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四册数学教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第四册数学教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5-10-17 07:55:00

文档简介

二年级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练习五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以内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力目标: 具体感受大数的意义,逐步发展数感。知识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巩固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的意义
难点 几个数的排列
教具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看一看,读一读看图写数:2003 2040读数:二千零三 二千零四十你拨我写 同桌合作,一人拨珠,一人写数 活动二:找规律出示题目(1)388,389, , ,392,393(2)3260,6370, ,3290, ,3310(3)5725,5825, , ,6125找规律独立填写交流,评议活动三说一说在小组内先读数 307 754 371 7594说一说,“7”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汇报,交流猜一猜淘气的书可能有多少本? 结合计数器,进一步理解数位,看计数器上珠子所在的数位,写出和读出数来独立思考找出规律,在交流中促进思维发展。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多少是不一样的用词语描绘两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四:小兔吃萝卜故事引入连一连在小组内读一读,写一写交流读写数的方法小结易错的地方。活动五:数学游戏转一转,比一比活动六:实践活动有多少片树叶?先估计50或100片树叶占多大面积,再估计所有树叶有多少片,在小组内交流。实际数一数有多少片想一想:怎样数得又快又对,设法表示出来 通过小兔吃萝卜的故事情境,练习读写万以内的数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加深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教学反思:二年级 课 时 教 案
课题 数一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知识目标:通过“数一数”活动,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重点 认识新的记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具 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生活中的大数欣赏书中的四幅图片,并读出图中的说明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在小组内说一说汇报 评议 活动二:数一数出示一个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怎么数?在小组内分工合作:用学具操作建立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认识“千”以一千个小正方体为单位,出示图片,一千一千的数,10个一千是一万。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出示10本同样厚的书,让学生感受一千页书有多厚。出示升旗图,结合本校实际想象:一千名学生集合是什么 体会生活中有比一百大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一数”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样?象这样的10所有多少人?万人体育场有多大? 活动三:说一说在小组内说一说:对一千、一万的感受汇报,评议 活动四:填一填独立填写新的记数单位全班齐读后,说一说,怎么记? 活动五:涂一涂用红色涂出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要求:大家一眼能看出是二百三十八个小方格。 ]结合实际,具体感受一千、一万有多大。发展数感在活动中具体感受万以内的数
教学反思:二年级 课 时 教 案
课题 《捐书活动》 授课者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甚至巧妙地进行计算
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具 课件、直尺
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创设情境,巩固旧知):师: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很多的爱心活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展示照片)这是我们学校的什么活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出示统计表)这里就是我们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来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生搜集信息)师:你们能提出哪些和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呢?回忆一下,用竖式计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就来用以前的计算经验来解决问题.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我们学校低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独立列式2、估算:你是怎么估计的?3、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个别孩子板演}4、交流算法,互相评价5、小结:同学们都很聪明,自己探索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其实啊,无论用怎样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确保计算准确,有没有同学计算出现了失误的? 结合学校开展的爱心活动,以实际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估算意识,体验估算的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自己喜欢的算法
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教学步骤 大胆说说你错在哪?(肯定、表扬:诚实、勇敢!感谢:正因为有了你的问题,同学们计算时才会更加注意)6、试一试:“我们学校高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先估算,然后独立练习,小组交流算法(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做完了的同学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座说一说)(2)小组汇报三、我能行计算比赛p75 1.用竖式计算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根据你的经验,用这种方法计算时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想提醒大家的?(两至三人谈)四、联系生活、发散延伸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要到了,你们想不想收到爸爸妈妈送的礼物呢?商店里有很多儿童商品,如果这次爸爸妈妈让你自己去挑选购买,只能买三件,你想买些什么?该付多少钱?如果你买的商品限制在100元以内,钱够用吗?如果不够,你打算怎么办? 五、小调查:调查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人数,填写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正确列出算式,估算出结果,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提高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购物中的问题,先估算,在计算。向生活实际延伸,使学生学会节约用钱,体会父母赚钱的不易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题 买 家 电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四册 第50、51页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技能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发展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计数器、人民币学具等。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一:买家电1、师:谁能告诉大家,你家都有哪些电器?2、师:看来小朋友们对电器都很熟悉,那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跟我去买电器,帮我参考一下价钱,好吗?(课件显示:四幅电器图)3、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4、师: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5、看来小朋友们提的问题可真不少,张老师想买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呢?请你在练 指名答仔细观察个别答个别说 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买电器这一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勇于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习本上写出算式。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500+800=1300(元)你们是怎样算出1300元的?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学具,请你们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师:谁能先说说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算法,再说自己的?课件演示两种算法的计算过程。7、师:看来呀,小朋友们的想法都很正确,现在,老师还想知道一台电视机比一台洗衣机贵多少钱?你们能解决吗?试一试。8、师:谢谢小朋友们刚才帮了我一个大忙,真棒!现在你能帮自己家也添置一些电器吗?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算式。很好,大家都有这么多种不同的买法,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9、师小结。活动二:练一练1、师: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是要想算得又对又快,还得进行一定的练习,你们敢不敢试试?(1)做练习卡上的第一题“我会做”。(2)做练习卡上的第二题“我能行”。(3)做练习卡上的第三题“我真棒”。活动三:说一说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独立完成指名列式独立思考摆一摆小组交流个别发言独立完成指名列式并说想法独立解决个别答独立完成一人说答案集体订正同桌互改用手势表示 让学生借助学具进行交流,将枯燥的计算方法变得形象,生动,易理解。通过交流,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懂得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用。通过比较,让学生学会归纳。
PAGE
1二年级第二单元课时教 案
课题 花店买花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 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重点 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
教具 小黑板、挂图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看一看,想一想出示情境图:花店的一角2、观察后说一说:知道哪些信息?3、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解决方法5、全班交流6小结: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活动二:算一算买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花多少钱?1、学生独立完成2、讨论、交流想法3、用自己的话说说解决方法4、小结: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创设“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体会有除法又有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避免了单纯地传授计算法则。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三:试一试1、说一说运算顺序2、学生独立完成3、小组讨论问题: 在同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明确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活动四:想一想 、说一说谁买的铅笔便宜,每枝便宜多少钱? 让学生先说运算顺序,然后计算,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学反思:课题 辨 认 方 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名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技能目标:借助辨认方向,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 用所学的方向词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小卡片。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什么困难?(多媒体演示小女孩在草地上追逐蝴蝶,最后迷路的情境,引出问题:该怎么辨认方向)师进行小结: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小女孩有了你们的帮助,很快就找到了家,她非常感谢你们。师:在上个学期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四个方向,请你们说说都是哪些方向。师:在地图上,这四个方向分别在哪个?师:请你们看着桌子上的指南针,指一指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认识方向”(板书课题)活动二:呈现问题,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一定觉得奇怪,上学期已经学过“认识方向”了,为什么今天还要学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题目就明白了。(多媒体演示)请你用我们学过的东、南、西、北这低个方向准确地说出少年宫在小男孩的哪个方向?(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演示小男孩 齐答:愿意个别自由说指名说在指南针的图标上标出动手指个别说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空间,而且也更好地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方向的重要性。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的具体位置)师:你真聪明。我们把东面和南面的中间叫东南,那么西面和北面的中间、东面和北面的中间、西面和南面的中间叫什么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教师巡视听取意见,参与学生讨论)师:哪个小组愿意先发表自己小组的见?师:你们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师:请你们观察黑板上的这幅图,你发现了指南针可以指几个方向?这及格方向有什么关系?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想辨认生活中的这及格方向吗?下面大家一起动手制作方向板,有了这个方向板,你就能很容易的认识方向了。请你们把书翻到第20页,按照书中的图示,自制方向板,并在方向板上标出八个方向。师:全班同学面向北,利用方向板观测,先指一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各个方向,然后同桌说一说教室里各同方向各有什么。师:谁愿意来说说?活动三:巩固新知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去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师: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动物在动物园中的方向和位置呢?师:你说得真好!今天呀,动物园的叔叔阿姨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为游客们制作一幅动物园的示意图,你们愿意吗?师:请把桌面上的信封打开,拿出里面的图片、同桌合作,根据老师的要求制作动物园的示意图,谁愿意到前面来完成? 小组合作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个别答动手操作独立完成自由说个别说个别说生说同桌合作一人展示 引导学生回答,培养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开展这个动手做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是对新知的一个巩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理解方向的具体的位置。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自己亲手做的学具来学习和巩固所学。创设设计动物园示意图的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师:花坛在做中间,大象馆在花坛的北面,虎山在花坛的东北面,猴山在花坛的东面,飞禽馆在花坛的西南面,狮子洞在花坛的西北面,熊猫馆在花坛的西面,河马馆在花坛的东南面,大门在花坛的南面。师:请你根据此图完成填空。(多媒体演示)大象馆在花坛的 面,飞禽馆在花坛的 面,河马馆在花坛的 面,狮子洞在花坛的 面。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说说。活动四:总结全课师:谁来说说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合作完成 通过再次创设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这节课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再巩固。学习兴趣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总结
PAGE
1课题 认 识 路 线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22页和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路线土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技能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能用语言叙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等。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一:认识路线创设情境,教授新课。(多媒体演示搭乘1路车的情境,由此引出1路车的线路图)引导学生说出从广场到动物园的行车路线和从动物园到广场的行车路线。比较两者有何异同。由学生自由说出任意一站到另一任意站的行车路线。活动二:说一说师出示2路车路线图。分组自由说。活动三:试一试小明从商场出发坐肋站,他可能在哪站下车?小红坐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是从哪 仔细观察个别说独立思考个别交流开展我是慧眼小英雄的活动。发展自己的优势。观察分组说自由说小组讨论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两者的比较,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鼓励学生大胆地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创设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从而让他们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站上车的?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小组讨论、交流)活动四:练一练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线。(多媒体演示一幅上学与放学的路线图)自己先独立说说。小组合作编个故事。分组竞赛。愉快地旅行。(多媒体演示主题图——一幅线路图)学生独立观察引导学生找出图的中心点。同桌合作说到海底世界的路线图。说一说你从学校回家的路线。独立完成自己回家的一幅路线图。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回家的路线。比赛:谁是合格小导游。4、有时间的话分组设计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图,个别展示。 小组交流个别发言观察主题图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怎样蜻蜓别人的讲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集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一体的练习,生动形象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创设情境,巩固所学,变换题型,培养学生同桌合作的能力和意识。密切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鼓励学生大胆地学习,自主的探究,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PAGE
1二年级 课 时 教 案
课题 比一比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目标: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目标: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 计数器、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比一比创设情境:小鸟认数1、学生扮演小鸟认数:1084 982 3756 41842、比大小出示 1084 982 3756 41843、讨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4、交流:说一说各自的想法5、明确: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活动二 练一练在 里填上“<”或“>”1074 846 389 982 5102 5184学生独立练习交流想法,着重说一说最后一题。 在具体情境中,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注重练习量,进一步巩固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三:试一试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独立思考讨论:这么多的数,怎样能很快地从小到大排列呢?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独立完成想一想:最小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 活动四:猜数游戏 活动五:估一估 大约有多少粒豆子?估一估,填一填树上大约有一( )个桃子,大约有三( )片叶子,河里大约有五( )只鸭子。 通过猜数游戏,发展学生的数感,运用逐步逼近的思想,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可以多次进行。在估一估中,使学生对计数单位有具体的感受
教学反思:二年级第二单元课时教 案
课题 过河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 通过“过河”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重点 探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 小黑板、挂图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 你问我答1、同桌合作学习,一人提问题,一人回答2、全班交流活动二:解决问题1、出示情境图:过河2、观察后说一说:知道哪些信息?3、,说图意,提问题4、尝试独立解决问题5、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方法讨论:算式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6、小组汇报,交流方法明确: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7,一(3)班如果要过河,需要几条船?结合具体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并巩固上节课的知识创设“过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理解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避免了单纯地传授计算法则。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三:算一算(29+25)÷91、说说运算顺序2、独立计算活动四:森林医生板书学生的错例,让学生改错活动五:想一想,说一说出示:(34+30)÷8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叙述算式意思 让学生先说运算顺序,然后计算,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改错题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反思错误,避免自己犯同类错误
教学反思:课题 分 草 莓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4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技能目标: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情感目标:在学习工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有余数除法试商的方法,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小棒、小圆片、口算卡片等
教 学 步 骤 教教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一:比一比听算: 8÷3 15÷4 21÷6 10÷411÷2 8÷5 17÷5 15÷6开火车:(出示口算卡片,评选出今日计算小能手。)活动二:分草莓师: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列出算式;独立思考,估计每个盘子里大约可以放几个草莓;小组讨论,探索出试商的方法;全班交流。活动二:试一试1、()里最大能填几?()×8<44 7×()<549×()<62 ()×6<40()×4<30 5×()<48(知道学生做题时,应该先要帮助学生看懂题目的要求,看括号里能填几,再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独立听算集体对答案个别答观察图片个别完成小组合作交流个别汇报独立思考填空说自己的想法相互评价 创设听算情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长久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变换练习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分草莓的情境,是让学生在原由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学习有余数除法,通过交流,共同探讨出有效地试商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效地开展评价活动。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三:练一练1、谁是摘苹果能手:(出示小黑板,上有四个大苹果,分别有一个竖式,要求学生又快又好地书写完成。) 7 3 4 5 4 4 9 5 3 8 6 2用竖式计算: 20÷6 34÷4 30÷7 26÷3 42÷8 50÷7 43÷6 88÷9森林医生: 5 86 3 6 7 6 4 3 0 5 6 8 7 8 5 0 5 6 6有32个茶杯,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图文题:玫瑰花有22枝,要插在3个花瓶里,平均每个花瓶插几枝,还剩几枝?(不要求学生统一格式,只要能用适当的形式回答清楚问题即可) 独立完成自由完成(要求书写工整)观察,思考独立改正个别交流说出做此类题目需要注意的地方。独立完成,同桌批改。独立完成 创设摘苹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检查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掌握得如何。练习试商及竖式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改错形式,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及试商的方法。同时对于他们自身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避免自己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设计此类题目的用意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
PAGE
2第二单元课时教 案
课题 小熊购物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 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重点 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
教具 小黑板、挂图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看一看,想一想1、出示情境图:柜台的一角2、观察后说一说:知道哪些信息?3、购物:如果你是小熊,你想买什么? 引导学生可以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活动二:算一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和同桌说说。活动三:试一试活动四:想一想、说一说1、出示题目:小熊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2、独立思考后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4、总结规律 创设“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体会有乘法又有加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避免了单纯地传授计算法则。让学生先说运算顺序,然后计算,注意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五:试一试一共有多少?计算师:同学们想想,我们在计算这类题目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独立思考,个别发言) 活动六:说一说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试一试里所有算式的意思。自由说和同桌说说给好朋友听 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练习的设计,既可以巩固学生本堂课的知识的掌握请矿,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表能力。
教学反思:二年级第二单元课 时 教 案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态度和认真计算的习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知识目标:较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重点 较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具 挂图 卡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计算小比赛1、在小组内进行计算比赛23+5×8 2×6+37 90-3×98×7-34 56-2×6 44+4×790-54÷6 32÷4+15 40+2×642+40÷5 80-7×9 12-35÷72、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3、明确: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活动二:解决问题1、一共能坐多少人?创设情境:开家长会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2、买票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3、还要再折多少只纸鹤? 采取比赛形式进行计算,既复习了运算顺序,同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1)在小组内说说图意(2)板书: 我们要折100只纸鹤每人折了9只了解:“5个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信息独立解决后交流方法。4、“我花12元买了6听”“我买一听花了3元”哪种饮料便宜,每听便宜多少元?活动三:找规律接着画1、认真观察,尝试画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问题解决方法不唯一,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比较哪种饮料便宜的方法让学生先尝试解决,有重点的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反思:二年级第二单元课 时 教 案
课题 练习三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态度和认真计算的习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知识目标:较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重点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运用混合运算独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具 挂图、卡片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算一算,比一比16+24÷8 (16+24)÷818-9×2 (18-9)×230-6÷2 (30-6)÷21、在小组内进行小比赛2、讨论,交流,比较算式的异同3、明确: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活动二:解决问题1、平均每个篮子里装几个桃子?观察图,说说图意独立解决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2、购物(1)出示方便面每桶4元挂面每袋6元大米每袋64元(2)板书数学信息“我带了100元,买了一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桶方便面?”(3)解决问题 采取比赛形式进行计算,既复习了运算顺序,同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尝试解决,然后交流3、三个班的学生组成体操队进行体操表演,平均排成9行,每行多少人?班级一班二班三班人数242928说清题意,理解意思尝试独立解决我说你听,在小组内说想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活动三:想一想妈妈在糖果店买了几盒糖,给了售货员20元,售货员找回2元,妈妈可能买了几盒糖?活动四:数学游戏:24点 将三个班的人数相加后再除以9,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采取让学生先尝试解决,有重点的指导有困难的学生通过算“24点”进一步练习混合运算,利用扑克牌进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 分 苹 果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在小组交流学习中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 探索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数学口算卡片、小棒、圆片等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一:谁是口算小能手听算:20÷5 63÷7 24÷6 12÷245÷9 32÷8 15÷5 25÷523÷7 32÷6说一说:最后两道口算题你是怎样想的?在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活动二:分苹果师:有20个苹果,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学生可能出现很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不管他们的方法是什么,只要能够说出道理,都应该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师板书:(1)用口诀:四五二十,可以放4盘(2)连加:5+5+5+5 = 20,是4盘(3)连减:20-5-5-5-5=0 ,4盘师重点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4)20÷5=4,4盘。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4 5 2 0 2 0 0 2、师: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分别表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个别交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也可摆圆片)全班交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复习简单的口算是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铺垫。创设分苹果的情境,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的数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的教学,为后面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打基础。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什么。试一试:4 8 8 4 0 7 3 5 6 4 8师:有20个苹果,如果每个盘里放6个呢?请每个同学用苹果图片实际分一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研究竖式各步表示什么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介绍余数。)试一试:组织学生讨论式子列得对不对,为什么?活动三:比一比怎样分?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2、4 1 7 4 1 84 1 9 4 2 0活动四:练一练1、 2 8 2 93 1 5 3 1 76 1 2 6 1 45 2 0 5 2 2用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17÷4 23÷6 全班交流独立完成个别板书小组讨论由学生独立操作,再列出算式全班交流独立解答集体讨论先小组说图画意思,再判断。独立完成个别板书集体订正独立完成个别板书集体订正独立完成 (有困难可摆学具) 充分引导学生将竖式中的各数与分苹果这一情境的具体数据结合起来,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各数的意义。初步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通过比较发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一组一组,有规律地比较,根据表内除法求商推想出有余数除法的商。练习竖式的书写格式,体会求商的方法。课题 租 船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继续探索试商的方法。技能目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情感目标:在合作中勇敢表达自己,学会倾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等。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一:租 船教师出示情境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得到什么信息?)21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讨论: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合理就给予表扬。)活动二:试一试出示题目: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划几时?师: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它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意思?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小组讨论:如何解决?说说各自的想法。列出算式,并计算。活动三:练一练1、一壶茶可以倒6杯,25个客人至少需要几壶茶? 仔细观察小组内说一说列式计算先个人思考再交流可摆小棒认真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个别说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租船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课本回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自己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列式计算(由于数字比较小,如有学生能直接口算,则不要求列式。)2、6个人分15根火腿肠,平均每人分几根,还剩几根?(1)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2)独立完成。(3)同桌交流想法。(4)列式计算(由于数字比较小,如有学生能直接口算,则不要求列式。)3、我们班有46个人,6个人一桌,至少需要几张桌子?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个别说想法;列式计算。4、有一块花布长50分米,做一条裙子用分米,最多能做几条裙子? 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一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并不是一道简单的有余数除法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要灵活运用所学,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PAGE
1二年级 课 时 教 案
课题 拨一拨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激发读、写数的兴趣。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对大数有具体感受,发展数感 。知识目标:通过“拨一拨”活动,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重点 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难点 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具 计数器 正方体 学具袋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活动一:拨一拨(一)出示信息(投影)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2、民族小学共有1706个学生。
3、陈老师在广场路买了一套每平方米3080元的房子。4、我们学校有880人。5、买一台洗衣机要1008元。6、发明造纸术距今有1900年。
学生试着读读划线的数。然后将这些数进行分类。二)分四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这4种数的读法,并将自己讨论的一类数各摆出5个。
1、第一类:不带0的数。(1)学生再读读数,然后将数出示在计数器上。(2)抽学生代表说说数的读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3)每人写一个不带0的数,请同桌读一读。然后抽几桌汇报。
2、第二类:中间带0的数 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增加生活体验。先给数分类,让学生对数有个概念,初步体会数的类型,为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教学步骤 (1)老师将这两个数先后出示在计数器上,要求学生先读数,再说说这个数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读中间带0的数的方法;不管中间是几个0,都只读一个0。
(3)出示只有中间带0的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读。
3、第三类:只有末尾带0的数(1)派代表说说这类数的读法,老师归纳。
(2)出示你所写的数,让其他学生读。
4、第四类: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
(1)读一读、说说方法,老师小结。
(2)出示一个代表所写的数,看谁读得快,学生自己读后,抽生读。
(三)你拨我写
(四)总结读、写数的方法。 活动二:练一练说一说商品的价钱写出横线上的数填一填 练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这是学生数数感到困难的地方,错误也出现较多,要重点练习在适当的练习中加深体验数的读写方法。课题 练 习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及正确计算。技能目标:熟练计算有余数除法及掌握它的书写格式。情感目标: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格式的书写和计算。
教学难点 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口算卡片等。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活动一:听算练习出示算式: 21÷7 45÷9 36÷6 27÷3 16÷4 24÷8 40÷5 32÷8 56÷8 35÷7活动二:()里最大能填几?出示题目: ()×5<24 6×()<34 7×()<48 ()×8<46 ()×9<70 4×()<30活动三:比比谁最棒! 6 2 4 7 3 5 8 4 9 9 7 0 7 4 0 8 5 2 9 4 6 8 6 0活动四:生活中的数学出示题目:有50块饼干,每盒装8块,可以装几盒,还剩几块?(1)谁能说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 集体听算个别报答案全对的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独立完成指名板书集体订正说自己的做题思路认真听题独立思考个别回答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注意力。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这类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试商。这是除法的基本练习,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都是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主要也是为了培养学生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 学 设 计
息?(2)应该怎样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呢?(3)独立完成,指名板书。(4)和同桌互说竖式里各数的名称。出示题目:有25本课外书,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得多少本,还剩几本?活动五:按要求在方框里填算式8÷3 15÷4 余数是2 余数是321÷6 17÷5 10÷4 15÷68÷5 11÷2活动六:乘车去机场出示图片:25名游客要去机场,面包车限坐8人,小汽车限坐3人。师:知道题目要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可以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活动七:串珠子第11颗是什么颜色?第18颗是什么颜色?第25颗是什么颜色? 自己独立完成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小组内讨论独立解决 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独立认真审题。鼓励学生直接说出算式的结果。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此题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大胆表露自己的想法。此类作为思考题,鼓励班上拔尖学生主动解决,这也是对有余数除法的一种运用。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