华侨烈士的英雄事迹。这些公共纪念碑往往与特定的场景相结合,形成纪念空间,供人参观缅怀,从中获得历史认同感。
——摘编自林声主编《中国百年历史名碑》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碑刻记忆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公共纪念碑涌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碑刻传承历史应具备的要素。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代后期,一批理财型官员密集出现。安史之乱以后,内外战争不断,政府开支大增。鉴于“寇盗未戢,关东漕运,宜有倚办”,朝廷以户部侍郎刘晏为度支盐铁转运使,“盐铁兼漕运,自晏始也”。刘晏主持理财工作近20年,不额外征发丁男,不过分劳扰郡县,借助商人活动和市场作用,革除国家财政工作的积弊,效果显著。盐铁使第五琦负责理财时,因“国用未足”而铸钱,并创立盐法,取得“人不加赋,所入仍日”的成效。及杨炎当政,视财赋为国家的根本、民生的关键,遂推行两税法,在“赋不加敛”的前提下,保证了财政收入,稳定了政治局面,巩固了政权基础。这一系列举措为后世所借鉴,影响深远。此后直至晚清,唐代理财型官员仍常为后人所称道。
——摘编自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理财型官员密集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宗旨,分析唐代理财型官员为后人称道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反应一:高兴。理由:世界反法西斯大国走向联合,中国战场即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有利于中国军民抗战。
反应二:忧伤。理由:苏美英大国可能将反法西斯斗争的重点放在欧洲;中日战争仍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中国人民将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更大牺牲。
反应三:喜忧参半。理由参照反应一、二。
解析:
13、答案:略
解析:
14、答案:(1)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一些立碑行为受到官方管控;传承性强。
(2)碑刻记忆文化的流传;外来影响;民族独立历程艰难曲折;社会重视。
(3)特定的时空;正确的价值观;话语阐释。
解析:
15、答案:(1)战乱频繁;军费剧增;湾运受阻;需要改革。
(2)以财政为抓手,追求富国强兵;切合实际,措施得当;以民为本,爱惜民力。
解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