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5课 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5课 不用种子怎样繁殖 单元教学规划+课时教案+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08 11: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动植物的繁殖
单元主题 通过让学生在家种植盆景植物、饲养小动物等科学实践活动,体会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观察记录动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并知道种子的结构,了解植物的根茎叶也能繁殖。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认识生物通过身殖、发育实现生命的延续。学习内容:植物通过读书多种方式进行繁殖,不同种类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学业要求:①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②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繁殖后代。③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的实例。④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⑤描述和比较胎生与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教材分析 本单元着重研究动植物生命历程中的繁殖环节。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认识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认识常见动物卵的结构,区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发现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认识植物利用种子和根、茎、叶进行繁殖的各种方式以及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中发展的繁殖技术,能用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繁殖,知道一些植物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知道动物和植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初步认识生物的生命过程及繁殖特性,建构动物和植物繁殖的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在 1 3 年级以及本册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动物和植物的知识,经历了观察常见动物和植物、种凤仙花和其他植物、饲养小动物等科学实践,认识了一些常见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历程及其变化,了解了生命的主要特征,知道动植物一生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初步建立了生命周期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认识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认识常见动物卵的结构,区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发现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认识植物利用种子和根、茎、叶进行繁殖的各种方式以及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中发展的繁殖技术,能用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繁殖,知道一些植物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知道动物和植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初步认识生物的生命过程及繁殖特性,建构动物和植物繁殖的概念。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动物的受精卵里有胚,能够长成新的个体。知道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2.知道植物的种子有种皮和胚,使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3.知道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4.知道有的植物可以通过根、茎或叶等繁殖后代。5.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6.知道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植物果实的一些特征有利于传播种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多种方式。二、科学思维:能认真观察动植物,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认识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认识常见动物卵的结构,区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发现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认识植物利用种子和根、茎、叶进行繁殖的各种方式以及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中发展的繁殖技术,能用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繁殖,知道一些植物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知道动物和植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初步认识生物的生命过程及繁殖特性,建构动物和植物繁殖的概念。发展思维能力。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鸡蛋、种子的内部结构。2.能区分并描述动物卵生和胎生繁殖后代的不同方式。3.能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4.能尝试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四、科学态度1.有兴趣探究动植物繁殖后代的条件、方式和过程。2.能坚持观察、记录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3.在探究动植物繁殖后代的条件、方式和过程中,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具有以事实为依据阐述观点的意识。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3.对多样的动物的测试性评价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一般1-2个)达成评价1观察动物的繁殖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能够说出动物受精卵的共同结构,知道动物有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能描述卵生和胎生繁殖后代的方式不同1探究观察用种子繁殖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知道种子的结构,种子还可以用来繁殖后代。知道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能说出至少5种用种子繁殖的植物1探究观察用种子繁殖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知道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条件能描述种子萌发时发生的变化,能说出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1实践观察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描述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知道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知道至少3种用根、3种用茎、2种用叶繁殖的植物,以及繁殖的方法
第5课《用种子繁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
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
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5.能列举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
6.有兴趣探索有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问题。
7.增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认识一些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
(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
难点:(1)观察发现种子的内部结构以及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2)掌握种子的产生与传播方法。
三、评价任务:
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小组实验评价量化表
序号 简要步骤 操作人 评价星等
1
2
3
4
1.任务一: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什么不同点。
2.任务二: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3.任务三:认识果实形态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评价量化表
项目 评价标准 星等
任务一 每列举一种点亮一颗星
任务二 每对一个相同点点亮一颗星
任务三 每对一项点亮一颗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课页插图)提出问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关于植物繁殖我们可以研究什么?(交流)2.揭示课题:种子内部有些什么?为什么能长出幼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有关问题。 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与植物种子繁殖有关的且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二)探究活动 第一课时1.认识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出示一盆开花结果的植物)。(1)提出问题:认识这株植物吗?它有上一代吗?它的上一代长什么样?上一代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2)讲述:植物都有上一代,植物的上一代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的。(3)讨论交流:请学生举例说出用种子繁殖的植物。(4)小结:种子是植物的一个器官,地球上有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2.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什么不同点。(1)(出示种子图片)明确观察任务:找一找它们有什么不同点。(2)分发观察材料。(3)观察、记录种子的不同特征。(4)小组讨论、交流。(5)全班交流总结: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3.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1)猜测种子的结构(画图,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展示、交流学生的猜测。(3)提供浸泡过的菜豆和蚕豆种子。(4)提供解剖和观察种子的工具,借助图片或视频,讲解解剖种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各组尝试解剖种子,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6)交流解剖种子的体验感受和出现的问题。(7)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并画下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8)提出问题: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9)全班交流。(10)小结:虽然种子的外形不同,但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皮保护着里面的胚。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萌发时会发育成根、茎和叶,成为一株新的植物。(三)科学实践活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提出问题:植物的种子通常是处在“休眠”状态不会发芽,在一定条件下种子会“苏醒”进入萌发状态。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学生猜想,教师适时板书: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3.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些猜测?(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交流并厘清实验记录单的记录要点,完善实验方案。(3)(出示教科书中某组实验方法图)讲述:改变一个实验条件,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实验方法叫作“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可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4.(出示教科书中四组实验方法图)小结:这几组实验分别是研究什么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条件进行研究,然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一一研究其他的条件。5.每位学生选择一组实验,在教室进行对比实验操作。6.(出示学生活动手册)明确实验要求:做好对比实验后带回家继续观察,要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7.(出示四组实验结果实物)问题:这是一周前老师做的种子萌发对比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中,我们能发现什么?8.讨论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什么。9.小结:种子在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10.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11.布置课后任务;课后完成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下节课我们探索更多有关种子的奥秘。第2课时12.总结:让学生围绕课后做的种子萌发实验进行交流,进一步总结归纳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四)科学实践活动:研究果实和种子的产生与传播1.认识种子的产生。(1)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学生交流)(2)(出示油菜开花和蜜蜂采蜜图)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之前要先开花。当油菜开花时,油菜花会引来许多蜜蜂采花蜜。蜜蜂采蜜对油菜结果和产生种子有什么帮助?(学生交流)(3)讲解:蜜蜂传粉可以帮助许多植物结果产生种子,并提高果实与种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是许多植物产生更多种子繁殖后代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4)提出下列问题:·除了蜜蜂,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除了动物帮助植物传粉,还有什么途径实现传粉?(5)学生回答交流。(6)(出示油菜开花、结果和种子图)小结:植物产生用于繁殖的种子,要经历开花、传粉、结果并产生种子和种子成熟几个环节。2.了解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1)提出问题:一粒油菜种子可以发育成一株油菜,一株油菜能产生成百上千粒种子。植物为什么要产生这么多的种子?植物产生的所有种子都能繁殖成新植物吗?(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4)归纳总结:植物产生的种子,有的可能被一些动物食用,有的可能传播到不适宜萌发生长的地方而死亡。因此,植物要产生足够多的种子以提高生存率,保证种群繁衍。(5)列举更多植物产生足够多的种子以繁殖后代的实例。3.认识果实形态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1)(出示蒲公英、莲、苍耳图片和实物)提出下列问题:·这些植物的果实有什么奇特之处?·它们分别是怎样传播的?(2)小组观察并交流。(3)全班交流。(4)归纳:蒲公英的果实很轻,长有白色冠毛,风吹能把种子传播到远处。莲的种子藏在皮坚厚防水的果实里,果实嵌生在能漂浮在水面的莲蓬里,能随水流传播到远处。苍耳果实外面长有带倒钩的刺,动物经过时容易钩在动物的皮毛上,由动物帮助种子传播到远处。(5)交流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6)播放视频:“种子的旅行”。(7)小结: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的形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讲述植物的繁殖过程,知道种子是植物的一种重要的繁殖方式。知道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种子的外形不同,但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皮保护着里面的胚。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萌发时会发育成根、茎和叶,成为一株新的植物。设计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的实验,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小结种子在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通过提问:植物产生种子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这一问题,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小结:植物产生用于繁殖的种子,要经历开花、传粉、结果并产生种子和种子成熟几个环节。利用文中图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讨植物产生足够多种子的原因。提供实物让学生观察适当补充种子靠自身力量弹射传播的方式。 观察学生参与情况,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表现、给与正确指导。并完成小组实验量化表。统计学生的问题,通过考察学生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评估学生对种子的了解情况,从而做出及时的引导。学生完成小组评价量化表观察学生参与情况,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表现给与正确指导。并完成小组实验量化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基本知道植物的一生经历的过程,探讨植物是怎样传粉的。引导学生小结重点内容。完成小组量化表。鼓励学生阐述既要大胆,又要有合理的依据。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与果实形态之间密切相关。
(三)生活应用 1.讲述:望天树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树的高度相当于20多层楼。它的种子传播方式很特别。2.播放望天树的果实降落情景的视频。3.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望天树的果实很特别?(交流)4.(出示卡纸、剪刀、透明胶、黄豆)提出任务:利用材料和工具,做一个能“飞”的果实模型。5.学生进行制作活动。6.展示作品并互相评价:比一比哪组制作的果实模型降落的时间长。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在交流中掌握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讨论交流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对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的认知情况。
(四)知识总结 1、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2、进一步研究:课外坚持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现象。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五、成果集成
许多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是由种皮和胚组成,胚能发育成新的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种子靠动物、风力和水力等力量传播,繁殖后代。
作业设计
填空
我们炒菜吃的黄瓜,是吃黄瓜的( )。
2、把蚕豆种子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当温度阳光等条件适宜时,最先长出芽的部位是( )。
3、种子萌发需要( )、( )和( )。
4、王米、水稻、蒲公英等植物是靠( )传播花粉的,苍耳是利用( )传播种子的。
5、植物由萌发开始,经过幼苗生长、开花、传粉等阶段,最终会结出果实和( )。
6、莲的种子藏在皮坚厚防水的果实里,果实嵌生在能漂浮在水面的莲蓬里,能随( )传播到远处。
7、植物要产生( )的种子以提高生存率,保证种群繁衍。
8、蜜蜂传粉可以帮助许多植物结果产生种子,并提高果实与种子的( )和( ),这是许多植物产生更多种子繁殖后代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
9、虽然种子的外形不同,但种子都是由( )和( )组成的。
10、种子是植物的一个( ),地球上有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二、苍耳的种子有什么特点 它怎样把种子传播到远方
参考答案
一、1、果实 2、胚根 3、空气、水、适宜的温度
风力、动物 5、种子 6、水流 7、足够多
8、数量、质量 9、种皮、胚 10、器官
苍耳的种子有很多的小刺,容易附着在动物的皮毛上。
苍耳种子成熟后, 当动物从它们身边经过时就附着在动物的皮毛上,带到另一个地方。
八、板书设计
种子的繁殖种子的结构:种皮和胚组成的种子萌发需要条件: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种子的传播方式:风吹传播 水流传播 动物传播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指导学生知道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通过互相交流探究蚕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把自己的观察记录与大家分享。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参与都分层积极,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观看图片,了解其他种子的传播方式,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很多植物用种子繁殖。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使它具有能长成新植物的物质基础;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可以通过风力、水力以及借助动物等途径进行传播
动物的卵里有胚,使它具有能长成新个体的物质基础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进行繁殖
动物有卵生和胎生两种主要的繁殖方式
动植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