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9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9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10-11 12:35:47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 掌握面积法建立一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能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学习重点:1. 运用面积公式建立数学模型并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解决与利润有关的问题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阅读课本38页【问题1】,根据此题的分析结合图22.3.1,完成本题的解答问题2.你能按图22.3.2,说说【问题1】的解题思路并完成本题的解答吗? 可以在阅读完课本30页【应用】后进行【问题1】的解答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0分钟)问题3. 如果题中等宽的小路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你还能完成本题的解答吗?问题4.如果题中等宽的小路有三条,其他条件不变,你会画出图形并选择其中一种作答吗?你能总结解决面积类问题的方法?问题5.你会解释“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的含义吗?这与增长率中的数量关系是否相似?问题6.某种型号的格力空调两次调价,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来的每台2800元调到每台3400元,若两次调价的百分率为x,请你列出求x的方程 你能总结解决增长率类问题的方法吗? 1.结合课本38-39页的内容,先结合图形独立思考,再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成果。2、组长负责,针对大展环节需要展示的问题做好预展(即大展时板书、展示或点评人员分工)结合【问题2】解决问题
三、大展环节( 10分钟) 问题3.、4、5、6 1、例题的规范解答呈现在黑板上并进行思路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的答案2、展示组配展示礼仪;发言条理清晰,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3、听展组对发现的问题或纠错或追问.师也可以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作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 分钟)必做 课本40页练习第1、3题1.只列方程3.选做1.2. 1、 做完后,单号交给1号,双号交给2号2、 1号2号互对答案后改题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实践与探索(1)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班 级: 姓名:学习目标:1. 明白一元二次方程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判别式的意义,能用判别式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2.能用判别式求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3.培养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渗透分类的思想学习重点:1.不解方程能判别方程根的情况. 2.能用判别式求符合题意的字母的取值范围.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 一元二次方程根(a≠0)的判别式是 ,常用符号 表示 从课本31-32页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0分钟)问题2. 阐述为什么对一元二次方程(a≠0)的根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又是如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的情况?问题3.由例7,初步感知根的判别式的用法. 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并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是哪种形式时,才可以用根的判别式?问题4.你会用根的判别式的知识解决课本33页【试一试】吗? 1.结合课本31-32页内容,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成果。2、组长负责,针对大展环节需要展示的问题做好预展(即大展示时的板书、展示、点评等工作的人员分工).
三、大展环节( 15分钟)展示一:问题2.下面的展示,结合板书说说解题思路展示二:例7(2)展示三:例7(3)展示四:【试一试】(1)展示五:【试一试】(2)展示六:【试一试】(3) 1、例题的规范解答呈现在黑板上并进行思路分析2、展示组配展示礼仪;发言条理清晰,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3、听展组对发现的问题或纠错或追问.师也可以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作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10 分钟)必做课本36页第7题(2)、(3) 第8题选作 课本36页第9题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班 级: 姓名:学习目标:1. 会用因式分解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 2.体会一元二次方程降次的转化思想和整体的思想学习重点:1.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转化思想、整体思想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通常有哪些项?方程应化成什么形式?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教材第20-21页内容和23页读一读,思考答案.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0分钟)问题2. 学习例2,板书例2并说说解题步骤问题3. 教材P23练习(6)题,叙述解题思路问题4.教材P24小张和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解同一个方程,为什么结果不一样?谁的解法对?错误的解法错在哪里了?请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并告诉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地方。问题5.解下面的方程x(x+2)-(x+2)=0,叙述其解题思路 组长负责,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成果。抓到对应题号阄的小组,根据问题的需要做好准备写清小组预展的问题号
三、大展环节(15分钟)问题2. 问题3. 问题4. 问题5. 1、展示组有展示礼仪;展示组发言要条理清晰,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2、针对发现的问题,学生或纠错或追问.师也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作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10 分钟)必做 解下列方程1. 2. 选做 解下列方程3. 4.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因式分解法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班 级: 姓名:学习目标:1. 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简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一元二次方程 2.体会一元二次方程降次的转化思想和整体的思想学习重点:1.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体会转化思想和整体的思想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方程通常有哪些项?方程应化成什么形式? 根据教材第20-21页内容总结 ∵∴x=±5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0分钟)问题2. 学习例1,并仿照例1解教材P23练习(2)、(3)题问题3. 学习例3,初步感知整体的思想,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例3解方程的过程,把(x+1)、(2-x)看作未知项,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思想?并把例3第(1)题的解题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叙述解题步骤问题4. 解例3的(2)并叙述解题步骤 组长负责,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成果。2.抓到对应题号阄的小组,根据问题的需要做好准备 开平方:求一个非负数平方根的运算,叫作把这个数~
三、大展环节( 15分钟)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1、展示组有展示礼仪;展示组发言要求:条理清楚,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2、针对发现的问题,学生或纠错或追问.师也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或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1 0分钟)必做 解下列方程1. 2. 选做3. 4.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日 期: 姓名:学习目标:1. 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2. 体会数学转化思想学习重点:1. 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学习例4回答:什么是配方法?配方法左右两边是配成什么形式? 阅读教材P25-27内容,理解什么是配方法。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0分钟)问题2、学习例4、例5,分析解题过程,体会配方法如何使用问题3、配方时,如果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1,方程两边加上的数是如何确定的 如果二次项系数不是1,你会怎么办?问题4、例5中第(2)题介绍了两种配方法,一种是:把二次项系数变为1,一次项系数是3,方程两边都加上 ;另一种是:二次项系数不是1时,方程就变形成=1,而12x可以写成2·2x·3,所以方程两边都加上 结合课本例4、例5的学习,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成果。组长负责,针对大展环节需要展示的问题做好预展。 完全平方:首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夹中央
三、大展环节( 10分钟)展示一:板书例4的解题过程,阐述解题思路展示二:板书例5(1)解题过程. 阐述的解题思路展示三:请你们选一种喜欢的解题方法把例5(2)板书在黑板上,再说说解题步骤 1、展示组配展示礼仪;发言条理清晰,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2、听展组对发现的问题或纠错或追问.师也可以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作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 分钟)必做 解下列方程1. 2. 选做3. 4.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配方法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班 级: 姓名:学习目标:1. 能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 2.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习重点: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分钟)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5分钟)1.课本40页【问题3】(1)2.课本40页【问题3】(2)3.课本41页表格上半部【探索】4.课本41页【问题4】5. 课本41页下半部【探索】 1.结合课本40-41页的内容,先结合图形独立思考,再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成果。2、组长负责,针对大展环节需要展示的问题做好预展(即大展时板书、展示或点评人员分工)
三、大展环节( 10分钟) 对学中的 1、2、4 1、展示组配展示礼仪;发言条理清晰,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2、听展组对发现的问题或纠错或追问.师也可以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作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 分钟)必做 课本43页第4、5题4、5.选做1.2.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实践与探索(2)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班 级: 姓名: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理解并归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能分清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学习重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2.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 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指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a的取值范围。 阅读教材P18-19,按自己的理解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15分钟)问题2.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能说出理由1. 2. 3.4.问题3.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a、b、c跟符号有关吗?问题4.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各是什么?问题5.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m应满足什么条件?问题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0,求m的值 组长负责,对问题进行讨论,形成小组成果。问题2、3口头阐述,问题4、5、6板书并讲解。3.抓到对应题号阄的小组做好准备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三、大展环节( 12分钟) 问题2、3、4、5、6的讲解 1、针对小展发现的问题,学生纠错,要求: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观点明确。2、师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对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结论进行讲解
五、强化巩固环节(8 分钟)必做 一、P19练习(2)、(3)题二、.若a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的值.选作 P20习题第3题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 一元二次方程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日 期: 姓名:学习目标:1. 通过探索求根公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会用求根公式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习重点:1. 会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 什么是公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a≠0),得到的方程的解(根)是 从课本28-29页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0分钟)问题2. 你能写出公式的推导过程吗?问题3. 学习例6,观察解题步骤,感知如何使用公式法解方程。体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方程必须化成哪种形式? 结合课本28-29页内容,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成果。2、组长负责,针对大展环节需要展示的问题做好预展。
三、大展环节( 15分钟)展示一: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示二:求根公式我最熟,合上课本就能说展示三:例6(1)展示四:例6(2)展示五:例6(3)展示六:例6(4) 1、规范板书例题的解题过程,并说说每题的解题步骤2、展示组配展示礼仪;发言条理清晰,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3、听展组对发现的问题或纠错或追问.师也可以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作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10 分钟)必做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2、选作 课本30页练习 (2)、(3)题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 ——公式法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班 级: 姓名:学习目标:1. 感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 体会探索知识的乐趣 2.会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有关问题学习重点:1. 能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流 程 学习方法及规则 知识链接 随堂笔记
一、独学环节( 5分钟)问题1.学习课本33页【试一试】初步体会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问题2.再换个一元二次方程试试,结果怎样? 认真阅读课本33页,独自完成问题的答案.
二、对学、群学、小展环节( 10分钟)问题3. 问题1是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它的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系数关系只是特例,要想说明结论正确,就需要对此结论进行证明.我们怎样才能证明二次项系数是1的方程,根与系数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问题4.由例8(2)的解题过程,体会当二次项系数不是1时,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怎样使用?问题5.由例9概括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 1.结合课本课本34-35页的内容,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成果。2、组长负责,针对大展环节需要展示的问题做好预展(即大展时板书、展示或点评人员分工)
三、大展环节( 10分钟)展示一:例8(1)展示二:问题4.展示三:问题5.课本35页练习展示四: 3(2) 1、例题的规范解答呈现在黑板上并进行思路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的答案2、展示组配展示礼仪;发言条理清晰,说理充分,声音洪亮,面向同学。3、听展组对发现的问题或纠错或追问.师也可以随时追问。
四、答疑解惑环节( 5分钟) 师对出现的问题作解释或更正或补充
五、强化巩固环节( 分钟)必做 课本35页练习2.(2) 2.(3)3.(2)
六、总结提升环节(学生写收获,教师写反思)
光亚学校2014秋期九年级数学导学案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课 型: 自研+展示
执笔教师:禹书霞 审核: 班 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