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圆的认识 说课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圆的认识 说课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6-27 05: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圆的认识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的认识说课内容导航:
四.教学评价
三.教学过程
圆的
认识
二.教法、学法
一.教材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能够独立观察思考,具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学习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欠缺,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点。
知识技能目标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的美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数学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发现圆的特征。
圆的认识说课内容导航:
一.教材
四.教学评价
三.教学过程
圆的
认识
二.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情境引导

合作探究

自主发现
圆的认识说课内容导航:
一.教材分析
四.教学评价
圆的
认识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2.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3.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4.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3分钟)
(20分钟)
(2分钟)
(15分钟)
教学环节:
情景导入1
动物汽车设计大赛。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美丽的圆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2.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3.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4.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3分钟)
(20分钟)
(2分钟)
(15分钟)
教学环节: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剪圆
用杯盖画圆
用胶带纸画圆
用量角器画圆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剪圆

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圆是没有角的,圆的边是弯的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折 圆

画 圆

曲 线:弯弯的线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感受圆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要求:将圆片对折后,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将折痕描出来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1.圆的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画 圆

折 圆

活动一要求:
(1)自读课本,知道圆中心的点叫什么,圆中的线
段叫什么。
(2)完成任务单
(3)同桌交流以下问题。
这些线段要符合什么要求,画出关键词。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活动任务单
活动一要求:
(1)自读课本,知道圆中心的点叫什么,圆中的线
段叫什么。
(2)完成填空
1圆( )的一点叫圆心,通常用字母( )表示。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 )表示。
3.通过( )并且( )都在( )的线段叫直径,通常用字母( )表示。
(3)同桌交流以下问题。
这些线段要符合什么要求,画出关键词。
奖 励 区 奖 励 项 全部正确 积极发言 分工明确 积极汇报
个 数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认识圆心
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认识直径
圆心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 d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认识半径
圆心
半径 r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活动任务单
活动一要求:
(1)自读课本,知道圆中心的点叫什么,圆中的线
段叫什么。
(2)完成填空
1圆( )的一点叫圆心,通常用字母( )表示。
2.从圆心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 )表示。
3.通过( )并且( )都在( )的线段叫直径,通常用字母( )表示。
(3)同桌交流以下问题。
直径和半径要满足什么条件,画出关键词。
奖 励 区 奖 励 项 全部正确 积极发言 分工明确 积极汇报
个 数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A
B
C
D
E
F
例题:找圆心、直径、半径
r
d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画 圆

折 圆

活动二要求:
(1)拿出圆形纸,动手折、画、量、比。
(2)组内交流以下问题。
在同一个圆中:
半径、直径有多少条?
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完成任务单。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感受圆

折 圆


画 圆
活动任务单
活动二要求:
(1)先自己用圆形纸,动手折、画、量、比。
(2)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在同一个圆中:
半径、直径有多少条?
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3)填空
1.半径和直径都有( )条。
2.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 ),半径是直径的( )。
3.如何用关系式表示?
奖 励 区 奖 励 项 全部正确 积极发言 分工明确 积极汇报
个 数
探索圆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探索圆
感受圆

画 圆

折 圆

结论:同一个圆中
r、d无数条
相等
d=2r或r= d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2.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3.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4.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3分钟)
(20分钟)
(2分钟)
(15分钟)
教学环节:
解释:一中即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是同长的。
(三)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三)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太极图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
测量圆中三条线段的长,经过比较得出同圆中,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三)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第一层 “量、比” 巩固练习
第二层 “找” 基本练习
(三)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找出下面各圆的半径或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直径d
半径r
半径r
(三)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第三层 “画、量”综合练习
(1)画出一条半径。
(2)画出一条直径。
d =
r=
2cm
0.8cm
按要求画出半径或直径,用字母表示并测量。
第四层 “想、量”拓展练习
(三)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你能测出没有一个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吗?
方法一:对折找圆心,找直径测量。
方法二:同桌合作测量,并想想测量原理。
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2.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3.拓展练习,感受圆文化
4.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3分钟)
(20分钟)
(2分钟)
(15分钟)
教学环节: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圆是由一条曲线构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2、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3、d=2r或者r= d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说课内容导航:
一.教材分析
圆的
认识
二.教法、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学生在课前大多数都能完成课前预习。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并积极发言,课后,学生能积极主动完成作业。
(二)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师评:
(二)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生评:
评分项 声音洪亮 (5) 分工明确 (5) 思路清晰 (5) 表达流利(5)
分数
1、 圆是由(   )围成的图形。
2 、直径和半径都是(   )线。
3、圆1的直径是14厘米,圆 2的半径是8厘米两个圆比较,( )大。
(二)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自评: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整体参与程度较高,合作探究的过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对于课堂动态生成的信息处理不灵活,造成课堂前松后紧的局面,完成练习题的时间比较紧张,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优化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