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2024届高二年级联考(2023.06)
化学试卷
(满分:100 分,测试时间: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Ti 48 Co 5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B.烟熏腊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脂肪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石油的分馏、海水晒盐、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D.中国天眼 FAST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基态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74s1
C.CO 2-3 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 D.乙醛的空间填充模型:
3.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4NA
B.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NA
C.将 1 mol NH +4Cl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 NH 4数目为 NA
D.0.1 mol H2和 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HI分子总数为 0.2NA
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向 CuCl2溶液中通入 H2S:Cu2 + S2 ===CuS↓
B.向 Ca(HCO3)2溶液中滴入少量 NaOH溶液:Ca2++OH-+HCO-3 ===CaCO3↓+H2O
C + -.向MgSO4溶液中滴加 Ba(OH)2溶液:Ba2 +SO24 ===BaSO4↓
D +.将 Al2(SO4)3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 +4NH3 H2O===AlO-2+4NH+4 +2H2O
5.下列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1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
A. 图 1装置可用于测定 H2的生成速率(mL/s)
B. 图 2装置为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C. 图 3装置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 图 4装置模拟“候氏制碱法”制取 NaHCO3,应先从 a通入 NH3,后从 b通入 CO2,
c中放蘸有稀硫酸的脱脂棉
6.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
A 溶液中含有 NH4+
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向浓度均为 0.1 mol/L的 NaCl和 NaBr混合溶液
B K (AgCl)中滴加少量 AgNO sp sp3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
C 向氨水中滴加少量 CuSO4溶液,无沉淀生成 Cu2+与 NH3 H2O能大量共存
D 向葡萄糖溶液中滴入酸性 KMnO4溶液,溶液无色 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7. 沙丁胺醇是一种平喘药,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沙丁胺醇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C13H21NO3
B.既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可与盐酸反应
C.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无色气体
D.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8.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 异山梨醇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 反应式中化合物 X为甲醇 D. 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
9. 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由其组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Q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
子层数的 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Q>Z>Y>X
B.Z2X4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电负性:Z>Q>Y
D.W、Q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与 X2Q、YQ2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0.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铜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应用广泛,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该配合物中铜离子的配位数为 4
B.键角:CH4>NH3>H2O
C.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D.该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sp2和 sp3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2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
11.利用有机分子模拟生物体“醛缩酶”催化 Diels-Alde反应在生物化学领域意义重大。
某 Diels-Alder反应催化机理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催化过程降低了反应的焓变使其更易发生
B. 该反应原子利用率为 100%
C. 化合物 X为 H2O
D. 反应过程中Ⅵ作催化剂,Ⅱ、Ⅳ是中间产物
12. 利用如下电解装置可将 CO2和 NaCl高效转化为 CO和 NaCl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极 a的电势高于电极 b的电势
B. 若转化 0.01mol CO2,则理论上生成的 NaClO的物质的量为 0.01 mol
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区的 pH减小
D. 当外电路转移 2 mol电子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 H+数目为 NA
13.某研究小组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 SiO2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 FeCl3的流程如下。
已知:SOCl2熔点-101℃,沸点 76℃,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酸性氧化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操作①和②均为过滤操作
B. 试剂 B可以选用稀 HNO3溶液或 H2O2溶液
C. 直接加热 FeCl3 6H2O也可以得到无水 FeCl3
D.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3·6H2O+6SOCl2 △ FeCl3+6SO2↑+12HCl↑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3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
14.亚碲酸(H TeO )是二元中强酸,常用于生物研究。常温下,用 0.100 mol·L-2 3 1 盐酸
滴定 20.00 mL 0.100 mol·L-1的Na2TeO3溶液,溶液中的 H2TeO3、HTeO - -3 、TeO32 的
分布分数δ(X)随 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
2TeO3 + TeO 3 + TeO 2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Ⅰ表示 H2TeO3的分布分数
B.Ka2(H2TeO3)的数量级为 10-7
C.a点存在:c(Na+)< c(H2TeO3)+2c(TeO 2-3 )+c(Cl-)
D.c点存在:c(Na+)>c(HTeO -3 )>c(TeO -32 )>c(H2Te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8分。
15.(14分)
1-溴丁烷常用作稀有元素萃取剂、烃化剂及合成染料和香料的有机原料。实验室制备
1-溴丁烷的反应、主要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
NaBr + H2SO4 NaHSO4 + HBr↑
CH3CH2CH2CH2OH + HBr CH3CH2CH2CH2Br + H2O
图 1 图 2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浓
正丁醇 74 -89.8 117.7 0.81
硫酸和有机溶剂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
1-溴丁烷 137 -112.4 101.6 1.28
醚等有机溶剂
浓硫酸 98 10.3 338 1.84 易溶于水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4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
实验步骤:
在仪器 A中加入 10 mL水,边搅拌边缓慢滴加 20 mL过量的浓硫酸,冷却至室温。
再依次加入 7.4 g 正丁醇、16.5 g研细的溴化钠和几粒沸石。在不断搅拌下,用图 1所示
装置小火加热回流 90 min,得到粗品。
将粗品依次用 15 mL水、7 mL浓硫酸、10 mL水、1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0 mL
水洗涤并分液,分出的产物用无水氯化钙充分干燥,滤除氯化钙固体,用图 2所示装置
加热蒸馏,收集 99~103℃的馏分,得纯净 1-溴丁烷 9.3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B的名称是 。仪器 B与仪器 C (填“能”或“不能”)交
换使用。
(2)NaOH 溶液的作用是 。
(3)粗品经第一次水洗后,所得产物略带红棕色,其原因是 。
用浓硫酸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在用浓硫酸洗涤、分液的操作中,
待液体分层后,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4)产品用浓硫酸洗涤后,不直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而先用水洗,其原因是
。
(5)本实验最可能产生两种有机副产物,任写其中一种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
(6)本实验中,1-溴丁烷的产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5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
16.(14分)
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 Co2O3,含少量 Fe2O3、A12O3、CaO、MgO、碳及有机物等)
制备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金属钴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ii.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 Na2Fe6(SO4)4(OH)12
iii.Ksp(MgF2)=6.25×10-9,Ksp(CaF2)=2.25×10-11
回答下列问题:
(1)550℃焙烧的目的是 。
(2)“钴浸出”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净化除杂 1”为生成黄钠铁矾沉淀,需加入 Na2CO3溶液调节 pH为 2.5~3.0,控制
pH在此范围的原因是 。
(4)常温下,在“净化除杂 2”中加入 NaF溶液可除去 Ca2+、Mg2+,当两者沉淀完全时,
F-的浓度至少为_______mol L-1(离子浓度小于 1.0×10-5mol L-1即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5)草酸钴晶体在空气中受热可得到Co3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一种掺钴催化剂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晶体沿 z轴的投影图为_______(填序号),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晶胞的密度为 ρ g cm
3
,则晶胞参数为 nm(用含ρ、
NA的代数式表示)。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6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
17. (15分)
全球气候变化是 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碳达峰、碳中和”既是气候变化应对
战略,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是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
(1)已知 298K、101KPa条件下:
CO2(g) -+3H2(g) = CH3OH(g)+H2O(l) △H=-a kJ·mol 1;
2H2(g)+O2(g) = 2H2O(l) H -△ =-b kJ·mol 1;
CH -3OH(g) = CH3OH(l) △H=-c kJ·mol 1
则 CH3OH(l)的标准燃烧热△H=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恒压下,CO2和 H2 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为 1:3 时,
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产率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由
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 H2O。
①有分子筛膜时,随温度升高甲醇的产率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为 。
②P点甲醇产率高于 T点的原因为 。
( 3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合成乙烯,其反应方程式为
2CO (g)+6H (g)=C2H4(g)+4H O(g)。现有原料初始组成 n(CO2):n(H2)=1:3,体系压强恒定为
0.1MPa,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 x随温度 T的变化如图
所示。
①图中曲线 b代表四种物质中的 (填化学式),CO2催化加氢合成 C2H4
反应的 ΔH______0 (填“大于”或“小于”)。
②利用 A点数据,计算 630K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MPa)-3(列出计算式
即可,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7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
(4)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系统,通过“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以触发电化学反应,
可有效减少碳的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系统工作时,b极区 CO2参与的电极总反应式为 。
18.(15分)
普瑞巴林(J)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以烃 A为原料制备 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RCHO+ +H2O
②RCONH B r2 ,N aOH2 RNH 2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 。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 。
(4)D→E反应所用催化剂为 (填化学式),F→G的反应类型是 。
(5)已知 I分子中含有 1个六元环,其结构简式为 。
(6)K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α-氨基酸,即结构式可表示为 ,且分
子中含有 2个手性碳原子的结构有 种。
(7)写出以 1-丙醇和 为主要原料制备有机物M( )的合
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高二年级五校联考化学试卷 第 8页 (共 8 页)
{#{QQABKYCQogigABIAAABCUwUwCgAQkgACCCgGgAAUIEIBiQNABAA=}#}1 2 3 4 (
五校联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C C B D A C B B C A B D B
15.(1)球形冷凝管(1分) 不能(1分)
(2)吸收HBr等酸性气体,防止污染空气(1分)
(3)产物中混有Br2杂质(1分) 除去正丁醇(2分) 上口倒出(2分)
(4)若酸洗后不水洗,残留的硫酸较多,与碳酸氢钠反应较剧烈,放出大量CO2气体和热量,导致分液漏斗内气压增大,有炸裂危险(2分)
(5)CH3CH2CH=CH2 或(CH3CH2CH2CH2)2O(2分,答出CH3CH2CHBrCH3等合理也可)
(6)67.9%(2分)
16.(1)除去碳和有机物(2分)
Co2O3+H2O2 +4H+=2Co2++O2↑+3H2O(2分)
pH过低,不利于铁元素完全沉淀,pH过高,Co2+可能沉淀(2分)
2.5×10-2(2分)
3CoC2O4·2H2O+2O2Co3O4+6CO2↑+6H2O(2分)
C(2分) (2分)
17. (1)(a-1.5b+c)kJ·mol-1 (2分)
(2)①在210℃前反应没达到平衡,随温度升高产率升高,在210℃时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产率降低(2分)
②分子筛膜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 H2O,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甲醇产率升高(2分)
①H2O (2分) 小于(2分)
②(3分)
(4)2CO2+2H2O+2e-=2HCO3—+H2(2分)
18.(15分)
(1)异戊二烯或2-甲基-1,3-丁二烯 (1分)
(2)碳碳双键、碳溴键(2分)
(3)(CH3)2CHCH2CH2Br+NaOH(CH3)2CHCH2CH2OH+NaBr(2分)
(4)Cu(或Ag)(2分) 加成反应 (2分)
(5)(1分)
(6)8(2分)
(7)(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