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统编版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3 荷花
你喜欢荷花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稻草人》《旅行家》 《小白船》《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等。
作者介绍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翩翩起舞 舞蹈 蜻蜓 昨夜
好梦 破裂 一幅 衣裳
词语学习
词语理解
①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②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饱胀:饱满得发胀。
⑤破裂:出现裂缝。
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我们阅读欣赏文章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主要写了“看荷花”以及由荷花引发的思考。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我”到公园观赏荷花,开篇点题,闻到清香看到荷花。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荷叶茂盛,荷花千姿百态,就像一幅画。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荷花引起的想象,作者深深地陶醉了。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跑去。
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第二段文字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荷叶之 多之绿之大之圆。
“冒”字能改成“长”字吗?为什么?
不能,“冒”字向上顶,往上升的意思,白荷花从荷 叶中钻出来,写出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一阵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进公园就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了什么呢?读第2、3自然段。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荷花的三种形态:刚展开的、全展开的和未展开的。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 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画家”指的是谁?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
美。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并充满了生机; 第二层是作者对大 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 力,才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 画家指的 是大自然 。
课文共( )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 )、( )、( )三部分。
5
初闻荷香
再赏荷姿
幻化荷花
课后作业:
1、必做题:
阅读两一篇描写荷花的古诗或文章,摘录 有关优美词句。
2、选做题:
选一种你自己最喜欢的荷花,把它画出来。
第2自然段写出了荷花的不同样子,仿照着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春天,我走进桃林,看见各式各样的桃花。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红色淡淡的,浅浅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可爱的娃娃;有的全展开了,粉色的花瓣包着紫色的花蕊,像个美丽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