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聂耳(1912—1935)作曲家。云南玉溪人。他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
主要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创作背景
《铁蹄下的歌女》是故事片《风云儿女》中的插曲,创作于1935年。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以黄自为代表的爱国作曲家,写出了一些呼吁团结抗敌,奋起救亡的歌曲。在他们的艺术歌曲中,也增添了不少寄寓爱国情怀的好作品。但这些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迫切希望通过音乐来表达抗日救亡心声的要求。
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革命音乐家,通过开展左翼音乐运动,创作了许多反映阶级压迫和民族危机下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具有群众性、战斗性的歌曲,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对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聆听歌曲《铁蹄下的歌女》
全曲旋律悲痛、深情,但又富于强烈的戏剧性。
1、歌曲的旋律给人怎样的情绪?
2、歌曲的调号,拍号是什么?
1=F 四四拍
朗读歌词
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谁不知道国家将亡,为什么被人当做商女?
为了饥寒交迫,我们到处哀歌,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漂流。
谁甘心做人的奴隶,谁愿意让乡土沦丧?可怜是铁蹄下的歌女,被鞭打的遍体鳞伤!
欣赏歌曲《铁蹄下的歌女》
歌曲属三部性结构。整个作品虽然不是“剑拔弩张”,但它蕴含着的感奋人心、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曲是无法估量的。
这首歌的语音、声调、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音乐的处理与塑造的形象十分吻合,装饰音的运用富于女性的特点,乐句从弱拍上起的手法,突出了某些歌词,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者不平的呐喊。
第一段
前两句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不甘心如此的痛苦心情;后两句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心中的不平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
第二段
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中充满了辛酸与凄楚。这一段的音乐处理刚好和第一段相反,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挪前,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移后,使“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漂流”两句更为突出,更为感人。
第三段
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的因素,前两句仍是不平的呐喊,随后,节奏突然拉长,音乐到达了最激动人心的高潮,表现了“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懑之情。
观看电影《风云儿女》插曲《铁蹄下的歌女》
总结
歌曲《铁蹄下的歌女》塑造一个在中国三十年代三座大山压迫下,受尽生活锁折磨而又善良的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女子不平的呐喊和在她们备受摧残的心 灵深处跃动的爱国热情。
在民族危亡之际,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身份高低,都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