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4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B.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C-C单键
C.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D.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碳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是常用的有机物提纯方法
B.由李比希法一定可以确定物质的分子式
C.质谱图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D.作为重结晶实验的溶剂,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应该很大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炔的实验式:C2H2 B.CH2F2的电子式:
C.异丁烷的球棍模型: D.1-丁烯的键线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O、H2O2 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与互称为同位素
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D.C3H8 和C5H12互为同系物
5.已知甲、乙两种烃的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甲和乙的实验式一定相同
C.甲和乙不可能是同系物 D.甲和乙的分子式一定相同
6.分子式为C8H8O2的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7.下列反应中有C-H键断裂的是
A.光照下三氯甲烷与氯气反应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加成
C.乙醇与钠反应 D.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8.中国科学家合成囧烷的路线局部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X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囧烷的分子式为C12H18
D.Y生成囧烷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9.某化合物6.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
D.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10.某烯烃的化学式为C4H8,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不考虑顺反异构)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二、填空题
11.回答下列问题:
①CH2=CH—CH=CH2键线式__;
CH3CH2CH2CHO键线式__;
分子式__;结构简式__。
③有两种芳香烃结构如图:萘:联苯:它们的分子式分别为__和__。
12.乙酸跟乙醇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反应A),其逆反应是水解反应(反应B)。反应可能经历了生成中间体(Ⅰ)这一步:
(1)如果将反应按加成、消去、取代反应分类,则A~F各反应中(将字母代号填入下列空格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
(2)如果将原料C2H5OH用18O标记,则生成物乙酸乙酯中是否有18O 如果将原料中羰基()或羟基中的氧原子用18O标记,则生成物H2O中氧原子是否有18O 试简述你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 B、12C60和石墨 C、 和 D、35Cl和37Cl E、乙醇和乙二醇
①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②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
⑤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由丙烯制取聚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氨酸缩聚形成多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烷烃分子的碳骨架结构为,此烷烃的一溴代物有______种。若此烷烃为炔烃加氢制得,则此炔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用核磁共振仪对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进行分析,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则该化合物的键线式为______。
(3)X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①含有苯环;
②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6∶2∶1;
③1mol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2gH2。
(4)与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的酯类化合物的所有结构简式为______。
(5)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_____种。
三、实验题
15.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____。
(5)若准确称取2.4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3.52g,D管质量增加1.44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_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定___________。
16.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里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
(2)C装置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__。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
(5)若准确称取0.9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g,B管质量增加0.54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___。
四、计算题
1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某有机物样品实验式的方法如下:将27.6 g有机物样品放在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E 125.6 143.6
F 183.2 253.6
(1)燃烧产物中水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2)该有机物的实验式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五、有机推断题
18.(1)某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知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氧的质量分数为26.7%,则其实验式为__;
(2)物质A相对于相同状况下的氢气的密度是30,则A的可能的结构有__种;
(3)A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O﹣H键、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有几种写几种)__;
(4)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1:1:6,则A的名称是__。
19.聚合物H()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D、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Diels-Alder反应:。
(1)A的名称是_______。
(2)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3)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5)D+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CH4中只存在C-H键,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故A正确;
B.碳原子之间能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故B错误;
C.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CO,故C错误;
D.碳原子之间能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有机物易一般溶于有机溶液,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故A正确;
B.李比希法是定量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法,可以确定最简式,但最简式不一定是分子式,故B错误;
C.在质谱图中,横坐标表示离子的质荷比(m/z)值,从左到右质荷比的值增大,最大质荷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故C正确;
D.重结晶时,为了便于被提纯的物质从热饱和溶液中降温结晶析出,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应该很大,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D
【详解】A.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实验式为CH,A项错误;
B.CH2F2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
C.为正丁烷的球棍模型,C项错误;
D.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3,键线式为,D项正确。
故答案选D。
4.A
【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H2O、H2O2均为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C3H8和C5H12均是烷烃,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
答案选A。
5.B
【分析】甲、乙两种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则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故甲、乙两种烃的最简式相同;最简式相同的烃分子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可能互为同系物,也可能不是同系物,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甲、乙互为烯烃的同系物或为苯与乙炔等,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含氢的质量分数相同,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数目之比相同,最简式相同,故B正确;
C.甲、乙互为烯烃的同系物,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错误;
D.最简式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苯、乙炔,故D错误;
答案为B。
6.C
【详解】含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则取代基为-C2H3O2,符合条件的有:、、、共6种,故选:C。
7.A
【详解】A.光照下三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生四氯甲烷和HCl,发生反应时三氯甲烷分子中C-H键断裂,形成新化学键C-Cl,A符合题意;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断裂碳碳双键中较活泼的碳碳键,然后这两个不饱和的C原子形成2个新的C-Br键,变为饱和C原子,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与钠反应产生乙醇钠和氢气,乙醇分子断裂H-O键,C不符合题意;
D.由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乙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乙酸钠和CO2、H2O,乙酸分子断裂H-O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A.Y中含有环状结构,与乙烯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X中含有-CHO,-OH可使高锰酸钾褪色,故B正确;
C.囧烷中每个C成4个键,不足者补H,顶点拐点均为C,共有18个H,则分子式为C12H18,故C正确;
D.Y生成囧烷,两个双键加成为环状,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9.D
【详解】n(CO2)=8.8g÷44g/mol=0.2mol,因此n(C)=n(CO2)=0.2mol,m(C)=0.2mol×12g·mol-1=2.4g;n(H2O)=5.4g÷18g/mol=0.3mol,n(H)=2n(H2O)=0.6mol,m(H)=0.6g;n(C)∶n(H)=0.2mol∶0.6mol=1∶3;m(C)+m(H)=2.4g+0.6g=3.0g<6.2g,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6.2g-3.0g=3.2g,其物质的量n(O)= =0.2mol。n(C)∶n(H)∶n(O)=N(C)∶N(H)∶N(O)=1∶3∶1,实验式为CH3O,根据CnH2n+2可知其分子式只能是C2H6O2,选项A、B、C均是错误的,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B
【详解】一共有3种,分别为:①1-丁烯(CH2=CHCH2CH3);②2-甲基-1-丙烯(CH2=C(CH3)2);③2-丁烯(CH3CH=CHCH3),故答案选B。
11. C4H6O2 CH2=C(CH3)COOH C10H8 C12H10
【详解】①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化学键,端点、交点表示碳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利用H原子饱和C的四价结构,杂原子及杂原子上的H原子需要标出,所以CH2=CH—CH=CH2键线式为;CH3CH2CH2CHO键线式为;分子式为C4H6O2,结构简式为CH2=C(CH3)COOH;
③中两个苯环共用的两个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其余碳原子上各有一个氢原子,所以分子式为C10H8;
中两个单键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其余碳原子各有一个氢原子,分子式为C12H10。
12. A、B C、F D、E 都有标记,因为反应中间体、在消去一分子时,有两种可能,而乙氧基()是保留的。
【详解】(1)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其逆反应(水解反应)也是取代反应,则A、B为取代反应,C、F属于加成反应,D、E属于消去反应;
(2)将原料C2H5OH用18O标记,由于乙氧基()是保留的,则生成物乙酸乙酯中含有18O;乙酸中的两个氧原子经加成反应都变成了中间体的羟基,两羟基间脱去水分子,故生成物H2O中氧原子是含有18O。
13. D A B C E nCH3CH=CH2 n+nH2O (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 H3CH2CHO+2Cu(OH)2CH3CH2COOH+Cu2O+2H2O
【分析】A.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结构相似、通式相同,相差1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B.C60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 和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35Cl和37Cl质子数都为17,中子数不同,是氯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E.乙醇和乙二醇的官能团相同,为同一类物质。以此解答本题。
【详解】①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互为同位素的是D,故答案:D;
②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互为同系物的是A,故答案:A;
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B,故答案:B;
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故答案:C;
⑤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体,也不是同素异形体,但可看成是同一类物质的是E,故答案:E;
(2)①由丙烯制取聚丙烯发生的是加聚反应,该反应的方程式反为nCH3CH=CH2,故答案:nCH3CH=CH2;
②丙氨酸()缩聚形成多肽,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nH2O,故答案:n+nH2O;
③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故答案:(C6H10O5)n+nH2OnC6H12O6(葡萄糖);
④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乙酸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H3CH2CHO+2Cu(OH)2CH3CH2COOH+Cu2O+2H2O,故答案:H3CH2CHO+2Cu(OH)2CH3CH2COOH+Cu2O+2H2O;
14.(1) 6
(2)
(3)、
(4)、
(5)12
【详解】(1)根据有机物碳骨架,该有机物结构为,分析分子对称性,结构中部分的两个甲基对称,故该有机物中共有6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故其一溴代物共有6种。若用炔烃制备,在碳链不变的情况下需要相邻的C原子形成三键,即C原子最多只能连接2个C原子,故满足条件的炔烃为。
(2)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其结构中不含不饱和键和环状结构,故C、O原子均以单键相连接,则对应的结构为、和,满足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结构只有,对应的键线式结构为。
(3)根据题目条件分析,1mol X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2gH2,故有机物中含有2个羟基(—OH)。结合信息X结构中含有苯环、I原子、2个羟基和2个饱和C原子。X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个数比为6∶2∶1,说明结构中含有2个甲基(—CH3)且对称性高,故X的结构为或。
(4)设的同分异构体为X,X中含有酯基,且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说明X属于对称结构,则X中含有2个酯基。此外还有5个C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两组峰峰面积比为1∶1,说明每种H原子各有6种,即有4个甲基且分为两类,则有一个C原子不含H。故X的结构简式为或。
(5)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即为C4H10的有机物分别被一个Cl原子和一个Br原子取代后的有机物结构。C4H10的结构为CH3CH2CH2CH3和,其一氯代物有、、和。被Br原子取代以后的产物有4种,被Br原子取代以后的产物有4种,被Br原子取代以后的产物有1种,被Br原子取代以后的产物有3种,共计12种。
【点睛】条件型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需要先确定条件提供的结构信息,根据结构判断结构的种类及个数,再分析其他结构情况。核磁共振氢谱是判断有机物的对称性的主要方法,峰越少,说明对称性越高;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等效氢原子的数目之比,需根据H原子数目初步分析结构。
15. H2O2(或H2O) 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 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CO2 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 CH2O 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详解】(1)实验原理可知装置A是制备氧气的,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A装置中分液漏斗盛放的物质是双氧水或水,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H2O2(或H2O);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
(2)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可能燃烧不充分,即有可能产生CO,而CO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所以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故答案为: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3)有机物燃烧产生CO2,所以E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CO2,因此其中所盛放试剂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故答案为: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CO2;
(4)B装置中盛有浓硫酸,其主要的作用是干燥氧气,除去水蒸气,因此如果将B装置去掉会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从而产生错误的结论,故答案为: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增大;
(5)D管中无水氯化钙原来吸收水蒸气,质量增加1.44g,则生成的水是1.44g,水物质的量是1.44g÷18g/mol=0.08mol,其中氢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16mol,氢元素的质量是0.16g;E管质量增加3.52g,即CO2是3.52g,物质的量是3.52g÷44g/mol=0.08mol,其中碳元素的质量是0.96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40g-0.16g-0.96g=1.28g,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8mol,所以原有机物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0.08∶0.16∶0.08=1∶2∶1,因此最简式是CH2O,故答案为:CH2O;
(6)最简式要确定分子式,则还需要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还需要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故答案为: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点睛】实验设计中要防止外来气体的干扰,即空气中水蒸气或CO2的干扰,以及制备的气体中杂质对实验的干扰;实验设计中,要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16. g、f、e、h、i、c(或d)、d(或c)、a(或b)、b(或a) 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催化剂,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 确保有机物充分氧化,最终生成CO2和H2O CH2O 测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首先用MnO2和双氧水制取氧气,干燥后通入装有有机物的电炉中,有机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无水CaCl2和NaOH吸收,称量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以知道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有机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有机物的最简式。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DCEBA,装置的接口顺序为g、f、e、h、i、c(或d)、d(或c)、a(或b)、b(或a)。
(2)C装置中浓H2SO4的作用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3)D装置中MnO2是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
(4)燃烧管中CuO是氧化剂,可以确保有机物充分氧化,最终生成CO2和H2O。
(5)若准确称取0.9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g,即生成CO21.32g,为0.03mol,其中C的物质的量为0.03mol,质量为0.36g;B管质量增加0.54g,即生成0.54gH2O,物质的量为0.03mol,其中H的物质的量为0.06mol,质量为0.06g。0.36g+0.06g=0.42g<0.90g,所以该有机物还含有氧元素。O的质量为0.90g-0.42g=0.48g,物质的量为0.03mol,则有机物中CH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3:0.06:0.03=1:2:1,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2O。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测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7.(1)1.0 mol
(2)C4H5O
【分析】为了能准确测量有机物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实验前要先通入除去CO2和H2O蒸气的空气,以排除装置内的空气中CO2和H2对实验的干扰。其中装置A中盛有NaOH溶液用于除去CO2,装置B中浓硫酸作用是干燥空气,在装置C中有机物发生燃烧反应,D中CuO可以使未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E和F一个吸收生成的H2O,一个吸收生成的CO2,应先吸水后再吸收CO2,所以E内装的CaCl2或P2O5,而F中为碱石灰,而在F后应再加入一个装置防止外界空气中CO2和H2O进入的装置,据此解答。
【详解】(1)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反应产生的H2O,根据装置E吸收水分前后的质量差可计算出水的质量为m(H2O)=143.6 g-125.6 g=18 g,所以产生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
(2)根据上述计算可知n(H2O)=1.0 mol,根据装置F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可知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为m(CO2)=253.6 g-183.6 g=70.4 g,n(CO2)=,则根据元素守恒可知n(H)=2n(H2O)=2 mol,m(H)=2 mol×1 g/mol=2 mol;n(C)= n(CO2)=1.6 mol,m(C)=1.6 mol×12 g/mol=19.2 g,则在27.6 g有机物样品含O的质量是m(O)=27.6 g-2 g-19.2 g=6.4 g,所以n(O)=,n(C):n(H):n(O)=1.6 mol:2 mol:0.4 mol=4:5:1,所以该物质的实验式是C4H5O。
18. C3H8O 3 CH3CH2CH2OH、CH3CH(OH)CH3 2﹣丙醇或异丙醇
【详解】碳的质量分数是,氧的质量分数是,氢元素质量分数是
,则该物质中碳、氢、氧原子个数之比为:,所以其实验式为C3H8O,故答案为:C3H8O;
A有机物的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30倍,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根据实验式为C3H8O可知:其分子式为C3H8O,可能的结构式有、、共有3种,故答案为:3;
A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O﹣H键、C﹣H键和C﹣O键的振动吸收,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故答案为:、;
据题意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吸收峰,说明等效氢有三种,峰面积之比是,说明这三种氢的个数之比为,结构为,名称是丙醇或异丙醇,故答案为:丙醇或异丙醇。
19.(1)乙烯
(2)羧基
(3)取代反应
(4)
(5)+(2n-1)H2O
(6) 10种 、
【分析】苯与Cl2在FeCl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得到E,为,E转化得到F,F与氨气在高压条件下得到,可知F→引入的氨基,E→F引入了硝基,则F中Cl原子被氨基取代生成,可推出F为;还原得到G,G为;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乙烯发生信息中的加成反应生成B,为 ,D为芳香族化合物,则C中也含有苯环,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分子中均只含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结合D的分子式,可知D为,则C为,D与G发生缩聚反应得到H()。
(1)
A是CH2=CH2,名称是乙烯;
(2)
D D为,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
(3)
E生成F是在浓硫酸催化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
F的结构简式是;
(5)
D为:,G为:,H为,故D+G→H的化学方程式是:n+n+(2n-1)H2O;
(6)
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多一个CH2,分子中除了苯环,还有两个羧基,碳原子还剩下1个,若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为-CH(COOH)2,有一种;若有两个取代基,则为-COOH和-CH2COOH,两者在苯环上的位置为邻间对三种;若有三个取代基,则为两个羧基和一个甲基,先看成苯二甲酸,苯二甲酸两个羧基的位置有则Q可能的结构有邻间对,而苯环上的H再被甲基取代的分别有2种、3种和1种,总计共10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