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半径最小;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1/3;Z的单质可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X的单质;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负性:
B.最高正化合价:Y=W
C.化合物X2Y、Z2Y、ZX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D.简单离子半径:W>Y>Z
2.吡啶()的结构与苯相似,分子内存在大π键,与水能以任意比例互溶。已知: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n键可表示为)。下列关于吡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熔点主要取决于吡啶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B.分子内的大π键可表示为
C.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2杂化
D.吡啶分子具有高水溶性与吡啶分子内氮原子和水形成的氢键有关
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还可用作高能燃料,可由反应:制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B.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的电子式为
D.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
4.已知某微粒Q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Q可能是三角锥形 B.Q不可能是V形
C.O可能是正四面体形 D.Q的VSEPR模型是四面体形
5.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Z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Y离子在同周期内离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W>Z>Y>X
B.Y2Z3能在水溶液中制得
C.H2X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稳定性H2X>H2Z
D.元素X和W的某些单质或化合物可作为工业生产上的脱色剂、消毒剂
6.2021年9月24日,《科学》杂志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原创性重大突破,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从CO2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为混合物
B.CH3OH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对于反应②③使用高温条件将会使反应速率减慢
D.“人工合成淀粉”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及缓解粮食危机
7.新制的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和
B.乙酸含有的元素中C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C.乙醛分子中含有的键的数目为
D.乙酸的沸点高于乙醛原因是乙酸存在分子间氢键
8.下列有关氨的说法正确的是
A.NH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B.NH3与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C.NH3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D.氨催化氧化制硝酸是利用了NH3的氧化性
9.在催化剂作用下,由HCOOH释氢可以制得H2,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以HCOOK溶液代替HCOOH催化释氢效果更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OOH催化释氢过程中,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B.HCOOD代替HCOOH催化释氢,生成CO2、H2、HD及D2
C.HCOOK溶液代替HCOOH时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
D.其他条件不变时,以HCOOK溶液代替HCOOH能提高释放氢气的速率
10.一种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物质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在该物质中仅有一种价态
B.离子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C.X的氢化物中只有极性键
D.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Y的简单氢化物
11.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SO2和NO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12.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不正确的是
A.C2H2:sp、直线形 B.NO:sp3、三角锥形
C.BF3:sp2、平面三角形 D.H2O:sp3、V形
13.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片段如下图:(其中以…或者……表示氢键)
它在酶和稀盐酸中可以逐步发生水解,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戊糖和碱基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一定含有官能团—NH2和—OH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D.其中碱基的一种结构简式为
1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
A.HCl B.KOH C.NH4NO3 D.CaCl2
15.厌氧氨化法( 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过程I中,每生成lmol N2H4,转移电子数目为NA
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数目之比为4:1
C.过程II与油脂的硬化反应原理相似
D.1mol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1NA
二、填空题
16.现有物质①HCl、②、③、④、⑤、⑥、⑦NaOH、⑧Ar、⑨、⑩,按要求填空。
(1)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只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
(2)只存在单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存在三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只存在双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既存在单键又存在双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
(3)只存在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既存在键又存在π键的分子是___________。
(4)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
(5)存在配位键的是___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17.(1)利用VSEPR模型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PO43—________;CS2________;AlBr3(共价分子)________。
(2)有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粒子,它们的粒子中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请依据下面给出的这两种粒子的球棍模型,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构成的中性分子的化学式。
平面三角形分子________,三角锥形分子________,四面体形分子________。
(4)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立体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F3和NF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BF3的中心原子是________,NF3的中心原子是________;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学习小组探究B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元素周期表中虚线相连的元素的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对角线法则。
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某科研团队研究发现硼氢化钠()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反应可生成。
①上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以二聚物的形式存在,分子结构中存在两个键共用一对共用电子的氢桥键,用 表示,则二聚物结构式为_______。
③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④_______g的还原能力与标准状况下22.4LH2的还原能力相当(还原能力即生成失去电子的量)。
19.丙酸钠(CH3CH2COONa)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CH3CH2COOH)和氨基乙酸(H2NCH2COOH),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_______。
20.回答下列问题:
(1)蓝矾(CuSO4 5H2O)的结构如图所示:
SO的空间结构是_____,其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
(2)气态SO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将纯液态SO3冷却到289.8K时凝固得到一种螺旋状单链结构的固体,其结构如图,此固态SO3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
2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_。
(2)由和构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根据化合物判断,、B、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2.CH3COOH是一种弱酸,而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强于CH3COOH,这是因为-Cl是一种强吸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具有更大的活动性,有的基团具有斥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动性,这些作用统称为“诱导效应”,据上规律,填空:
(1)HCOOH显酸性,而H2O显中性,这是由于HCOOH分子中存在______(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___________。
(2)CH3COOH的酸性弱于HCOOH,这是由于CH3COOH分子中存在______(填吸或斥)电子基团,这种基团是___________。
(3)C6H5-也属于吸电子基团,故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__________。
(4)下列酸中:CF3COOH、CCl3COOH、CHCl2COOH、CH2ClCOOH,酸性最强的是____。
23.按表格内容完成填空。
配离子化学式 中心离子氧化态 中心离子杂环轨道类型 配离子几何构型 配离子磁性(顺磁或逆磁)
CoF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Cr(H2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Zn(NH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Cu(NH3)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4.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g)所需的能量。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认真分析上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将Na——Ar之间六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象______。
(2)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变化规律是______;
(3)上图中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4)上图中4、5、6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均比同主族上一周期的元素气态氢化物低很多,原因是:______。
(5)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I1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I1值出现反常现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
①E(砷)>E(硒) ②E(砷)E(硒) ④E(溴)(6)用氢键表示式写出HF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______
25.完成下列问题。
(1)Xe是第五周期的稀有气体元素,与F形成的XeF2室温下易升华。XeF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_______,下列对XeF2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推断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
A.sp B.sp2 C.sp3 D.sp3d
(2)SiCl4可发生水解反应,机理如下:
含s、p、d轨道的杂化类型有:①dsp2;②sp3d;③sp3d2,中间体SiCl4(H2O)中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填标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半径最小,X是H元素;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1/3,Y是O元素;Z的单质可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X的单质,Z是Na元素;W与Y属于同一主族,W是S元素。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故A错误;
B.S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O的最高正价不是+6,故B错误;
C.化合物H2O中只含共价键,Na2O、NaH中只含离子键,故C错误;
D.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半径:S2->O2->Na+,故D正确;
选D。
2.B
【详解】A.吡啶为分子晶体,其熔点主要取决于吡啶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故A正确;
B.吡啶的大π键应表示为,故B错误;
C.吡啶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杂化,故C正确;
D.吡啶分子具有高水溶性与吡啶分子内氮原子和水形成的氢键有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3.D
【详解】A.NF3中F元素非金属性大于N,则N的化合价为+3,A错误;
B.氟离子的核电荷数是9,而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为10,B错误;
C.NH4F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中F-离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画出,故正确电子式为 ,C错误;
D.NF3的价层电子对为4,其中含一对孤电子,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D正确;
答案选D。
4.B
【详解】A.若有1对孤电子,为三角锥形,A项正确;
B.若有2对孤电子,则为V形,B项错误;
C.若无孤电子对,可为正四面体形,C项正确;
D.中心原子杂化,其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D项正确;
故选B。
5.D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Z同族,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则X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序数小的,离子半径大,由Y离子在同周期内离子半径最小,可知Y为Al元素,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电子层数相同,序数小的,离子半径大,则离子半径:S2-> Cl-> O2-> Al3+,A项错误;
B.Y2Z3为Al2S3,其为弱酸弱碱盐,在水中会发生双水解,B项错误;
C.H2O分子间存在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稳定性H2O>H2S,是因为非金属性:O>S,C项错误;
D.ClO2具有强氧化性及漂白性,可作为工业生产上的脱色剂、消毒剂,D项正确;
答案选D。
6.B
【详解】A.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分子链的长短不同,故为混合物 ,A正确;
B.甲醇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不含非极性键 ,B错误;
C.反应②③中均用到了酶,高温会使酶失活或活性降低,故反应速率减慢,C正确;
D.人工合成淀粉提供了新的淀粉来源,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及缓解粮食危机,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乙醛中-CH3的C为sp3杂化,而-CHO中有不饱和键为sp2杂化,A项正确;
B.乙醛中C、O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强,电负性HD.乙酸分子间有氢键沸点更高而乙醛没有氢键,D项正确;
故选B。
8.B
【详解】A.NH3中中心原子N有3个σ键,一个孤电子对,因此NH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A错误;
B.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条件是①必须要有H,H与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的元素(N、O、F)形成共价键,②H与与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的元素(N、O、F)形成氢键,因此NH3和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B正确;
C.氨气溶于水形成NH3·H2O,NH3·H2O属于弱碱,能发生电离NH和OH-,即氨气的水溶液能导电,故C错误;
D.氨的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N的化合价由-3升高为+2,化合价升高,即利用了氨气的还原性,故D错误;
答案为B。
9.D
【详解】A. HCOOH催化释氢过程中,涉及N-H键的断裂和形成、O-H键的断裂以及H-H键的形成,有极性键的断裂,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生成,故A错误;
B. HCOOD代替HCOOH催化释氢,除生成CO2外,还有HD,没有D2,故B错误;
C. HCOOK溶液代替HCOOH时发生反应,生成的KOH能吸收CO2转变成HCO,故C错误;
D. 其他条件不变时,以HCOOK溶液代替HCOOH反应生成KOH能吸收CO2,能提高释放氢气的速率和纯度,故D正确;
故选D。
10.A
【分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为,由结构可知,W元素有6个键,且在4种元素中原子序数最大,又为短周期元素,故W为元素,则Y为O元素,同理X连有4个键,且原子序数比Y小,则X为C元素,Z只有一个键,原子序数比O大,比S小,则Z为F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O元素,O元素在该物质中只显示价,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Z为F元素,XZ4为,属于共价化合物,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X的氢化物为烃类物质,碳原子数大于1的烃中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O元素,W为元素,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2S,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H2S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的沸点,即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低于Y的简单氢化物,故D错误;
答案为A。
11.D
【详解】SO2分子的中心原子S原子上含有2个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a-xb)= (6-2×2)=1,所以其空间构型就是V形;NO的中心原子N原子上含有3个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a-xb)= (5+1-2×3)=0,所以NO3-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故选D。
12.B
【详解】A.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每个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量2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C原子采用sp杂化,为直线形结构,故A正确;
B.NO中的价层电子对数=单键个数+孤电子对数=3+=3,不含孤电子对数,故为sp2杂化,平面三角形,故B错误;
C.BF3分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3+=3,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孤电子数为0,所以其空间构型为三角形,故C正确;
D.H2O分子中价层电子对2+=4,所以中心原子原子轨道为sp3杂化,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该分子中含有两个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V形。故D正确;
故选B。
13.B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完全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戊糖和碱基,A正确;
B.完全水解后,某些产物中,如不含羟基,B错误;
C.氢键可使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分子间氢键增大熔沸点等,C正确;
D.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中碱基的一种结构简式可为,D正确;
答案选B。
14.D
【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A不符合;
B.KOH为离子化合物,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B不符合;
C.NH4NO3为离子化合物,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C不符合;
D.CaCl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D符合;
故选D。
15.C
【详解】A.由可知每生成lmol N2H4,转移电子数目为NA,故A正确;,
B.联氨的结构式为,N-H键是极性键,N-N键是非极性键,所以联氨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数目之比为4:1,故B正确;
C.过程II是的过程,是去氢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而油脂的硬化反应是加氢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故C错误;
D.1个含有的质子数是7+4=11,所以1mol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1NA,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6. ② ⑤⑩ ①③⑨ ①③⑤ ② ⑨ ⑩ ①③⑤ ②⑨⑩ ⑧ ⑥ ④
【详解】(1)不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只存在非极性键的分子是②,只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①、③、⑨,既存在非极性键又存在极性键的分子是⑤、⑩。
(2)只存在单键的分子是①、③、⑤,存在三键的分子是②,只存在双键的分子是⑨,既存在单键又存在双键的分子是⑩。
(3)只存在键即只有单键的分子是①、③、⑤;既存在键又存在π键即存在双键或三键的分子是②、⑨、⑩。
(4)不存在化学键的是⑧。
(5)存在配位键的是⑥,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是④。
17. 四面体形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CH CH BF3 NF3 CF4 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 B N BF3分子中B原子的3个价电子都与F原子形成共价键,而NF3分子中N原子的3个价电子与F原子形成共价键,还有一对未成键的电子对,占据了N原子周围的空间,参与相互排斥,形成三角锥形
【详解】(1)PO是AB4型,成键电子对是4,为四面体形。CS2是AB2型,成键电子对是2,是直线形。AlBr3是AB3型,成键电子对是3,是平面三角形。
(2)AB3型分子,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的呈平面三角形,有一对孤电子对的呈三角锥形,所以分别是CH、CH。
(3)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构成的中性分子的化学式,呈三角锥形的是NF3,呈平面三角形的是BF3,呈四面体形的是CF4。
18.(1) 或
(2) 或 9.5
【详解】(1)B与Al位于同一主族,则B的最高化合价为+3价,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的性质与SiO2相似,类比SiO2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故答案为:或;
(2)①与BH中B都为+3价,由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可知上图中X的化学式为或,故答案为:或;
②以二聚物的形式存在,分子结构中存在两个键共用一对共用电子的氢桥键,用表示,则二聚物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③由图可知,该过程中NaBH4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④标准状况下22.4L的还原能力为:,设xg的还原能力与其相当,根据可知, ×42=2mol,解得x=9.5g,故答案为:9.5。
19.羧基的存在使丙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氨基乙酸分子中,羧基和氨基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详解】丙酸钠(CH3CH2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产生丙酸(CH3CH2COOH)和NaOH;氨基乙酸钠是氨基乙酸与NaOH发生中和生成的盐,水解产生氨基乙酸(H2NCH2COOH)和NaOH,但水解产生的丙酸在常温下呈液态,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羧基的存在使丙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氨基乙酸分子中,羧基和氨基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比丙酸强,因而分子之间的吸引作用:丙酸<氨基乙酸,故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
20.(1) 正四面体形 sp3杂化
(2) 平面三角形 sp3杂化
【详解】(1)SO中S有4个σ键,孤电子对数是=0,因此价层电子对数为4,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杂化轨道数=价层电子对数=4,即杂化类型为sp3杂化。(2)SO3中价层电子对数为3,没有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图中固态SO3中S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其杂化轨道类型是sp3杂化。
21. 离子键、共价键 正四面体形
【详解】(1)中存在共价键和共价键,铵根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故其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2)中中心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B、H三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H元素,其次是B元素,非金属性最弱的是元素,所以、B、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
22. 吸 HCO— 斥 CH3— 强 CF3COOH
【分析】根据信息知,若分子中存在含有强吸引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增强;若存在斥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性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减弱,据此分析。
【详解】(1)HCOOH显酸性,而H2O呈中性,说明甲酸中存在强吸引电子基团,能使-OH上的H原子活泼性增强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大于水,甲酸中含有醛基,醛基属于强吸引电子基团;正确答案:吸;HCO—。
(2)CH3COOH的酸性弱于HCOOH,说明乙酸分子存在斥电子基团,能减弱-OH上H原子的活性而使该物质的酸性减弱,乙酸中含有-CH3,所以-CH3属于斥电子基团,导致乙酸的酸性小于甲酸;正确答案:斥;CH3—。
(3)C6H5-也属于吸电子基团,-CH3属于斥电子基团,所以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的酸性强;正确答案:强。
(4)由于吸电子的能力:-F>-Cl>-H,所以酸性最强的是CF3COOH;正确答案:CF3COOH。
23. +3(或Ⅲ) sp3d2 正八面体 顺磁 +3(或Ⅲ) d2sp3 正八面体 顺磁 +2 (或Ⅱ) sp3 正四面体 逆磁 +1 (或Ⅰ) sp 直线 逆磁
【详解】:中心离子的氧化态为,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共有6个配体离子,提供的6个孤电子对进入的4s、4p、4d轨道,形成sp3d2杂化,6个配体离子形成正八面体结构, 的4s轨道有1个单电子,因此配离子为顺磁性;
: 中心离子的氧化态为,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3,共有6个配体分子,提供的6个孤电子对进入的3d、4s、4p轨道,形成d2sp3杂化,6个配体分子形成正八面体结构,的3d轨道上有3个单电子,因此配离子为顺磁性;
:中心离子的氧化态为,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共有4个配体分子,提供的4个孤电子对进入的4s、4p轨道,形成sp3杂化,4个配体分子形成正四体结构;没有单电子,因此配离子为逆磁性;
:中心离子的氧化数为,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共有2个配体分子,提供的2个孤电子对进入的4s、4p轨道,形成sp杂化,2个配体分子形成直线形结构,没有单电子,因此配离子为逆磁性。
24. 逐渐减小 第3周期VA族 H2S、PH3、HCl分子间无氢键,而H2O、NH3、HF分子间存在氢键 ①③ F…H-F、O-H…O、F-H…O、O-H…F
【详解】(1)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其中IIA族原子最外层处于充满状态、VA族原子最外层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比其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图象为;
(2)根据图象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逐渐减小;
(3)5号元素为VA族的P,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VA族;
(4)4、5、6三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S、PH3、HCl,其分子间无氢键,而同主族上一周期的元素气态氢化物分子间均存在氢键,如H2O、NH3、HF分子,氢键的存在导致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则沸点升高;
(5) E(砷)、E(硒)为第4周期,VA族、VIA元素,则E(砷)>E(硒);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则E(溴)>E(硒),答案为①③;
(6) HF溶液中,HF及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所有氢键种类有F…H-F、O-H…O、F-H…O、O-H…F。
25.(1) 5 D
(2)②
【详解】(1)XeF2中Xe的价层电子对数为5,根据杂化过程中原子轨道总数不变可知,Xe原子要形成5个杂化轨道,sp、sp2、sp3杂化轨道总数分别为2、3、4,而sp3d杂化轨道总数为1+3+1=5,据此推测XeF2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sp3d。
(2)中间体SiCl4(H2O)中Si形成5个σ键,则Si的价层电子对数为5,杂化轨道数总数为5。
dsp2、sp3d、sp3d2杂化的轨道总数依次为4、5、6,据此推测Si采取的杂化类型为sp3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