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6月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6月检测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6-27 16: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6月检测试卷
生 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一株红果番茄与一株黄果番茄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表型及比例为红果:黄果=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红果番茄植株为杂合子 B. 该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C. F1植株所结果实均为红果 D. F2中黄果番茄植株有两种基因型
2. 下列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研究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萨顿在观察的基础上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D. 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眼色进行研究,证明了基因的化学本质
3. 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基因,每种突变只涉及1对基因。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种纯合突变体①~⑥,每种突变体只有1对突变基因。不考虑其他突变,根据表中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 子代叶片边缘
①×② 光滑形
①×③ 锯齿状
①×④ 锯齿状
②×⑥ 锯齿状
①×⑤ 光滑形
A. ①和②的隐性突变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
B. ①③④的稳性突变基因为复等位基因
C. ②和⑤杂交,子代叶片边缘可能为光滑形
D. ④和⑥杂交,子代叶片边缘可能为锯齿状
4. 果蝇的有眼和无眼受等位基因E/e控制,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性状;红眼和白眼受等位基因R/r控制,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性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无眼雌蝇和白眼雄蝇杂交,F1的表现型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F1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12 13 25
雄蝇 11 14 26
A. 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
B. 一般情况下,亲本雄蝇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而雌蝇能产生2种
C. 让F1的白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白眼果蝇的比例是
D. 让F1的白眼雌蝇、红眼雄蝇杂交,子代的性别仅根据眼色就能判断
5.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细胞内含有3条姐妹染色单体
B. 该细胞形成过程中能形成2个四分体
C. 该细胞分裂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两种卵细胞
D. 该动物的体细胞内最多可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6. 如图甲、乙是马蛔虫(Parascarisequorum)(2n=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减数分裂Ⅱ后期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 甲图细胞中母源与父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
C. 乙图细胞中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该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7. 两条X染色体有时融合成一条X染色体,称为并联X(记作“X^X”),其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一只含有并联X的雌果蝇(X^XY)和一只正常雄果蝇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因而称为并联X保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并联X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B. 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不能存活
C. 在并联X保持系中,子代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雄果蝇
D. 该保持系可“监控”和“记录”雄果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
8.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中,分别给不同组小鼠注射蒸馏水和甲状腺激素溶液
B. 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70%的酒精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
C.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将抓取的彩球记录并放回原桶后即可进行下一次抓取,如此重复50~100次
D. 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利用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低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后扞插,最好在遮阴、湿度高的环境中处理
9. 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C18O2饲喂植物,植物释放的氧气将会出现放射性
B. 向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核苷酸,细胞外的分泌蛋白将会出现放射性
C. 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后大肠杆菌的DNA都有放射性
D. 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不能得到有放射性DNA的T2噬菌体
10. 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所以秋水仙素可插入到基因中形成非正常碱基对,或插入到碱基对之间,阻止氢键的正常形成,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还能与微管蛋白单体结合,从而抑制纺锤体合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据此推测,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后不会引发的结果是(  )
A. 使着丝粒无法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无法分开
B. DNA分子在复制时因碱基对错配导致基因突变
C. 转录受阻导致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能流向RNA
D.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稳定性降低
11.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
B.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需经过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
C.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
D.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12.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上清液放射性都升高
B.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
C.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13. 下列关于遗传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和摩尔根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时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 格里菲思用肺炎链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C. 艾弗里进行的实验中利用了“减法原理”对自变量进行控制
D.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
14.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自由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62只,红眼雄果蝇3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31只,则F2产生的配子中具有R和r的卵细胞的比例是(  )
A. 2:1 B. 1:3 C. 3:1 D. 1:1
15. 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③)。端粒酶是细胞中负责延长端粒的一种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在两个着丝粒之间的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上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图⑤后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Dd
C. 图⑤后子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相同
D. 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端粒酶可以通过转录修复缩短的部位
16. 下列关于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B. 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在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装片中,能看到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
17. 正交和反交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正反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交和反交可用来判断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还是细胞核中
B. 正交和反交可用来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C. 正交和反交可用来判断某种类型致死的配子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
D. 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18. 下列与化合物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ATP、酶、DNA、烟草花叶病毒、胰岛素中都含糖
B.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维持细胞的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
C. 胰岛素、糖原、核糖核酸、脂肪等生物大分子在生物生命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D.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草食动物如牛羊的消化道中有相应的酶将其水解
19. 果蝇的直毛对分叉毛为伴X显性,长翅与残翅、灰体与黑檀体各由一对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及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未知。纯合直毛黑檀体长翅雌果蝇与分叉毛灰体残翅雄果蝇杂交,F1相互杂交,F2中体色与翅型的表型及比例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F2表型中可能出现(  )
A. 黑檀体全为雄性 B. 残翅全为雌性 C. 长翅全为雌性 D. 残翅全为分叉毛
20. 某动物(2n=42)群体中有一种如图所示的变异情况,脱离的小残片最终会丢失。若个体的细胞中含有一条这样的重接染色体,称为重接杂合子,同时含有两条则是重接纯合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变异属于染色体易位,但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
B. 重接纯合子减数分裂时,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
C. 重接杂合子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9个正常四分体,有可能产生正常配子
D. 重接纯合子与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杂交,后代有一半的个体染色体正常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14分) 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但不确定相关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性状指的是 ______ ,果蝇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只黑身雄果蝇与一只灰身雌果蝇杂交,F1果蝇中灰身:黑身=1:1。据此 ______ (填“能”或“不能”)确定亲本中灰身雌果蝇为杂合子。请从F1中选取两只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便确定控制体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
①杂交组合: ______ (填表型)。
②预期结果:若子代中雌果蝇 ______ ,则控制体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果蝇 ______ ,则控制体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2)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也在X染色体上。现有甲、乙(白眼雄性)两只果蝇杂交,子代果蝇中红眼:白眼=1:1,灰身:黑身=3:1。为了确定甲果蝇的基因型,观察子代黑身果蝇的眼色。
分析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黑身果蝇全为白眼,则甲的基因型为 ______ 。
②如果子代黑身果蝇全为红眼,则甲的基因型为 ______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间杂交得到F2,则F2的基因型有 ______ 种。
22. (12分) 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在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患某种遗传病,但两个孩子都正常,于是对这对夫妇的双亲以及其他亲人进行调查,绘制了如图的家族遗传系谱图,并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对该病的致病基因位置、遗传方式进行推断。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谱图分析,该生物小组确定该病不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他们的依据是 ______ ,而且还确定该致病基因不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2)同学们推断,如果该病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正常个体的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那么Ⅱ2与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 时其子代都不会患病。
(3)若以上推断正确,Ⅲ1与一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后代发病率为 ______ ,后代患病的男女比例一定是1:1吗?并请说明原因 ______ 。
23. (12分) 图①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②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C段和FG段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 ,L点→M点表示 ______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 ______ 特点。
(2)图②中的B图为 ______ 细胞,对应图①中的 ______ 段。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于图①中的 ______ 段。
24. (10分)果蝇(2n=8)的体色有黑体和灰体两种,由A和a基因控制。纯合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均为灰体果蝇,F1自由交配得F2,F2中灰体雌蝇:灰体雄蝇﹔黑体雌蝇:黑体雄蝇=3:3:1:1。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注1:果蝇染色体组成如图。
注2: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以及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
(1)根据上述杂交结果可判断出 ______ 为显性性状,A和a基因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理由是 ______ 。
(2)从F2中选取1对合适材料进行实验,对(1)的结论进行验证。要求:以遗传图解的形式写出实验方案、预期结果 ______ 。
(3)控制正常翅脉(B)和小翅脉(b)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控制有眼(D)与无眼(d)的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利用纯合的黑体正常翅脉有眼果蝇、灰体小翅脉有眼果蝇和灰体正常翅脉无眼果蝇设计实验,探究体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 。
25. (12分)科研人员为研究24种基因在诱导多能干细胞生成中的作用,分别将这些基因与病毒结合,构建了24组重组病毒。利用重组病毒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培养后成纤维细胞转化为了多能干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用自身细胞诱导生成的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上具有很大优势,原因是可避免出现 。
(2)这24种基因的序列已知,为获取大量的基因拷贝,一般采用 技术进行扩增。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作用是 ,将病毒和这些基因相连接需要的酶是 。
(3)为筛选出起关键作用的基因,科学家又做了24组实验,每次去掉一种重组病毒,再观察是否均能诱导生成多能干细胞。下列实验自变量的控制思路与该实验类似的是 (填标号)。
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②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③利用大肠杆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已知某基因在诱导多能干细胞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则去除含该基因的重组病毒后,对应的实验结果是 。
(4)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液中,需要的气体条件是 ,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 。
答 案
1.A 2.D 3.D 4.D 5.B 6.B 7.C 8.B 9.D 10.A 11.C 12.B 13.B 14.C 15.D 16.A 17.D 18.B 19.D 20.C
2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能 黑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 灰身:黑身=1:1 全为灰身 XBRXbr XBrXbR 12
22.若由“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判断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则他们的亲代中应有患者,与题意不符 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Ⅱ2与Ⅱ3的后代都应有患病个体,与题意不符 AAbb、aaBB 不一定,一对夫妇所生的后代数量太少
23.DNA复制 受精作用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次级精母 IJ GH
24.灰体 常 纯合灰体果蝇与黑体果蝇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均为灰体果蝇(或F2中无论雌雄,灰体:黑体均为3:1) 实验思路:组合1:利用纯合黑体正常翅脉有眼果蝇(aaBBDD)与灰体正常翅脉无眼果蝇(AABBdd)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中表现型及比例。组合2:利用纯合黑体正常翅脉有眼果蝇(aaBBDD)与灰体小翅脉有眼果蝇(AAbbDD)杂交得F1,F1自由交配得F2,观察并统计F2中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若组合1F2中,灰体正常翅脉有眼:灰体正常翅脉无眼:黑体正常翅脉有眼:黑体正常翅脉无眼=9:3:3:1(或F2中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不位于IV号染色体;若不为该结果,则位于IV号染色体。若组合2F2中,灰体正常翅脉有眼:灰体小翅脉有眼:黑体正常翅脉有眼:黑体小翅脉有眼=9:3:3:1(或F2中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若不为该结果,则位于Ⅲ号染色体。若组合1、2F2中均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不位于Ⅲ、IV号染色体,位于Ⅱ号染色体。
25.免疫排斥反应 PCR 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② 小鼠成纤维细胞无法转化为多能干细胞 95%的空气加5%CO2的混合气体 保持无菌的环境
同课章节目录