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5张PPT)
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语 文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单元目标导引
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单元人文主题 中华文明之光
学科素养目标 1.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深化理解,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体会儒、道思想的不同特点,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活,思考其现代意义。
3.领会诸子散文论事说理的不同特点和史传散文叙事写人的艺术手法,能够围绕比较重要的社会、文化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习任务纵览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1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论语》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庖丁解牛/《庄子》 ①积累常用的文言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②探究孔孟的人文理想,汲取儒家胸怀天下、推己及人、经世济民、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想主义精神,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探究庄子的人文理想,汲取道家“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自然主义精神,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阅读诸子的著作要把握他们的主要观点,从中吸取思想养分。如孔子表示“吾与点也”,孟子提倡“保民而王”,庄子重视“依乎天理”。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2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①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②概括文本大意,理清文本层次结构;理解文本详略得当、伏笔照应的写作特色。 ③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将其运用于生活中。 在把握历史事件、欣赏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选取相关资料,从烛之武这个人出发,思考“士人的精神”,感受春秋时期“士”的风范和历史作用。
单元篇目 学习任务 活动导引
3 鸿门宴/司马迁 ①积累文言常用词,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②注意作者运用的对比衬托方法和在矛盾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③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关系。 利用《史记》的互见法来反观《项羽本纪》的记载,对项伯等基本被定性的人物作新的思考,合理推测史书内容背后的
“可能事实”。
单元写作任务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自主预习 积累梳理
资源助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全书共20篇,498章(按朱熹说),计约12 700字。每章大都篇制短小,甚至只有片言只语。唯《侍坐》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出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
——朱宏达
作品背景
乱世行“礼”“仁”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诸侯争相称霸,人民流离失所。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以“礼”“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响深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的一次谈话。
相关常识
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提倡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孔子曾周游列国,晚年返鲁致力于教育及文献整理。《诗》《书》《礼》《乐》《春秋》等典籍皆经其整理编订。所创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论语》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的重要著作。宋代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语 录 体
语录体常用于记录传教、讲学、论政及交际等的问答口语,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究篇章结构,不讲究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辨识通假
(1)毋吾以也 “ 以 ”同“ 已 ”,意义: 止
(2)鼓瑟希 “ 希 ”同“ 稀 ”,意义: 稀疏
(3)莫春者 “ 莫 ”同“ 暮 ”,意义: 晚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吾乎尔长一日” )
(2)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吾也” )
(3)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 )
文白对译
资源助读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其放之也,有万斛之重;其揽之也,有千斤之力。忽纵忽擒,忽断忽续,忽离忽分,忽而细雨轻风,忽而翻江搅海,令读者几目眩耳聋,而作者实气静神安。
——赵承谟
作品背景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国君们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很多诸侯国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孟子这时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相关常识
王者师与大丈夫——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这成为宋代理学心性说之本。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
谥 号
谥号是中国古代帝王、后妃、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一个称号。谥号始行于周朝,有褒贬。秦始皇称帝后,不准许臣僚议论皇帝,于是废去谥号。西汉代秦复用谥号,此后历代相因,直至清朝灭亡。谥号没有定制,可以随帝王旨意添改。一般而言,帝王之谥,先由礼部议上,然后由继立的皇帝批准;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报呈皇帝。纵观中国古代的谥法,美谥占据绝大多数,恶谥为数极少,且唐宋以后越来越少,甚至基本取消。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辨识通假
(1)王说,曰:“《诗》云……” “ 说 ”同“ 悦 ”,意义: 高兴
(2)为长者折枝 “ 枝 ”同“ 肢 ”,意义: 肢体
(3)刑于寡妻 “ 刑 ”同“ 型 ”,
意义: 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4)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采 ”同“ 彩 ”,意义: 绚丽
(5)盖亦反其本矣 “ 盖 ”同“ 盍 ”,意义: 何不
(6)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 涂 ”同“ 途 ”,意义: 道路
(7)是罔民也 “ 罔 ”同“ 网 ”,意义: 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颁 ”同“ 斑 ”,意义: 花白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1)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
古义: 回头再去 。
今义:副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2)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 妻子、儿女 。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3)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 中原地区 。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臣未闻之也” )
(2)莫之能御也(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也” )
(3)何由知吾可也(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由何知吾可也” )
(4)王坐于堂上(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王于堂上坐” )
(5)牛何之(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牛之何” )
(6)将以衅钟( 省略句,即“将以(之)衅钟” )
(7)百姓之不见保( 被动句,“见”表被动 )
(8)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以何异” )
(9)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 )
(10)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 )
7.成语积累
(1)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2)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文白对译
资源助读
庖丁解牛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但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胡文英
作者简介
皎皎空中孤月轮——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他的散文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构思巧妙,描绘生动,想象奇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关常识
《庄子》
《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今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杂篇共11篇。
知识梳理
1.读准字音
2.辨识通假
(1)砉然向然 “ 向 ”同“ 响 ”,意义: 声音
(2)技盖至此乎 “ 盖 ”同“ 盍 ”,意义: 何、怎么
(3)批大郤,导大窾 “ 郤 ”同“ 隙 ”,意义: 空隙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1)所见无非牛者
古义: 没有不是 。
今义: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轻里说)。
(2)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 虽然这样 。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者为事实,但后者并不因为前者而不成立。
5.词类活用
6.特殊句式
(1)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
(2)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即“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
7.成语积累
(1)庖丁解牛:比喻技艺熟练,发挥起来得心应手。
(2)切中肯綮: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4)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5)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文中指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文白对译
文本研读 任务探究
课堂精研
研读任务一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结构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可分为几部分 简述各部分内容。
提示: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孔子问志;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到“吾与点也”),弟子述志;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尾),孔子评志。
2.《齐桓晋文之事》可分为几个部分
提示: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至“其若是,孰能御之”),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第四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提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
3.《庖丁解牛》的结构思路是怎样的
提示: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作者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技术写得出神入化。这一段是庖丁阐释解牛之道的基础。
第二部分(第2~4段):记叙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2段):文惠君的称赞。第二层(第3段):记叙了庖丁的经验之谈。第三层(第4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
4.试着从《庖丁解牛》中找到体现解牛不同境界的语句。
提示: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不懂规律);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懂得规律);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运用规律)。
研读任务二 赏析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对话
5.请仔细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填写下表。
提示:
人物 述 志 性 格 描写方法
子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治理“千乘之国”——从政 有抱负,坦诚,但性格比较鲁莽、轻率、自负 神态、语言描写
冉有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从政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敦厚 语言描写
公西华 “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从政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忍让、虚心 语言描写
曾皙 异乎三子者之撰。莫春者……咏而归 淡泊功名,从容不迫,豁达、洒脱、自得 动作、语言描写
6.请仔细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填写下表。
提示:
人物 孔子 态度 孔子评志
原 话 解 读
子路 哂之 其言不让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不够谦虚
冉有 叹之 安见……非邦也者 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公西华 惜之 宗庙会同……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虚态度
曾皙 与之 吾与点也 与孔子的观点相同,得到孔子的赞扬
7.以下两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些形象特点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提示:第(1)句孔子用温和自谦的话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第(2)句体现了孔子教学民主。
8.阅读《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霸道”与“王道”,填写下表。
提示:
治国 之道 目的 方式 结 果 本 质
霸道 称霸 天下 兴甲兵 民无恒产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以天下百姓之财富、生命奉养一人,满足一人之欲望
百姓为君王奉献
王道 王 天下 行仁政 民有恒产 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君王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而克制自己个人的私欲
君王为百姓牺牲
9.《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试概括。
提示:①“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向背,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②“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对百姓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礼义。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10.《庖丁解牛》中,作者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乃中《经首》之会”
提示:作者写解牛时避而不谈实况,极写动作、声音优美和谐,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及悦耳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地体现出庖丁技艺高超,又为下文申述其原因做了铺垫。
11.《庖丁解牛》中,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文惠君从庖丁的经历中得到的“养生”哲理是什么呢
提示:人世间充满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回避矛盾,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养生。
研读任务三 赏析文章技巧,探究深层意蕴
12.孔子为什么对曾皙的人生理想表示赞同呢
提示:观点一:曾皙的观点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士大夫潇洒适意的生活场景,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孔子向往大同之世,终其一生都在极力促成以周礼为代表的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其时也,贤者在位,百姓各得其所,秩序井然,社会和谐,士大夫不必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鼓唇弄舌,他们可以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歌咏弹唱。这是曾皙向往的生活美景,也是孔子追求的以礼乐治国的理想社会。因此,孔子对曾皙的“志”慨然赞许。
观点二:曾皙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美景,委婉地表达了他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曾皙淡泊宁静的心态,这在孔子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得到了孔子的充分肯定。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可惜的是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曾皙的这段话,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暗合孔子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和感伤。
13.请结合原文,具体分析《齐桓晋文之事》是怎样运用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的。
提示:本文在论辩过程中有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主张,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另外,孟子的这一番言语也让人听着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同一边来了。
第二个波折:虽然齐宣王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孟子针对这种问题,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用“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主张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明确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文章不是按孟子提出“推恩”,齐宣王立即实行的思路来写,而是陡生波折。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转,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
14.孟子的政治主张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提示: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再次,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苦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社会。
15.《庖丁解牛》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 试举例分析。
提示:①层层推进。庄子把庖丁解牛的经历分三个阶段去写,“所见无非牛者”“未尝见全牛也”“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把解牛技术逐层提升。“进乎技矣”,进入更高层次的道。
②善用比喻。庄子以庖丁解牛之道比喻养生之道。
③善用对比。如用庖丁解牛前后之技术对比: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及十九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从“有形”至“无形”,说明解牛技艺之至高境界。
思维提升
比较鉴赏
请根据三篇文章的观点,分析观点的内涵,并指出作者是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进行阐述的。
提示:
观点 观点内涵 表达方式
吾与 点也 向往太平盛世,民生和乐,感慨道之不行(后世解说甚多) 语录体,训诫式;简要,态度明确。本文内涵表达较为含蓄
保民 而王 国之本在民,只有让人民衣食无忧、守礼知义,才会使天下归心 对话体,论辩性;直接,态度明确;因势利导,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
依乎 天理 存身、做事、处世都应该顺乎自然,不可强为(后世解说甚多) 寓言体,用寓言来表达,形象生动
整合建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的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
齐桓晋文之事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齐桓晋文之事》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通过这次谈话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从而宣扬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庖丁解牛
思路整合
主旨归纳
《庖丁解牛》通过对庖丁解牛的过程和经历的叙述,揭示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的道理;同时,也反映出只有反复实践,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事物,才能做到“游刃有余”的道理。
主题阅读 群文拓展
眼冷心热是庄子
清代学者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多情而敏感。庄子是人类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文本阅读
材料一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选自《庄子·外物》,有删改)
材料二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 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位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 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
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庄子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官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 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及成就感 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选自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有删改)
阅读思考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C.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D.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解析:“鲋鱼来子何为者邪”是“问之曰”的内容,“曰”是表对话的词语,后面应该停顿,排除A、D两项。“波臣”,指水族中的臣子,古人设想江海里的水族也有君臣,被统辖的水族称为“波臣”,“波”与“臣”之间不应该断开,且“我/东海之波臣也”构成判断句,排除C项。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2)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参考答案:(1)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了看路上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面有条鲫鱼。
(2)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两国的君王,请他们引西江之水来迎接你,可以吗
3.生于乱世,庄周们选择“曳尾于涂中”,孔子们选择“仁以为己任”,你更赞同谁的选择 请结合文章和所学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观点一:我更赞成庄周们的选择。①庄周们在乱世中选择“曳尾于涂中”是选择了自由自在、从容不迫、享受生命真乐趣的“闲福”,这种幸福对于人生的意义远大于世俗权力带来的“威福”。②这种选择展示了从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让人们有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是一种坚守心灵、不屈从权势的文化精神。③孔子们选择的“仁以为己任”,是把施行仁义当作自己的责任,事实证明,乱世之中这种理想很难真正实现,而他们也可能在施行理想的过程中屈从于权势,成为权势的附庸。因此,我更赞成庄周们的选择。(意近即可)
观点二:我更赞成孔子们的选择。①孔子们在乱世中选择“仁以为己任”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牺牲精神。②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与牺牲精神,为乱世之中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希望,鼓舞了仁人志士,促使他们为改变黑暗现状而奋进。③庄周们选择“曳尾于涂中”,更多的是关注个人的幸福与自由,在黑暗与动荡面前选择逃避,这是一种自私的选择。如果人人如此,那么乱世的终结、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都将无从谈起。因此,我更赞成孔子们的选择。(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材料一 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将要收到封地的赋税,到时候借给你价值三百金的粮食,好吗 ”
庄周(听了)脸色骤变,愤愤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人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了看路上车轮碾过的小坑洼,里面有条鲫鱼。我问它:‘鲫鱼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呢 ’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臣子。你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吗 ’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两国的君王,请他们引西江之水来迎接你,可以吗 ’鲫鱼生气地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我所依赖的水,没有安身的地方。(现在,)我只要得到斗升水就能活下去,您竟然说这种话,还不如早点儿到干鱼市场上去找我!’”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